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第93章

二、必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短板进行了辩证深入的分析,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1]

过去几十年,无论是纵向历史比较,还是横向国际比较,我国农业现代化均取得长足进步,成就显著。但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够为整个国家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局出发,让亿万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确保“三农”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步伐。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发展,用了二百多年时间。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选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模式”。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动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到2050年,“农业强”目标实现,农业全面升级,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重点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通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比较优势,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从拼资源、高消耗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依靠人力畜力、“靠天吃饭”的局面。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是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二、建设现代化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2]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供给丰富,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必须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是集聚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需要素的空间载体。仅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缺乏农村现代化的支撑,或者农村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都容易导致大量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和家乡无序涌入城市,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产生城市贫民窟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建设现代化农村,就是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村美”目标实现,农村全面进步,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培育高素质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3]现代农业要有高素质的农民队伍、高素质的农业种养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是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和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农业农村以外就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的现象愈发明显。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统计,2016年末,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仅占19.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3%。2019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6万元/人,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1/2,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人才青黄不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目前,我国仍处于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农村人口继续呈现外流趋势,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以乡村人才振兴为统领,持续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8年底,高素质农民队伍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1%,比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同等文化程度人员高出22.8个百分点,其中35岁及以下的占16.8%,35岁至54岁的占72.11%。高素质农民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达到每年3.13万元,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6倍。

培育高素质农民,需要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瞄准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等三大类型,加快形成和完善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促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拓展高素质农民发展路径,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让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不断增长的收入,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赢得应有的尊严和尊重。到2020年,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到2035年,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农民富”目标实现,农民全面发展,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优先位置。在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提出了“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的明确要求。在2018年9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出发提出的重大方针,体现了党中央对工农城乡关系深刻变化的科学把握,彰显了农业农村的战略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把“四个优先”要求落到具体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财政投入和工作重点摆布上,建立健全与优先发展相配套的工作推动机制和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4]党管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三农”事业需要。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通过选优配强“三农”干部队伍,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从目前情况看,“三农”工作推进机制、“三农”干部队伍建设和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还不能很好适应这一要求。一些地方对党管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干部对农业农村情况不够了解,部分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时有发生。打硬仗要有过硬的干部队伍,要优先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优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优先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地方各级党政班子,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三农”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干部配备优先考虑的具体要求。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三农”领域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的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压实市县两级的责任,特别是推动县委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将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和基层一线,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求真务实精神,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加深对农民的感情。打造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二、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近年来,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不少地区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5]当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渠道尚未完全打通,要素不平等交换问题较为突出,农村人才、资金和土地还在大量流入城市,城市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农业农村“失血”“贫血”问题仍很严重。在土地方面,城市建设主要征占农村土地,但全国土地出让收益支出中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只有约30%,“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问题突出;在人才方面,每年新增1 600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持续外流,“谁来种地、谁来兴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资金方面,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产品供给单一,农民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强化要素配置制度供给和政策设计,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格局,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让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释放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要素配置优先满足的具体途径。现阶段,只有引导和支持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才能释放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激活“三农”这片蓝海。针对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在坚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等问题,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针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深化农村改革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推动力。

三、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要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6]将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补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多年的欠账,急需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农业农村建设面广量大,项目多以公益性为主,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少数有回报的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回本慢,亟须发挥财政资金的主渠道作用。我国大多数县乡财政属于“吃饭”财政,村集体经济家底普遍薄弱,还有不少零收入的“空壳村”。仅靠现有资金筹集渠道、投入力度和农村农民自身力量,很难满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项目,多数是“撒芝麻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利用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支农效能逐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的具体方法。在财政投入方面,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方面,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方面,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四、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升级,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差距大,主要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既是农业农村发展必须优先补齐的突出短板,也是农村民生的主要痛点,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城镇相比,仍是两套标准、两个天地。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硬化,近1/3的村生活垃圾没有集中收集处理,超过80%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不到一半,不少村庄还没有连上4G网络和宽带光纤,农民看病、子女入托上学还有不少难处,因病致贫现象仍大量存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持续改善水、电、路、气、网络、物流等基础条件,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保、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的具体路径。从现阶段看,就是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势在必行。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重点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民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力度,加快解决当前农村最急迫解决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农民新期盼,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是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产业兴旺是重点

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8]这就要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围绕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围绕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围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支农投入力度,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围绕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9]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就是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围绕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围绕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着力增强农民参与融合能力,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围绕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二、生态宜居是关键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10]近年来,我国坚持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模式,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粗放经营方式带来的资源约束趋紧形势没有根本缓解。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上取得新成效,重点是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取得新成绩,重点是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在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取得新进展,重点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上取得新突破,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真正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走出一条发展“美丽经济”的新路子。

三、乡风文明是保障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深厚根源。繁荣兴盛乡村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11]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发展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科学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四、治理有效是基础

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12]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加剧,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基层政权。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祥和安定村庄,关键在于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妥善处理农民群众合理诉求,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全面防范和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还需准确把握县乡村三级干部在“三农”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县级是“一线指挥部”,不论是贯彻落实“三农”工作任务,还是化解农村各类矛盾问题,县级都是最关键的环节。乡镇是为农服务中心,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充实乡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量,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比较完备的生产生活服务。行政村是基本治理单元,是村民自治的主要载体,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五、生活富裕是根本

生活富裕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3]当前,农民持续增收形势严峻,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高、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仍很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加强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提高农民获得感,关键在于稳定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增速持续超过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必须稳定现有渠道、拓宽增收途径。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收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稳定农民工就业,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此外,还应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升级。以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从有到好的转变为目标,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农村居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核心是重塑工农城乡关系,扭转长期以来“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式,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藩篱,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向农村倾斜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就是以改革为动力,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必须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14]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既是提高经济效率、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制度,又是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的重要制度。当前,城乡要素流动仍然存在障碍,城乡二元的户籍壁垒没有根本消除,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尚未建立,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导致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更多地流向城市,农村发展缺乏要素支撑。必须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重点是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人才入乡、农村承包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财政投入保障、乡村金融服务、工商资本入乡、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打开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渠道。

二、必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15]近年来,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朝着制度接轨、质量均衡、水平均等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针对农村公共服务欠账仍然较多这一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补上这个短板。这就要求围绕教育资源、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核心内容,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关键是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

三、必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从国际经验看,率先推动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直接措施,贯穿于城镇化的每个阶段。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多元投入机制正在探索并逐步完善,城市、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程度正在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当落后。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乡村,改变乡村基础设施滞后现象,必须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的机制。这是基础设施统一发展的前提。以县或市为整体,统筹规划城乡的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基础设施、广播电视、防洪、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城乡路网的一体规划设计,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加快实现县乡村(户)道路连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定位,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机制。

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由于乡村分散化的特点,基础设施建成以后的长期运营和养护成本相对比较高,这也是长期以来工作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问题应运用市场化手段,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行模式。

四、必须推动城乡经济互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16]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为重要补充。当前,我国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不少地区,城市里是发展迅速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但乡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城乡之间要产业协同,核心是要用城市的科技,特别是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来改造乡村的传统农业,用城市的工业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用城市的互联网产业等服务业来丰富农村的产业业态。

推动城乡经济互补发展,重点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健全城乡统筹的规划制度,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

五、必须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17]“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比从最高点2007年的3.14倍,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88倍,2019年进一步降至2.64倍,但近几年的缩小幅度逐渐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定现有渠道,拓宽增收途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关键在于完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机制,以此强化统筹提高农民收入机制建设。此外,2019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1%,农业就业人员占比却高达25.1%,偏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是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少乡村的剩余劳动力,使乡村劳动者拥有更多生产资料,进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产业新业态为补充的多元化乡村经济,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健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文化保护利用机制,统筹提高乡村经济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


[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57页。

[2]《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58页。

[3]《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79页。

[4]《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92页。

[5]《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8页。

[6]《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7页。

[7]《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59页。

[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97页。

[9]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8年3月8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9日。

[1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11页。

[1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23页。

[1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35页。

[1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1页。

[14]《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60页。

[15]《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60页。

[16]《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页。

[17]《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2018年6月12日—14日),《人民日报》2018年6月15日。

二、必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15]近年来,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朝着制度接轨、质量均衡、水平均等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针对农村公共服务欠账仍然较多这一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补上这个短板。这就要求围绕教育资源、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核心内容,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关键是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