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案例 > 第46章

案例分析

推动科学普及与舆论引导有机结合*——科技部成立舆论专班开展应急科普的探索与实践

一、社交网络时代舆论环境的复杂性

信息质量难以监管,扩散速度快。社交网络更容易突破时空限制,便于人们接收来自现场的信息。信息一经发布就通过社交网络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扩散,信息流动的自由性和快速性使得夸大事实、存在谬误乃至虚假的信息更容易得到扩散。而社交媒体因其诞生时间短、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存在管理困难的问题。

虚假信息隐蔽性强,易通过身边人传播,识别机制更难建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有的内容往往依托自媒体以提醒亲朋好友或相识朋友群的姿态出现。这不仅在传播上更加具有隐蔽性,而且更难以被识别,容易快速扩散,诱发负面舆情。

舆论传播的公众参与性强。社交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人人都是传播者、加工者,但其中相当多人在传播和加工网络信息时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判断力缺乏。公众对信息真假不敏感,未经思考便可能随手转发,无意中就成为了谣言和过激言论的放大器,当了伪科学的“二传手”,传播了恐慌。

信息过载。社交网络时代,来自互联网的信息激增,导致信息过载。疫情初期,关于疫情的各种报道在社交网络多轮循环,大量无用信息和有效信息交织在一起,鱼目混珠,真假难分。一方面,信息过载会引发“信息焦虑”“信息疲劳”“信息焦虑与恐慌”等。另一方面,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个体的社会感知受到互联网的信息影响非常明显。人们所面临的信息量越庞杂越碎片化,主观判断力就越低,越倾向于认同和相信媒介所描绘的世界。

“信息茧房”。社交网络赋予人们自主选择的权限。但由于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的信息,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再加上媒体算法的存在,人们在海量信息中选择的可能是偏颇的、自己感兴趣的不完整信息,而很少关注相反的看法,由此造成疫情舆论极化现象。

媒体审判。在社交网络中,某些具有“大V”性质的社交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容易充当意见领袖。他们首先或较多接触疫情相关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左右公众态度,对事件的走向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科学力量引导舆论的体现

思路上要从单向度传达的“宣传观”,转变为主动引导的“舆论观”。科学技术部成立舆论专班恰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路的转变。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日益成为公共开放的事业,其客观性是通过包容不同的社会立场与观点的沟通而获得的,而不是专业人士看似理性的自说自话。为此,科学力量不能抱持单向度向公众告知信息的“宣传观”,应该注重引导和参与的“引导观”。这意味着科学力量应当理解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理解习惯,与民众共情,以引导而非说教的方式,化解公众的疑虑。特别是在应急科普中,要及时提供科学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科学共同体的行动。

树立全局意识,突破本位主义。科学技术部的本职工作是领导抗疫科研攻关,但在本次舆情应对过程中,科学技术部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工作,推动科技人员与社会沟通,体现了舆论引导的全局观和大局观。

保持敏捷反应能力,提高回应级别权威性。疫情初期的“抢发论文事件”经网上报道,迅速引爆舆论,引发公众对科学界的广泛质疑。科学技术部1月29日便立即发出《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行回应,有效平息了舆论。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科学家在决策支持和科研攻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科学的信任危机无疑会对危机应对产生重大的负面效应。在社交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为此,需要以敏捷的反应能力和权威的回应级别,对虚假信息和错误舆论进行有力引导和干预。

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流程制度,集中资源力量。提升应急科普能力,靠的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此次科学技术部建立的舆论专班制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建立应急科普主体的协作机制,让管理部门、专家、媒体、科普工作者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在舆论专班下建立权威的应急科普传播工作团队,建立一支涵盖领域广、专业素质高的应急科普专家队伍,破除科普资源分散、碎片化问题,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发声,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

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切实可行、可资借鉴的科学传播策略

重视表达技巧,引导社会心态。科学力量在引导舆论时,要注重“两面说”,不仅要说研究发现,还要考虑社会影响;既要声明技术不确定性之常态,也要告知公众目前研究所能确定的部分,许公众以信心,而不是在不确定的前提下草率地发布研究结论。要注重预期管理和社会心态的培育,要尊重传播规律,考虑公众的文化水平和理解习惯,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进行沟通。

提高信息密度,压缩谣言空间。动态、密集释放有效信息,既能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也能缓解焦虑情绪。在疫情初期,信息铺天盖地,舆论纷繁复杂,各种消息蜂拥而至,真假难辨。由于普通受众缺乏专业的甄别能力,一些于科学无据的传言加剧了紧张情绪。民众的时间、注意力被这些无序的信息流持续冲击,饱受信息过载而无力辨析的困扰。这种特定情境下,相比破碎的快餐式信息流,官方的专业信息供给与深度解读更能够缓解民众的信息焦虑。疫情防控期间,多地第一时间公开关键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赢得广泛认同。疫情期间,不间断召开新闻发布会更是成为多地标配。政府及时发出权威之声,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更可以彰显政府有作为的形象。此次疫情中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有意和自发的密集科普,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传达了众多抗疫科学知识,即使很多人是被动去接受,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好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配合,打好舆论引导“组合拳”。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及时发声,扎实科普。官方传统媒体在信息来源和部门协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科技日报社与舆论专班密切合作,在信息获取、专家推荐、稿件审阅把关等方面形成及时推送、反馈的链条,保证了抗疫研究进展宣传报道的准确、权威。从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中选题,寻找人们最急切想知道或者容易被误导的问题,通过优势的专家资源、渠道,及时解疑释惑、纾解民忧。同时,对于网上充斥的蹭热点、引流量甚至打着科学的幌子混淆视听的现象,科技日报社依托采访对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通过权威发声及时粉碎谣言。另一方面,新媒体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应急科普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媒体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引导新媒体发声,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达到更为亲民的引导效果。为此,政府可积极发挥支持新媒体在风险沟通与知识传播中的功能:在平台审核把关机制下,为其提供大量的常识和隐性知识,拓展与专业科普团队的合作,形成“权威知识+科普转化”的应急科普模式,以更快捷、更精准的方式发布更多优质科普内容。通过加强政府、科学共同体、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的协同配合,形成面向公众疫情防控应急科普的高效供给。

四、社会力量在危机事件的风险沟通与知识传播中应发挥的作用

恪守行业规范,加强自我约束,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社会力量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或者亲临现场的优势,积极求证,抵制谣言,传播真相。与此同时,社会力量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揭露和举报不良媒体发布的虚假信息,与网络谣言作斗争。

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升民众科学素养。更加主动了解民众关注的议题和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播科学知识,进行风险沟通。例如,以科普文章、短视频等互动性更强的方式,传播科学信息、开展科学交流、发起科学讨论,培养公众探究精神,了解疫情相关的科学规律。尤其是医药学领域相关的社会力量,可以依托自媒体提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进展。

配合政府行动,为权威发声,为真相发声。在此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政府主动借助自媒体开辟应急科普渠道,开启了新的应急科普融媒体模式。官方信息供给的权威性能够增加社交自媒体信息的可靠性,而社交自媒体能够辅助官方政策法规、防疫知识、疫情动态等关键信息在公众间的快速传播。

注释:

[1]本案例正文由科技日报社编务高博撰写,案例分析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玲撰写,得到科学技术部的指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