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体会 > 第4章

第一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

第一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面对这一段段凝固的历史篇章,追古抚今,习近平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的这个新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进行了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表达和表述。中国梦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中国梦把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自立自强和每个人的幸福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上发挥才干,努力奋斗。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3]。中国梦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未来、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必将聚集起一支强大的人才大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才华。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表示,“中国发展壮大,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他强调:“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能否有效培养人才、聚集人才和使用人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4]。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留下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宝贵经验。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尧、舜、禹禅让的制度,《礼记·礼运》中也有“选贤与能”的记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明确提出了“尚贤”的主张,强调重视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中国古代大凡有所成就的统治者都十分看重人才,他们的“尚贤”不仅表现在不拘一格地招揽人才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人才的充分尊重上。周公吐哺、燕昭王“千金市马骨”、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在于“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曹操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策略等都是著名范例。齐桓公不避前嫌重用治国贤才管仲、汉武帝设立郡国岁举贤良制度、隋唐立科举之制行开放之策网罗遴选天下英才等,表现出历代统治者“广纳贤才”的重要举措。北宋学者胡瑗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话,以说明人才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数千年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政权兴衰更替、国家盛衰强弱,反复证明了一条规律:“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中华民族对人才的尊重,形成了中国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的存亡、事业的成败、民族的兴衰固然取决于社会的经济条件和各种复杂的政治因素,但人才却是影响全局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进入近代以后却逐渐落伍了。面对万马齐喑、人才凋零的局面,诗人龚自珍愤然吟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郁怒诗句。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总结历史教训,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的封闭、僵化和落后,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表达了对中国少年崛起的期盼,实际上强调了人才资源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对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历史性任务。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性任务,近现代中国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以求救国,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在民族危急关头,真正担当起历史重任、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使中华民族得以重新掌握自己命运的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革命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领导核心,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高度重视人才、广泛吸纳人才,这是由其先进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我们党能够集中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集中全国各个领域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出他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一开始就重视人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工农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等革命青年同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为之一新。以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一批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学习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相继回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没有这些人才,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也成就不了这些人才彪炳史册的辉煌。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同时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此后的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抗日军政大学,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和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做了充分的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人才准备。

新中国成立之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共产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千方百计网罗人才、培养人才。一是在取得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的同时,与国民党展开了人才争夺战,将绝大部分人才留在大陆,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二是进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三是广泛延揽海外人才,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知识分子突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服务,同时引进大批外国专家。四是向苏联等国家和地区派出留学生,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步伐,实现人才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以钱学森、钱三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留学人员毅然回国,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留学人员远赴苏联、东欧学习,成为新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力量。很多海外中华儿女积极地支持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其中,各式各类建设人才纷纷涌现,既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蒋筑英等专业技术人才,也有“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时传祥、红旗渠精神代表任羊成等工农劳动模范,各行各业的人才意气风发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不断涌现,曾经的“东亚病夫”变为社会主义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三十多年来,恢复高考之后的中国加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理顺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既培养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知识工人”邓建军等专业人才,也涌现出“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明等劳动模范,新一代劳动者成长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党和政府作出大批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了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速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技的交流与合作。这项决策的成效日益显现,广大海外中华儿女纷纷回国创业,推动了现代化建设。搜狐的创立者张朝阳、百度的创立者李彦宏等均为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员。开放的中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他们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带来了新的科技理念和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拥有庞大的人才资源存量。2015年科技部首次出版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7105万人,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522人。作为科技活动核心要素的研究与发展人员总量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353.3万人,绝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承前方能启后,继往才可开来。总结历史经验,习近平反复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7]。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努力将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无数人才的共同托举下如期实现,梦想成真。

放眼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竞争格局酝酿深刻变革,各国纷纷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把实施新的人才战略作为首要目标。人才是实现创新的主体,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够赢得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

今天,我国正在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需要庞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同时也为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创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9]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迎来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奋斗和埋头苦干。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在于让个人梦想凝聚起来,在于促进人人皆有梦想、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在于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汇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个人梦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个人出彩”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个人梦想,特别是成才梦,只有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现实衔接在一起,才具有梦想成真的坚实基础与强大动力;那些脱离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的个人成才梦想最终会因为失去根基而梦想成空。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前途息息相关,只有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才拥有“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可能。正如习近平所说,“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0]

中国梦为每个中国人所共享。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包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愿景,反映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认真吸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争取让每一个梦想都闪烁出彩,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的这一论断,阐明了“国家富强”的国家梦、“伟大复兴”的民族梦和“人生出彩”的个人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换句话说,个人的成才梦和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复兴梦是高度统一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另一方面,个人梦的实现又是国家梦、民族梦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只有每个人都构筑起梦想,只有每个人都努力成才并且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洪流中,国家梦和民族梦才够坚实。实现中国梦,不是单纯追求国家经济指标提升和发展速度,而是追求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统筹发展。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发愤图强的复兴之梦,也是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的共赢之梦。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11]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梦通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与世界梦相通相合。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世界优秀人才实现其人生梦想提供舞台,中国聚天下英才而汇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想”,而是追求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大梦想”,是面向世界优秀人才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想”。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并将为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和全球发展作出历史贡献。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以自身的深厚文化价值为基础,中国梦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积极吸收域外各种文化精华,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世界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其先进性,都需要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改革现在进入到一个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中国要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要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人才就是生产力,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开放,才能真正实现对外开放,才能切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世界英才汇集于中国,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这不仅有益于中国,而且有益于世界。今天的中国梦已被赋予全球意义,它影响的已是整个人类。中国梦的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占世界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这将是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贡献。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的世界英才,也能够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崭新的热土上自信自豪地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大小、领土幅员多寡而定。人才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也是衡量综合国力最具标志性的因素之一。无论是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还是管理体制完善,都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国实践证明,以人才为集中代表的人力资源发挥的作用越凸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越迅速。打造人才“梦之队”,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

强大人才“梦之队”建设,是顺利实现中国梦的人力资源基础。作为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人才是最宝贵的推动力量和变革因素。继续这一历史征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经济增长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等,这些历史性任务的完成,同样需要人才,需要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对此,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12]

总而言之,为实现中国梦,应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找准先进知识和中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立和完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打造人才“梦之队”,要求我们至少注意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将人才工作的体制创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范畴。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人才意识,就会导致天下皆才但满目无才。树立正确的人才意识,关键是要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意识,重要的是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切实改进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以达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境界。树立正确的人才意识,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意识,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束缚人才成长的观念,建立健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树立人才意识,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学习是进步的前提,是生存发展之基、提高能力之本、成就事业之源。正确的学习意识,要求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树立人才意识,归根结底要化为行动、落到实处。其中,重要的是,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范畴。这就需要打破人才管理体制壁垒、扩大各类人才资源配置通道,需要解决地区分布、城乡分布、行业分布、层级分布等多维度的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

第二,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意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体地说,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谱写的历史。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社会进步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在于找到了实现现实社会的主体力量,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也恰恰在于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发挥。

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认为人才是根植于群众的,也是来源于群众的。衡量人才的标准是是否具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能力和业绩,而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选拔人才,要在成千上万的群众中选,用群众认可的标准来选。培育人才,要了解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用人才,要让其根植于群众之中发挥作用,确保人才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职称制度改革”是2017年伊始的网络热词,这项改革是根据习近平关于人才评价的重要指示的制度成果。这项成果实际上是在两个月之前的会议上定的基调、确定的方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顺利通过了该方案。这个方案对人才评价的基础、核心、目的、标准、评价机制、服务方式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要向基层倾斜,对在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等,要有一些特殊政策。”[13]这些内容与长期以来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一脉相承,也是习近平人才评价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毫无疑问需要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但要使这些高端创新人才作用发挥得好、发挥得充分,就必须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在人民群众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既要着力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端人才,又要着力于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努力实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进而汇聚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多路大军和建设洪流。

当然,也应注意到,虽然中国人才总量居世界第一,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重偏低。面对中国正在经历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应当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引领作用。这些高端人才,应当兼具知识、胆识、见识和共识,体现出德与才、胆与识、勇与谋、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统一,担当起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在千军万马的人才队伍里发挥带头、骨干与核心作用。

第三,拓宽人才视野,树立广纳天下英才的意识。坚持以广阔的视野和胸怀,面向世界吸纳人才,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恢宏气象。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当前,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着一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实现中国梦,使命光荣,任务繁重,涉及范围之广、人员之众,面临困难之大、挑战之多,世所罕见。这项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也为各式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

实现中国梦,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凝聚各方面因素和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以更加自信而开放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交流和互动,进而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人才资源,打造一支为我所用、规模宏大的国际创新力量。要让那些为打造中国梦作出贡献的各国优秀人才,能够同国内人才一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14]

这里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能够集聚世界人才的体制机制。这一体制机制建立了,才能实现习近平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构想,才能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优秀人才和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才能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一体制机制建立了,才能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需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第一资源”。

邦之兴,由得人。人才蔚,国运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可以想见,在人才大军所汇聚起洪流的涌动中,必将谛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步点。


[1]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2]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3]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4]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

[5] 习近平:《中国梦,复兴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理论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光明日报》2016年6月28日。

[7]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2日。

[8]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

[9] 《习近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http://www.xinhuanet.com/newscenter/InAndAbroad/2012-11/30/c_113856918.htm。

[10]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11] 《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人民日报》2014年5月24日。

[12] 《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人民日报》2014年5月24日。

[13] 习近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抓好改革重点落实改革任务》,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01/c_1119830651.htm。

[14]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