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 第20章

3.文艺需要人民

3.文艺需要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出人民和文艺关系的本质,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于文艺的重要性。作家艺术家既要懂得人民需要文艺,更要时刻铭记文艺需要人民。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中产生灵感,从社会生活的无尽矿藏中挖掘素材,以人民的需求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这样,艺术的生命才能永不枯竭。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哺育、滋养、造就了文艺,文艺的根在人民那里。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动力,人民不仅创造了艺术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创造了艺术本身。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存在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是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孕育了文艺。《淮南子》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先生也讲,原始人一起抬木头,喊“杭育杭育”,表达感受,协调节奏,产生了早期的文艺创作。总之,文艺在普通劳动人民中萌芽,第一枚文字、第一曲旋律、第一首诗歌、第一段舞蹈都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现与创造,是人民情动于中、形之于外所得。各种文艺形式的生成发展同样依靠人民群众。千姿百态的文艺形式,大都起于民间。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各种各样具有生命力的文艺形态,充实丰富了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而且以强大的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推动文艺不断变化更迭,不断创新发展直至达到时代的高峰,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艺发展长河。从中国文艺发展史来看,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风”的部分共有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这是公认的《诗经》的精华,是后世文学的源头。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艺术经典,都是在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创作产生的。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追本溯源,唐诗同样是继承了出自民间的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宋词最初也是来自唐代民间的“俗谣俚曲”,被称为“曲子词”。元曲同样是在“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中成长起来,杂糅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自成一体。小说也是如此,“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后来的白话小说,更是采用了普通民众使用的日常语言。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艺作品虽然是作家艺术家个体的精神创造,但人的头脑也只能是精神产品的“策划部”和“加工厂”。艺术的源泉和沃土不在人的头脑中,而是在现实生活本身。离开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就失去了反映的对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不断创造生活、创新实践,不断为文艺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源源不竭的素材。一切美学观念也是从人民群众史诗般的生活巨流中产生。文艺需要想象和虚构,需要才情和技巧,但是任何兴会妙悟、鬼斧神工,都紧紧依附于生活,虚构和想象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才情和技巧的恣意驰骋,离不开鲜活生动的生活经验、经得起推敲的生活逻辑和真实牢靠的生活依据。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观照,没有对生活广度和深度的充分把握,没有对生活缤纷现象、丰富细节的敏锐捕捉,就没有文艺可言。

今天,涌动的时代大潮、火热的社会生活为文艺提供了难得素材、难得机遇。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书写的生活如此之多。文艺必须“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邓小平)。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必须承认,在文艺的发展演进中,专业艺术家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他们,没有他们的作品,文艺的历史就大为逊色。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文艺就是专业艺术家独自凭空创造出来的。人民从来不是被动的文艺接受者,创作从来不只是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专利。远古的文艺和后来的民间文艺多来自人民的创作,专业文艺家也多从人民创作中汲取营养和灵感。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群众既是文艺的享受者,也是文艺的创造者。正如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作的不是我们,却是人民,我们不过是记录和整理而已。”时至今日,人民群众在文艺的发展和传承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艺术中孕育着许多淳朴的原生态文化,为文艺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人民。社会主义时代,蓬勃兴起的群众文艺,更体现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作热情。人民群众不再是文艺作品被动的消费者、接受者,而是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人人创作、人人参演的群众文艺活动,既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所推动,也是当代文艺发展的重要方面。现在,群众文艺在数量上呈现一个巨大的爆发期,在活动形式上更加多姿多彩,在艺术品位上不断提高。戏曲、秧歌、剪纸、书法、器乐、说唱、街舞等文艺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诗歌、摄影、芭蕾舞、交响乐、杂技等艺术形式也深深融入了群众文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动漫、网络视频等时尚娱乐方式更是成为群众文艺活动的重要载体。业余文艺社团、演出队、小剧团、文化大院如雨后春笋,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蓬勃发展,网络歌曲、网络文学等“原创”作品层出不穷。重视和发展群众文艺,积极推动、健康引导群众文艺,是文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文艺的壮大和提高,离不开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精心辅导和培植。文艺工作者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送文艺、种文艺,为群众文艺活动注入时代气息和艺术内涵,推动群众文艺走向更大范围,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展示平台上亮相生辉。

离开人民,文艺就变成无病的呻吟。文艺生于民众、成于民众。文艺因为人民的需要而产生,因为人民的需要而存在发展。离开了人民,文艺就失去价值和意义。表现人民的情感和愿望,体现人民的心声和理想,是满足人民需求的必要前提,也是文艺获得广大人民共鸣的必要条件。因此,不顾人民需要,沉溺于自说自话、游戏笔墨、玩弄技巧,就是毫无意味、毫无价值的无病呻吟,于历史的前进无足轻重。

文艺作品是作家艺术家个人或群体创造的成果,鲜明地烙上作家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取向的烙印。我们不反对文艺作品要充分表达和张扬创作者的个性,但是无论什么风格和取向,创作的起点都应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创作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民所接受和赞赏。单纯以张扬艺术主张和个性为目的,背离人民审美心理,片面重视个人的艺术追求,忽视人民需要,再有个性的艺术,也会失去价值,艺术的创作之路只能越走越窄。有些人声称要“纯而又纯的艺术”,“艺术不是为了什么人”,主张艺术不是为了人民的需要,只是为了追寻所谓纯粹的艺术形式之美,离普通大众要越远越好,这样才能维持其所谓的艺术性和专业性。实践证明,文艺的专业性必须立足于人民和社会的需要。表现人民心声和愿望的文艺,反映广大人民生活的文艺,才是人民需要的文艺,才能在人民需要的不断推动中走向生机勃勃。不被人民需要的文艺,就会走向落寞和消亡。宋代诗人陆游早年学诗,从学江西派入手,结果坠入了极度讲求技巧、痴迷于辞藻句法的泥淖,早期创作无甚成就。中年以后,陆游从军,广阔的现实世界和丰富的军旅生活,把他从狭隘的技巧迷恋中解放出来,使他写出了大量内容充实并独具特色的优秀诗篇,成就了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而北宋初年的西昆派文学,内容空泛、堆砌辞藻、缺乏真情实感,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说到底,无视人民丰富的生活、无视人民的需要,是对艺术生命的放弃。循此下去,艺术的追求必然化为泡影,所以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谁是文艺作品价值的真正评判者和最终裁决者?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人民。作品好与不好、有没有价值,人民的评价始终是最高标准。文艺作品归根到底是写给广大人民群众读的、演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文艺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交由人民来评定。“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决定作品的成败。古往今来,一切艺术经典和传世之作,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才最终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据记载,白居易每次作诗,都“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改之”。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者,更要有真诚接受人民检验的认识和胸怀。忽视了人民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的神圣权利,就会使文学艺术失去意义和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能自以为是,看低和轻视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决不能以人民群众看不懂、看不了自己的作品为荣。眼里不能只有小圈子、没有大社会,也不能光看“评委席”,不看“观众席”。要尊重群众评判,接受人民检验,这是文艺家的根本立场。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也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人民探求自然规律和生死奥秘的心境和情感。《荷马史诗》赞美了人民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品质。《神曲》、《十日谈》、《巨人传》等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反映人民对精神解放的热切期待。这些优秀作品诞生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语言写成,但共同的特点是写出了人民内心的丰富体验、人民思想的普遍关切、人民精神的时代风貌,显得血肉丰满、生气灌注。因此,文艺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繁荣发展;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人民的心声,是来自人民内心深处最急迫、最真诚的呼喊,饱含着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对社会进步的渴望,对真善美的向往。认真倾听人民呼声,深切感受人民愿望,感触人民的心跳和脉搏,为人民的心愿和意志代言,就会被其追求幸福的热望所感染,被其创造生活的能量所震撼,被其宽厚而丰富的情怀所融化。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反映、流露人民心声,文艺作品才会生发出巨大的感染力,文艺才能高远起来、丰实起来、厚重起来。否则,无论技巧再花哨,辞藻再华丽,场面再热闹,也终将归于空洞苍白、干瘪乏味,难以引发读者的真心喜爱,难以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