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95章

结语 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文化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和中华文明未来与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例如,2013年12月30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他指出,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他激情满怀地宣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3]同年9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把“以文化人”作为时代任务,明确提出了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问题。他说:“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4]2015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再次重申:“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6]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7]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发展问题,从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不仅为我们如何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形成了新时期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两创”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继承发展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思想的新发展,从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两创”的重要论述联系了古与今、中与外,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指出:“进步的文化,尤其是科学的文化的崇高趋势是尊古而不媚古,得益于古而不牺牲今。”[8]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一个科学对待古与今的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就是要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这里的“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论述,体现的是一种继往开来精神。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9]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中华文化的优良精神薪火相传,世代相承,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的精神命脉。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记录着这种延续民族血脉的精神源远流长。《周易·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指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周易·坤》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指厚德载物、包容宽阔的博大襟怀;其他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0],“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1],“忧以天下,乐以天下”[1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8]等思想,从诸多层面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高尚品质,是构成中华文化精神血脉的核心。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记载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融为一体。其中,有三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支撑。

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19]崇尚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脉。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在对待民族、邦国的关系上,倡导以“协和万邦”即和平共处为邦交原则,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矛盾冲突,但更有交流融合,在冲突和融合中的水乳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从先秦到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数千年的交流融合将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团结进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历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春秋时期,孔子修订《春秋》,包含着“大一统”的思想。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形成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大一统国家,至汉代,“大一统”已成为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主流。基于这种认识,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中华民族曾遭受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政权分合、王朝更替、外部入侵,等等,都曾造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明末清初,“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主权国家意义上的概念,至清代,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构建出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清末,梁启超首先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高度凝练概括了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体。由此,统一国家内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愈益频繁而不可分割,中华民族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成为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古代神话中流传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孔子倡导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以及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不断获得传承和发扬。[20]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产生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意志,在这种自强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始终追求自强、自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三是厚德载物的和谐包容精神。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演进过程中,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文明向核心趋同,共同创造出璀璨的中华历史。中华文明自始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中国域内各文明形态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中不断发展变化。多种文明因素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由此整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色。“多元一体”的文化观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强调统一、整体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合理地对待自然和生活,其思维方式趋于寻求与对立面的和谐统一,使中华文化体现出承载万物、海纳百川的特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谐性。《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包容”,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华文明固有的特色思想。《尚书》说:“有容,德乃大。”[21]《老子》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22]这种文化包容的理念可以倾听异见,容纳异己,消融对立,中华文化因此而具备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三教合一”的历史形成,就是中华文化包容精神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中”与“和”,强调“和”的价值。“和”的思想观念源远流长,《礼记》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3]董仲舒讲:“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24]这些都表达了追求“中和”的思想。中华文化由天地之和演绎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中华文化极具融合力,还表现在兼收并蓄、多元整合基础上的“和而不同”。自古以来,中华先贤就倡导“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形成并发展了和平共处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而不同”的思想反映在文化价值观层面,就是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之间的思想文化交相渗透,实现多样性的统一,这也是中华文化整体性的体现。

这些精神与财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25]。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26]

(二)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易经》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7]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本身就蕴含着继承和创新的特质。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和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不会凭空出现,总是有所凭借和承袭,人类文化的创造也是如此。孔子在谈到周代的礼乐文明时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矣;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8]中国文化是在一代代增损因益、更新变革中向前发展,表现出一种革故鼎新、不断转化和创造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提倡“生生不息”,倡导“革故鼎新”。《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29],《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中的“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易·系辞下》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春秋时期管仲的“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30],韩非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等思想中,无不蕴含着创新进取思想的要素。宋代王安石在推行其新政时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31],则是根据政治活动的需要运用和发挥了古人“达变求新”的理念。明清之际,王夫之又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变革理论。正因为这种“变易”思想,中华文明才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中国历史在变革中不断前进,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内蕴着这种变革性而产生出无穷的创造力。在这种创造力下,中华民族“师造化,夺天工”,从汉代到明初,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14个世纪。中华文化在变革和创新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32]从先秦诸子学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代理学、阳明心学,无不包含着对前一时段文化的继承吸收、融合总结、深化发展和变革更化,才使得中华文化连绵不绝,高峰迭起。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中华文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3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在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的不断积累、开拓和丰富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34]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35]“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凝练总结,回答了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对待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36],“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7]。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一贯态度。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8]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中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39]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表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40]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他主张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很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便难以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对待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41]他多次提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创新是传承的需要,传承是创新的目的。不传承就等于消亡,而不创新则无法继续传承,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不但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还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是因为:

第一,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2014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4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把历史问题简单化、故步自封,是古非今,同无视、曲解乃至杜撰历史一样,都不是对待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而是要紧跟时代进步潮流,注入新的元素,充实新的内涵。

第二,中华文化具有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经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他举出了可以古为今用的15种优秀古代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强调,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43]。他说:“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44]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不断继承创新的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

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数千年不间断的漫长过程,数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品格。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走的是一条富有个性的独特发展道路,它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以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秀文化为中坚和主导,多元互补,彼此渗透,精华和糟粕杂陈的复合文化形态”[45]。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而打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46]。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47]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区分精华与糟粕,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思想和原则,形成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也是我们今天对待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48]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如何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他指出,对待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我们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而是要做到三点:一是有“取舍”,而且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二是要有“鉴别”,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三是要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49]在随后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提到,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50]“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八个字统合了上述的三点内容,成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

坚持继往开来的精神,坚持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科学扬弃的方法,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化观,也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当秉持的原则。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拥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史。考古发现证实,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龙山时代,中国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并以中原为核心,不断向周边民族传播着先进的文明成果,同时吸收融汇着周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各地区、各民族从分散到汇合,从交流到凝聚;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积累、融贯、演化、发展,因差异而竞争,因竞争而壮大。历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几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创造出傲立于世的灿烂文明。早在2011年9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就阐明了中华文明独有的内涵、特色,他说:“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51]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52]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如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一样,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也开启了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在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53]而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世界文明的大视野、大格局下,着眼于中华文明在推动人类发展中的价值定位和责任担当,是对中外文明发展走向和人类精神追求的思考,其中心思想是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世界视野下的文化观,指明了在当今人类文明多彩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华文明应确立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略才能发挥其意义和价值。

(一)“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54],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论述说:“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5]文明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是其发展的内聚力和精神价值的体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凭借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体系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观点已被现代社会的发展实践所证明。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化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形态,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具有海纳百川的广阔包容性,因此,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文化不但与时俱进,而且在与域外文明的交流中,以他山之石而攻玉,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融为我有,从而充实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自身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美国汉学家孟德卫所讲,“1500—1800年的3个世纪,是中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较强影响的时期”,“至少到18世纪末,欧洲接受来自中国的影响是因为他们视中国文化为更优越的文化,且乐意向中国借鉴”[56]。习近平总书记在举出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后指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说:“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57]他以儒学为例,论述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借鉴。他指出,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58]他将中华文化放入世界文明的坐标予以高度赞扬:“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59]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60]。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深刻的认识,他曾引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的描述: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61]他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观点,陈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他说:“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62]他强调,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而且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他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他说:“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63]当然,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64]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他指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他说:“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65]

(二)“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主张。2005年11月9日,在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讲话指出:“2000多年来,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同的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动力,文化多样性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一道,构成了世界发展的三大重要趋势。”[66]2009年10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讲,他指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倡导,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67]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68]同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他倡导:“我们要通过推动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活动,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69]同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他提出,“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70]。同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提出了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应该注重和坚持的原则:第一,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第二,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第三,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71]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思想不断完善。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他断言:“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72]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他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开展增进友好行动。[73]2018年6月11日,在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的讲话中,他强调各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主张“促进文化互鉴、民心相通”[74]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5]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1987年,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在欣赏这些美轮美奂域外文物时,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不同的文明。他意识到:“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7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他对待中华文化的世界视野,体现了他的中外文化交流观和发展观,也体现了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的全球文明观。

“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推动文明互鉴”中,对外部文明、文化的吸收十分重要,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一如既往地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77]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现代以来,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就一直在进行着。他强调,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78]他指出:“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79]吸收借鉴外部文明,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一是要秉持包容精神。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我们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一如既往地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在论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时,他指出,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都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二是要有批判精神。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是照抄和照搬,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十分有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80]他特别强调:“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81]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以免滑入机械论的泥坑。他说:“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82]

三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只要我们加强交流,持之以恒,偏见和误解就会消于无形。[83]

(三)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又要使之焕发新的活力,积极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09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六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他倡导,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他说:“推动世界各国文化进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扩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沟通,则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途径。”[84]这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目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希望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85]

在致信祝贺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之在当今世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说,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支持孔子学院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人民心与心的交流,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86]2015年12月30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他指出,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他强调,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我们要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8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88]他用中国历史跌宕起伏的历程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倡:“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89]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热情洋溢地倡议:“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90]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91]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宣扬了中国人民的这个真诚愿望,他说:“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始终密切关注和无私帮助生活在战火、动荡、饥饿、贫困中的有关国家的人民,始终愿意尽最大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92]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他倡议: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93]抓住历史机遇,做出正确选择,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学习历史、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的重要讲话,从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两大历史维度,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思考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与走向。历史责任、历史担当、历史思维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之一,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翔实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古为今用的态度为立场,内涵十分丰富而又自成体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关于中国梦的历史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观、关于治国理政的历史借鉴观、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观、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观这七个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系统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血脉联系,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我们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阐述的一层重要含义是:只有尊重历史,坚持从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在不断推进事业发展中走向未来。

(一)“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这种独特的价值体系建立在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和共同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之上。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94]他在回答“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这个问题时也明确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95]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纵览历史,深情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96]在这些共同的理想信念中,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精神、正己修身精神、变革进取精神、勤劳事功精神、仁义诚信精神、和而不同精神,等等,形成了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漫长而曲折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论是成就与辉煌,还是痛苦与挫折,都曾经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献身。无论是在盛世初开的如歌岁月,还是风雨如晦、不绝如缕的艰难时世,中国人民都自觉地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形成坚韧的民族凝聚力,使我们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形态,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而不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凝聚着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同理想,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是我们的“兴国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三个“倡导”分别体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中华优秀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而土壤深厚,因有时代精神的激发而充满生机活力,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支撑,指引着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奋勇前进。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他特别强调,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97]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那样,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民族的精神血脉。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98]他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99]

(二)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一个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不能只靠一个强大的经济体,还要有强大精神文化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100]2014年10月14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看成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01]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包括对中华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觉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还包含有一层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脉相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要承担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四个讲清楚,这四个讲清楚就是我们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要承担的历史任务。

“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10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总是保持着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文化纲领,制定文化政策,把握前进的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不断探索,从“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到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创新、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不同时期的文化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认识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1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0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思想的根本,就是要科学对待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而要“科学对待”,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07]这是我们党要承担起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责任。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08]

(三)“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09]这说明今天的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他因此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能做文化虚无主义者。[110]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11]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112]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他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13]因此,要按照时代的新要求,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总结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114]总之,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115]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116]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

[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8][英] 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9]《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0]《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11]《荀子·王制》。

[12]《孟子·梁惠王上》。

[13]《张载集·拾遗·近思录拾遗》。

[14]《论语·子罕》。

[15]《孟子·滕文公下》。

[16]《曹植集校注》卷3《白马篇》,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7]《文天祥诗选·过零丁洋》,黄兰波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8]《新五代史·杂传·冯道》,中华书局2015年版。

[19]《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第1版。

[20]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第1版。

[21]《尚书·周书·君陈》。

[22]《老子·十六章》。

[23]《礼记·中庸》。

[24]《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2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26]《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第1版。

[27]《周易·上经》。

[28]《论语·为政》。

[29]《诗经·大雅·文王》。

[30]《管子·宙合》。

[31]《宋史·王安石传》。

[3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3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页。

[3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35]《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第1版。

[3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习时报》2009年5月18日第1版。

[37]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3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39]《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4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4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4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4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44]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8页。

[45]陈祖武:《对待传统文化得有三种精神》, 《人民日报》2015年1月13日第7版。

[4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4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48]《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4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5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5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第1版。

[5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页。

[5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5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5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56][美] 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汪文君、姚霏、丁留宝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01页。

[5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58]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5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习时报》2009年5月18日第1版。

[60]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7页。

[6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页。

[6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6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6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6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7页。

[66]习近平:《构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和谐社会》,《人民日报》2005年11月9日第15版。

[67]习近平:《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世界和平——在第六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4日第3版。

[68]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69]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2版。

[70]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第2版。

[7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9页。

[72]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页。

[73]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6年1月22日第3版。

[74]习近平:《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第3版。

[75]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7日第2版。

[76]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77]习近平:《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世界和平——在第六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4日第3版。

[7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79]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8页。

[80]《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81]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0页。

[8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

[83]《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第1、2版。

[84]习近平:《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世界和平——在第六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4日第3版。

[85]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日第2版。

[86]《习近平致信祝贺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人民日报》2014年9月28日第1版。

[87]《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第1版。

[88]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2版。

[89]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9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8—59页。

[9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0页。

[92]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第2版。

[93]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日第2版。

[9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95]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31日第2版。

[9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页。

[97]《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第1版。

[9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99]《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第1版。

[100]《“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人民日报》2014年3月13日第1版。

[10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5页。

[10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10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10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10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10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107]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10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

[109]《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新华社,2013年9月26日。

[11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1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112]《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明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1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114]《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1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页。

[116]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8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