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56章

第五章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与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各国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差异较大,其农业发展的道路也各不相同。[1]中国走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需要探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习近平同志早在2007年就指出,中国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既不能照搬美国、加拿大等大规模经营、大机械作业的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韩国等依靠高补贴来维持小规模农户高收入和农产品高价格的做法,而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对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思考,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论述,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化和中国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承载中华民族乡愁的精神家园,农民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议题。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任务。

(一)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3]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要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开辟新途径,在建设美丽乡村上迈出新步伐,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内在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该方略明确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城乡实现融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城镇化和信息化,农业成了“四化”同步的“短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应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千万不要让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掉了队。一些国家没有协调好“四化”关系,忽视了农业现代化,出现了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现象,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现代化进程受阻,我们要引以为戒。因此,要从根本上确保中国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必须突出“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明确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千方百计地补齐农业这条“短腿”。[4]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事关重大,始终是我们治国安邦面临的头号任务。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但在耕地等资源日趋紧张、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粮食自给率连年下降,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实现农业现代化将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农业首先要树立“大农业”的思想。“重商轻农”的思想应该冷却,许多人觉得发展农业没有经济效益,其实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于我们懂不懂挖掘,有些人发展无公害农业,有些人搞农业旅游,有些人做农产品深加工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业其实可以带动其他附加产业的发展。[5]从理论上看,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继续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包括需要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把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可以把新常态下的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包括需要进一步挖掘农村投资潜力。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农产品仓储等农业基础设施,农村道路、饮水、环保等公共设施,住房和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投资,把农村的投资潜力释放出来,可以把新常态下的全国投资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6]

(二)农业现代化面临巨大挑战

“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优质、独特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农产品供给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越来越突出。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特色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产量增速超过了需求增速,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导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由于农产品质量、成本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中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优而不特的问题更加突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依靠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艰巨。[7]现在主要农产品价格顶到“天花板”,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农业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逼近约束“黄线”,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唯一出路就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统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8]

(三)农业现代化具有支撑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为52%,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9]“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实现了“保供增收”两大目标,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10]

“十三五”期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一是发展共识更加凝聚。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汇聚了强大推动力。二是外部拉动更加强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加快建立,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强劲拉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三是转型基础更加坚实。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民发展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原动力。四是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潜力巨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五是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

(一)发展目标

目标是引领行动的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指导性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11]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是中央把握农业现代化规律、立足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着眼农业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提出的战略要求,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早在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全面分析浙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就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12]

(二)发展定位: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

习近平同志早在1990年就明确提出“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这已成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定位。大农业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对当时福建闽东农业发展实践探索进行的理论提升,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大农业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小农业是满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大农业是面对市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农业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第一,大农业强调大粮食观。小农业讲以粮为纲,是小粮食观,主要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大农业讲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一种大粮食观,强调粮食、食品的重要性。大农业观认为,粮食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粮食生产能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林、牧、副、渔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粮食的供给。第二,大农业强调农林牧副渔业全面、融合发展。过去所讲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追求的只是单体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关注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大农业强调这些产业的融合立体发展。第三,大农业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传统农业发展观以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为导向,往往会导致农业发展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而大农业则把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强调发挥总体效益,“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3]第四,大农业注重面向市场。过去的小农业满足于自给自足,现在的大农业则要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农业商品化观念替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第五,大农业强调要积极认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统分特点。要摆正“统”与“分”的关系。所谓“分”,就是以家庭为主的生产经营单位,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所谓“统”,就是以基层农村组织为依托,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统”与“分”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不能一说“分”,就排斥任何形式的“统”;一说“统”,又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分”。正是这种“统”与“分”的结合,构成了目前农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营体制的基本形式。总之,无论讲“统”还是讲“分”,都不是要重新束缚生产力,而是要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不是收回农民的自主权,而是使农民更有效地行使自主权。第六,大农业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强调向农业多层次、深层次进军。从根本上讲,农业综合开发一是寻求大农业的广阔阵地,即农业的多层次开发;二是追求大农业的经济效益,向农业的深层次进军。农业的多层次开发,“就是要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些,思路打得广些。即开发利用一些宜农、宜林、宜渔的新资源,以适应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4]。农业的深层次开发,就是“通过改造现有的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的稳定高产;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开发荒地资源,以弥补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加强农业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提高土地生产率”[15],最终使农业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资源开发为主逐步转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内涵型生产为主;二是以产量型生产为主转向以质量型、出口型、创汇型生产为主;三是以小商品生产流通为主转向以大批量生产、大范围流通为主。”[16]

(三)根本途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显然,农业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遵循上述基本思想和要求,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连年增加,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生产正在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重大转变。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正在朝着现代化的目标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看到,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性矛盾仍然很多,各种新的风险在积聚。[17]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常态反映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农业发展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归根结底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导向”的重要论述,强调“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18]现在主要农产品价格顶到“天花板”,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农业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逼近约束“黄线”,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唯一的出路就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统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19]

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引致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处在“上升通道”,人工、农机作业等费用不断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价格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以实行最低收购价格的小麦和稻谷为例,2007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千克1.38—1.44元、1.40元、1.44元和1.50元,而2014年则分别为每千克2.36元、2.70元、2.76元和3.10元,7年内的提价幅度分别为64 %—71 %、92.9 %、91.7 %和106.7 %。[20]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如果不相应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补偿不了成本,生产就难以维持;而持续提高国内农产品收购价格,达到某一临界点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就会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将使中国农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这一两难困境的破除需要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国际大宗农产品到岸价格已经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国家对小麦、玉米等主要品种的支持已接近加入WTO时的承诺上限,加大“黄箱”支持也遇到了“天花板”。在两块“天花板”和一块“地板”的挤压下,农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农业比较效益显著下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出路仍是依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成就的取得是长期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增长,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例如,全国农业每年使用农用塑料薄膜约250万吨,而回收不足150万吨;在每年使用的180多万吨农药中,真正能够作用于农作物的不足1/3,由此造成了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如果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目标难以实现。[21]

2015年12月24—25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破解中国农业发展中的矛盾与挑战开出了“药方”。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2]

(四)农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老乡”的“小康”。农业现代化必须是让广大农民参与的现代化,必须是让广大农民分享其成果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农业现代化应以农民利益和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具体地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为新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路径。“三大体系”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其中,生产体系重在提升农业生产力,经营体系重在完善农业生产关系,二者又共同支撑产业体系,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有机融合。[23]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重点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通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比较优势,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

早在2007年,习近平同志就强调,经济高效就是做大做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能够带动农民致富的高效产业。他指出,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的农业主导产业,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选准若干拳头产品,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块状经济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知名品牌、有相当市场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当地农业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拥有连片镇村基地的特色农业强县。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24]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树立现代市场理念,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使农民尽快富起来。选准主导产业,持之以恒抓下去,不能多点开花,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25]

2.创新发展特色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生态脆弱区时特别强调,要发展特色产业。贫穷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的根本任务。生态脆弱区重点发展特色优质农牧产品,如以优质水果、干果、杂粮为主的特色农业,以优质牛羊及小动物为主的畜牧业,以藏药、蒙药、苗药、热带药等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发展少破坏或零污染的风景民俗旅游等。以特色农牧产品加工及生物资源利用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着重突出东产西进转移产业。重视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加速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组织化程度,加速推广节水等保护性农业技术等。[26]重视优质粮食生产,发展优质米、功能米、种子粮、高含油菜籽等特色产业。

3.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都市现代农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习近平同志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撰文提出,浙江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更有条件也更有必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他在天津考察时又提出,大城市要发挥独特优势,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现代都市型农业将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27]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是使农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都市农产品需求总量大、样式多、增长快、质量安全要求高,在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中处于引领地位。都市农业紧靠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具有先导性,同时都市农业一般水土资源禀赋较好,生产设施较为完善,现代生产要素优势突出,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地,有条件、有责任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上先行一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而且有利于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建设现代城市“后花园”。在促进生产上,通过做优做强特色农业,发挥品种、品质、品牌上的优势,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培育更多的绿色低碳产业。在改善生活上,通过开展农业旅游、休闲、体验等服务,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传统文化的去处。在提升生态上,通过增加农业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可以减少大气和水土污染,为城市守住绿水青山、留下蓝天白云。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都市农业近距离接受城市发展辐射带动,同时推动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服务城市发展,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上具有先天优势。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向农业、流向农村、造福农民,也有利于加快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功能拓展、效益提升。都市农业作为农业中先进生产要素最为聚集、创新活力最强的领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沃土”,是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器”。像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农家乐等新的业态和模式,大都是先在大中城市郊区探索出可行模式后,再复制推广到其他农村地区。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与农业的对接转化,从而催生更多的兴农新业态、富农新产业。[28]

(二)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依靠人力畜力、靠天吃饭的局面。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欠账多,抗灾能力弱,是粮食稳产增产的不利因素。早在2007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加强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促进标准农田建设。[29]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30]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2016年10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2.加强耕地治理保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是保护好高产良田。要着眼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3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保护的担子越来越重。要守住耕地和基本农田两道红线,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防止随意调整占用。还要提升耕地质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32]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13亿多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但必须带着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去做这项工作,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对耕地占补平衡以及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3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土地流转实践中,必须要求各地区原原本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它是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1.适度规模经营

近10年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变化、新问题。在土地经营模式上,农村土地流转带来了经营规模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在耕地利用方式上,由于长期粗放经营、滥用化肥农药,地越种越差,耕地质量下降,粮食稳产高产难度加大。在劳动力资源上,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年减少,出现农业兼业化、劳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谁来种地”的问题突出。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诸多任务中,如何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解决好谁来种地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34]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要发挥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形成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创新与运用的体制机制。无论是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金融服务的提供,还是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效益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要以一定的经营规模为前提。[35]2014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加强引导,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要坚持规模适度,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要根据各地基础和条件发展,确定合理的耕地经营规模加以引导,不能片面追求快和大,更不能忽视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的基本农情。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严格的门槛,建立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准入和监管制度作出明确规定。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动力加快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改革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家庭经营、统分结合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并且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不能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提出“三权分置”即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相互分离,回应了家庭经营本身的产权构造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总结,也是理论继承和创新。从理论上讲,家庭经营的突出作用是由农业产业特性决定的。农业生产空间分散且必须对自然环境的微小变化作出及时反应,这使农业生产的监督成本较高。农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高度一致,几乎不需要任何精确的劳动计量和过程监督就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农业生产的监督成本。只有以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才能保证生产者对农业劳动的全过程负责,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对各种变化作出快速反应。[36]

家庭经营在规模和组织上的局限性,涉及统分结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一方面是摆正“统”与“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继续稳定、完善、发展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双层经营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针对一些人片面强调农村市场化,忽视了农民组织化,而另外一些人片面强调农民组织化,怀疑甚至抵制农村市场化的情况,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37]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农民在市场交易时往往处于劣势;同时,由于农民群体高度分散,如果一味地推进市场化而忽视组织化,不仅会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会使整个农村市场的结构偏离公平竞争轨道,进而导致垄断现象的出现。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才能提高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地位,让农民不再仅仅是“受价者”;才能使分散的农民形成一个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农民尽快安全、顺利地进入国内外市场,并能够有效地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中国如果不能在21世纪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帮”的方式引导他们安全、顺利地进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那么要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将是不可能的。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率先颁布了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加快了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倡导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并在浙江瑞安率先试验,亲自召开全省现场会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在理论上拓展表述为“三重合作功能的一体化、三类合作组织的一体化、三级合作体系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大农合”(大规模综合性多层次农村合作组织)。至此,“三位一体”的合作制理论已经基本确立,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38]

3.重构集体经济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他指出,加强集体经济力量,目的在于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统”的职能。一是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机、水利等技术装备和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二是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按照国家计划因地制宜种植作物;三是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生产、科技、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等);四是把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的事管起来,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协调发展。[39]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个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1968年我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的时候,只不过是在全村搞了沼气化的科技活动,但却尝到了推广科技进步的甜头。”[40]他在福建省主政时发现和推广了农业特派员下乡的“南平经验”,这一经验后来成功移植到浙江和其他一些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41]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更多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所说的“藏粮于技”的深意。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研究开发促进粮食生产的技术,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地采用相应的技术,始终保持科学技术对粮食生产的支撑能力。通过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等,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给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42]

早在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阐述“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时,就对科技兴农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他指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个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4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科技的力量可以来开发、利用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可以节约要素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可以扩展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科技人才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特别嘱托要发挥袁隆平等科技领军人才的优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44]同年11月27日,他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座谈会时又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45]


[1]《求是网专访: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访谈》2015年第34期。

[2]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2007年3月21日第9版。

[3]《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第1版。

[4]徐守盛:《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4年第14期。

[5]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2、136—140页。

[6]《求是网专访: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访谈》2015年第34期。

[7]《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国发 〔2016〕58号)。

[8]蒋超良:《走好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论述》,《求是》2015年第8期。

[9]《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国发 〔2016〕58号)。

[10]韩长赋:《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安徽小岗村重要讲话体会》,《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第15版。

[11]《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12]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2007年3月21日第9版。

[1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2页。

[14]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6页。

[15]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7页。

[16]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7页。

[17]韩长赋:《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5年第2期。

[18]《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19]蒋超良:《走好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论述》,《求是》2015年第8期。

[20]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5年第6期。

[21]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5年第6期。

[2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6日第1版。

[23]参见韩长赋《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安徽小岗村重要讲话体会》,《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第15版。

[24]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2007年3月21日第9版。

[25]强卫:《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7月15日第7版。

[26]张正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有哪些新判断》, 《人民论坛》2015年10月下。

[27]参见张正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有哪些新判断》,《人民论坛》2015年10月下。

[28]《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农民日报》2016年5月12日第1版。

[29]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2007年3月21日第9版。

[30]《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31]张正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有哪些新判断》, 《人民论坛》2015年10月下。

[32]蒋超良:《走好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论述》,《求是》2015年第8期。

[33]《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 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人民日报》2015年5月27日第1版。

[34]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5年第6期。

[35]《构建“三大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安徽日报》2016年4月9日第1版。

[36]韩俊:《农业改革须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经济日报》2014年8月7日第14版。

[37]参见陈林《习近平“三农”思想发展脉络》,《人民论坛》2015年10月下。

[38]参见陈林《习近平“三农”思想发展脉络》,《人民论坛》2015年10月下。

[39]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6页。

[40]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139页。

[41]《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42]郭俊奎:《习近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传递啥新理念?》, 2016年3月9日,人民网。

[4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页。

[44]参见徐守盛《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4年第14期。

[45]《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