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33章

第一章 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认知和理论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怎样认识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需要系统回答的时代课题,也是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阶段、基本地位、战略举措、建设使命、发展目标等基本认知的根本性、系统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新要求,着眼人民群众新期待,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景全貌,是不断巩固和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新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文明”与“蒙昧”“野蛮”相对应,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的主要标志是:第一,文字的发明。美国学者摩尔根说:“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3]第二,铁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恩格斯就此指出,“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剑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的时代。铁已在为人类服务”[4]。他又说,“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5]

基于生产方式的阶段性特征,人类的文明形态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或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的生活资料,狩猎采集是最重要的生产劳动,火、石器、弓箭是重要的谋生工具,燧人氏发明的“堆木造火,钻燧取火”的方法被推广开来,人类从此逐渐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吃熟食的时代。因而,在蒙昧的原始时代,人与自然没有决然的界限,人基本上以动物的生存方式适应自然,过着如动物一样茹毛饮血的生活。马克思对此作过阐述,他说:“动物实际生活中唯一的平等形式,是同种动物之间的平等;这是这个种本身的平等,但不是属的平等。动物的属只在不同种动物的敌对关系中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种的动物在相互的斗争中来确立自己的特别的属性。自然界在猛兽的胃里为不同种的动物设立了一个结合的场所、合并的熔炉和相互联系的联络站。”[6]经过与自然界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随着人对自然的胜利,人类才把自己同动物和自然界分离出来,“明于天人之分”,并逐步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觉意识。但整体看,人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盲目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并且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简朴的原始文明意识。

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青铜器、陶器和铁器的使用,特别是铁器农具的使用使人类生产活动开始主动转向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开始探索获取最大劳动成果的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然而,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自然报复不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

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8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创了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就此指出: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摩擦取火是把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变革,是物质生产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正因如此,恩格斯称: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发明。资产阶级通过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以机器制造为基础,扩展到采矿业、能源和原材料生产、石油和石油化工业、冶金和金属加工业、汽车飞机制造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医疗和服务业等产业,促进人类跨入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和现代化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现代社会生活,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它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以人类中心主义的姿态对地球立法、为世界定规则,“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7]

但诚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8]20世纪中叶前后的二三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史称“八大公害”。典型的如,1948年10月的美国多诺拉事件,多诺拉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其他氧化物与大气烟尘共同作用,生成硫酸烟雾,使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1952年12月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导致4000多人死亡;1955—1968年长达十多年的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生活在日本富山平原地区的人们,由于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死亡者达200多人。

300年来,工业文明在它人定胜天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实现了生产力各要素中最具革命性要素的变革。整个工业文明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产生出令人生畏的能量,创造出超越有人类以来数以亿万倍的物质财富,却也制造出日复一日、积重难返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严格的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以巨大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投入建设规模庞大的环保产业,对废物进行净化处理;也通过高端产业升级和低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所谓“局部有所改善”,或者自诩的环境良好优越感。但是,环境问题,当它以生态系统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局部行动和局部改善,就显得毫无成效。当今时代,人类正在逼近环境恶化的“引爆点”,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衰退、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锐减、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原因,从技术层面分析,把本应统一的生产过程分割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设备进行产品生产,另一部分设备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理。实践表明,净化设施的生产、建设和运转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而且面源污染处理难度很大,还会造成资源能源二次消耗和二次环境污染。从伦理层面分析,人类共同享有一个地球家园。为了追求资本最大利润,只管西半球,不管东半球;只管北半球,不管南半球,这是不公正的,也是不道义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 ‘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在发展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9]要解决这种基本矛盾,克服全面危机,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10]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需要建设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这是一种社会全面转型,是一种光荣的历史使命。

生态化生产方式的兴起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传统工业经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以生态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系统管理科学和复杂系统工程、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技术等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跨度上,将当时已经出现的以信息产业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提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问题,我们不但要迎接第五次产业革命,而且要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补课,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11]

纵观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大变革,都遵循和伴随着文明与生态的更替规律、历史交融和自然转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3],“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4]。作为西亚最早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流域文明)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当今时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亦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公害。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一定要遵循生态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华文明负责,对人类文明负责。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时刻,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事业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努力“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5],实现“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1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而组合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并且不断地从较低的层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变化,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有机体,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不同领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发展形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互协作、相互推动、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发展形态。在这里,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存基础和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关系范畴提出了崭新的科学论断。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中国梦”伟大愿景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中的应有地位,又极大凸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实现愿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有机统一,反复强调坚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17]

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高度一致性。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整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的,是内在地、逻辑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源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源自社会主义能最大限度地遵循人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然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8]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社会主义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代表人民掌权的党和政府,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而是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超越了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角度和高度,将团结、引导和带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赴人类社会的美好前程。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马克思认为,正是因为融入了实践因素,自然也成为社会的、历史的自然即人化的自然。当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恰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之间的矛盾,现在越来越突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对解决这一矛盾的战略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等等。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

前文所述的发生在20世纪西方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都造成巨大影响。有些国家和地区,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应探索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传统格局的质的跨越,使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它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在整体推进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性地位,强化协同创新,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总布局是回答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总战略是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四个全面”战略,既是战略目标、发展目标,也是战略举措、战略抓手。从逻辑关系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体两翼”,全面从严治党则是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又无不涵盖生态文明建设,也无不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目标。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体现“小康不小康,生态环境是关键”。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不能说经济硬性发展了,人民群众软性、弹性的生活质量就下降了。从近年来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后果来看,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还要加上“生命健康”,走“四生共赢”的文明发展之路,才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更符合小康社会基本要义特征的社会文明结构。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把生态文明纳入体制机制建设轨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涵盖并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性安排文件相继出台,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等。这都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变革,意义非常深远,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的变革意识和历史担当。

三是全面依法治国,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法律解释的实施、新修订和新说明,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引领,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自觉。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彻底扭转政绩观,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公平的生态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和改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扭转过去一度唯GDP主义的政绩观,要着力发挥好评价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坚持评价与考核相结合,评价重在引导,在指标体系中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等反映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权重;考核重在约束和奖惩,将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这对于形成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党政领导与部门联动的新政绩观,引导和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夙愿与共同追求。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党的十九大又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全方位的变革,需要一种从价值到文化、从经济到政治的全面创新与全方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搞不好,势必影响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强调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这种理念终将促使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向中华文明、向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和思想的复归;中国梦探寻近代170多年来中华民族从列强横行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这种理念要求我们深切感受因饱受屈辱、久经战乱、满目疮痍、山河破碎而导致的中华传统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断裂和历史阵痛,要求我们淡定而理性地看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难性。今天,中国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梦想照进现实的重要内容,昭示一个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然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和行动上的支持。

(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并在多处强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报告在第一部分,即“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报告在第三部分,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又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在第四部分,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又一次指出: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1]

回顾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确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目标开始,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30年间,这个目标在整体上坚持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极大地凸显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新的拓展,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目标和发展动力。换言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一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了大量专门论述和重要批示,提出了许多充满哲学思辨、经济理性、人文情怀、全球视野的崭新科学论断,以深情、朴实的言语,清新、自然的文风,深邃、厚重的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地回答了我国和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推动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一系列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新的科学论断。比如,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2];关于生态文明的政治经济学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3],“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4];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25];关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6];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7];关于生态文明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28];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9];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0];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全球视野推动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1],“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32]。恩格斯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33]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部科学论断,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历史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由古人到今人,由今人到后人;由国内到国际,由国际到国内,以开放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自然真挚的爱、持续的创作热情和渊博的生态学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新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坚持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建设、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建设是实现途径,归根结底,就是两点:一是立足当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融”定天下。二是面向未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居首,不断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全面、科学完整地回答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全貌的根本性问题。全面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着眼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眼人民群众生态环保需要新期待,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全面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基本学说、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创新性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崭新的生态文明观、新的理论境界、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自在”自然与人化社会之间关系的真正统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实践的发展。可以说,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有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从本质上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自然辩证法一样,都是一种学说体系。特别是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所蕴含的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等,无不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辩证法的熟稔和运用自如。也进而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科学论断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相关科学论断一样,一并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成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真理光辉的生态文明建设独立篇章,既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南、根本遵循,也为指导《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落地生根提供“中国方案”“东方智慧”。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的内涵体系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4],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廓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基本内涵或云里雾里,或失之偏颇,或人为放小,或恣意放大的概念。尊重自然,就是要明确是自然孕育并哺育了人类,自然就是人类的生身父母、衣食父母。恰如恩格斯所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35];顺应自然,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行。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6]保护自然,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如果说尊重自然是认识的问题,顺应自然是方法的问题,今天,由于环境破坏、生态退化和资源约束趋紧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就是人类在实践上无以复加、肆意地摧残和掠夺自然而导致的恶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7]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新境界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这一创立过程是艰苦的探索。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些基本思想,但是直到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恩格斯才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集中而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恩格斯本人就此曾作说明指出,力图“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次彻底的”“脱毛”[38]。21世纪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形成了全新的人融于自然、自然优先于人类的科学论断: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39]的新概括、新发展,它促使人类重新审视占据工业文明数百年历程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境界,显示出巨大的理论魅力,成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人文仰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文明史观范畴的生态文明运行规律。文明史观放眼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交互史。人与自然关系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由低级走向高级。在人类四大古文明发展史上,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下游地区,古印度文明主要发源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主要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它们都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方,但文明却因为大量砍伐森林和侵占湿地,沃野变荒漠后或衰落或转移。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五千多年,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当今中国,处于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仅以水污染与治理为例,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一的三条大江——长江、黄河、珠江正在遭受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率先探索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一种历史机遇,是时代发展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所揭示的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为根本出发点,更加自觉地遵循生态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更好地保护生态,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二)“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动力体系

两个清醒认识:以问题导向凸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国情观。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41]

当代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邓小平同志曾经预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42]。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反应强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论断,关键在资源和粗放发展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43]因而,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发展将难以为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民生导向凸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群众观。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可以说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必然会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人民群众不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有更多不满。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44]“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4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导向凸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辩证观。对于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曾经一度在认识上有误区,把两者对立起来,在实践中走了弯路。生产力决定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发展依赖自然界的物质资源;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用等必备的生活资料都是从自然界获得的;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但是,由于环境的急剧破坏和生态的加速退化,大地上流淌的水、土地上生产的粮食、作为物质的空气,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因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力,不是先进生产力。我们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落到实处,使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使人们认识到,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质量概念,是真正的生产力。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绿色产业导向凸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①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但总体看,我国一度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

①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2013年9月7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江河水系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土壤污染问题以及频繁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问题,等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缺乏足够和充分的认识,忽视了社会生产的长远后果。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46]基于此,我们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之“新”视角看待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经济增长将与过去一度忽视或轻视环境保护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告别;以新常态之“常”视角看待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展望,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一定有希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成为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契机。

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共有一个生态家园凸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就全球范围来看,自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战略;2013年,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被正式写入决定案文。这表明,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从文明交流的角度看,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要共同坚持文明多样性,引领文明互容、文明互鉴、文明互通的世界潮流,为人类文明共同进步作出贡献,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48]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四个建设、在“五位一体”中占有“突出地位”所形成的“一融于四”的新战略意义。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一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由目前我们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资源环境状况和严峻形势所决定的。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上以自然恢复为主,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基础策略、底线思维。二是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由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所决定的。绿色发展,侧重于传统产业及其经济的产业升级,更多地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循环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基本理念是没有废物,强调所谓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质是解决资源再循环、再利用问题,尽可能减少因废物不再利用对环境形成的破坏;低碳发展就是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降低能耗强度、碳强度以及碳排放总量,是与气候变化非常紧密的关联理念和发展状态。这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必经之路。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一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这是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的当务之急。干部是在党的各级组织中起带头作用的人员,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干部的考核标准不改变,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就起不到威慑作用。破坏了生态环境,“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49],这是危险的导向,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这是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的关键。生态文明加强顶层设计,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是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三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的常态化。这是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的根本。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一是不断形成新的生活方式。这是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理念转折。在我国,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浪费性消费,正在日复一日地影响着人们内心真正的幸福,使人们陷入物质主义的庸俗之中不能自拔。中央大力推行的八项规定,是对干部追求奢华消费的强有力约束。这么多人口的大国,这么有限的耕地资源,亟待形成一种简朴、低碳、公正、绿色的生活方式。二是弘扬中华文化软实力。这是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文化守护。五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包含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成为中华生态文明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天人合一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又是中华生态文明的特质。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一定要守护、传承和创新老祖宗的文化基因,要在深刻解答“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思考、人文思考中形成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寄托。三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50]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中,文明、和谐、平等、公正,也必然蕴含生态文明之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和谐、人与自然平等之平等,祖宗与当代、当代与后代公正享有环境正义之公正。我们要在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一是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这是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当前,要特别注重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污染、饮用水污染、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学品污染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高度关注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生态安全问题。这是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的着眼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51]三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的发力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要打破政府部门绝对主导、单向推动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有了更为直观的“生态文明体系”的表述,为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体系注入了新理念。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11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时隔7年后,召开的“第八次”却又是“首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以“第八次”论,体现了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执着探索和不懈追求;以“首届”论,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组建生态环境部新机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新任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背景下,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生态环境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体系”并明确生态文明体系的丰富内涵,这即是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向生态文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大发展战略,昭示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社会,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清晰勾勒和描绘出美丽中国总蓝图和总蓝图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建设基本路径。在这里:

第一,生态经济体系是基础,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坚持的物质基础。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观,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动力;始终把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实现和确保生产活动结果绿色化和生态化的途径、约束和保障,坚守“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基本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的绿色化;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构筑绿色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党的意志基石、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深化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科学政绩观建设,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划定生态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他说,“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虑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社会主义正是通过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从而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社会构筑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及其一系列制度和法治保障。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灵魂,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文明传承5000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民意所在”,要“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第四,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责任、动力和载体,是上限、底线和红线。要从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保障的战略高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空气、水和土壤三大战役为目标责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页。

[3][美]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2—14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3页。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124页。

[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第125页。

[11]参见钱学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第六次产业革命——钱学森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四封信》,《生态农业研究》1994年第3期。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2页。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1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19]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载《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页。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2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2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24]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2013年9月7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2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26]《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五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南方日报》2012年12月19日F02版。

[2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4页。

[28]习近平:《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2014年7月11日第12版。

[2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页。

[30]《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

[3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华社,2015年3月24日。

[3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5页。

[34]《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1页。

[3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9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

[41]《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4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

[4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载《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页。

[47]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页。

[48]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第1版。

[4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0页。

[50]《“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7月24日第5版。

[5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05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