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 > 第5章

一 廉政故事

四知拒金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东汉人杨震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过的官员。王密听说杨震路过,为报答当年提携之情,白天空手去见了杨震,晚上则准备了十斤金子想送给杨震。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很惭愧。杨震为官清廉,有老朋友、长辈劝他为子孙购置产业,杨震说:“让以后的世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我用这个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这就是一种觉悟。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月6日)

延伸阅读

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50岁开始做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后来做了朝廷的大官。

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直到明代的莱州府署大门内,还有杨公祠、四知堂。

杨震不但洁身自好,还敢于挺身而出批判官场恶习。对皇亲贵戚,他也敢直言不讳。汉安帝的舅父耿宝、皇后的哥哥阎显等,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入朝做官,杨震知道这些人无才无德,都断然拒绝。

这样的人品、家风,成为对儿孙最好的馈赠。史书记载,杨震家门四世清白、家风廉正。其子杨秉最初不出来做官,而是居住在乡里教书,到40多岁时才出来做官。他为官清廉公正,有杨震的风范。有过去的老部下以百万钱相送,他闭门不接受这笔钱财。杨秉之子杨赐做官做到了太尉,杨震的曾孙杨奇、杨彪,都保持了祖上清廉之风。杨震“清白吏子孙”的家风,千古传颂。

习近平讲述杨震“四知拒金”、把清廉留给子孙的故事,正是为了说明觉悟对一个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意义。有觉悟方能辨是非、明公私,有觉悟方能养正气、祛邪气。觉悟是检验一个人思想品质的“试金石”,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

要言妙道

西汉枚乘在《七发》中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月6日)

延伸阅读

《七发》是一篇讽喻性的文学作品,为汉代辞赋家枚乘所作。这篇文章讲了一个虚构的故事: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从病情、病因出发,俩人进行了一连串由浅入深的议论,通过互相问答,构成7层意思。

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养尊处优、享乐过度,出入有车代步、陪侍有侍女,饮食油腻、居所恒温,因而精神不振、百病丛生。这其实不是身体出了毛病,用药和针灸难以治愈;而是精神出现堕落,可以用中肯的言论和精妙的道理来消除它。

于是,吴客分别描述了音乐、饮食、乘车、游玩、打猎、观涛等6件事的乐趣,一步步启发太子改变生活方式,而太子的眉额间也逐渐流露出喜悦之色。最后,吴客提出要向太子引见博学多才的人,让他们议论精深微妙的道理,明辨万事万物的是非,与太子一起探讨如何治理天下、修身养性。太子听到这些话,扶着几案站了起来,疾病一下子就消除了。

习近平常常强调“固本培元”,本就是根本、本心,本根不摇,才能汲取养分,枝繁叶茂;元就是灵魂、元气,元气充足,才能抵御邪气入侵,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命而俯

当然,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28日)

延伸阅读

正考父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孔子的七世祖,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位国君。正考父深受宋国三代国君倚重,位高权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他依然保持着谦谦君子之态,为人处世甚是恭谨低调。为了使自己时刻保持警醒,也为了教育儿孙,他特意在家庙铸鼎,并在上面刻上铭文,于是就有了“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佳话。铭文中一个“偻”字,一个“伛”字,一个“俯”字,三个动词生动展现出正考父地位越高越恭敬的情状。接下来,铭文话锋突转——“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就是说,平时沿着墙根走,也不会有人敢来欺侮我,这正是人格的力量、品德的力量。

习近平讲述“三命而俯”的故事,意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习近平强调,党的干部在工作中应该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二世而亡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帝王,开始是代表了历史发展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不过传之二世秦王朝就灭亡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任贤,成就了贞观之治。但是,唐王朝后来的统治者渐渐忘乎所以,沉醉于声色犬马,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各级官吏贪污贿赂成风,结果“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就从兴盛走向衰落,最后王仙芝、黄巢起义攻下长安,不久唐王朝就寿终正寝了。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延伸阅读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嬴政有统一中国的业绩,以及“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的功劳。但是,他好大喜功,施行暴政。正如《史记》所言,“天下苦秦久矣”。秦始皇即位之初便开始为自己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共征集了72万人力。有人测算过,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数,几乎是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汉书》中记载:“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贾谊在《过秦论》中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也感叹:“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因此可以说,亡秦者,骄奢淫逸、仁义不施也。

唐朝的由盛及衰,统治阶层的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同样是主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描写了为杨贵妃飞骑送荔枝一事,形象地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为满足口腹之欲,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唐玄宗沉迷享乐,任由杨国忠等奸臣祸乱朝政,结果安禄山兴兵谋反,唐朝经安史之乱由盛而衰。

廉洁则政兴,腐败则政息,这是历史的铁律。习近平讲述秦二世而亡和唐王朝衰落的例子,正是要强调腐败是社会毒瘤,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亡国之音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作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台城》中写道:“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很多地方,大搞“五子登科”,结果弄得民怨沸腾,彻底丧失了人心,最后很快就被我们党领导的革命赶跑了。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延伸阅读

要是以文才为标准给古代各个朝代皇帝排个名次,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宋徽宗赵佶,都会名列前茅。

陈叔宝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每有宴会便与大臣吟诗作对,一起讨论诗歌的格律规范。《玉树后庭花》等诗作,显示了他较高的文学造诣。李煜精通书法、绘画、音律,在诗词文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首《虞美人》千古传诵,让李煜有了“词中之帝”的美誉。赵佶自创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体”,花鸟画自成一格,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全才。

清代的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不管陈叔宝、李煜、赵佶的文学、艺术造诣有多高,在治国兴邦上都是不及格的,昏庸荒淫终致国破家亡,让他们的人生也变得凄惨。

历朝历代,奢靡之风兴盛都是衰败的前兆。“五子登科”原本为中国民间祝福的俗语。五代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要员趁收复失地之机大捞一把,“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成为“接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时人讽为新的“五子登科”。结果民怨沸腾,国民党丧失人心,最终落得败逃台湾的下场。

以陈叔宝“亡国之音”警示骄奢淫逸的危害,习近平借古警今、借诗言志,让党员干部对作风问题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

《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2年5月16日)

延伸阅读

唐初名臣裴矩,过去曾经是隋朝的大臣。裴矩善于揣摩隋炀帝的心思,投其所好。隋炀帝曾称赞裴矩,懂得皇上的心意,明白皇上的愿望,如果不是用心国家事务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呢?隋炀帝好大喜功,裴矩就建议在东都洛阳举行规模盛大的元宵庆典。隋炀帝渴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裴矩就支持发动对外战争。隋朝灭亡,裴矩率部降唐。唐太宗纳谏于朝,裴矩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敢说真话和实话,敢于为唐太宗纠错。唐太宗褒奖他:“裴矩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裴矩在隋朝奸佞而在唐朝正直,并非是性情有变化。如果君主不愿听自己的过错,那么正直的人也会变奸佞;如果君主愿意听真话,那么奸佞的人也可以变正直。大臣犹如君王的影子,身子怎么动,影子就会怎么动。

习近平举裴矩的例子,是为了强调说真话。而讲真话的前提是要听真话。除了讲裴矩的故事,他还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明听真话是一种智慧:“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

三不欺

《史记》中的西门豹治邺是大家熟悉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讲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产是春秋时人,他治理郑国,明察秋毫,百姓不可能欺骗他。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做官重在教化,身不下堂,鸣琴而治,百姓受到感化,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是战国时魏人,他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面貌出现,不站在百姓的对立面,顺利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用重典治乱世,百姓不敢欺骗他。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干群关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无裨益,应该好好体味。

《在瑞安市基层干部座谈会上的谈话》(2004年12月26日)摘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延伸阅读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的著名政治家,他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并注意从中汲取有益的建议。他对自认为有利于国家的改革,不顾舆论反对,强制推行。他把国家的成文法典铸在鼎上,向人们公布,积极推行经济改革措施,不管大事小事,不去依靠他人,总是自己亲自做,把郑国治理得“门不夜关,道不拾遗”,百姓不能欺骗他。

子贱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弟子之一。治理单父时,他每天弹琴取乐,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他的施政方案是重视选用当地贤人高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使得民“不忍欺”,做到“鸣琴而治”。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做邺县县令时,调查发现基层官吏和巫婆神汉勾结,假借“为河伯娶妇”骗取百姓钱财。在河伯娶妻时,西门豹借口要向河伯禀告,把巫婆神汉、地方官员扔进河里,一举破除了这一民风陋习。而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开挖了12条渠道,把漳水引来灌溉农田;还颁布律令,禁止巫风,用重典治乱世,百姓不敢欺骗他。

在后世看来,子产是事必躬亲的典范,子贱是知人善用的楷模,西门豹则是严厉督责的代表。

习近平引述“三不欺”的故事,正是为了说明方式方法对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欺”的启示是为政应亲力亲为、明察秋毫,让公开透明、公平正义得到最大彰显。“不忍欺”的启示在于重用贤良、广施教化,用实际成效激发人,用真心诚意打动人,用崇高价值鼓舞人。“不敢欺”则告诉我们,法治方式和凌厉作风是纠治社会顽疾的良方,重典治乱、重拳执法才能实现风清弊绝、河清海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