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32章

第六章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并就进一步切实转变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等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

全面从严治党,是把作风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2]

(一)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作风有三个特点:一是作风无小事;二是作风不可小视;三是作风不好治。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强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3]

第一,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考察时指出,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同样,我们党成立90 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最宝贵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机活力。这就要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党的作风是党的执政基础,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历史反复证明,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只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作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判断认可一个政党,最直接的观察点就是这个政党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如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4]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纠“四风”、改作风才能确保我们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各项任务落实。

第三,党的作风建设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围绕党的宗旨和作风,明确提出两大课题:一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5]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对社情民意最直接、最现实、最响亮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要求,抓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八项规定: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

改进工作作风贵在做具体、讲落实、重实效。2012 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以此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推动作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是:

(1)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5)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6] 他指出:“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抓 ‘四风’ 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 ‘四风’ 抓起。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大家担心防范‘四风’ 的制度能不能建立起来,是不是有用,是不是‘稻草人’?行胜于言。比如,今年中秋节中央纪委抓月饼,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抓这后面隐藏的腐败。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7]

八项规定狠刹歪风、邪风,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要求,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同时,八项规定还把广大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带来政风的好转。八项规定抓得准、抓得实、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牛鼻子”,为作风建设的开展开好了头,起稳了步。

(三)八项规定落在了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倡导真抓实干,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8]。他在抓作风建设时,亦复如是。

落实八项规定,关键是领导干部带好头。2012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说:“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过,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从军队来说,就要从军委做起。最近,军委制定了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十项规定,就是要给全军带个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各级都要带好这个头。”[9] 201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提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严格管理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搞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为全党同志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10]。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又要求:“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11] 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不摆鲜花,没有封路;李克强总理开会打断谈话让与会人员直奔主题;王岐山同志开会不让念稿子,这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率先垂范的表现。

落实八项规定,要长抓不懈。在制定落实八项规定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12]从整治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到整治“会所歪风”;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禁办奢华晚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也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 ‘四风’ 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13] 为在实际工作中坚定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2017 年10 月27 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这个细则的颁布实施,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会和科学把握,有助于把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到实处,必将进一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2013 年6 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4]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一)主题: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务实清廉,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着力点,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时代要求。2012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领导干部郑重提出:“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15]

“为民”是作风建设的核心工作。“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队伍尤其是干部队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党能够更好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也使领导干部面临着权力和利益的双重诱惑,违背群众愿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宗旨观、群众观、权力观教育,使全党更好地树立“为民”意识,是一项必须抓紧抓好的核心工作。

“务实”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务实”是党保持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取得实效的首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90 多年、执政60 多年来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17] 所以,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

“清廉”是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清廉”,即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执政党最大的特点是手中掌握国家的各项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底线。现在可以说是党的事业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但却不是党在群众心目中威望最高的时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特别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18] 从这个角度出发,“清廉”是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紧迫的要求。

(二)突出问题:“四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 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19] 目前,我们党及党员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这是不可否定的主流。客观地说,在党风上还存在严重问题。2013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 ‘四风’ 问题。这 ‘四风’ 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20]“‘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21]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22] 十九大召开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进行了重要批示,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8年3 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于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要认真加以解决。

“四风”在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中的表现是追求享乐、享受,生活作风腐朽低级、低下问题严重。现实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丢掉党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23]“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24] 这些扭曲的作风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战斗力,败坏了党群关系,造成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资源的流失,削弱了我们党久已形成的正能量。

“四风”的存在,使一些党员干部官德失范,个人主义突出,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等腐朽的作风大有市场。特别是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成为目前“四风”中的突出表现,是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违背党任人唯贤的原则和标准,把市场经济原则引进党内,将党管干部的权力变成自己谋利的工具。

“四风”的存在,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不读书不学习,作风漂浮,不了解实际乱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学习,强调领导干部要把读书学习作为工作方式和生存方式。但一些党员干部根本不学习,以学历水平高来掩盖政治理论水平低的问题,学习劲头不高,学风不端正,在学习上“作秀”,书架上书是很多,但都是摆设和做样子。喜欢讲话还没有思想,讲正话不会,讲段子一套一套。从改革攻坚阶段的任务看,作风上的问题不解决,改革中的新问题就攻不下,党的十八大精神落不实,其必然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风”的存在,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作风滑坡导致权力异化,使贪腐案件仍处于上升趋势。尽管近些年我们重视党风建设,并推出一系列的高压反腐对策,在惩治党员干部腐败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党员干部腐败案件仍呈频发、高发和多发的态势。领导干部腐败的案件既是党风不正的结果,又严重恶化了党风、政风、社风和民风,败坏了党的形象,直接影响了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形象。这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抓党风建设是及时的,问题抓得准,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并阻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25]这个总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26] 首先,要经常对着党章照一照。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想一想“入党为什么,在党做什么”,时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党章的要求规范言行,看看自己像不像一个共产党员,像不像一个合格的领导,有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其次,要经常对着“先进典型”照一照。面对“先进典型”这面“明镜”,不仅可明察自身的差距,也可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党性得到增强。最后,要经常对着八项规定照一照。作为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过错和失格,反省自己的思想作风有没有偏颇和懈怠,每天问问自己对工作是不是尽心尽力,对人民是不是做到问心无愧,是不是都在坚持学习进步。切实做到不折不扣执行好各项规定,自我约束,令行禁止。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27] 领导干部“正衣冠”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心正”,心不正,则事不成。二是要“身正”,身不正,则众不从。三是要“行正”,行不正,则众不服。四是要“气正”,气不正,则风不清。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28] 党员干部“洗洗澡”,就是要“外洗身,内洗心”,洗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具体要求:一是要勤“洗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要勤“洗耳”,多倾听群众的心声、意见和诉求,多换位思考,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三是要勤“洗手”,要洗掉手上的“贪”字,管住自己的手,用洁净的双手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四是要勤“洗脚”,要洗掉脚上的“懒”字,多到基层、多下一线,脚踏实地,勤政为民。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29]“治治病”,一要提前预防,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给自己打打预防针,一旦受到腐朽思想感染,就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及时“治疗”,一切侥幸心理和讳疾忌医的态度,必须坚决防止。二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和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经常“体检”。三要对“有病”之官,找准“病灶”,实施“刮骨疗毒”,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那些屡经教育仍不悔悟和改正的人要严肃处理,对无可救药的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要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理出去,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四)价值共识:焦裕禄精神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其间,习近平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党员干部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镜子照照自己。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2015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又说:“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30]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焦裕禄精神仍是全党的价值共识,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第一,群众路线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为群众排忧解难,同干部群众一起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事迹,既是对党员干部应该“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的现实解答,又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焦裕禄同志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制定简便、易行、实用且符合科学规律的治理“三害”的方法,既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该“怎样去做”的典型事例,亦是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实践。焦裕禄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第二,为民、务实、清廉是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着力点。为民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焦裕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为民意识,落实为民举措,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实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实现路径。弘扬焦裕禄精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力戒浮夸,扎实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清廉是焦裕禄精神的内核,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焦裕禄同志的清廉一生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弘扬焦裕禄同志的清廉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巩固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与现实需要。

第三,焦裕禄精神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一方面,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转变干部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焦裕禄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教材,为基层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蓄积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在“焦裕禄精神”这面亮镜子前照一照,有反思、有触动、有提高。同时,将焦裕禄精神当作践行群众路线的标杆,努力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五)改作风改到群众心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高度重视、踊跃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响应、热情支持,整个活动进展有序、扎实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31]

第一,“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32]。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各级干部更加认清了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第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3]。这次活动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从上到下、各个领域都压缩了会议、精简了文件,减少了评比达标、迎来送往活动,全面清理了超标超配公车、超标办公用房、多占住房,普遍压缩了“三公”经费、停建了楼堂馆所,狠刹了公款送月饼、贺卡、节礼和年货等行为,坚决整治了“会所中的歪风”、培训中心的腐败,坚决整治了“裸官”、“走读”、“吃空饷”、“收红包”及购物卡、参加天价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等问题,广泛查处了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高高在上、挥霍浪费、脱离群众现象明显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第三,“恢复和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探索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34]。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查摆问题,深挖问题根源,自我剖析触及了痛处。上下级之间不顾忌身份、不隐瞒观点,提意见开诚布公。领导班子成员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相互批评不留情面。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见筋见骨,点准了穴位,戳到了麻骨,开出了辣味,起到了脸红心跳、出汗排毒、治病救人、加油鼓劲的作用。

第四,“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增强”[35]。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各级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扎紧了制度笼子,强化了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显著增强,越界犯规行为减少。

第五,“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36]。这次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改作风改到群众心坎上。一大批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切实解决。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大为减少。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得到初步整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得以增强。

为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中央决定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三严三实”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37]“三严三实”,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简明扼要,切中要害。

(一)“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

“三严三实”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合,把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把自我约束和外在规范做了一个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要科学认识“三严三实”基本内涵。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38] 这一论述,充分阐释了“三严三实”的核心要义。

“三严”的关键是“严”字。一是严以修身。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注重德性修养、党性修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放在首要位置。二是严以用权。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也不能把“有权不用枉做官”作为座右铭,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谨慎用权和依法用权。三是严以律己。领导干部管好自己,做表率,就可以影响一大片。相反,也可以带坏一大片。当然,领导干部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三实”的着眼点在“实”字。谋事要实,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而不是脱离实际。创业要实,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打牢修身做人的根基,夯实为官从政的基础,做官要经得起道德良知的拷问,要经得起历史后人的评说,做一个高尚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哲学意蕴。用全面的观点看,“三严三实”一是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三严”针对主观世界改造,要求党员干部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实”针对客观世界改造,要求党员干部把握科学的方法论。二是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结合。“三严”是内在要求,包含政治追求、组织原则、纪律要求;“三实”是行为约束,包含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处世态度。三是体现了做人和干事的结合。“三严”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要求坚持“严”字当头,坚定理想信念;“三实”反映了党员干部做事的行为准则,要求坚持“实”字筑底,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

用联系的观点看,“三严三实”契合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华。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人生目标,“三严三实”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契合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契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契合了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即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不断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障。

用发展的观点看,“三严三实”融合了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一方面,融合了作风建设的根本要义。“三严三实”要求,从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准则方面进行作风建设,融合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根本要义。另一方面,融合了做官为政的基本准绳。“三严三实”,明确了做官为政的底线,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开出了一剂“提神醒脑”的良方。

“三严三实”既强调价值观的导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二)“三严三实”的现实意义

“三严三实”第一次鲜明地把“严”“实”作为作风建设的新标准,既给为官之道指路,又为行为准则定向,是新常态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南针”和“方向盘”,是反对“四风”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标识、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集中体现了新的实践对干部既严又实的要求,即在信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统一,坚持理想和实干的统一;在人格上坚持党性原则、宗旨观念和高尚情操的统一;在行动上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和为官有为、敢于担当的统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由此,将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把思想品德、思想作风与工作方法、为人处世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干事创业又廉洁自律。

——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抓手。全面从严治党,最为关键的是一个“严”字。“三严三实”的“严”字,包括严教育、严要求、严管理、严监督、严追责、严惩处,蕴含的是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组织原则和严明的纪律规范,与全面从严治党的“严”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严三实”的“实”字,凸显了党的求真务实、尊重实践、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以“实”的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工程。政治生态状况,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关系着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就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政治生态污浊,庸俗的“圈子”文化、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必将在党内滋生消极腐败。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坚决反对吹吹拍拍、团团伙伙、人身依附,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努力形成从严从实的氛围,营造风清气正、激浊扬清的政治生态,使每一名干部都能健康成长。

——是打造过硬执政队伍的有力手段。“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特质,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三严三实”是教育培养干部的重要内容,通过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院校的教学之中,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之中,有利于引导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严格细致的考核程序、真正有效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形成重德才、重实绩的考核评价导向;是监督管理干部的根本要求,通过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干部身上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严肃批评,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39]。“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40]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41] 如果“四风”问题时抓时不抓,时松时紧,难以取得作风建设的持久效果。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独立于其他工作之外。从精简“文山会海”到下基层调查研究,从管权管事管人到群众的吃喝拉撒睡,时时事事都体现思想作风的转变。只有将转变思想作风融入日常各项工作中,才能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

“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效。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42]“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基层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提的每一条意见,都关系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因此,作风建设不能敷衍塞责,大而化之,泛泛而谈,抓大放小,而要从细节、小事入手,抓细抓实,把作风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43] 就是要着眼长远,编织好监督和制约权力的制度“笼子”,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硬约束的轨道。“牛栏关猫”不行,但编织好监督和制约权力的“铁笼子”,变“牛栏关猫”为“铁笼关猫”,使其在空间上覆盖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不给滥用权力者任何可乘之机,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那“四风”的顽症一定会得到根治。

也就是说,只有抓常、抓细、抓长,才能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促进作风建设的持久健康发展。为将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两学一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说:“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44] 这是因为:首先,不良作风对党的持续侵蚀是客观存在的。“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45] 其次,优良作风的建设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46] 再次,是克服“走过场” “刮风”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47] 最后,克服作风建设“前热后冷、前紧后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至于使小矛盾积重难返、小问题酿成大患。”[48]

在以上认识基础上,为将作风建设抓实抓紧抓严,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以下总体要求:

一是,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是,加强看齐意识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四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积极推动作用。

(二)着力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

“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49] 要站稳党性立场,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记“两个务必”,不能贪图享受、攀比阔气。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党性修养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50] 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体现。“‘四风’ 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51]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二是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三是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四是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性修养,才能使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改善党的形象,推进作风建设。

(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要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见筋见骨,不断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领导干部在一个班子共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沟通、多补台,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

(四)要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

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上行下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与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拿自己开刀,解决问题才能势如破竹,改进工作才能立竿见影。”[52]

——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中央政治局逐条逐项、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身体力行,用 ‘讲认真’ 的精神、‘有担当’ 的行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形成了巨大的 ‘头雁效应’。”[53] 随后中央政治局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并率先作出承诺,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的监督,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党内不正之风较真劲、动真格的坚定决心,表明了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自觉。作为党的核心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影响力和带动力是巨大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自觉、认真、坚持贯彻执行,在改进作风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影响带动了全党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提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郑重承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做到,在第一次以总书记的身份到广州、深圳等地调研期间,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不清园、不封路、不开道;随后在北京调研期间又到庆丰包子铺就餐,自己排队、自己端盘、自己埋单等。其后,他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八项规定的落实,也对各级党员干部产生了极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纪检监察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纪检监察干部是监督干部的干部,要监督别人首先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审查办案全过程管理,开展清退会员卡专项活动,对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实行约谈制度,认真办理涉及纪检监察干部的信访举报,改进纪检监察干部任职谈话制度,建立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构,通过这一系列过硬的措施,打造了一支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深入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底线思维

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顽强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54]艰苦奋斗,必须处理好“公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55] 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为此,作风建设,既要抓大,也要抓小,要从具体事情抓起,早提醒,早纠正,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护着掩着。

在2013年3月8日与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告诫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要善于运用 ‘底线思维’ 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56] 这些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在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引起广泛共鸣。党员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对于准确判断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化挑战为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把“底线思维”运用到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上,体现了执政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守住底线。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做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反腐倡廉当作政治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抓作风的态度,体现的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作风建设各项措施落实的决心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抓作风建设“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57]。就如何解决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58] 由此可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点还是在于要真抓实干出成效。整治作风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一方面,制定措施不留死角、一步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转变作风的文件、制度、规定,比如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关于严禁元旦春节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的通知,等等,不仅具体详细,而且可操作性强。同时,这些规定一步到位,不试点、不试行,制定了就立即执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规定就是规定,不加 ‘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试行’ 给人感觉是不是还有点含糊。就先按这个规定去做,做了以后真正推开了,一两年后再完善。中央纪委有那么多规定,不也就规定下去了。反正要不断去约束。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59]

另一方面,违纪惩处一视同仁、没有例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令行禁止没有例外。为此,中央纪委建立了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月报制度,设立了“四风”曝光台,不论是一般党员群众还是领导干部,不管涉及谁,只要违反有关规定,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七)抓作风建设要标本兼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要“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60]。为此,要扎紧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对“四风”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一方面,制度建设是对“四风”问题“治本”的可靠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61] 就是说,要形成一种着眼长远、高度有序的协调机制。他还指出:“要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意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62] 即是说,制度建设内容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要强,要便于党员干部执行,便于解决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2013 年1 月,中央又出台“六项禁令”,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明确提出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9 月,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同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公布,强调要加强和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精简会议,改进会风。10月,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同月,中央纪委下发《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11月,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实施,等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制度层面对进一步改进作风进行了全面部署: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政绩考核机制;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其中一些制度如探索实行官邸制等具有开创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有了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并且能够真正得到严格执行、刚性运行,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就绝无回头之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实现依规管党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更严、更细、更实”的鲜明特点,必将对树立党章权威、改进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显见,“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牛栏关猫是不行的!”[63]

另一方面,要促进“治标”与“治本”的渗透与融合。通过“治标”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产生制度创新。扎紧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就是制度创新,通过扎紧制度笼子弥补“治标”的不足,力求使“治标”和“治本”形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使作风建设获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作风建设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治标”,就是要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还要注意使“治标”与“治本”这两种方法实现渗透与融合,即是说,要运用这两种方法,对作风问题“经常抓,反复抓”。同时,“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既要着力迅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使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实现“治本”关键是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面对制度和制度建设,党员干部必须承担与此相适应的政治责任。“治本”,要靠制度,更要靠人去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四风”“治本”问题上负有重要的政治责任,既要抓大,又要抓小,要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约束权力,使作风建设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密切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思想,丰富、深化和发展了党群关系理论。

(一)高度重视党群关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党群关系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直接动力在于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执政党能否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成败。在政党与群众的互动关系中,执政党应发挥主导作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群众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是构建党群和谐互动关系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激发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的责任感。通过党和群众两个主体要素的积极互动,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党群关系思想内容来自对实践问题的思考。在党群关系与治国理政的宏观层面上,对党群关系在国家民族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形成系统认识,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性的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相统一的观点,并提出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总结了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经验做法,主要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需要顶层设计与具体群众工作经验相结合;从严治党、打铁必须自身硬与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教育与铁的制度规范相结合、群众工作无小事等。

基于对加强党群密切联系重要性和实践中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问题的认识,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具体要求,提出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治国理政活动之中。实践证明,通过这样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进一步深化,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以有效遏制,改到了群众心坎上。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党群关系理论的集中检验。

(二)始终坚持群众立场、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最鲜明的品格在于其人民性。坚定的群众立场和深切的为民情怀,是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处理党群关系的主线。

其一,以人民群众为利益主体。“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64] 对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强调党在治国理政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观察、认识、处理问题的立足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观察、分析、回答党群关系新问题,始终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他要求“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65],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6]。在利益主体问题上,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人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党员干部的利益诉求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上,他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讲了,我们党还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吗?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吗?”[67] 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指出要“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68]

其二,以人民群众为评判主体。在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中,由谁作为执政活动的评价主体,以何种标准评价执政成效,影响着党群关系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价值评价主体问题上明确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69],绝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他在遵义考察时提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7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他再次强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71]

其三,关心群众生活。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构成党群关系思想的底色。他曾引用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对群众安危冷暖的关心,要求各级干部要有深切的人民情怀,关心群众生活。他多次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党的各级干部,“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72],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我们有没有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党的宗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够感同身受。把自己摆进去感受”[7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全体党员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三)明确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路径

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群众工作成效,特别是当前党群关系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问题,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就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为保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一是强调调查研究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74]“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75]。在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上,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要注重“调查”,又要注重“研究”,要“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76]

二是强调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否预测、提炼、正确反映群众的需求,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所体现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为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是强调有效沟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新时代要加强与群众的直接联系,要“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作为党群沟通的主体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在群众构成分层、利益表达多样化等现实状况中,党群沟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增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主动性,增强沟通实效。

四是强调联系群众的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通过建立严密的工作制度,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以此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实现党群密切联系的制度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在方法上,这个制度体系的建立要本着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77]。在制度体系建设内容上,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78] 保障各项制度的良性运行。

(四)加强党群关系建设要有历史视野与世界眼光

一方面,在处理党群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与历史视野。在党与群众关系基本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借鉴吸收中国历史文化中“民惟邦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吸收“知政失者在草野”观念,强调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借鉴“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调从严治党;吸收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强调党的群众路线要贯彻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吸收仁者爱人思想,强调党员领导干部需亲民爱民,等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精华的开放性特点。

而对发展中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79] 在当前发展的新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问题、新矛盾,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牵动既有利益格局变化,进而会在不同层面上对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出新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人心向背事关重大。“现阶段推进改革,必须识得水性、把握大局、稳中求进。”[8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群关系的认识上,关注现实、把握大局,以实事求是、直面现实的理智和勇气,回答新形势下党群关系核心问题,实现了对党群关系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另一方面,在处理党群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邃的世界眼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人类文明成果,要立足中国实际需要,“我们不断推进改革,是为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 ‘掌声’”[81]。其一,我们的理念、制度、做法是“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82]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经历,全盘照搬别国的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83]。其二,强调要吸收借鉴其他政党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比如在总结世界其他一些执政党脱离群众、丧失民心时讲道:“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84] 这些思想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处理党群关系时所具有的立足本国、为我所用的宽广视野和开放态度。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作风建设特点鲜明、成效显著,是党的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风建设任重道远,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3]习近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7页。

[4]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4页。

[5]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6]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7页。

[7]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7页。

[8]习近平:《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

[9]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8页。

[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84页。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1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1页。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

[1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07页。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8页。

[16]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第6页。

[17]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38页。

[18]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1页。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

[2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3页。

[2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4页。

[2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页。

[23]习近平:《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70页。

[24]习近平:《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70页。

[25]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纪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2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5页。

[2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5页。

[2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6页。

[29]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6页。

[30]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3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5页。

[3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5页。

[3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6页。

[3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7页。

[3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7页。

[3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7—88页。

[37]习近平:《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1页。

[38]习近平:《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1—382页。

[39]《作风建设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 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人民日报》2014年5月10日第1版。

[4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9页。

[4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4页。

[4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5页。

[4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5页。

[4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0页。

[4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9页。

[4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18页。

[4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

[4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3页。

[4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3页。

[50]习近平:《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68页。

[5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页。

[5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9页。

[5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4页。

[5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9—70页。

[5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9页。

[5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选》,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第84页。

[5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

[58]习近平:《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2页。

[59]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8页。

[60]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78页。

[61]习近平:《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9页。

[62]习近平:《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9页。

[6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5页。

[6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6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页。

[6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8页。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1页。

[6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70]《高层声音》,《农村工作通讯》2015年第12期。

[7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

[7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

[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7—38页。

[75]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 年11 月21日第1版。

[76]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 年11 月21日第1版。

[77]习近平:《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9页。

[78]习近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4页。

[79]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96—97页。

[8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2页。

[8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页。

[8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页。

[8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8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