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13章

导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题,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五个方面对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定位中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刻阐释了文化自信决定文艺发展,文艺繁荣影响民族复兴的逻辑关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有关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2014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次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共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涵盖文艺创作与文艺工作的主要问题,为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参照。讲话发表以后,引发了理论界和文艺界的广泛讨论,讲话提出的基本思想也已成为文艺工作者创作、创造、创新的理论指南。这次文艺讲话的重要意义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前言”中所说:“讲话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定方向、立纲领,点问题、提神气,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判断、新要求,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讲话……是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光芒,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1]

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认真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文艺工作的新实际,吸收文艺发展的新成果,进一步从做好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对文艺工作作出了战略性、纲领性部署,为当前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方案,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不言自明。

2016 年5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专家学者一起“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2]。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3] 等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这不仅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道路,也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建构思路。

2016 年11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作了讲话,该讲话是继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又一个针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讲话肯定了2014 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我国文艺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同时针对文艺工作的具体问题,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这是自2016 年7 月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之后,[5]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作出的最为完整详细的论述。二是“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从艺术创作入手,对文艺反映人民、典型人物塑造、艺术再现、写出新史诗、判断素材、阅读生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三是“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作生产优秀作品,对文艺创新的意义、创新的方法、需要克服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四是“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这一部分是从文艺的铸魂作用说起,对创作者的态度、德艺修养的提高、责任和担当的意义等进行了重点论述。除了这四点希望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这次讲话中重点论述了文艺在人才培养、改进党对文艺的领导、文艺高峰的到来等方面的问题。[6]

可以说,关于文艺问题,连续四年如此密集地由党的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中央颁布“意见”,在过去是没有的,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出文艺工作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在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文艺的发展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中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时代发展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事关我国文艺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这不仅为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方案,也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对话和交流提供了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有文学情结而又懂得文学的人,在他的文章或讲话中提到的作家有几百人,所引用过的诗词文章不计其数。他热爱文学,在陕北插队的时候,走30里路只为去另一位知青那里借歌德的《浮士德》来读;他善于与作家交朋友,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了作家贾大山,贾大山过世后,还专门写了悼念文章;他和路遥十分熟悉,当年一起住过窑洞,做过深入的交流;他对世界各国的许多文学经典烂熟于心,多次出访都能以文艺拉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感情。文学的作用无他,但能在长期的陶冶下,让人心正、身修、德明,如《大学》所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懂得文学,懂得文学对个人修养与精神提升的重要价值,懂得文学与国运兴衰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懂得文学在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的讲话并非案头之作,而是对当下文艺现实问题的有的放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文艺应该“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然而今天,我们的文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文艺没有了生命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 ‘高原’缺 ‘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7] 可以说,文艺创作在今天逃避崇高、虚无历史、拒写现实、颠覆传统、解构美好的现象十分严重。创作者心情浮躁、精神贫弱、价值缺失、魂无定所,盲目个性化的写作现象十分严重。心中没有人民,笔下没有乾坤,既丧失艺术追求,也谈不上审美情趣;既忘记责任担当,也缺乏艺术理想的现象十分严重。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创作成为发财的手段,批评成了致富的工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讲,文艺上的浮躁折射出了社会的浮躁、思想的虚空和精神上的自甘堕落。虽然今天我们处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8],“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9],然而在难得的历史条件与际遇面前,本该有所作为的文艺却哑然失声,无所适从,丧失了应有的提神聚气作用,忘记了本来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的讲话,正是对以上诸种文艺乱象及其存在问题的有感而发,四次讲话都十分强调文艺在当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今后从事文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

首先,文艺要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回顾世界历史,不论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还是我国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或是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这些激动人心的时代,都与文艺息息相关,都深受文艺的启迪与影响。而今天我们步入新的时代,也需要新的思想引领,也需要新的文艺先行。其次,文艺要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10]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种种问题的病根就在于一些人价值观的缺失,因此他希望通过文艺来铸造灵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1]。另外,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也要在文艺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得以实现。最后,人民需要文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时刻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3]。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14],“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5],“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6]

此外,文艺还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发挥作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 今天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18]。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民族形象的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民族精神的凝聚、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创造等已显得非常必要。加之2008 年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来,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徘徊不前,持续低迷,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表现出的各种优越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艺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方面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他希望“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19],以文艺的方式“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把中国经验推介出去,“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21]。当然,文艺自身也可以作为一种“中国方案”推介出去,为世界人民提供文化精神食粮。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得十分清楚:“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22] 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实力已成为赢得世界人民尊重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深入研究和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的精神价值、突出特征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文艺认识,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还将为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体系作出贡献。

本书所重点探讨的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创作者的素养、文艺精品的创造、中国精神的弘扬、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新媒体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重塑、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等内容,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与论述的主题,也是当下我国文艺工作需要突出解决和应对的问题。研究和澄清这些问题,对于完整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于改变人们在文艺作用方面的糊涂认识,改进创作风气,提振文艺精神,消解错误思潮,引导正面批评,推动文艺消费等方面必将产生很好的作用。同时,本书从文艺的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功能论、批评论等不同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所进行的这些梳理与研究,也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以及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发展提供准备和思路,为世界文艺理论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中国贡献”作出我们的努力。当然,本书主要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系列重要讲话的认识和体会,研究得还比较粗浅,还不能完全呈现仍在发展中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的整体风貌,有些认识甚至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希望学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


[1]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前言”。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页。

[5]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参见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页。

[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页。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4页。

[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页。

[1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

[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14页。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41页。

[1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1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

[2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

[2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