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第52章

“两弹一星”扬国威

“两弹一星”扬国威

故事原委

2011年1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同志在看望“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时说道:“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和发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不断开辟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故事延展

“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伟人决策搞“两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毅然作出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并确定“两弹一星”的研制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1956年,研制原子弹和导弹被列入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毛泽东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同年,国务院先后成立了研制导弹和原子弹的专门机构,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伟大事业中。

独立自主搞“两弹”

1957年10月,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此后,苏联在导弹和原子弹方面提供的不同程度的技术援助,对中国原子弹、导弹研制的起步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1959年6月起,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1960年,苏联决定撤走专家。有人曾因此断言,中国核工业已经遭到毁灭性打击,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苏联单方面毁约后,我国原子弹、导弹研制进入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新阶段。1959年7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并将第一颗原子弹以苏联毁约的年月“596”作为代号。

举国通力搞“两弹”

1962年11月17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原子能事业领导的决定,正式成立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以周恩来为主任,以贺龙、李富春、李先念、聂荣臻、薄一波、陆定一、罗瑞卿七位副总理和赵尔陆、张爱萍、王鹤寿、刘杰、孙志远、段君毅、高扬七位部长为成员组成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专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我国原子能工业建设,后来,专委会还加强了对加速导弹和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中央专委会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进程。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著名科学家、中青年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保障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协同攻关,使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两弹”爆炸起云烟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事业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继原子弹爆炸成功后,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12月26日,中国第一枚中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制造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核武器发展进程有了质的飞跃。

1980年5月,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人造卫星飞上天

早在1958年5月,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科学院先行进行了理论探索,到1965年火箭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国防科委提出了卫星研制的工作报告,获得中央批准。1968年,成立了钱学森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1月,“长征一号”三级运载火箭试验成功。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邓小平在1988年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故事启迪

时至今日,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并且处于不断充实、更新,再充实、再更新的过程——这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鲜活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就是希望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个人的科学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