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第22章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七年知青岁月中,在土窑洞的煤油灯下,他曾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下了18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中央工作,他始终坚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他专门要求写入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们的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习语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2]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的教育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人的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但是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图为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增强识别能力,更好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办好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落实到研究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上来。

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

教育领域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让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响亮。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下大决心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举措,切实防止出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被边缘化”的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各学科专业、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接地气,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

要坚持不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引导广大师生深入系统学、及时跟进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筹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深入研究、宣传、阐释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不断深化对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思想脉络、实践价值的认识,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4—15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