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第25章

一、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

“立定脚跟,背后青山飞不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将浙江大学确定为他的工作联系点,先后18次来到学校调研指导,强调浙江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

1.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独特的历史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2]我们的历史文化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历史上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教育的发展也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

独特的文化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文化底蕴、文化根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底气。

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我们办的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教育发展还不充分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教育短板,教育改革发展就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既要尽力而为,又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我国教育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才能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2.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

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也要增强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我们是在中国大地上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既有数千年优秀文化底蕴的滋养,又有党的全面领导,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是我们办好中国教育的力量之源和自信之源。教育事业必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的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深厚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4]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具有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累,孕育了学无止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深厚的教育思想,这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古代书院

我国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中,古代书院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在千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学术发展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著名古代书院有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图为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的岳麓书院。

新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之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发展条件发生历史性改变,教育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特色更加鲜明,现代化加速推进,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了10个教育发展成就突出的国家作为“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的倡导国,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魅力,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我国教育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照搬别国经验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应该立足中国实际,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吸收世界各国有益的办学经验,中国的教育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注释: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2]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页。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0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