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 第6章

叁 习近平的辩证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叁习近平的辩证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

辩证思维方法是立足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全面、系统、普遍地认识事物,进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及发展演变规律,用以指导工作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深邃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卓越的辩证思维能力,是习近平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最鲜明的思想品格之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已经体现出成熟的辩证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辩证思维方法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把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一、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对辩证思维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1世纪初,浙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习近平同志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科学认识浙江发展的历史方位,系统谋划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取得丰硕成果。

1.抓住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制定实施“八八战略”,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就是要以积极态度正视矛盾、正视问题,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在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倒逼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为破解浙江面临的种种现实挑战,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浙江遭遇“成长中的烦恼”,是因为“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习近平同志将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浙江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制定实施了引领浙江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的“八八战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著作《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副标题就是“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这充分说明,实现新发展是贯穿“八八战略”的主线,其核心要义是解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期间明确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他曾深刻地阐述过优势与短板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八大优势中的不少优势还只是潜在的优势,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优势;另一方面,当下的短板,如果举措得力,同样可以转化为未来的优势,现有的优势如果不顺应时势进行强化,则可能演变为未来的短板。因此,“我们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跳出浙江看浙江,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历届省委始终将转型升级确立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增强各方面优势,“八八战略”也因此成为抓住主要矛盾、科学谋划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卓越典范。

2.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科学分析和把握21世纪之初浙江发展历史方位,确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形势是动态的。推动发展,不仅要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准确把握国内形势,还要深入分析省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始终坚持全面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在认清形势中统一思想,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实增强时不再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已经从一个相对落后省份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大省,与此同时,浙江的发展也遭遇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诸多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开始集中显现。面对这一新形势,习近平同志强调,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期”,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他认为,所谓的战略机遇期,“不是错过了前五年还有后十五年,而是赶不上这个时间表,耽误了前五年就没有后十五年的机会和境遇,失之交臂,悔之晚矣”,“只有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用得好,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深刻地剖析了浙江面临的现实挑战:“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我们在发展中又遇到许多困难,既有‘先天的不足’,又有‘成长的烦恼’,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减弱,新的矛盾又在产生。浙江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结构需要优化,产业需要升级,企业需要扩张,要素需要保障,环境需要保护,市场需要更大的空间,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面对产业升级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张力,要素制约和资源环境的压力,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拓展新的空间。”从总体上讲,浙江遇到的挑战,反映的是浙江“先成长先烦恼”的发展境遇,先发的优势使浙江更早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社会结构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必然使各种问题在浙江较早呈现出来。

通过科学分析浙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同志确立了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总基调。“走在前列”,就是要自觉地担负起“探路者”的职责,坚持先行先试,“不仅要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位置,而且要在实践中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为全国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干在实处”,就是要脚踏实地,克服畏难情绪,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浙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始终将“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实在“干在实处”上,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是这样一种对形势的辩证分析和科学把握,这样一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廓清了21世纪之初围绕浙江下一步发展存在的种种思想疑惑,标注了浙江改革发展的新坐标,为浙江继续走在前列指明了方向。

3.着眼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积极探索和完善区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习近平同志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去处理问题。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建设绿色浙江、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等一系列战略部署。2006年,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法治浙江与省委作出的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有机地构成了浙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四位一体”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性,每一个方面既具有质的规定性和各自丰富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贯穿于浙江率先探索的区域现代化总体布局各个方面的,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浙江省委于2004年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就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更重要的是,“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的布局,同“八八战略”总战略形成了高度的契合。习近平同志就此指出,要“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与推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巩固党执政的各方面基础入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不断增强执政本领,在推进浙江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可以说,这是习近平同志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在省域层面提出的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引领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大思路、大格局。

4.深刻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着力推动各方面各领域工作改革创新。“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发展观点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顺应形势的变化,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阶段性特征,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推进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改革开放始终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浙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

在“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浙江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既需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又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同样,在“三农”问题的破解上,习近平同志也提出,“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才能切实打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2004年,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决定,平安浙江的最大特色就是从“大平安”的视野来审视社会平安的治理模式。习近平同志指出,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社会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针对不同时期社会矛盾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生成机理,习近平同志强调,新时期“要树立新的稳定观”,要用联系的观点抓稳定,正确认识影响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特点,善于全面分析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妥善把握工作展开的重点、步骤、时机与力度;用发展的观点抓稳定,努力做到在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中,不断破解发展对稳定提出的新课题,不断探索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不断建立完善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机制;用辩证的观点抓稳定,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敏于洞察矛盾,敢于正视矛盾,勤于分析矛盾,善于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地体现了习近平同志运用发展观点、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5.强调“十指弹琴”,提出增强工作系统性、防止片面性的一整套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在“八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在《之江新语》中,随处可见习近平同志在处理压力与动力、法治与德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好与快、民主与集中、干事与干净、做人与做官、务实与务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关系上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从“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看结构调整,从市场与政府看深化改革,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看生态环境,从市民和农民看“三农”问题等表述,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善于抓住关键处理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要看GDP,但不能唯GDP”、“要‘平安’,不要‘平庸’”、“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等论述,充分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对片面性思维方式的科学校正。他强调的新官上任既要善于“瞻前”,又要注意“顾后”;试点工作既要“大胆设想”,又要“小心求证”;既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要坚持“从小处着手”等论述,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政绩观上,习近平同志深刻地阐述了“潜绩”与“显绩”的辩证关系,指出“潜”与“显”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在社会治理上,习近平同志系统地论述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原则,强调道德是法治的基石,法律只有以道德为支撑,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成为维系良治的良法。在改革价值导向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也要以公平为前提才得以持续。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习近平同志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的经验,并形象地将其概括为协调好“两只手”。

二、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主要特征

保持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矛盾、破解矛盾,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擘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实现了思想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升华。

1.善于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总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应用,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有效工作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统筹兼顾。”他强调:“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把握经济走势,了解文化态势。”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浙江进一步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并在健全工作机制及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种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总揽全局的辩证思维方法,贯穿于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工作的整个历程。

2.善于顺势应时、谋定而动,科学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辩证思维方法强调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这既要求我们顺应时势,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趋势,又要求我们立足于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立足于对事物发展总体趋势的把握,保持战略定力。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以发展的眼光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制约浙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定实施了引领浙江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保证这一战略取得实效,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注意把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习近平同志还形象地将这种抓落实的恒心和定力,比喻为“敲钉子”,强调抓落实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在各个领域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量变质变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熟练运用。

3.善于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开放。新事物都是在对旧事物的否定中萌芽成长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关联性显著增强,重大的体制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防止改革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就要深入研究改革的内在规律,掌握科学的改革方法,既要锐意创新、奋发有为,又要讲究策略、积极稳妥。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八八战略”,就是要把中央的战略部署同浙江实际结合起来,将“走在前列”与“干在实处”有机统一起来,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优势绘就了清晰的路线图。对于推进改革,他指出:“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他还就改革试点提出“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策略,要求在各项改革中通过试点的方法,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习近平同志强调:“既然是做试点工作,前人没有做过,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怎么有利于发展就怎么改革;就是要超越原有的体制,从根本上冲破束缚发展的桎梏。”他要求,做好试点工作,在“大胆设想”的同时,还要“小心求证”;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力求水到渠成;要坚持点上试验,面上推广,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他还特别指出,在先行的试点中要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纠正失误,注意保护好干部群众的改革热情;在全面推进时则要以成熟的经验引路,避免反复,减少失误,尽可能把改革的风险和代价降到最低限度;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与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做到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深入总结中国改革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改革方法论。比如,在谈到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4.善于直面矛盾、迎难而上,以“敢啃硬骨头”的政治勇气破解前进中遇到的难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矛盾的现实存在,通过深刻地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在认识矛盾、化解矛盾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正是浙江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种种“成长中的烦恼”,习近平同志表现出了极为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直面现实挑战的政治勇气,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在习近平同志看来,矛盾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问题就是客观事物矛盾性的具体表现,因此,问题并不可怕,“问题暴露得越早、越充分,我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越大,今后努力方向就会更明确”。浙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等问题倒逼出来的。面对问题,浙江以脱胎换骨的勇气,从被倒逼转向主动选择。比如,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制定实施“八八战略”、破解发展难题,浙江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又比如,立足破解资源要素缺乏、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外市场约束等瓶颈制约,创造性地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重要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坚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前进过程中的矛盾,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可以说,从浙江到中央,习近平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将唯物辩证法坚持矛盾普遍性的理性态度同勇于担当的政治勇气有机结合,直面问题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通过啃硬骨头、破解突出矛盾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5.善于用好“重点论”、“两点论”,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所谓“两点论”,就是既看到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看到主流,又看到支流;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以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所谓“重点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精准施策,反对主次不分、重点不明、平均用力。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重点和全面是密切联系的,全面是有重点的全面,重点是全面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兼顾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在坚持“两点论”上,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居安思危,他曾经引述过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中蕴含的哲理提醒人们,对于易于观察到的风险,人们出于本能,小心谨慎,不易发生事故,而往往是在平流无险之处,麻痹大意,经常酿成“舟覆人亡”。这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安”与“危”辩证关系的精微洞察。在论述要用辩证观点看待“走在前列”时,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先发地区必然遭遇先发问题,某些方面走在前列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必须具有探路者直面荆棘的勇气,正视矛盾和问题,不使‘癣疥之忧’变成‘心腹之患’,不因局部问题影响发展全局,不让绊脚之石阻挡前进步伐”。在平安浙江建设中,习近平同志从质量互变规律出发,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强调要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恶化。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的具体运用。

这些年来,浙江省委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制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相统一、扬优势和补短板相统一,既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和“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又创新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凤凰行动”、“亩均论英雄”等特色抓手;既充分发挥浙江的优势,敢于先行先试、勇立潮头,又积极主动服务全国大局,争当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三、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贡献浙江力量

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正确方向、坚定必胜信念、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方法论保证。“要讲辩证法,坚持两点论”,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谋划战略、研究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的科学性已被浙江的生动实践所印证。“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浙江发展正站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历史新起点上,要统一认识和实践、把握机遇与挑战、做到继承与创新,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遵循规律、科学谋划、务实笃行,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从省域层面进一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1.坚持知行合一,争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是浙江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践行伟大思想,学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实是根本。浙江发展要继续走在前列,就要强化辩证思维,坚持知行合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强大的前进动力,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回答现实问题、解答时代命题。同时,要积极完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贯穿到全省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始终做到中央有要求、浙江见行动。

2.注重一以贯之,在传承“八八战略”精髓要义中建设“重要窗口”。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唯物辩证法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八八战略”作为习近平同志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区域改革发展的卓越典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要求上是一贯的、逻辑上是一体的。可以说,“八八战略”为“重要窗口”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明确了战略举措,而“重要窗口”是“八八战略”践行成效的重要展示平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就要传承和弘扬好“八八战略”的精髓要义,强化全局意识,以“重要窗口”的政治站位服从服务全国一盘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探路者的先行示范作用;围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将省委确定的“重要窗口”建设各方面任务一环扣一环抓实抓细抓常,努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贡献更多的浙江经验;毫不动摇地坚定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意志,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市场机制最活省、改革探索引跑省、对外开放枢纽省,以改革开放的新格局、新业绩彰显“重要窗口”建设的新成效,将“八八战略”的伟大实践推向新的历史境界。

3.强化系统观念,推动深化改革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观察事物,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注重用系统观念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向浙江提出了疫情防控要慎终如始、复工复产要化危为机、改革开放要不断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补齐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率先突破、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全面从严治党要走向纵深7个方面任务,这是“重要窗口”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浙江系统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浙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立足各条战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过硬,在保持“最多跑一次”改革、民营经济、“互联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大港、美丽乡村、城乡协调发展等先发优势的同时,抓住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聚焦国资国企、民营经济、商事制度、社会信用、人才发展、城市治理、民生保障、民间金融等领域,在工作方法、路径、手段、机制、政策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突破,力争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成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4.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秩序受到极大冲击,同时经济全球化也遭遇倒流逆风,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较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要清醒认识到:应对困局,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突出扬优势、补短板,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交出浙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分答卷;全面总结疫情应对中为民、法治、整体、智治的经验和成效,着力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争当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发挥数字经济发达的先发优势,在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全面数字化转型上作出新贡献;抢抓推动创新和人才发展的窗口期、黄金期,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在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路径上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5.强调事在人为,提高党员干部辩证思维能力和工作本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必须建设一支具有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引导干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增强学习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自觉性,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要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掌握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始终注重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相融合,加快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增强调查研究的本领,抽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正确结论、作出科学决策;增强统筹协调的本领,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把握轻重缓急,科学分配资源和力量,主动沟通协调上下各方,形成集聚效应、汇聚效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牢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及时摸清社会和群众的思想动态,精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效解决干群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

(课题负责人:何显明 邢晓飞 郑毅)

案例

绿色发展天地宽

2005年,在安吉余村调研时,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释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10多年来,安吉始终把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样本。

草木蔓发的时节,安吉满眼绿意。

绿意,来源于10多年的坚持。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这里考察时指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多年来,安吉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凝聚起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

2020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1亿元,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4.3%的增长幅度。在安吉,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越来越宽,展现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并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生动画面。

安吉余村绿道。(夏鹏飞 摄)

持之以恒,守护绿色家园

春风和煦,到访天荒坪镇余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人们到这里,既看风景,也观察绿色发展路上的新鲜事。2018年,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拉开与周边村庄、天荒坪镇协同保护发展的序幕。总面积17.7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一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向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方向迈进。

谁都想不到,10多年前,余村曾因矿山开采、办水泥厂导致烟尘漫天、青山被毁、溪流浑浊。当时的浙江,随着工业化推进,也正遭遇“成长的烦恼”: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面对这一矛盾,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的一番话,为人们指明了方向。他强调,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多年来,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保护好安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为共识。“保护是为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说,他们始终对标国际一流、不断拉高标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在安吉,一条生态红线,蜿蜒于山川竹海间。从21世纪初划定后,这条红线始终未松。这两年,随着保护力度加大,生态红线划定范围逐步扩大,全县约2/3的空间被划为生态空间。

所有生态空间,严格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一般生态空间内,只允许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开发,工业项目一律不准入内。赋石水库等重点保护区,还装上了红外热成像仪、全景摄像机等,打造“天空地”监控网,严禁违法违规人类活动。高标准、严要求,为县域空间优化利用、全域美丽大花园打造创造了条件。

数据显示,多年来,安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出境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空气优良率、植被覆盖率分别在80%、75%以上,绿水青山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

安吉人爱讲三句话:“一竿翠竹撑起一方经济”、“一把转椅转出一大产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这三句话,正是这些年安吉绿色发展的缩影。从坐吃山空、竭泽而渔的误区中走出来,当地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挥自身生态优势,加速竹产业、椅产业、茶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一根竹子在这里演变成3000多种产品,形成一条从竹笋、凉席到家具、饮料的全产业链。目前,安吉竹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家,年产值39.4亿元,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10%的竹业产值。

在距离县城1个小时车程的天荒坪镇大溪村,郁郁葱葱的竹海,成为吸引游客的宝贵财富。眼下,全村已有70%左右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产业,开出220家农家乐(民宿),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8140元。

但安吉人没有止步于此。“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经营,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路径不够丰富等短板依旧存在。”安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安吉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意味着必须在要素配置、开放合作等方面加速创新,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跳出一村、一地、一种的产业局限,探索特色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一年多来,“抱团”模式在安吉悄然兴起。在孝丰镇,溪南、潴口溪、下汤、横柏、老石坎5个村携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农业观光、运动养生等多元产业。眼下,他们联合开发的水上乐园“好游”项目已经运营。

放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正在撬动更多生态“红利”。截至目前,安吉已形成10多个景村联创、多村联合发展群,撬动100多亿元休闲旅游类项目投资。

环境与财富同步增值,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2020年,安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9518元、35699元,分别增长4.5%和6.6%,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绿色自觉,带来美好生活

走入灵峰街道大竹园村,好似走入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近年来,在老村旁规划建新村时,村里主动提出,要尊重乡村的肌理、留住村民共同的记忆,因此,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道路不截弯取直。

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是诗意栖居。走进新村,只见61栋白墙黑瓦的浙北民居,依地形分布,错落有致。

安吉人说,生态保护,最怕的就是看到绿水青山蕴含的经济价值后,不加以节制,再次走上消耗资源、损害环境的老路。

为此,在美丽经济风生水起之时,当地倡导节水节电节材、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方式,设立县、乡、村三级讲习所,开设生态讲座、举行生态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引导人们在享受绿色发展成果的同时,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内心自觉,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进入良性循环。

在报福镇景溪村,从庭院绿化、省电节电、合理消费,到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河道养护,村里列出了《绿色生活常识十条》。通过将个人行为与评奖、贷款、就业等挂钩的激励措施,景溪村仅用一年时间,就收获绿色信用村(社区)、垃圾分类示范村、无废乡村等荣誉。如今,这一绿色信用评价与考核机制,已经推广到整个安吉,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融合发展在安吉生动演绎,也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取经。据统计,2020年,安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5亿元。

2020年,习近平同志再次到余村考察,看到村庄的变化,他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浙江日报》记者:沈晶晶 沈洁)

“两只手”搏击商海风浪

2006年6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义乌调研时强调了“两只手”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必须把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在法治轨道上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真正回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本职上来。多年来,义乌坚持党政有为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稳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成就了今天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2020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29.5亿元,较上年增长5.4%。“世界超市”经受住了疫情考验,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为促进市场繁荣,应对挑战,义乌从开市之初,就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内容涵盖拓展产业链、推动贸易线上线下融合等多个方面。

市场与政府配合默契,共同提升了义乌对抗危机的“免疫力”,也使得义乌一次次在搏击商海风浪中名扬四海。

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政有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不断地创新机制、扩大优势——这正是义乌不断创造传奇的奥秘。

一切从市场出发

手机一架,档口变成直播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云交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来的海外需求锐减,经营户都在变换销售、经营模式,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据卫浴产品经销商刘军明透露,通过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疫情期间店铺有八成生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实际上,小商品市场在建立后的30多年里,不断受到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经营方式等多种挑战和冲击,但义乌始终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比如2003年,因为“非典”疫情,内销市场受挫,他们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契机,投身世界经济大循环;比如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收缩的冲击,他们抓住“贸易便利化”这一市场内生需求,大胆改革国际贸易体制,探索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义务国际商贸城全景。(龚献明 摄;《浙江日报》戚建卫 制图)

转危为机的关键,不仅有市场主体的“冲锋陷阵”,也有“政府之手”的“保驾护航”。

国际商贸城复市后,义乌组建了44个小组,分赴全国20余个省(区、市),用专车接送、路费报销等政策,吸引国内采购商到义乌“淘货”,还实地考察当地可加深合作的二级市场,通过品牌授权等形式,让“义乌好货”走出去。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影响,义乌推出20项干货满满的繁荣市场措施,内容涵盖拓展上游产业链、强化境外采购商招引和服务、开拓内贸销售市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和市场贸易展示外延、完善贸易配套服务等8个方面,一手稳外贸订单,一手拓国内销售网络。2020年,义乌外贸出口同比增长4.8%,以内贸为主的快递业务量达到71亿余件。

搭建平台,激发活力

义乌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以前办理出口备案最少也要十几天,现在十几分钟就办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市场主体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海关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为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抢得了先机。

2020年起,义乌全面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对全市范围内518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改革实施后,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证照分离”改革,只是义乌市委、市政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他们咬定市场不放松,做到尊重群众首创,但决不袖手旁观;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决不放任自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自觉性,提振市场发展的活力。

“义乌正在努力为全球创业者搭建平台,从而让更多创业者到义乌成为市场主体,让更多市场主体拥有平台和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义乌市委主要负责人说。如今,义乌每年吸引50万名外商入境,有超过1.5万名外商常驻,是全国县域范围内市场主体数量最多的地区。

长袖善舞勇担当

在“世界小商品之都”,政府的“有形之手”长袖善舞,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断破除体制机制藩篱,为中外客商牵线搭桥,不断创造奇迹。

为了让“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拼箱组货、主体多元”的小商品顺利出口,义乌在全国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通过出口货物监管方式创新,解决了出口小商品通关手续烦琐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为小商品打开了远渡重洋之门。

沿着建设敢于改革、勇于担当的“创新政府”这一路径,义乌加快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小商品出口打造全面开放的综合平台。义乌的“陆港新区”应运而生,集跨境电商、智能仓储、国内物流、快递物流、公路物流、铁路物流、空港物流等功能于一体;2020年1月1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正式实施,为义乌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松绑”,为开展国际贸易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一趟班列,连接“一带一路”;一个货柜,就是一个“洋超市”;一台展会,就能对接全国采购商……义乌政府搭建的一系列开放平台,为境外中小企业的品牌商品进入中国打开低成本、高效率的大门。市场与政府的“携手”,不仅为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货,还帮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售货。

一个开放发展的制度环境,一张开放共享的贸易网络,政府和市场“两手”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义乌正与全球深度融合,继续书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朽传奇。

(《浙江日报》记者:施力维)

泰中罗勇工业园见证浙商新传奇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辩证看待企业“走出去”,明确提出“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理念,打开了浙江发展的广阔空间。观念一变天地新。此后,一批批浙江企业加快走出浙江、走出中国,到省外、海外拓展发展空间,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新理念写在五湖四海的热土上。

3月,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主干道上,艳丽的三角梅开得正盛。作为中国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如今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已成为中国制造产业在泰国乃至东盟的最大产业集群中心和制造业出口基地。截至目前,泰中罗勇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60多家。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经典案例。21世纪初以来,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一批批浙江企业走出浙江、走出中国,到省外、海外拓展发展空间。如今,它们中有不少已成长为具有较强全球化运营能力的跨国公司,不断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泰中罗勇工业园。

浙江制造“走出去”

骄阳下,2020年投产的奥克斯空调基地一派繁忙。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年产能达300万套智能空调。

穿梭在泰中罗勇工业园主干道上,随处可见浙江制造的身影。富通电缆、中策橡胶、盾安、奥克斯空调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浙江企业,纷纷在此布局。数据显示,近20年,对泰国投资最多的中国省份是浙江,这些投资直接拉动了浙江对泰国出口。而浙企投资泰国一般首选泰中罗勇工业园。

每当路过这些浙江企业,泰中罗勇工业园董事徐根罗就会想起当年。2000年,他怀揣近40万元创业资金只身闯荡泰国。此前一年,他所在的华立集团刚刚确立了国际化战略目标:未来20年,集团一半的营业额和盈利来自境外。

(《浙江日报》戚建卫 制图)

“华立”出海绝非偶然。21世纪初,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浙江在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后,产业升级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张力、要素制约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使得寻找新出路、拓展新空间成为浙江进入关键时期必须作出的一个重大抉择。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到海外投资设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的结果,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徐根罗解释。如今,从无到有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欣欣向荣,集聚的40多家浙江制造业企业成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典型案例。

拉动就业互利共赢

在泰中罗勇工业园H3道路,一大片橙黄色的厂房格外醒目。这里是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是中策橡胶集团投资建设的首家海外工厂。走进公司车间,全自动生产线上一个个成品轮胎匀速有序地向前移动。它们将被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市场。

与“中策”相距不远,富通集团(泰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就入驻泰中罗勇工业园,是较早入驻的浙江企业之一。如今,它已成为泰国通信运营商的光纤光缆主要供应商。

泰国是东盟重要成员国,是浙江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桥梁和平台。在扎根泰国的过程中,浙江企业通过与当地深入开展产业合作,不断发展壮大。以富通集团为例,东南亚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其总出口额的50%,可谓重中之重。

合作共赢,一定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解决人口就业、培养产业工人、发展现代产业,浙江企业尽心尽力。

在富通泰国工厂生产制造部车间,来自泰国北部的年轻女孩潘帕娜是一个有着7年工龄的熟练技术工。在富通的工作,让她在罗勇买车、买房并安了家。目前,工厂的200多名员工中,90%以上是泰国人。

据了解,泰中罗勇工业园内共有泰籍员工3万余人,约占员工总数的90%。园区预计可容纳300家企业,为泰国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泰中罗勇工业园的泰国投资方安美德集团总裁邱威功说:“工业园有力地拉动了就业,创造了巨额外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对冲风险大有作为

“来泰国投资的各项政策和注意事项,会后我们一并整理成文字资料发给你们,有问题欢迎随时咨询。”近日,徐根罗与来自浙江的意向投资商进行视频交流。

“疫情是暂时的,我们预计疫情过后,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波海外投资潮。”徐根罗说,泰中罗勇工业园第13期第二阶段的1.1万平方米厂房已建好,一家杭州企业已正式入驻。

据他了解,盾安、中策橡胶等浙江企业的泰国工厂,在疫情最严峻时期都没有停工停产。“其实,早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境外的投资,实际上对冲了国际经贸摩擦和贸易壁垒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抗拒的风险,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一些可再生资源。”徐根罗解释道。

徐根罗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全球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物料的供应还处于以国内总公司为主体的配送格局。不过,中国企业的实力日趋强大,尤其是经历了经贸摩擦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相信中国包括浙江的企业家,不仅会研讨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也会更多思考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布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化步伐。

事实上,浙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徐根罗的判断。“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生产工厂,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空调生产领域的智能化新标杆。”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表示,竣工投产后的奥克斯泰国工厂在智能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等五大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浙江日报》记者:夏丹)

文明之花竞放

虚功一定要实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探索,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闪耀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光芒。循着这条道路,浙江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不断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

遂昌县大柘镇柘溪上村建立了“新农民文明银行”,在村民中兴起学习新思想、参与志愿服务的新热潮;遂昌革命纪念馆的一位管理员“一个人的升旗仪式”引发了集体感动……

从2018年12月成为省级试点,到2019年10月入围全国试点,遂昌县不断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步伐。

奋进的步伐,源于一种深邃睿智、历久弥新的辩证思维。“口袋”鼓了,更要富“脑袋”。目前,遂昌已建成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20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11家文明实践站、316个文明实践点,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超过30万人次。浙西南山城,越发活力四射。

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在遂昌县大柘镇综合文化站门口,一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牌子特别醒目。这是一处翻新改造的四合院式老屋,设置了视频会议区、书画区、阅览区等。在这里,老人们练习书法,孩子们学唱小曲,戏曲爱好者聚在一起,唱婺剧经典桥段。茶业是大柘镇的主导产业,阅览区里摆放了一排茶叶技术类书籍,还设置了茶叶种植所用器具展柜,平时邀请农技专家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

在遂昌,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成为老百姓亲切的“精神家园”。而位于县文化综合体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则是协调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中枢。实践中心依托智慧文化礼堂系统,只需在平板电脑上轻轻一点,就能连接各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通过实时对话、视频会议等手段,共享县与村、村与村之间的文明实践成果。

遂昌的耕读文化、慈孝文化代代相传。而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一把破题的“金钥匙”。遂昌县提炼形成以“三传五践行”——传新思想、传新知识、传新风尚,践行核心价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主流文化、践行乡风文明、践行志愿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构建“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

眼下在遂昌,单位会议室、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以及祠堂等都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技、法律、卫生、体育等阵地全部打通,真正实现群众活动有去处、服务有保障、精神有寄托。

汤显祖文化节热闹场景。(遂昌县委宣传部 供图)

浙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

2018年8月,桐庐县、慈溪市、平阳县、诸暨市、长兴县、安吉县、海宁市7个县(市)被列入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2019年10月,杭州市拱墅区、杭州市西湖区、宁波市奉化区、象山县、乐清市、瑞安市、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嘉兴市南湖区、嘉善县等20个县(市、区)也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目前,浙江省共有27个全国试点县(市、区)。

目前,浙江省各县(市、区)均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和省级试点覆盖率达60%。

新思想飞入百姓家

遂昌干部徐瑞祥当过20余年乡镇干部,又先后在多个县直部门任职。不过,当地老百姓更喜欢叫他“徐教授”,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县乡风文明讲师团讲师,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遂昌县依托5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成立理论宣讲、文化活动、乡风文明等五大类志愿服务队,开展新思想入户、革命精神践行等八大行动,并根据群众所需,以更丰富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像徐瑞祥这样的讲师团成员,全县有100余名。他们中既有公务员和退休干部,也有“草根”和“土专家”,截至目前,已开展新思想微宣讲、送文化下乡等文明实践活动1500余场,参与者超过41万人次。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有‘老革命’来讲红色故事,有干部来讲政策说形势,把党的好声音通俗易懂地传递给了我们,我们从中了解到很多东西。”新路湾镇蕉川村村民周仕林深有感触地说。

让群众参与并受益

“不用出远门,就能得到专家指点。”在距离县城2.5个小时车程的西畈乡举淤口村,村民杨雪梅通过村文化礼堂内的“遂昌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平台”,远程收看了在大柘镇柘溪上村举办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团队的“茶经”宣讲,学习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收获满满。

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妙高街道庄山村群众自发组成“芝麻绿豆”志愿者服务队,每天轮流为孤寡老人烹制“爱心餐”;应村乡应村村“好媳妇洗衣队”每月设立“爱心洗衣日”,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清洗衣物……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文化活动,采取公益帮扶、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心理等难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不仅如此,全县通过“志愿汇”App、微信、网站等社交媒体拓展志愿者招募渠道,组建412支志愿服务队、500余个志愿服务小组,注册志愿者人数6.2万,形成了志愿服务“大合唱”。

为确保文明实践活动热在基层、热在日常,遂昌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体系,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和文明写进村规民约机制,创新设立“新农民文明银行”等,让文明成为亮丽风景。

文明之花处处开放。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传来好消息: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由此,浙江成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满堂红”的省份。之江大地,文明底色更加绚丽。

(《浙江日报》记者:翁浩浩 水蓝薇;县委报道组:朱敏;通讯员:罗琦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