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5章

第七章 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基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一种真理性学说,也是立足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价值观体系。它既要合理地“解释世界”,更要立足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改变世界”,实现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实践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等重要观点,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想、信念、信仰,既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又属于价值观范畴。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信仰是真理性与价值性、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信仰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确立并终身践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1]

对于理想、信念的世界观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明确提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理想信念观点的一个重要理论特色,是不仅从世界观的维度,而且侧重于价值论的角度去阐述,实现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整个民族的维度,阐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2]他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就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而言,在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精神建设;就党的建设而言,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同时,必须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就党的执政策略而言,在坚实人民群众这一执政基础的同时,必须永不动摇崇高信仰这一强大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重视发展生产力、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理想信念问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要有一股精神力量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党心、民心,这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问题、核心价值观的主导问题、理想信念的主心骨问题。只有解决好精神力量的指南问题、凝聚人心问题,才能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才能解决好社会分配、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民族和政党这三个维度,系统论述了社会理想、民族理想和党的理想的一致性、科学性和极端重要性,构建和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理想信念体系。他反复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当今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在思想和价值方面的较量更加激烈。一个民族若没有深厚的精神力量,就不会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国家若放弃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即使社会怎么发展,经济怎么繁荣,也难以岿然屹立于世界。只有思想搞对头了,只有认识统一了,步调才能够一致。靠什么凝聚人心、提高人的精神力量?就是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靠理想信念,要靠“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中华民族有一个特点,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关键的时刻,都有一个凝聚人心的东西,发挥着让中华民族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进一步前进的作用。回眸从辛亥革命到现在,我们为什么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一个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理想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时刻警惕和防止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滑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随之土崩瓦解。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这些危险的动摇表现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丧失信心,一味追求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上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在根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下,常常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噱头”,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判断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首要标准就是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一个党的干部,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即便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部。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命脉。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进,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3]共产党人的心中始终要有共产主义这盏“明灯”。广大党员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固然要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但心中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不能丢,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成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这里不能丢的理想信念,不是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而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我们走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去体会和认识。“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辟出来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又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符合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倍加珍惜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这条道路,牢记我国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共产党员讲理想信念,始终不能离开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共产党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个道理。丢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就不坚定,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及其各种表现形式,都与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坚定和缺失有联系。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其天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作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理想信念具有客观性与现实性。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将其归结为“四个能否”,即,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上述四个客观标准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能够指导广大共产党员更好地开展现实活动。“四个能否”所阐述的党员干部在思想、行动、作风、精神等方面应该具备的态度和立场,正是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以“四个能否”为方法论依据,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建设为基础,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要抓好思想建设这一根本,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它科学阐述的共产主义决不是虚无缥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同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联系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党员干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研读,真正地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培育我们的精神家园。

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一核心,把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理想信念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性就是最大的德。党员干部出现问题,主要是出在党性薄弱上。党性教育要始终紧扣理想信念,要紧密联系历史与现实,提炼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价值。党员干部要充分学习党的历史,认清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历史。他强调要深刻理解“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古训,把对中国革命史的态度问题当成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坚决捍卫党的历史。

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一基础,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将坚定理想信念和注重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必然会注重道德修养;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必然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水平,激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事业而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6]一个有理想的人,应该看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标,给个体的自我实现找到正确的方向,使个体的存在成为社会整体的一个和谐因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党员干部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金钱观、婚姻观,正确地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融入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去。

理想作为人们的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所做的科学判断,规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或长远目标,从思想上鼓舞人们不懈追求和奋斗。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整个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追求和愿景。它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的客观概括,又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深刻揭示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科学性及现实性,高度诠释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高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如何付诸实践,是后来人的使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空想的区别在于,现实中是否有客观的依据,而非人们“见过”或“没有见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内部所产生的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只是指出其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历来反对幻想式地预测未来。正是因为具有这种严格的科学性,我们共产党人没有陷入空想,而是脚踏实地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在它们各自此前“没人见过”的理想,但它们都已经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而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的奋斗目标一个接着一个从理想变成现实,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实践对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的最强有力的证明。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及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它是很容易实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对其科学性及必然性的否定,而恰恰是最好的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7]我们要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是遥遥无期的”“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等各种错误的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是有着明确的社会发展状态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8]其次,它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理想,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所普遍追求的比较贴近的理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现阶段,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两个建成”而奋斗。最后,它是全体中国人民都可以认同和追求的共同的理想,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与阶段理想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奋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基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或者内在一致性,一方面体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最高原则和最终目的,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发展方向。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随时都不能忘记和背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方向。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前提条件,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的结合,因而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阶段。任何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拒绝因只顾眼前利益而迷失方向的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实现。他要求我们,要坚决同割裂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做法作斗争,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在认清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关系的同时,共产党员还应当将理想和实践结合起来。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同这个实际相结合,并提出符合这个实际的纲领,制定符合这个实际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纲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这样的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9]这就是说,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而不是像有人说的,是什么和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它的发展前途是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一级比一级高的阶段,最终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我们必须具有这样的信心。为此,就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统一的思想,明了做好现阶段的工作和下阶段目标的联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作为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毫不偏离地贯彻执行。

中国梦是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续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历史逻辑、世界历史意义和实现路径,真正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发出了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时代强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对中国梦的概念作了完整诠释,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传承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走向的深刻揭示。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寻找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探索之后,苦难深重的中国终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双重的: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由此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自信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强大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近现代发展历史逻辑的科学把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图富强的壮志豪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明确了中国梦的实质内涵和历史逻辑,而且深刻地诠释了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实现路径。他强调:“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10]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不懈反抗外部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艰难前行的。这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走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实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也必将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梦是造福世界之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闭关自守、抱残守缺,而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从世界不同文明中汲取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中国梦是推动人类进步之梦。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梦一定会如期实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团结一心、奋力实现中国梦指明了科学路径。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南。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既充满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理论指引。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执政活动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将党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牢固的实践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逐梦之旅”中必须坚持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民族复兴之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没有对民族的热爱、没有为民族复兴而开拓创新的精神,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将遥遥无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撑。中国道路未来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必须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大力发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思潮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任何价值观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1]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当代中国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3]。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日益激烈。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必须“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发展物质文明这一“硬实力”,同时也包括发展精神文明这一“软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5]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要承接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凸显世界潮流、国际视野、全球共识,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高举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的大旗,站在人类价值观的制高点,既不断推进自身建设,又为人类文明发展增添新内容,做出新贡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核心价值观既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也是行动向导。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全体人民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7]。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制定和治理实践中,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通过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形成一种使各行各业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是运用先进典型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重大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连续十多年开展的“感动中国人物年度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二是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充分发挥好文化、文艺的教育功能,润物细无声,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三是通过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和微电影等方式,根据“微时代”媒体传播的新特点,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和宣传力度。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注意抓住两个重点群体:其一是党员干部。干部是群众的“领头羊”,干部带了头群众才能有劲头。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先进思想、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其二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8]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他反复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5000多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为此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即“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9]这“四个讲清楚”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仅体现了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还具有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针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创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0]正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能够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离不开其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在这两千多年的绵延发展中,儒家思想和其他学说始终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它们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根植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保守和落后的部分,但其精华部分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各种文明智慧与精神力量,显示出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同时代的人们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其文化心理,是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与提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培育和激发了我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品质,依靠它,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辉煌业绩、开辟了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思想的时代价值,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内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他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高扬的精神旗帜作为指引,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作为支撑;走兴国之路和强国之路,需要有凝心聚气的魂魄。这样的指引、支撑和魂魄,就是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更好地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民族特质,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它既是对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固有根本,后者是前者的当代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所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汲取丰富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借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汇聚了历朝历代的治国理政智慧,诸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些治国理政的智慧当作今日的重要镜鉴,从中找寻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锁钥,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告诉我们,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在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下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中国文化自我觉醒、自我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整个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势必实现现代化。

如何对待本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始终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始终重视借鉴和运用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2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具体分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内容属于精华,在当代仍具有积极、革新、进步的意义,哪些内容属于糟粕,在当代只具有消极、保守、落后的意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为我所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以是否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否有助于建设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标准,积极做好传统文化的甄别、剔除、取舍与创造转化的工作。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让中华文明在革故鼎新中再谱新曲、再创辉煌。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要坚持立足本国和面向世界相结合。不同民族、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它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好坏的价值标准。实际上,各个民族、国家的价值观本质上是自己民族、国家利益理性选择的观念表达,维护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捍卫自己的利益,就是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本国民族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6]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而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而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而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正是在交流互鉴中,人们了解了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特之处,了解了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火光。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而丰富自身,相互交流而确证自身。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3页。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

[4]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0日,人民网。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3—24页。

[6]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7]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5页。

[9]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75页。

[1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页。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3页。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9页。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3页。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81页。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页。

[1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5—156页。

[20]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1—42页。

[2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6页。

[2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7页。

[23]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31日,新华网。

[24]《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页。

[2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