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50章

第四章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1]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前提条件和实施路径必须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绿色发展不仅是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类社会在不断创新的技术、不断积累的资本和日渐强化的制度的推进下,逐步从生产力低下和为温饱所困的农耕文明,走向了物质相对丰富且生活品质极大改善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种以物质的消耗和财富的积累带动外延拓展扩张的发展范式,也使人类陷入人居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恶化以及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疲软的困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效,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愈发严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人民群众对生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亦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态势、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3]中华民族要永续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稳中求进,环境要改善,民生要提高,完成这一系列艰巨任务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而且要立即付诸行动,以“最大决心”推动绿色发展,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的讲话、论述、批示已有几十次,足见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这些讲话、论述、批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理论体系完整,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新战略,丰富和完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确立为“十三五”乃至之后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实践。绿色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具体要求:第一,绿色发展的定位是与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协同推进的基本发展理念;第二,绿色发展的目的是发展,是保障民生,保护和提高生产力;第三,绿色发展的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第四,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第五,绿色发展的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天蓝地绿水清及美丽之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绿色发展正引领着中国走向永续发展,开启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改变基本的发展理念,用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其中的关键就是处理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与自然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通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5]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人类在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也并不是多多益善,不能超出生态循环的容许范围,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使文明受损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地球上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总存量存在物理极限,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也受到自然恢复、更新速率的限制,当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需求超过生态阈值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生态环境的约束,一旦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被突破,生态系统及其支撑的社会经济系统就将走向崩溃。因此,人类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个合理的“度”。

我国古代哲学家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认为人类活动要敬畏自然,提出了“尊天命”“畏天命”“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等伦理原则,强调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主张对自然的索取要有节度,“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从而实现“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6]马克思亦很早提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都是由自然界提供,强调在人化自然过程中必须始终承认自在自然的优先性,因而人的需要的满足要受自然界的制约,指出了通过人类劳动使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7]事实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可以通过劳动主动地认知、利用乃至改造自然,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实现人类文明的演化。劳动不仅创造体现为具有交换价值而形成的价值,也会因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负价值,因此劳动创造的价值具有“二重性”。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既不支持对自然的征服也不赞同对自然的破坏,而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8]恩格斯也曾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9]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又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10]。“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就是追求 ‘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

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历史性飞跃。在工业革命之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较为有限,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但这是一种物质贫瘠、生产力低下的人和自然的低层次相对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征服欲望膨胀,“人定胜天”的思维盛行,自然界被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甚至遭受掠夺式的毁坏,竭泽而渔,生态系统生产和循环功能受损,人类社会陷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怪圈,社会发展必难以健康和持续。近半个世纪以来,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壤、大气的污染问题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乱砍滥伐、过度耕作使世界1/4的耕地严重退化,1/3以上的土地面临沙漠化;各类污水排放、土壤污染也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1/3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的死亡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等等。导致上述生态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唯资本论、不尊重自然规律、掠夺式开发,是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也不断深化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开展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发展范式的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实践活动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获取,既有良性的正反馈,也有恶性的负反馈:“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2]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自然生态系统容量的限制。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反映的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表面利益的矛盾。当两个系统彼此适应时,就达到生态经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复合系统就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这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良性循环状态;当两个系统彼此冲突时,就导致生态经济失衡,循环被破坏,复合系统趋于不稳定、不可持续。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例如,这些年雨季我国很多城市城区积水成“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发展中肆意填湖填河挤占了生态空间而不按常规设计泄水通道的后果。

绿色发展就是要进行指导思想的根本改变,变“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变着眼于追求利润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导向,推行健康、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这种选择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是对农耕文明遥远过去进行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繁荣的文明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13]发展,应当是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全面发展、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时间上的持续发展。“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14]绿色发展下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是富足、品质和可持续的生态繁荣社会,是一种品质可以不断提升但物质财富积累不会也没有必要不断扩张的“稳态经济”。[15]

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要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要在正确认识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敬畏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过高估计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要彻底摒弃那种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的思维和行为。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生态规律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再生循环规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中,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要求既要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宜居宜业的优美城市,也要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从政府或企业的单方面行为转变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形成共同建设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和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完备且执行力强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起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和红线意识。要在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方面有重大制度创新,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高度,将“绿色化”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16]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越过了,使自然出现负资产,这种责任需要由造成这种后果的人来承担,也就是说,越过红线的人就应该受到惩罚。2015年5月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要求,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17]生态环境会对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等产生重要影响,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运行和效益,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述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要素的范畴,提供了全新的解决问题的视角,要求社会各界立即行动起来,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为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18]

以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随着人居环境与住区问题的研究,人们关注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广度都在不断发展,包括城市环境、资源、生态、安全等内容逐步进入研究领域。建设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的和谐宜居城市是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所谓和谐宜居城市,和谐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宜居首先指生态环境的适宜。[19]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明确要求,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必须科学规划空间布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努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绿色发展的基本要义,从技术层面讲,涵盖了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三个方面。[21]其中,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要求我们,认清自然资源价值不仅包含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必须考虑生态价值,形成全新的资源价值观,并以此指导和约束各种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减少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自然资产得以保值增值。保护环境要求我们,在对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科学认知上,考虑生态容量,从受制于环境的被动适应转变为与承载力相适应的主动转型。对于已经超过环境和生态系统容量而出现恶化退化的地方,必须要有投入,加以治理,修复生态,或让自然休养生息,自我修复。这是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时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22]

我们一直在讲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实际情况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约束的压力不断加大。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居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属于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但人均占有少,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且分布不均。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0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23]除了水资源短缺,我国还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这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严重威胁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等。在土地生产率、水资源生产率、主要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指标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比较大。

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超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拼资源”换来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源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个别地区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以城市发展为例,城镇化意味着人口在有限的适宜定居和发展的优质土地上不断聚集,多只能占据具有较高自然生产力的优质土地,排放的污染和破坏的生态也聚集在人口密集和空间有限的城市地区。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全国663个城市中,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已经超过140多个,全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24]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的是,一方面,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另一方面,资源能源浪费严重,而且水土流失治理与产生并行,面积巨大、消减艰难,生态系统退化,污染普遍,许多城市水源短缺、雾霾严重、垃圾围城。《201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虽呈总体转好趋势,按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只有9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29.3%, 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0.7%。[25]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凸显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战略,但同时与这种良性发展不协调的是,违背自然规律、超越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建设的“伪生态建设”或“伪生态文明建设”在局部范围出现甚至蔓延。比如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生态城市”就是制造人态自然,通过种树、铺草、造水池、建景观大道等方式人工打造“生态城”“宜居城”“山水田园都市”,掀起了“广场热”“草坪热”“水景热”等,不顾自然环境和民生实际推广人工生态;有的认为应借鉴国外先进案例,只有花大价钱才能建“生态城市”;有的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26]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27]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工业文明的“扩张无边界”假定,造成人们可以“无限发展”的虚幻,为了增长而增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只能是正负交替,徒费其力,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从根本上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同人类社会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有关。[28]“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发展势必加重自然界的负担,污染环境,从而造成大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起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实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29]习近平总书记更进一步指出,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正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30]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31]。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就是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不是空谈的,而是具体的、可落实的、可测度的,包括绿色服装、绿色饮食、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旅游,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从我做起,自觉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换来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就一定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2]

在环境的保护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其重要性,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33]。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时时守望,久久为功。”[34]需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才能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关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是相互独立甚至对立的关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由于考核体系不完善,在错误政绩观引导下,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GDP,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环评”走过场,监管不到位,法律严重缺位,不该上马的污染企业上马了,不该审批的违规项目审批了,重大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执行大打折扣,违规违法现象普遍,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劣币驱逐良币”,守法正气不畅、违法成本规避,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没人愿意做。这种GDP至上的发展方式使少数人得利,受伤害的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砸的是子孙后代的饭碗。习近平明确对此种错误行为叫停,“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3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6]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确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37]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革考核方式方法,还有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把绿色发展搞上去。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8]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本质认识的又一次飞跃。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长江经济带座谈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要建立硬约束,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共保共治定下了总基调,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和补充。[39]他所强调的以生态优先促进和实现绿色发展,主张从长远利益出发,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将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从而从系统内部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实现永续发展。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其中的关键是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绿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强调全过程,特别是源头的治理和控制。污染控制要求在生产的源头、过程和终端三管齐下,源头为主,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实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要从生产源头抓起,推动产业“绿色转身”。着力发展低碳生态工业,改造提升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发展新型生态服务业,文化创意、绿色商业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等。同时,坚定不移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从细微处着手,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推广绿色建筑、打造低碳社区,鼓励居民选用环保建材和节能电器;推广绿色交通、完善公共交通、发展慢行交通、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建设低碳化交通管理体系,构建低能耗、高效率交通模式;推广绿色政务,发挥政府在绿色低碳消费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节约资源,就是为未来的发展争取空间,我们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未来保留持续向前的动力”[40]

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蕴含了价值理论、自然资产理论、增长理论的突破,尤其是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通过对自然价值的明确认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与核心。[41]经典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解释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类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无论人是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客体,还是作为认识开发利用自然的主体,也体现为价值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关系不仅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整个生态系统得以维系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价值理论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发展方向取决于价值导向。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源自以前错误的价值观,是不注重绿色发展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态价值”概念,标志着我们党在价值理论上的突破。以前我们过于强调劳动创造价值,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解读导致价值概念外延的人为缩小,把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硬地用于社会国家的治理,走了发达国家都同样走过的弯路。根据前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一直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以绿水青山为形象指代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有着自我内部的价值循环,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发挥着作用,为人类创造生存条件,除了产生经济产品,还供给呼吸的氧气和清洁的水源,消纳废弃物,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幸福感。因此,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同时认可这三个价值是重要前提。

经济增长狭义的理解就是指GDP增长,有三个直接决定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不仅是量的增加和扩张,还强调质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创新和高级化,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提高。以GDP总量表示的经济增长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也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过去我们在指导经济时,由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区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客观地造成了“唯GDP论”的盛行。

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中,较少把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熊彼特强调“创新”作为动力解释经济发展;[42]索洛等人进一步指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从长远来看,是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43]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内生增长。罗默认为生产要素应包括四方面: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新思想。其中,新思想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44]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框架由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动、人力资本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三个模型构成。相比之下,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等古典经济学家注意到了自然资源在增长中的特殊性,注重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土地、劳动。[45]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了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增长模式。绿色发展是“绿色+发展”,是绿色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的紧密结合;只有“绿色”没有“发展”,或者只有“发展”而没有“绿色”,都不是“绿色发展”。说到底,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寻求生态繁荣,是一种品质可以不断提升的经济稳态和可持续发展,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繁荣,代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

发展是前进方向。坚持绿色发展,意味着导向必须是绿色的,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即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最终也是生产力和宝贵财富。绿水青山是我们珍贵的自然要素,也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破坏了绿水青山,毁灭了生态环境,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除去了金山银山赖以存在的根基。我们在认识到“绿水青山”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前,走的是粗放式发展的路线,就是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经济增长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增长的极限》警示人们,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无法长期持续。[46]进入21世纪,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付出的代价远超想象,资源和环境危机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亦不可得,得而复失。这是第一重否定,即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47]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48]如果我们坚持资源节约集约,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绿色产业,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与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产业,则优美的生态环境将会成为重要的“天然资本”,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发展潜力也随之得到提升,绿水青山会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国内外的经验证明,绿水青山会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的各项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完成第二次否定的认识飞跃。

联系到当前的环境保护及治理,其重要性已成为当前的共识,但怎么样保护?一种思路是消极的、被动的,那就是放慢改造自然的速度,既不用回到原始丛林去过茹毛饮血的“纯天然原生态”环保生活,又可享有一定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但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虽然也是一种选项,绝不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积极的保护,是在发展中的保护,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依靠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实现更高层次的保护。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育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49]这就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需要注意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而且是一个发散性的思维和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先说的是当代人的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50]其次是子孙后代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51]最后是事关全人类的发展利益,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和国际论坛上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52]。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作为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有力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加速转型。中国推进了《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也起到了引领作用,为提升全球治理水平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3]。这方面我国很多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经给出了很多很好的例子。以最早受惠于“两山论”的浙江省为例,实行“八八战略”[54]十年的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且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更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破解了在传统工业经济系统内无法解决的诸多难题,开创了自然资本增值与环境改善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新模式。[55]

我国当下“温饱”已基本不成问题,“环保”却成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座山”的论述,正是为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绝不能让“污染”成为“温饱”之后的“瘟疫”。这表明,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能够兼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威胁,也大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央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用“绿色发展”理念,有力地回应了人民内心的期待,对症下药,为推进美丽中国真正开出良方,表明未来的中国将通过绿色发展,探寻出一条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我们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带来丰厚的绿色红利。[5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时,不仅需要用“和谐一体”的生态思维取代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谋发展要考虑环境承载力,而且要立足实际创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绿色产业、“美丽经济”[57],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在具体的措施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发展,坚持特色化的发展模式。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工业化不是到处都办工业,应当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5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59]

实现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执政观、政绩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是关键,实现绿色生产方式是主要载体,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是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来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60]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要素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增加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坚持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扭转发展的传统惯性思维,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理解基础上的行动,重点在于落实。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61]

以前,我们一提新农村建设,就是规划一排排的新房,城市建设就是千城一面的高楼林立,一抓经济就是炸山开矿、填湖建厂。由于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水危机事件频繁发生,“雾霾”频繁来袭,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过去那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人民群众对于生态问题的不满越发强烈。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就需要立足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邃思考。[62]

然而,相对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转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挑战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时间也可能更为漫长。当前我国脆弱的现实与美丽中国的梦想,意味着距离,展示着方向,凸显着重任。2013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表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63]。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64]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又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65]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虽已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正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以及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不断加强,推进的难度日益提升。[66]

“美丽中国”就是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包括了清洁环境的自然之美,辉煌璀璨社会文明的人文之美,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友好和睦的行为之美等多重含义。[67]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干净饮水、新鲜空气、卫生食品、优美宜居的新期待,是13亿人民的共同心愿,集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尔库塞根据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按照美的原则塑造对象性世界”理论,提出了“美的还原”法。他认为,美的形式既是人的存在的环节,又是自然界存在的环节,美本质上不是损害和破坏,而是一种顺应自然所固有的生命向上力的、感性的和美的特性,使自然界本身的悦人的力量和特性得以恢复和解放,提出“对自然的征服减少了自然的盲目性、凶残性和多发性”。[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69]我们要走的绿色发展道路,就是一条摒弃了野蛮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最大福祉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追逐和实现美丽的道路,是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70]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视角看,生态文明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揭示着未来的导向。生态文明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有可测度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如低碳经济,便是具有刚性、可测度且发展难度较大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作为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我国东西部特定而迥异的自然环境基础,以及以水为表征的气候容量差异,美丽中国梦有着客观的自然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71]习近平同志强调:“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72]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7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74]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75]“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76]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有绿色资源来支撑,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有资源总量作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7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植树造林。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治理草原生态系统,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加强 ‘三化’草原治理,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56%。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快风沙源区治理,遏制沙化扩展。保障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生态水位,保护修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制度。”[78]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森林资源虽有明显增长,但总体上仍缺林少绿,森林生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森林覆盖率只有21.6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居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蓄积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7。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产品和木材严重短缺,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8%,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任务十分繁重。绿色发展,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再有雾霾满天、污水横流、土壤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的困扰和忧虑。因此,要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见缝插绿、建设每一块绿地做起,从爱惜每滴水、节约每粒粮食做起,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9]。例如,以前我们的城镇化,应该说是“百花齐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在把城镇化简单视为工业化和房地产化。所以,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招商引资,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工业开发、大兴土木,这也就使得城市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也很严重。这样的城镇化,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绿色化的城镇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今天建明天拆,既浪费资源能源又破坏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城市的治理者在制订规划时,要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考虑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需要,科学规划并做好落地,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而不要打破自然系统。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安排上,需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找准城市定位,明确产业选择和进入门槛方面的标准,做好空间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对已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效,包括改变原有生产—产品—垃圾的线性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需要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绿色水平、低碳水平;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同时,城市开发强度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集约发展,要求具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强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80]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和实践中,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81]。共创美好家园,实现美丽中国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绿色发展理论,是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的清醒认识。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国为了提升工业化水平、加速经济发展,采取了比较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环境质量现状与公众环境质量诉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现阶段,在人均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条件下,我国已不具备西方国家工业化早期粗放发展的条件,也不能寻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他国自然资产的增长方式,更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果不摒弃为了“金山银山”而毁坏“绿水青山”的发展方式,不仅难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将导致生态危机,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凝聚着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认识,凝聚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两位数,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但是,实现总体小康以后,过去那种以拼资源要素为主要特征的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更是以“时空压缩”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新常态背景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作为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正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这些突出问题的深刻认识,特别是为了全面回应人民的诉求和期盼,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我们今后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方向,丝毫动摇不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82]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转变发展理念,下决心走绿色发展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要求我们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我们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边界约束,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回归自然容量的范围;而且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获得最大化产出,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这样,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伴相生、彼此促进的关系。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实行生态补偿、改善生态管理、保障生态安全,充分吸取工业文明的精华,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的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亦是对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扬光大,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负责的高尚情怀,有着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忧患意识,充满历史责任感,也彰显了习近平所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83]。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一定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同时,绿色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同一个地球。随着经济全球化,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生态规则正面临深刻变革。我国主动适应生态全球化的趋势,积极推动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为建设绿色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绿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绿色关系全人类的福祉和未来,也孕育着世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以对人类共同负责和人类间相互包容的精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宗旨,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引领绿色产业、绿色城市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实现各国绿色发展,携手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还将携手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世界,共享绿色发展之繁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1]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52页。

[2]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早期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大河流域因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往往成为古代文明的摇篮,此时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随后出现的农业文明阶段,资源消耗的数量和速度虽有所增长,但仍在生态环境能够接纳吸收的范围内。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文明范式下的低生产力局面,人类物质财富得到快速积累和极大丰富,但工业文明奉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盲目追求货币收益和利润最大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危机。自工业革命伊始,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工业文明提出质疑和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穆尔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索洛以及生态经济学家戴利等,都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增长极限的问题,但至今也没有找到解决西方工业文明根本性矛盾的途径。

[3]参见本报评论员《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四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日第1版。

[4]参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5]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6]陆永品:《庄子通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7]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2、84页。

[8]参见潘家华、禹湘《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实支撑》,《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2日第7版。

[9]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12]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1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页。

[14]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页。

[15]参见莫放春《马尔库塞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论述》,《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6期。

[16]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页。

[17]参见《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5月29日第1版。

[18]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7页。

[19]参见沈满洪等《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20]《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5日第1版。

[21]参见潘家华《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22]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2015年11月7日),《人民日报》2015年11月8日第2版。

[23]参见本报评论员《以人为核心是和谐宜居城市的要义——四论打好“十三五”开局攻坚战》,《光明日报》2016年1月7日第2版。

[24]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1日第1版。

[25]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 〈201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相关数据整理分析而成。

[26]国新办2016年1月2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和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的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27]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03页。

[28]参见《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中国环境报》2013年6月17日第2版。

[29]《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划定严守红线 大力治理污染》,《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5月25日第1版。

[30]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247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31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92页。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出版说明第1页。

[32]参见《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中国环境报》2013年6月17日第2版。

[33]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1月19—21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76页。

[34]慎海雄主编:《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2页。

[3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0页。

[36]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37]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3日至25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

[38]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123页。

[39]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0页。

[40]本报评论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之三》,《光明日报》2015年11月3日第1版。

[41]目前在经济学范畴内三大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价格理论体系。

[42]参见 [美]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畏、易家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中译本序言第5页。

[43]参见 [美] 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胡汝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4]参见 [美] 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吴化斌、龚关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5]参见 [美]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萧琛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46]参见 [美] 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47]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48]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70页。

[49]参见夏宇鹏、李铁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中国》2015年第11期。

[50]参见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51]参见毕宏基《坚持生态立省海南会更美》,《海南日报》2017年6月23日第4版。

[5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12页。

[5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第2版。

[54]浙江省委2003年7月提出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1)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3)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4)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5)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6)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7)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8)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55]参见本报评论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之三》,《光明日报》2015年11月3日第1版。

[56]参见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57]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 ‘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58]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59]转引自徐伟新等《中国新常态》,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5页。

[60]参见《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编著《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3页。

[6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11、208页。

[62]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8页。

[6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7页。

[6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7页。

[65]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6月16日—18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66]转引自李萌、潘家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环境保护》2018年第11期。

[67]参见本报评论员《以绿 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五论以实干贯彻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第4版。

[68]参见 [美]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6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8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5页。

[70]参见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74页。

[7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建设美丽中国》,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

[7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在浙期间有关重要论述摘编》,《浙江日报》2015年4月17日第3版。

[73]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辅导读本(2015)》,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版,第312页。

[7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2页。

[7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210页。

[7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

[7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7—238页。

[7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1版。

[79]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2015年4月3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9页。

[80]参见本报评论员《以人为核心是和谐宜居城市的要义——四论打好“十三五”开局攻坚战》,《光明日报》2016年1月7日第2版。

[81]转引自李红梅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

[82]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8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