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36章

第四章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当代的生态问题,西方人总以为能够以一物降一物、以一种技术去克服另一种技术难题的征服者姿态去解决。整个工业生产就像一台紧绷着弦的大机器,循环往复,一部分设备进行产品生产,一部分设备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理。但其结果却是制造出了积重难返、无以复加的更大难题。美国环境伦理学会创始人罗尔斯顿指出:“传统西方伦理学未曾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在这方面似乎东方很有前途。东方的这种思想没有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在西方,自然界被剥夺了它固有的价值,它只有作为工具的价值。”[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既是中华民族先贤生态智慧、东方智慧在当代中国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人民认知生态文明理念、感受人与自然天然相符和谐的精神家园,更为探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提供了思想和文化的土壤。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对生态系统来说,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

生态系统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构成,并且形成较早。1989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市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就融汇了生态系统观,他以朴素的语言写道:“例如,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2]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系统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地球生态系统包含森林、草原、荒漠、冻原、沼泽、河流、海洋、湖泊、农田和城市等诸多要素,每个要素也构成一个功能相对缩减的亚生态系统、子生态系统。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保护一个区域的生态平衡,首先就需要把它们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考虑。

第二是重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传播与实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尊重自然,不能盲目构建人为的生态系统。“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3]

第三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探索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路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涉及众多方面,政策措施不全面,就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创新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同时,新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重视阐述生态系统观,还重视把生态系统观应用到实践。1973—2006年,从村支书到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诸多实践都体现了其持续的生态热情和对大自然尊重、敬重的伦理情怀。

——小小沼气池,生态理念先。在陕西梁家村,习近平同志自费到四川省取经,回村修建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带领村民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沼气再利用,村民做饭、照明困难的系列难题。此外,他与村民一起,打了两口井后,把旱地变成了水地;再紧接着就是改变地理条件,前后打了五个大坝,打坝造田。

——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在主政河北省正定县时,习近平同志于1985年制订《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正定县在20世纪末以前环保工作的基本目标: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新污染发生,治理现有污染源。特别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资源开发要重视社会、经济、生态等要素的协调性。在主政福建省宁德市时,习近平同志强调,资源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他把开发林业资源作为闽东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来抓,引用群众的话“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来说明发展林业是闽东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主政浙江省时,习近平同志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亲自担任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前瞻性地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开始了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生态保护工程。

担任国家领导人以来,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很多地方的具体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例如,针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他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要优化已有岸线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山水林田湖”完善为“山水林田湖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保持这些要素之间的平衡,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

习近平总书记就山水林田湖草等各要素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过多次论述或重要批示。第一,关于“山”。如,陕西省秦岭北麓山区曾私建上百套别墅,山体被肆意破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有的地方甚至把山坡人为削平,圈占林地,对生态环境破坏得十分严重,老百姓意见很大。看到材料后,经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后,这些存在多年的违法建筑被一举拆除。第二,关于“水”。森林、湖泊、湿地是天然水库,具有涵养水量、蓄洪防涝、净化水质和空气的功能。然而,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全国每年1.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无法利用。针对这种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再不重视保护好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再继续超采地下水,自然报复的力度会更大。”[7]“水稀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 ‘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8]治水的问题,过去我们系统研究不够,今天就是专门研究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西藏要保护生态,要把中华水塔守好,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9]第三,关于“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10]第四,关于“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11]第五,关于“湖”。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回忆起2012年7月苏州之行,他说:“‘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不是有一首歌就叫《太湖美》吗?确实生态很重要,希望苏州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12]第六,关于“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谈到,如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出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继续组织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建设;一条是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3]

山水林田湖草之间是互为依存又相互激发活力的复杂关系,并有机地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如果其中某一成分变化过于剧烈,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恩格斯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物质的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只要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就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短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道路,爆发力惊人,却在一定程度上“噎”在了消化发展成果上。见招拆招已不足以应对纷至沓来的难题,治理能力亟待有效整合。比如,除环保部门外,污染防治职能分散在海洋、港务监督、渔政等部门;资源保护职能分散在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综合调控管理职能分散在发改委、财政、国土等部门。由此可见,若要落实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环保大计,需要用多少精力来协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15]也就是说,山水林田湖草,各有其权益,但更是生命共同体。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冲破“博弈思维”,割舍“部门利益”,形成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把各类生态资源纳入统一治理的框架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6]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历史地看,人与自然关系理念的演进可以大致分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其广阔的胸怀、全球的眼光,实现了由历史走向历史、不断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认识新境界的三重跨越。

一是“天定胜人”阶段。这主要存在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之前的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时期。在这一漫长的阶段,与自然力量相比,人类的力量是弱小的,既不能科学认识也没有力量应对很多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改造也停留在初级阶段。诚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17]。由于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导致自然界的很多现象及物体都被神化或神秘化,人在各种“自然神”(如太阳神、月亮神等)面前显得相对弱小。在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较大规模的改造活动也往往被赋予神话色彩,例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

二是“人定胜天”阶段。工业文明时代,18世纪8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使用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既开创了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也开创了人类“人定胜天”“战天斗地”的新纪元。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非正常利用,不仅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而且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全球性大范围出现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壤、大气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乱砍滥伐、过度耕作使世界四分之一的耕地严重退化,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面临沙漠化;各类污水排放、土壤污染也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亡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尊重自然规律、掠夺式开发、过度开发却是重要因素。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阶段。正是深刻认识到“人定胜天”理念存在的不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方面,当代中国开始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阶段,并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主流思想。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需要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生态环境方面欠的债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早主动,否则没法向后人交代。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不惜用真金白银来还债。”[18]

就其关系范畴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同于“天定胜人”观念,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知,在于人能够通过实践形成指导实践的经验、文化和意识。恰如恩格斯所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19]显然,也不同于“人定胜天”观念,因为,它强调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反思。

特别需要指出,在当前的中国,尽管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在实践中,伪生态文明现象,甚至是反生态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我们认为,所谓“伪生态文明建设”,其突出特点是违背自然规律、超越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建设。如城市绿地建设,一些城市为迅速达到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的目的,投入巨资,购买大树甚至将古树移栽到城市。这种绿化模式,对于大树或古树的原有地来说,等同于一次生态洗劫,而树木移植到新的地方,也未必能形成新的生态环境。此其一例。其二例,许多缺水城市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建设人工湖泊,喷灌人工草地,兴建高耗水的高规格草坪,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绿水青山”,同样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既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初衷,也是不可持续的。其三例,一些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旗号下,“今天植草坪,明天改花园,后天栽大树。这种生态折腾不但没有产生任何价值,而且成本巨大,显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20]。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他指出:“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21]因而,“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要求,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以国内考察调研为例。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3]。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4]

生态文明理念,事关人类地球家园。在诸多重大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席同样多次传播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理念,以传达当代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定信心。如,在参加联合国总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阐述了我国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这既是向世界阐述后工业时代我国的发展目标——“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向世界表达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决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25]。2015年11月,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他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6]

随着人类社会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社会的活动日益超出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也就逐步变成一对矛盾的因素。发达国家大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程,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代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这一教训本身值得我国借鉴。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地方、不少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所希望的避开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路径的愿望并没有实现,甚至发展成“边污染边治理”,如果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诸多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自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在广东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27]在云南洱海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28]。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长期地方工作的具体实践,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在北京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29]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保护生态与治理环境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重视从政治的高度考虑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30]“这些年,北京雾霾严重,可以说是‘高天滚滚粉尘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31]

第二,重视政策法规与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2]“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我这里说的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3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3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第三,重视扭正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唯 GDP 论”政绩观。长期以来,我们的生态环境陷入“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究其主要原因,是“唯GDP论”作祟,必须重塑政绩观。在河北省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道:“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35]在黑瞎子岛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瞎子岛不要建成开发区、工程区、游乐场。岛上建的基础设施都应是对生态起保护作用的。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36]

第四,重视把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37]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第五,重视听取民意,重视人们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第六,强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38]

第七,重视从长远考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39]

第八,强调时不我待。“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40]

第九,重视推动具体的生态环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41]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程,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工程,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工程。

第十,重视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增加绿化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共同把祖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好、保护好。”[42]

第十一,重视从微观层面着手提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具体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43]

第十二,强调区域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44],“要促进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增强发展统筹度和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45]

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系统观,尚需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中明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情怀。

当今时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是全球性的生态难题。这一难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系统丰富的生态智慧,今天依然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深远的启发和宝贵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代人类面临许多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46]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面对“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这一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突出难题,包括“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在内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天地人和”“元亨利贞”自然和合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天地人和”是《周易》对宇宙结构和宇宙整体的看法。 《易·序卦传》说:“三才者,天地人”;“元亨利贞”是《周易》对如何保持万物和谐、坚固而得其终的基本理念。《易·乾卦》说:“乾,元亨利贞。”这两方面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天、地、人既相互独立,又“保合太和,乃利贞”。和合思想滋养了中国人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浸透着对大自然生命的珍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与天地参”是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思想。汉儒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季羡林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如何实现天人合一?答曰:“与天地参。”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即人把握了天生的“诚”(天地之本),发展人和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尽物之性”“尽人之性”,从而赞助天地万物的变化和生长,使万物生生不息,人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至高目标。天人合一观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确立了中国哲学和中华传统的主流精神,显示出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追求以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特有方法。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蕴含着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三十七章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前者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它把自然法则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效天法地”,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它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人类的“至德”。后者是道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指出道化生天地万物,任其自然生长,其表现是无为的,但从其结果来看,没有一样不是生机有序的,因而,道表现无为,结果有为。它告诫人们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八大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应用。

“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的佛教思想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大乘玄论》中说:“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主张尊重生命,反对滥杀滥伐和破坏生态平衡;佛教主张大慈大悲,《妙法莲华经》说:“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作善事,利益一切。”既要救其死,又要护其生。这种“放生”的精神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宗明义地指出:缔约国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关切事项。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态智慧或文化基因,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这种智慧和基因,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第一,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通过自身德性修养、践履而上契天道,进而实现“上下与天地合流”或“与天地合其德”;第二,人类群体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它指天是人类生命的最终根源和最后归宿,人要顺天、应天、法天、效天,最终参天。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发现,其所要形成的生态文化的起点,是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的生态文明认知观,并以崭新的文明观、文化形态实现中华传统文明在新时代的升华,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了生态文化和绿色文明的基础。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7]


[1]邱仁宗主编:《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2]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3]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州国际论坛二○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4]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月5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7页。

[5]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5—5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7]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4年2月26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2页。

[8]转引自慎海雄主编《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5页。

[9]参见段芝璞、罗布次仁、高敬、张京品:《沿着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行——西藏构筑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纪实》,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6月12日。

[10]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4月2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5页。

[1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4页。

[12]转引自曹林《环保人,请将压力转化为雪耻动力》,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3月22日。

[13]参见《美好梦想,奔驰在辽阔草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内蒙古发展纪实》,新华社,2017年8月6日。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15]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

[1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18]习近平:《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5月16日),载《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20]陈梦玫:《“伪生态文明建设”之风不可长》,《经济参考报》2014年12月24日第1版。

[21]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页。

[22]转引自《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远航: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述评》,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23]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9页。

[24]习近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人民日报》2016年8月25日第1版。

[2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页。

[26]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2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28]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15年1月19日—21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

[29]参见《习近平在京考察 就建设首善之区提五点要求》,新华网,2014年2月26日。

[3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31]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3日—2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5页。

[3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4页。

[3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0页。

[3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82页。

[35]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3年9月23日—2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36]参见《习近平登上黑瞎子岛: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新华网,2016年5月25日。

[37]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3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39]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15年1月19日—21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

[40]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12年12月7日—11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4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7页。

[42]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3月29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6页。

[43]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9页。

[44]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月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9页。

[45]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月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0页。

[46]参见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浙江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5版。

[4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