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35章

第三章 环境就是民生,环境就是生产力

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众基本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保障与体现。保护环境,事关民生,事关发展,事关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能力和权益,惠及当代,亦造福子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和发展战略,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深刻揭示出环境保护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为民情怀,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

环境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环境保护得好,全体公民就受益;环境遭到破坏,整个社会遭殃。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左右社会的发展水平,并最终决定文明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4]人民群众不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有更多不满。我们一定要明白,到底要什么?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为生存而挣扎、努力求温饱,摆脱贫穷落后是社会治理的主要着力点;另一方面,受限于劳动力水平对环境的开发利用速度远低于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速度时,环境问题作为民生的属性尚未凸显出来。但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人类社会也因此得以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基于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透支,消耗超过再生速率,污染物质的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环境问题就不断显现,并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生态环境中清洁的大气每个人都需要呼吸,清洁的淡水每个人都需要饮用,不受污染的土壤更是生产粮食的最基本条件,因而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比其他任何公共产品都更重要。然而,空气、水、土壤质量的保持与维护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要保护它们不受污染,就会与某些小集体的经济利益产生冲突,从而发生公地悲剧现象。当小集体只顾自己的局部利益,认为总体生态环境是社会的事情、国家的事情,且大家都这样以邻为壑地自我发展时,最终结果就是整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都会受到冲击甚至完全破坏。当代中国社会公众普遍感受到的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朴素心愿之艰难,即反映了这种理论困境和实践艰难。

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写入报告时,社会各界对此解读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三生共赢”新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5]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又特别指出:“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6]习近平总书记把环境保护提升到民生和重大战略问题的层面,给予高度重视,是满满的为民情怀和党的宗旨的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事实上,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都要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古典的福利经济学概念体系里,公共产品并没有包括无须人类劳动付出即可免费获取的空气和水,而多指需要社会付出而提供的医疗服务、教育资源、就业机会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景观,在受到破坏的情况下,不论穷人、富人,均不可幸免,因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普惠性和公平性。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化,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来。“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既强调了治理结果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治理过程的主体责任。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是各级政府的基本义务、重要功能,必须以提前规划、引导的自觉将绿色化要求贯穿经济社会治理全过程。唯此,才能吸取先发国家的教训,避免大代价且无序的环保进程,化被动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标出发,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完善、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慢不得、等不起。

现时代,虽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不仅影响民众的福祉水平,而且危及基本民生。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看,由于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广大农民聚居区环保基础设施滞后,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农村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农、畜、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食品不安全,危及健康,这都使得民生的基础保障出现危机。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一头牵着群众生活品质和基本民生福祉,也越来越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另一头牵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现状看,环境污染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公、诱发矛盾冲突的重要隐患,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削弱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抵消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7]他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8]。提出“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9]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始终为实现人民的利益服务,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积极主动地响应群众呼声,努力实现和满足群众的期待,是各级干部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工作的主轴和主题。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改善民生,生态环保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问题上,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持清醒认识,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爱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最广大人民,解决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需要。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才能在物质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充分享受生活质量的改善,感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从而跨入更高、更好的生活境界。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两位数,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然而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实践表明,以拼资源要素为主要特征的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更是以“时空压缩”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新常态背景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和可健康发展的重大因素,也是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大因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1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是对工作力度、深度、广度的要求,体现在覆盖地域的全面,体现在覆盖人群的全面,也体现在覆盖领域的全面,这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全面小康,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民生,同时让人民群众享有蓝天绿水、健康身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因此,在衡量标准里,既要重视“物”的标准,又要重视人的标准;既要看有形的指标,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无形的指标,把民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这样的全面,才是不分区域、不论城乡都能共享的全面小康,也是民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充分认可的全面小康。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11]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按照经济学理论,如果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造福百姓,让人民群众提升“幸福感”,实现民生福祉最大化,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则在提升百姓“幸福感”方面更加直接有效。当下,中国已经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环境问题凸显期、环保标准提高期,环境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亟待解决。我国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处于排放高平台期,对地下水、土壤和公众健康的负面影响还在上升,生态系统功能十分脆弱;尽管主要污染物排放增幅增速得到有效遏制,但持续增加的排放,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尚未完成,环境压力依然超过环境承载。因此“十三五”期间仍要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未来10年,绝大部分污染物排放量都将跨越“峰值”,生态系统可望得到改善。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与环境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预期之间,差距将可能进一步拉大。就此而言,环境质量有可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如何理解全面的要求,民众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具有“获得感”,关系到这一战略目标的成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至关重要。

深入剖析老百姓的幸福感,其实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既要有稳定的就业和稳定的收入增长,又要享受好的医疗和养老保障,还要有好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随着收入水平提升与中等收入人群数量扩张,人民群众对幸福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对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切,期盼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渴望更清新的空气、更清洁的水源。环境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与供给滞后之间的矛盾,正在凸显。失去生态环境的保障,发展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成真。

生态环境的建设,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然而,补小康社会建设的生态环境短板,不仅需要提高认识,更需要采取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12]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13]基于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做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多管齐下,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要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明确要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环境的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制度。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环境是生产力,生产力本身也是民生最关键的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4]

生产力是人们顺应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15]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内涵已不断深化,外延也呈现不断拓展的趋势;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断变化,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生产力发展不仅包含数量扩张,而且经常发生质量和结构变化。一方面,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包括作为劳动资料的土地,以及作为劳动对象的森林、矿藏等。在生产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人们以自身的活动引发、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也就是说,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是人们通过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财富以满足自身欲望和需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要素的人与作为基本要素的外部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工业文明时代,受对自然规律认识所限,人类突出强调的是对自然的掠夺、征服和战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的生态灾害和危机。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外部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生态环境会影响到生产力的结构、布局和规模,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另一方面,从生产力对自然的作用来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发生功能升级,即在大幅度增强原有功能的同时出现新的功能。着眼于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之外,在生产力内部已逐渐生成了一种保护自然的能力(包括生态平衡和修复能力、原生态保护能力、环境监测能力、污染防治能力等)。基于此,我们对生产力这一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的核心要素的内涵在新时代要有新的认识。生产力应当是人们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综合能力,这四种功能的整合,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力。实际上,生产力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此外,从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范畴来看,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自然生态系统容量的限制。两者共同反映的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表象利益之间的矛盾。当两个系统彼此适应时,就达到生态经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复合系统就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这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良性循环状态;当两个系统彼此冲突时,就导致生态经济失衡,循环被破坏,复合系统趋于不稳定、不可持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提醒我们,人类必须使自身的经济活动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度”,以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16]。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如监察部曾通报的十起破坏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典型案例[17],企业非法排污,直接危害当地甚至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再如近年雨季我国很多城市城区积水成“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发展中肆意填湖填河挤占了生态空间。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人和生产工具这两个因素当作社会生产力,并把生产力理解为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未把自然生态环境排除在社会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之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劳动的一切社会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等概念阐明生产力的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而且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特别是随着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环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与生产力有关,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18]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过去我们对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够,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的增长,就是生产劳动产品,没有意识到生态产品同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之一,也没有生态环境的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概念,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的过程中没有能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人的行为缺乏约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实践证明,不可能离开经济发展单独抓环境保护,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要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努力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环境保护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创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与统一。

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指导,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中华民族要永续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稳中求进,环境要改善,民生要提高,完成这一系列艰巨任务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同国际社会倡导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国际上倡导的绿色发展,就是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更多依靠科技进步两点为主要特色。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的绿色发展,是确保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可以在国际上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树立发展转型的中国模式,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不仅如此,我们要立即付诸行动,以“最大决心”推动绿色发展,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19]绿色发展的基础工作,就是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20],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1]。马克思亦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22]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主仆关系、对抗关系,而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我们指明了生态建设与生产力发展是一种相生而非相克的关系,完全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影响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和效益;另一方面,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环保等产业,使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特别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环境越好,对于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越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也就越强。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环境就是民生,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情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人与自然发展观,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入的剖析。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解放生态生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1]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2]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有关重要论述摘编》,《浙江日报》2015年4月17日第3版。

[6]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0—91页。

[7]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15年1月19日—21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8]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5—26页。

[9]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5月27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页。

[10]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1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页。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

[1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14]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15]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人们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综合能力。

[16]参见沈满洪《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17]2013年10月24日监察部就广西、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河南等地十起破坏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发出通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责任,要求各级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职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环境权益。

[18]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页。

[19]转引自李裴《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6月9日第7版。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1页。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