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27章

第一章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目标是通过全面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实现的。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目标是通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和“四个意识”,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现的。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发展、完善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密不可分。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3]

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了一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途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创造性意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4]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保证。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确立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5] 这就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绝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经验。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建不起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正常健康地发展。一些人鼓吹什么三权鼎立、多党制,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只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引向歧路。

(二)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领导核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7]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 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历史贡献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执政党,确立了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历史贡献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加强,巩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时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8]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个伟大历史贡献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牢牢确立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

(三)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9]“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 ‘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0]“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11]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2],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党正在担负着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3] 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我们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14]

为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顺利执政的根本条件。首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指明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执政党,才能始终自觉地并且以崇高的价值追求来重视和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因此,离开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就不会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就失去了执政的资格和条件。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执政合法性,使党能够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要求。其次,能否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与认可度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而执政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即能否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则是决定性的因素。开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一是通过从思想教育入手,“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15],努力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理论道德素质,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二是通过建设好领导干部队伍,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从提高领导骨干素质上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三是通过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夯实组织基础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四是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五是通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从严以治权上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六是通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从健全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上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党的地位越重要,党的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使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16]。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完善制度,健全党内规则体系,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增强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狠抓执纪监督,提高纪律执行力,维护纪律严肃性;养成纪律自觉,严格按党章标准要求自己,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要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严明政治纪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消弭隐患、杜绝后患。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既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引领作用,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通过这些努力,切实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形成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不断提升和强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永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确保了“我们党是一个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先进性特征鲜明的党,是一个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一个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成熟自信的党,始终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17]

(二)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把党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和广度上,深刻论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地位。

“四个全面”的本质就是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必须把每一个“全面”都放在总体布局中来把握,“努力做到 ‘四个全面’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8]。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党中央在提出每一个“全面”时都把加强党的领导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党中央在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时提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时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用,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其正确方向,凝聚起强大合力。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都需要党来动员组织各方面的资源力量,都要求党具备相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而全面从严治党是确立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充分发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将其推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真正成为改革的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组织推动者,始终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并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把握改革全局,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攻坚克难,实现改革目标。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依规管党的关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使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总之,只有做到了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

(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要巩固党的政权,必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和矛盾。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何有效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要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坚如磐石,必须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21]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做到依法治党、依宪执政。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根本要求。所谓依法治党,就是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在领导立法的同时,必须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进一步说,必须摒弃“人治思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我们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2]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从各个方面树立法治思维的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围绕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既不能以改革为借口而置法律于不顾,也不能因为固守法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有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要按法律程序进行。”[23] 第二,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尽快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反腐败需要治本,但治本之策只能依靠法律和制度。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扎牢制度的篱笆,真正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中共中央还提出,反腐败必须在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并明确地把国家反腐败法的制定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三,要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必须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责任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加强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削减政府审批事项,公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透明度,压缩自由裁量权。第四,要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必须着力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司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要建立健全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的登记备案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定程序干预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的,一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4] 第五,要积极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针对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信访不信法”现象,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革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树立对法律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否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呢?”[25] 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投机风气,不仅破坏、扭曲了法律的权威,而且损害了执政党的权威。

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新时代党中央推进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方式以及执政方式的变革和完善,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这种变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的自觉自信和历史使命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些变革的成功施行,必将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政治建设,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26]

(一)增强“四个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27] 增强“四个意识”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选择,是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举措,这是增强“四个意识”的现实依据。

增强“四个意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好当代中国的一切事情,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国家的根本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首先必须要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维护党中央和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全党必须要加强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意识,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服从维护服务党的大局,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政令畅通,把党中央的政策决策落到实处;坚决反对同党中央离心离德的“标新立异”,搞小组织小团体活动的“独立王国”,以及各种体制内的“特殊利益集团”,确保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

增强“四个意识”是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在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要敢于和能够“啃硬骨头”和“涉险滩”,这就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些考验将是长期、复杂、严峻的。在这些考验面前,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理论水平不高,执政能力不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足;一些党组织存在着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状况。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及消极腐败的危险,削弱了党的创造力、战斗力,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牢记党的政治责任,增强全体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增强“四个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党的建设工作的鲜明特色。面临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责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乃至丧失。为此,必须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切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要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个党员,都要从自身做起,增强政治意识,牢记政治责任,遵守政治纪律,维护服从服务党的工作大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忠诚于党的事业,为党担责、分忧,尽心尽力为党工作。

增强“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全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内涵,又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这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党的政治属性,始终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定党的政治立场,始终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能忘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党的政治地位,始终确保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党章作为全党必须共同遵循的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把党的各种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大局观,把握党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站在党和国家的大局上思考和处理问题,自觉地认识、服从和维护大局,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认识和把握大局,就是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自觉地服从党的工作大局,就是要善于处理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牢牢抓住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优先和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自觉地维护党的工作大局,就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自觉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毫不动摇地维护、发展和巩固党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中央在全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必须始终明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必须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党必须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的绝对权威,统一服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绝不允许在党内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和小组织派别,同党中央离心离德;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党长期培养的、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推举的领导人,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全党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崇高威信,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和人民事业无往而不胜。

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一定要自觉主动地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领袖看齐、向党的决策看齐,跟上步伐,保持一致,确立标准,不能偏离。全党同志必须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审视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工作成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齐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全党同志必须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把党中央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看齐还要敢于和善于同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各项工作。

(二)坚定“四个自信”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核心要义,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其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40 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为逐渐探索和开辟出来的这条新道路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摸索中逐渐成熟。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上,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些历史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其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确立制度自信,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要求。

其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和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在新形势下,全党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不懈奋斗。

(三)做到“两个维护”

201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顺应党心军心民心,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后,中央又提出做到“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

首先,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这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政治原则。

其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最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员、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在践行“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勇当先锋,在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上做好表率。

讲政治,就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能力。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组织责任,不断提高讲政治的具体能力。

讲政治,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顾大局,就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顾大局,就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落实到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各项工作中毫不动摇、百折不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不耍任何小聪明,不搞任何小动作。

守规矩,就要确保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守规矩,首先,必须遵循党章,这是我们党的总规矩;其次,必须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做到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最后,必须遵循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这些规矩,看着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却是一种传统、一种范式、一种要求,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总之,广大党员干部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4]《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4年5月28日第1版。

[5]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46页。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2页。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15页。

[8]《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第2版。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23页。

[1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9—80页。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1页。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页。

[14]《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人民日报》2014年7月1日第1版。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3页。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1页。

[17]《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人民日报》2014年7月1日第1版。

[18]习近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第249页。

[19]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

[21]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42页。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1页。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5—46页。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74页。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88页。

[26]《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第1版。

[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