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 第27章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这些重要论断站在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上,视野开阔,论断精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自觉遵循。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文艺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凡是在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浸润着民族文化传统的有益滋养。伏尔泰认为:“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我们从大仲马、雨果、歌德、席勒、华兹华斯、雪莱、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川端康成等世界著名作家那里所感受到的法国文学的浪漫格调、德国文学的思辨色彩、英国文学的清绝气质、俄罗斯文学的批判精神、日本文学的感伤情绪,无不与其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这些国家独特的环境、民族、文化特质,造就了这些作家作品独一无二的文学风格和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精彩的内容之一。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艺发展史上的瑰宝,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虽然有开放进取的西学精神因素,但更多地来自于一大批作家扎根于这块深厚土地,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营养。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和发现新文化运动的根系,一直是五四时期许多著名作家的重要立场。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表明的与魏晋风度的精神联系,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文化品格。这一点,在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书画名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研习技法,总是要花大力气熟读传统文化典籍,目的就在于培根固本,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本,是中国文艺想象力的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中国文艺只有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向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和智慧,才能书写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这种趋势下,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因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弱势而被边缘化、逐渐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险。这些年国内国外、网上网下出现一些否定中华文化、歪曲中国历史的言论和作品,对传统文化典籍极度漠视或肆意诋毁,这些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现象反映的是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艺领域不时出现一些戏说历史、亵渎经典的乱象,有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的获奖过分夸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这些现象和不良创作倾向,无论是对文艺的繁荣进步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事实上,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完全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中国文艺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淘洗,形成了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的智慧、气韵、神采,留下了洋洋大观、辉煌灿烂的文艺经典,为当代文艺提供了汲取丰富营养的巨大宝库。中国文艺要获取更加绵长深厚的发展动力,要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独具魅力的精神标识,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豪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坚定不移地在创作中贯注中华文化的强健血脉,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价值、传承中华文化。隔断中华文化这个“根源”,逃离于此,寻求旁门左道,中国当代文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难以行远。

当代文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国外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不同国家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人类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重视作品的思想道德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实践,俨然融为一体,几千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和实践,不同时期的优秀文艺作品共同构建了民族优良思想道德精髓的传递与继承。《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和汉乐府中的《妇病行》、《孤儿行》等著名篇章所表现的民本主义主张,屈原的《离骚》所表达的求索精神,司马迁的《史记》所传达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旨趣,诸葛亮《出师表》所体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操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追求的大同社会理想,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传达的扶危济困的博爱情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追求……这些优秀作品无不是把中华文化的思想道德理念与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相交织,把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与忧患苍生、兼济天下的思想相融合,从审美的角度,以其巨大的感染力传达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和道德理念,锻铸成华夏儿女共通的思想道德基础。戏曲艺术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一出出传唱久远的戏曲剧目里,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还有美丑、善恶、忠奸等主题,其中蕴含的很多对后世有益的思想内容和合理的精神内核,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理想人格建构、道德价值追求,并对今天中国人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以及内在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建构,产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都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把这些涵养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追求的传统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书法涵情养性的品格、中国绘画致高致远的追求、中国戏曲高台教化的作用、中国影视移风易俗的影响,发挥文艺自身特点和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转化成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美形式表现出来,让这些包孕着民族优秀文化密码的思想道德精髓展现在当代中国人的眼前、飘扬在当代中国人的耳边、激荡在当代中国人的脑海、渗透进当代中国人的血液。

当代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中华美学精神来源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理念。在美学内容上,推崇思想寄托和审美教化,指向高远境界,故有文以载道、文以气为主,以及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追求,包含美善相兼、道艺合一、文质彬彬、形神兼备的辩证关系,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的节制理念。在美学表达上,讲究感觉经验的贯通和沉淀式的经验回味,讲究意象、意境、以物比兴、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推崇情、趣、境、韵、味、品等格调神韵。

在千百年来的文艺实践中,中华美学精神深刻影响了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涵养培育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文艺与众不同的风骨、味道和传统。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全文不过百十字,却描绘出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洁气节。作者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之美,使“爱莲”之主题如烘云托月般莹然而出,寄予了作者洁身自好、追求君子人格、鄙弃追名逐利的美好情操。作品凝练节制、格调清丽,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对人们向往和追求理想人生、道德高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焕发着隽永的思想艺术魅力。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不仅集中表现了最能代表中国自然景观、代表民族精神的意象,如东升的旭日、苍劲的青松、莽莽的原野、蜿蜒的长城、奔腾的长江黄河、巍峨的珠穆朗玛峰等,而且赋予这些景物以鲜明象征意义。画卷气势磅礴,视野纵横万里,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表现了对新中国勃勃生机的礼赞。这种以意象、意境传情达意的方式,很好地呈现了中华美学的独有风范。

中国传统诗、词、曲、赋、音乐、绘画、舞蹈等民族传统文艺样式,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文艺美学精神。从先秦散文到两汉辞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从明清小说到现代经典,中国文艺形成了稳定而强大的传统。这种传统构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精神,这种审美精神又反塑了民族文艺。中国文艺作品的精妙磅礴之处,正在于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审美意识,积淀着中华美学的历史精髓,凝聚着中华美学的文化基因。例如,戏曲艺术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因子,蕴藏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而且萃取了传统诗、词、赋、音乐、绘画、舞蹈、武术等各种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集中地凝聚着中国古典美学意识和美学命题。戏曲舞台的写意性、艺术表演的程式化、人物塑造的以形传神等,无不受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影响,也无不体现着中华美学的风范,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

当代的作家艺术家,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征服大众、获得认同,必须首先读懂中国人,读懂中华美学精神,这也是当代中国文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当代作家艺术家要从中华审美风范中汲取营养,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个人的艺术理念里,渗透进文艺作品的肌理中,努力通过意境的营造、线条的使用、画面的勾勒、镜头的处理,化无形为有形,为时代、为人民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华文化底蕴、审美神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当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结合起来,与发展民族文艺的样式、题材、体裁等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华诗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书画、曲艺杂技等的扶持,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弘扬中华美学传统,彰显中华文化精神。

在继承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当代文艺创作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遵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极其博大、极其精深。其中,优秀文化是主体,是宝贵的精神资源,但也存在糟粕,一些观念和内容已难以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当代文艺创作在面对传统文化时,要警惕两种态度:一种是全面肯定、良莠不分、统统拿来,甚至把糟粕当精华;另一种是全面否定、厚今薄古、一味求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传统文化也好,中华美学精神也好,都需要辩证取舍、转化创新,以创新来引导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就是要坚持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继承积极思想文化,摒弃过时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传统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迷信观念、性别歧视等就应加以摒弃。创新,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当代文学艺术的创造中开拓新的题材、主题、形式与风格,同时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为今人所知、让今人所取,为当代中国文艺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继承是为了创新,创新中就包含有继承。在这一点上,中国绘画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和经验。正是因为有着“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造就新的时代”(林风眠)的文化自觉,有着“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徐悲鸿)的艺术自觉,在艺术实践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师法传统又有时代创新,使中国美术迎来蔚为大观的发展和繁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在吸收越剧曲调元素的基础上,把交响乐与我国戏曲音乐表现手法融合起来,创造出深情舒缓、感人至深的优美乐章,把唯美的中国古老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感染了无数中外听众,成为交响乐民族化的经典之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