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初步认识 > 第8章

第三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一节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节 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大幅度提升

第三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擘画了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华彩乐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腐朽的晚清政府统治坚壁,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不甘沉沦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图强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一伟大奋斗历程和成果充分印证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党中央对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从此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渝铁路、康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运输网络铺设开来,“两弹一星”发射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第一次回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等,重大科研成果接连涌现。

仅仅二十余载,中国就基本告别了“一穷二白”的局面,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独立的工业体系,完成了从一个典型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世界影响力逐步提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3 679亿元,年均实际增长6.2%,快于同期4.7%的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时期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物质基础,“站起来”为我国“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坚实保障。

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保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富起来”是从“站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关键节点。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在新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安徽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宁江机床厂等六家企业自主权改革试点打开计划经济缺口,所有制改革、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成为贯穿经济体制改革的两条主线。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又为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渠道和机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开对外开放大门。从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发开放浦东和海南等,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1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提高至3.87万亿美元,处于世界第二位。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绘就了一幅幅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富起来”的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踏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无惧风高浪急,无畏艰难险阻,聚精会神搞建设,铆足干劲谋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9—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 679亿元增长至538 580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9%,远超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29美元增长至约6 317美元,增长了约26.6倍,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此同时,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多种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钢、煤、水泥等产量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发展伟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新时代,中国人民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逐步“强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规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3—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92 963亿元增长至990 865亿元,年均实际增长7%,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 000亿斤。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北斗导航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创新速度令世界瞩目。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举措陆续推出。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织就广覆盖的民生安全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巨大。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强起来”,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前途命运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国”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高频词,除了明确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外,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提出了“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一系列具体目标。此外,还提出了“制造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目标。

神州大地发生的史诗级巨变,向世界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可以使中国“强起来”。“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历史不会终结,奋斗未有穷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经济发展结构日益优化,国际地位和对外影响力显著上升。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img

图3-1 中国经济总量与人均量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19元。到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至3 679亿元,占世界比重为1.8%,仅为美国的6.3%、日本的14.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86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0年跨越10万亿元大关(图3-1),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发展大潮,并进入飞速发展期,其间有6年的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2010年我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二(图3-2)。同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趋增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和90万亿元大关,逼近100万亿元。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90 865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16.3%,相当于美国的67%、日本的2.8倍。按不变价计算,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38.2倍,年均增长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 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 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img

图3-2 中国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国家对比(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工业和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50.5%、20.8%和28.7%。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制定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方针,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高。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47.7%和24.6%(图3-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至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1%、39.0%、5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6.8%和59.4%;就业比重分别为25.1%、27.5%、47.4%。

img

图3-3 国内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大国影响力日益彰显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体量较小,对外贸易力量薄弱。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29位,贸易逆差11.4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58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1倍。其中,出口额2.5万亿美元,进口额2.1万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4 212亿美元。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7 850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166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开展多边经贸合作,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多边经贸关系和区域合作全面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效果显现。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投资环境优化,外资引进规模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 381亿美元,与1983年9.2亿美元相比,增长149倍,年均增长14.9%。我国企业加快对外投资步伐,201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 106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7.8倍。

二、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持续稳定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劳动生产率变化呈现“高、快、小”等特征,劳动生产率水平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快、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小,正在逐渐缩小与世界平均水平、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一)劳动生产率水平大幅提高,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持续稳定提高,特别是近30年来提高较快。1991年单位劳动产出仅有1 426美元/人,此后逐年稳步提高,2019年已提高至15 332美元/人,增长了大约9.8倍(表3-1)。而1991—2019年,美国、日本的单位劳动产出仅增长了0.52倍和0.22倍。同时,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1991年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2019年已达到59.7%;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当于美国的比重从1991年的1.9%提升至2019年的13.4%。

表3-1 1991—2019年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img

续表

img

数据来源:国际劳工组织(2010年不变价美元)。

(二)劳动生产率增速较快,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增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992—2019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9%,大大高于同期世界1.5%的平均水平(表3-2)。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5—2007年,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世界主要国家。1992—2019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明显高于美国1.5%、日本0.7%和欧盟1.2%的水平,比印度高出4个百分点。

表3-2 1992—2019年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

img

续表

img

数据来源:国际劳工组织(2010年不变价美元)。

(三)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小,较发达国家增长更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呈现出波动较小的特征(表3-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生产率产生一定影响,但较日本的影响更小。1998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从1997年的8.1%降至7.0%,日本从0.2%降至-0.5%。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略有回落,但2008—2019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仍达7.8%。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仍保持9.6%和9.4%的较高增速,而同期美国、日本和欧盟均出现大幅放缓,甚至降至负增长。2008年美日欧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分别从2007年的1.0%、0.9%、1.2%降至-0.1%、-0.9%、-0.5%,2009年日本和欧盟的增速更是降至-4.1%、-2.6%,均出现大幅波动。

三、人民生活极大改善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始终将人民生活需要放在首位,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大步迈向全面小康。

(一)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就业结构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大批城镇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1949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约18 082万人,城镇就业人员仅1 533万人,城镇失业率高达23.6%。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就业状况得到改善。197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超4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 51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增加至77 471万人,比1949年末增长约3.3倍。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增加至44 247万人,自2013年起连续7年新增就业人员超过1 300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5.1%、27.5%、47.4%(图3-4)。

img

图3-4 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及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元,人均消费支出8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71元和151元,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双低”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日趋完善,消费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极大改善。200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破万,2014年进一步超越2万元大关,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 733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约25.8倍。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能力也大幅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 559元,首次超过2万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约20.3倍。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41.0辆、22.3辆和121.3台、116.6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三)社会保障持续加强,民生安全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基本空白。20世纪50—7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逐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201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3 4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 54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攻坚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困如洗。20世纪50—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依旧突出。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9 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贫困人口脱贫明显加快。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脱贫攻坚成绩斐然。

回顾往昔,我国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展望未来,明天将更加美好。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必然会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进,克服重重困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整体实力日益增强,社会建设实现繁荣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

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由速度型转向效益型、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要素扩张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外需拉动型转向内需主导型。

(一)由速度型转向效益型,高质量发展特征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步入快速车道,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科学研判,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更加追求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提升。2019年,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8.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1和2.7个百分点;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3%,快于全部投资11.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7.7%和16.5%。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继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2015—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7.5%、28.3%、31.8%和23.4%。

(二)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供应紧张和环境严重污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加快向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2005年价)从2012年的1.0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80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24.5%。

(三)由要素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传统优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投资效应减弱和土地约束增强,依靠要素扩张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17万亿元,年均增长15.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9%,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世界第15位,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59.5%。另外,高铁、5G移动通信、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四)由外需拉动转向内需主导,发展动力更加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日趋凸显。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48 677亿元迅速增长至2008年的202 303亿元。但随着金融危机后外部环境变化剧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部需求出现增长速度放缓、增长动力减弱、贡献率有所降低等现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71.6%的峰值下降至2019年的37.2%(图3-5),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57.8%,连续6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依靠内需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型步伐加快。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img

图3-5 我国贸易规模及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几千年封建半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历史跨越,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了可靠的有效的政治保证。

(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的政治建设顺利进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入,党内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实现人民民主政治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创造性地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丰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民主政治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不断跨上新台阶,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动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法治建设的新征程,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三、文化整体实力日益增强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和丰富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任务开展。毛泽东同志先后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基本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工作方针,为我国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国进步文化,创作适合本国国情、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提供了根本遵循。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同志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二)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极其缺乏,广播、图书、报纸严重不足,1949年全国仅有55个公共图书馆和21家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迎来了新契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1979—2018年,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4.3%,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国家、省、市、县、乡镇(社区)和行政村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化事业公益性特色更加凸显,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行了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自信理念逐渐深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大力推进,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 196个,比1949年增长57倍;博物馆5 119家,比1949年增长243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05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 372项。2019年,全国共出版各类报纸315亿份,各类期刊22亿册,各类图书102亿册(张)。

(三)文化产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后,规模逐渐扩大的文化贸易将海外文化产品带入国内,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网络文化、数字内容、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文化产业化趋势加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旅游、科技等行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文化消费多元化、文化市场开放化、文化政策合理化的格局,大大提高了产业整体竞争力。201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1 171亿元,比2013年的21 351亿元增长近1倍。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3年的3.6%提高至2018年的4.5%。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增长强劲,有力推动文艺演出和电影市场快速发展。2011—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数量从7 055个增加至17 795个,从业人员从22.66万人增加至41.23万人,演出场次从154.72万场增加至296.80万场。

四、社会建设实现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科教事业蓬勃向上,医疗卫生制度逐渐健全,体育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科教事业蓬勃向上,科技实力和人口素质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落后。1949年,全国普通中学4 045所,在校学生数103.9万人;从事科研的专门机构仅有30多个,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后,“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诞生,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国家计划,基础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78年,小学教育基本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之一,科学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发展,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科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位列世界第二。2019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1 737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约为2.19%;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诸多领域科研水平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图3-6)。

img

图3-6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及入学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医疗卫生制度逐渐健全,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极低。1949年,全国卫生机构3 670个,卫生技术人员50万人,床位数8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仅0.15张。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十分重视公共医疗事业发展,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1978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17万个,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床位数204万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先后提出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3]等重要论述。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2019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 01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2万张,人均预期寿命也从1949年的35岁上升为2019年的77.3岁,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200‰下降至2019年的6.1‰。与此同时,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就业规模,日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体育事业长足发展,体育强国征程扬帆起航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从1956年首次打破世界纪录,到1959年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我国逐渐摆脱了体育落后的旧面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从1984年首次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获取金牌数首次位列榜首,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开启了体育强国的新征程。各种运动场所迅速兴起,2019年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16.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6平方米。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污染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一)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保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20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199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九五”计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5]“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6]“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7]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一幅绿水青山蓝天净土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二)环境保护制度日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丰富与深入,从1978年“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首次写入宪法,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再到“生态文明”写入2018年宪法修正案,四十多年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科学、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来,我国陆续制定实施了四十多项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初步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共同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严密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开展了保持水土流失、沙(荒)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造林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清洁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8],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载入宪法,成为党和国家最根本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等生态文明思想广泛深入人心。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74个重点城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次数较2013年下降了94.2%;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 899个黑臭水体消除2 513个,十大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大幅下降;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1年减少21万平方千米。

以时间为“经”、以“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为“纬”,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是一幅亿万人民辛勤耕耘、建设强大中国的织锦美绢。七十多年风雨兼程、七十多年沧桑巨变、七十多年春华秋实,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是“干出来”的。展望未来,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既上演过辉煌岁月的凯歌行进,也经历了曲折时期的波折起伏,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将“四化同步”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思路,特别提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一、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信息通信新技术新应用广泛普及,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走在了新的历史征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顺应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从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自身缺乏发展经验,我国在工业化建设方面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和做法。20世纪50—70年代,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通过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三线”建设布局以及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基本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53—1977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3%。初步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加速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984年以后,我国快速开启工业化进程,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建设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从1952年的50.5%下降至2019年的7.1%;第二产业占比一直保持了快速提高,从1952年的20.8%提高至2019年的39%。我国在极其薄弱的工业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建立了世界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接近世界前列,是现代中国的重大经济成就。

(二)对外合作深入开展,工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国内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显著,高技术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占世界比重的19.8%,位列世界第一。联合国统计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8%以上,接近美、日、德三国的总和。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备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三)以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为引领,制造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成为我国重要发展方向,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开展制造业创新体系构建,加快布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正进入战略攻坚期,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深度融合。2019年,国内工业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69%,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接近50%。同时,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了35.3%、25.3%和8.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超50家,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59万台。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为3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4.8%。2019年,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我国正在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由长期以来的“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甚至在一些领域正在成为“领跑者”。

二、工业化城镇化稳定融合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已实现了稳定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是我国从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重大抉择,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加快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高度重视城市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有10.6%。经过国民经济恢复与五年计划实施,城镇化得到稳步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持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9年的60.6%,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增长至8.48亿人,对世界城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立足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特征、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空间和规模上的大国特征等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渐进式、多元化的推进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进入“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城镇化相关改革逐步全面深化。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推进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持续缩小,从2014年的18.9个百分点逐步降至2019年的16.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发展全面进入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三)贯彻新型城市理念,推动城镇化与智能化联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需求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在城镇化中的应用,促进产业和就业更趋匹配与系统优化。城镇棚户区和旧房改造成效明显,综合交通网络明显优化,地下管网改造不断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小镇、智慧乡村的大规模建设,以智慧城乡建设为抓手、以智能化为驱动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智慧型城镇村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信息、通信和技术(ICT)应用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9年底,4G用户总数达到12.8亿,位居世界第一,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中国5G通信发展处于全球第一梯队,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2019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体量达到59.8万亿元,排名全球首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ICT发展的规模效益凸显,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通信等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为智慧城市创新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有序规范推进,绿色、智慧和人文等新型城市理念建设热点纷呈。

三、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近年来,各方面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协同推进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为主线,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抓手,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度融合,有力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一)瞄准信息化发展方向,塑造农业强国竞争新优势

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正在带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推动农业、农村持续较快发展。自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先后印发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些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文件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推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扎实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农业电子商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三农”信息化建设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中协调推进,加快助力新型农业强国建设。

(二)发挥战略举措杠杆作用,驱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四化同步”战略,这既是对“四化”内在关联的深刻认识,也是新形势下科学把握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政策体现,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针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数字农业建设等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规划,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方向和目标要求不断清晰明确,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度融合,有力加快引领和驱动发展现代农业。

(三)协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进程

我国以协同推进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为主线,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抓手,生产信息化迈出坚实步伐,经营信息化快速发展,服务信息化全面提升。我国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面向节本增效领域,近年有近500项的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得到总结推广。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乡村旅游开辟过程中,电子商务支持力度愈加突出,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农产品电子商务高速增长,依托网络途径实现农产品销售成为农业生产者重要选择途径,鲜活农产品网络交易日渐繁荣。益农信息社普及应用提供便捷高效的农业公益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技术、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二者融合深入推进,信息化扮演更加重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角色。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向“四化同步”的制高点进发的征途中,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携手前行,共同开拓新时期现代化发展的新天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处理各种复杂的国家关系与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七十多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战争和冲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坚持结伴不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反对侵略扩张,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军队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出贡献。

(二)主张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

七十多年来,中国寻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积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化解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平等对话和谈判协商解决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已同周边12个邻国和平解决了陆地边界等国家间问题。在钓鱼岛、南海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积极寻求与相关争端方通过对话协商机制解决矛盾。

(三)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性事务

七十多年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凭借不断提高的全球影响力,引导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努力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朝鲜半岛、伊朗、叙利亚、阿富汗等地区热点政治问题解决,致力于推动对话协商,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是联合国成员国中派出维和部队士兵最多的国家,也是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在历次维和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保护世界安全的重要支撑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安全合作和安全治理。同时,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倡导加强国际安全合作,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各种地区合作中,中国也注重加强安全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一)不断革新安全观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安全需要的调整,中国全面系统认知安全问题,不断革新安全观念,安全能力持续增强,国际安全影响力日益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创新完善安全理念,先后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亚太安全观等理念。2014年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为维护亚洲地区安全、促进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同时,针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中国主张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二)积极开展安全合作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安全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迄今为止,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开展军事交往、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防务磋商对话机制,以此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同时,中国还不断加强卫生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海洋安全等国际交流合作。中国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不断开创共商共建共享的安全合作新局面,为维护世界安全稳定贡献“中国力量”,为构建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三)广泛参与全球安全治理

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致力于携手国际社会,努力塑造和引领以多边合作、共同发展和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军控与裁军等领域事务,为重大问题解决和重要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高度重视自身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担负的重要责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多种安全治理行动,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的主力军,贡献了全球最多的维和力量。

三、实现世界繁荣的重要动力

只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世界共同繁荣。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并将自身发展机遇同各国分享,弥合发展鸿沟。特别是当今世界复杂因素增加,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日益盛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源和稳定器的作用越发突出,越来越成为实现世界繁荣的重要动力。

(一)以大国作为注入“中国力量”

七十多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发展,各个领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最主要的贡献者。中国在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国际规则制定、区域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二)以大国襟怀共享“中国机遇”

七十多年来,中国在扩大开放、融入世界中获得发展,又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造福世界。中国提出并大力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创造发展机遇,让更多民众共享美好生活。中国增加沿线国家投资,带动了世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截至2019年底,已有1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40个国家建立了投资合作工作组,与22个国家建立了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与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文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5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中国以世界共同繁荣为己任,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表现出大国的博大胸襟和责任担当。

(三)以大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

七十多年来,中国积极在减少贫困、疫病防控、难民救助等全球议题上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贫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奇迹,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中减贫目标的国家。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的减少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同时,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减贫发展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对外援助、减免债务、增加进口、扩大投资等措施,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让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照亮共享繁荣的未来。此外,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凸显了大国担当、发挥了负责任大国作用,与各方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秉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二十国集团发挥全球危机应对平台作用,努力形成抗击疫情国际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上提出关于疫情防控建议,为世界各国联合抗疫提供了“中国智慧”。

四、促进文化兴盛的重要源泉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展现出大国文化风采。

(一)以坚定文化自信屹立世界文化之林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荣灿烂、生生不息,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五千年,是支撑起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伟大的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要求,为中华文化前行指明了方向。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了沿线国家与人民对我国的理解、认同及支持,更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实施,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民心相通,践行创新理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截至2019年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数量达40家。同时,一些优秀文化作品在世界上也开始建立品牌,赢得了市场份额。201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电视剧制播、电影银幕数第一大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多头并举,中国品牌、中国声音、中国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自信而成熟,在世界文化画卷上泼墨挥洒,精彩纷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加强对外文学交流、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植根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中华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取得了不俗成绩,文化市场的表现吸引了全世界关注,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 193个孔子课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文明互鉴、增进各国间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五、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全局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一)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七十多年来,中国一直秉承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坚定不移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全球环境公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全球引领作用。中国已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公约或议定书,与100多个国家开展了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与60多个国家(地区)签署了近150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近年来,中国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散乱污”企业,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据测算,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45.8%,提前完成目标,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累计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不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截至2019年共建立了2 7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

(二)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变革,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角色也从过去的追随者、参与者,转变为理念引领者、议题塑造者、规则制定者和机制创新者,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提升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制度性话语权,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在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构建亚太绿色供应链网络倡议,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提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主张,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绿色金融倡议成为会议重要成果,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提出构建绿色技术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三)提供全球环境协同治理平台

绿色发展是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秉承共建、共商、共享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正式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截至2019年,共有130多家相关政府机构、企业、智库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同时,中国政府还建立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分享环保经验,推动中国绿色技术和绿色标准“走出去”。未来,中国还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对话,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七十多年披荆斩棘,七十多年风雨兼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保护世界安全的重要支撑、实现世界繁荣的重要动力、促进文化兴盛的重要源泉、提高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与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繁荣和美好未来。

七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七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开辟了成功的发展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1]《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169页。

[2]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0年7月23日),《人民日报》2010年7月24日。

[3]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20日),《人民日报》2016年8月21日。

[4]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5]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7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8日。

[6]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人民日报》2017年5月27日。

[7]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8日),《求是》2019年第3期。

[8]《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5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