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第8章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扩大内需取得积极进展 第一节 扩大内需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第二节 居民消费持续提档升级 第三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扩大内需取得积极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规模扩大、结构改善、动力增强和质量提升的崭新面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流通体系更加完备,扩大内需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一、经济总量不断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16—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80万亿和90万亿元大关,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6.1%,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9.09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4.4万亿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6%,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达到70 892元,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规模近15亿人,随着中国步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国家行列,全球有接近30亿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是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3.8%,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外汇储备稳步增加,2019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 079亿美元,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

img

图3-1 2002—2019年我国GDP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力持续增强,需求结构更加合理。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强化。2012年以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走高,特别是2019年在贸易顺差被动扩大的情况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89%,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投资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2012年以来持续快于整体投资增速。2019年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分别增长17.3%、13.2%,快于全部投资11.9个、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为68.1%。消费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且差距逐年缩小。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已提高到45.9%。

img

图3-2 2002—2019年需求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出台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在初次收入分配中占比逐步回升。贯彻落实收入分配改革相关制度措施,住户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由2008年的58.7%上升到2017年的60.6%,提高了1.9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012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GDP年均增速0.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净收入为2 619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3年的7.77%提高到2019年的8.52%。转移净收入占比也不断提高,2019年人均转移净收入5 68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由2013年的16.61%提高到2019年的18.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且来源多元化,有力带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消费的中坚力量,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经超过4亿人。

img

图3-3 2012—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img

图3-4 2013—2019年居民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增收试点工作,充分激发广大劳动者勤劳守法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2019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分别为7.9%和9.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较城镇居民快1.7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2.9∶1下降到2019年的2.64∶1。从区域看,东部和西部地区收入比由2013年的1.7∶1下降到2019年的1.64∶1。从收入五等分看,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其中20%中等偏下收入户和20%低收入户在2013—2019年期间收入平均增速为8.57%和9.03%,同期20%中等偏上收入户和20%高收入户的收入平均增速为分别为8.28%和8.26%。20%高收入户的收入与20%低收入户的收入之比由2013年的10.78∶1下降到10.35∶1。

表3-1 不同收入群体收入名义增速 单位:%

im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流通体系不断健全

持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畅通商贸货物流通,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印发实施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立健全流通体系。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积极开展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提高供应链标准化水平,聚焦农产品、家电、汽车零部件等重点行业领域,提高供应链协同化水平,持续推进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和商贸特色小镇建设。批发和零售业规模不断壮大,根据第三次和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全国批发和零售企业法人单位649.9万个,是2013年的2.3倍。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枢纽布局不断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效率显著提升。制定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和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公益性农产品市场等建设,加大支持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力度。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较2012年下降3.3个百分点。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4.81万亿元,是2012年的4.3倍。2019年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为635亿件,同比增长25.3%,较2012年增长10倍。2014年至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 180个示范县,实现了对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全覆盖。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 8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规模扩大了8.4倍。

img

图3-5 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单位:万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针对我国要素投入产出效率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序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等实体经济发展用地,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动城市与集体土地全国市场化流动,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探索增减挂钩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省交易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不断下降。

img

图3-6 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人才红利优势加快形成。针对妨碍劳动力市场配置功能的体制性因素,相关部门找准关键领域推动改革、加快突破。大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壮大我国科技创新队伍。通过改进项目管理评价机制、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等政策,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1.5万元/人,比2012年增长57.9%。

img

图3-7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金要素配置更加精准。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加大对制造业、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行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成熟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6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66%。

技术要素作用不断增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技术进步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201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 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知识产权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比2012年提高7.3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消费体制机制持续健全,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居民消费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升级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服务消费不断扩容提质。政府消费合理扩大,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一、居民消费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

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依靠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出台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若干政策文件,加强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顶层设计,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

基本消费保持总体稳定。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6%、30%,分别比2012年下降8.6个、9.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分别增长10.2%、2.9%。与此同时,基本生活类消费提质升级拓展新空间,消费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居民更倾向于吃得健康、穿着个性、用着舒服。

img

图3-8 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住行消费显著增长。在“行”方面,汽车消费不断优化升级。2019年,我国汽车新车销售2 576.9万辆,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销量约为美国的1.6倍;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为3.94万亿元,是2012年的1.7倍;代表汽车消费升级方向的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新能源汽车销售增势较好。201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2.6亿辆,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有望在近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在“住”方面,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保障类住房加快建设,租赁市场有序发展,居民住房环境发生明显改变。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接近40平方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开工建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超过4 000万套,惠及1亿多住房困难群众。

信息消费迎来快速增长期。随着信息技术加快进步和广泛应用,产品创新加快迭代,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带动网络信息相关消费快速增长。2019年,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4 83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1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2%,比2012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9年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14.4部/百人,比2012年增加了31.9部/百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共1 220亿GB。

img

图3-9 我国居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情况(单位:部/百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服务消费不断提质扩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成为激发新消费需求的重点。聚焦与普通居民紧密联系的生活性服务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着力解决供给、需求、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总体来看,服务消费已经成为推动居民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力量,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从餐饮消费看,餐饮行业在外卖兴起的带动下,发展模式加快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从重视规模速度增长逐步转向注重效率质量提升,以更好满足居民对“吃”的消费升级需求。2019年,餐饮收入达4.7万亿元,增长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3%。

从旅游消费看,我国旅游消费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出游人群规模不断扩大,年内多次出游人群比重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取代观光旅游成为主要出游目的,年轻化成为主要趋势,35岁以下用户群体成为旅游主力人群。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9年,国内游客达60.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分别为2012年的2倍和2.6倍;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比2012年提高了1.64个百分点。

从文体娱乐消费看,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已提高到11.66%。2012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国产电影市场发展良好,产量稳中有升。2019年,我国内地电影票房总额达642亿元,过亿影片90部,其中国产影片47部,占比52.2%。从2013年起,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均保持在50%以上,其中2019年达到64.1%。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16.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体育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1 171亿元、10 07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达到4.48%、1.1%。

img

图3-10 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加快落实,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以《“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为指导,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按照“兜住底线、引导预期,统筹资源、促进均等,政府主责、共享发展,完善制度、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稳步提高均等化水平,加快建立标准体系,巩固健全保障机制,衔接完善制度规范,在学有所教、劳有所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重要进展。

公共服务规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国民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5%。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群众就医便利程度等明显提高,2019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8.4%,年末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全年总诊疗85.2亿人次。2016—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3%和28.1%。

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推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2019年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0 543万人、25 474万人、21 432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8万人。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 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临时救助918万人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2019年全民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每人不低于520元,较2012年城镇居民水平有明显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60%;2020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4元,比2012年增加了49元。

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顺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消费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相互渗透融合,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消费共同治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智能支付等全球领先的消费方式极大提高了消费便利化程度,促进了我国消费环境升级。特别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不断畅通,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消费需求被更好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体育、旅游、家政、养老等领域创新加快,例如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等体育消费新业态顺应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消费需求,得到蓬勃发展。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互联网+消费”不断扩围深化,网上零售持续扩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已达10.6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提高到25.2%,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img

图3-11 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短板领域精准发力,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我国投资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投资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投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助力经济平稳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基础设施领域短板弱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加大交通运输、水利、公共设施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交通强国建设深入推进。“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持续加大铁路建设力度,2019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9万公里,高铁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公里。不断提高公路路网通达度,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501.25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到420万公里。加速推进大型港口建设,持续改善内河航道条件,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3万公里。有序拓展民航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5 521条,初步形成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

水利投资成效明显。陕西引汉济渭、西藏拉洛、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等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四川亭子口枢纽工程、甘肃引洮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已建成使用。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等江河治理及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取得新进展。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成效显著,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山洪灾害防治资金超过200亿元,完成342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累计完成抗旱浇地14.2亿亩,解决了6 063万人的因旱饮水困难问题。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随着西气东输、中缅油气管道等一系列大型管道工程建成投产,我国连通海外、覆盖全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管网紧密跟进的油气骨干管网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66万公里。清洁能源投资持续增长,2013—2018年,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新能源投资年均增长13.8%,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公共设施短板弱项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5.8万平方公里,道路、排水管道、供气管道长度分别达到43.2万公里、68.3万公里、71.6万公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农村水电路网短板加快补齐,据测算,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有99.9%的户所在自然村通公路,99.9%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95.7%的户所在自然村通宽带,65.3%的户所在自然村实现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

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及其创新应用催生了新型基础设施,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

在5G网络领域,加快推进5G商用部署,发放5G商用牌照,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建设,网络建设速度保持较快水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已建设5G基站超过25万个,并以每周1万多个的数量在增长。全国已累计开展5G创新应用400余项,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600个。

在人工智能领域,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统筹推进项目、基地、人才布局,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模式,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达到50%左右。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面向工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已延伸至全国300多个城市,工业互联网已渗透应用到包括工程机械、能源、交通、医疗等30余个行业。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为2.13万亿元。

在大数据领域,支持企业建设工业大数据集成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先后设立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引领各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据产业前瞻研究院测算,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2012—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增速维持在30%左右;2019年数据中心投资约3 700亿元。

三、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社会民生、绿色环保领域的投资力度,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度推进,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医疗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切实保障教育公平,2019年末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超过53万所。持续改善医疗设施,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2019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8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80.7万张。

养老托幼服务供给不断增加。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适当放宽养老机构消防建筑设计等限制,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4万个,提供养老服务床位761.4万张。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育幼机构,加大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幼儿园治理工作,2019年我国幼儿园数量突破28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

文化旅游投资持续扩大。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文化旅游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13—201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领域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8.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旅游经济持续繁荣,景区投资建设大步前进,2013—2018年全国公园和旅游景区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7.8%。

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和“绿色城市”建设,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大力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城乡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2018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5.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截至2019年末,9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

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同时在下放核准权限、精简审批事项、建立并联审批制度、推行告知性备案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扩大有效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坚决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推动建立新型核准制度,2013—2016年三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累计达到原总量的90%左右。清理规范报建审批事项,项目核准前置要件由30余项精简为2项,全国实行告知性备案管理的项目占企业投资项目的比重超过97%。

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自2017年2月起,正式上线运行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一口受理、并行办理、限时办结、统一答复”。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采取在线监测的方式,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合法开工、建设过程合规有序。

推动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创新。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大力推动投资审批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取得了较好成效和宝贵经验。例如,浙江省积极探索“标准地”改革、聚焦审批流程再造,形成“投资审批最多100天”新模式;山西省积极推行企业和政府“双向承诺制”,使项目落地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江苏省大力推动“区域评估”,实现了区域内评估结果供各个项目共享使用。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水平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推进

石化、钢铁、有色、建材、装备、汽车、船舶、轻工、纺织、医药等产业,既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和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也包括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终端消费品产业,是我国工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门,也是我国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开展国际贸易往来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升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化解钢铁、煤炭、煤电等重点领域过剩产能,促进传统产业安全、绿色、集聚、高效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提前完成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2016年以来,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退出煤炭落后产能超过9亿吨,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 000万千瓦以上,均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行业运行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持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大力推进传统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传统产业深刻重塑。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近年来,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升到40%以上。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氛围持续升温,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新动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7%。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势头强劲。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不断加深,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广泛渗透,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安防等领域广泛应用,共享经济从交通、商旅、物流等领域向生产制造、创意技能、知识内容等领域拓展,车联网商业化应用加快,5G商用扎实推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表现良好。C919飞机成功首飞,实现国产大型客机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研制成功;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速铁路、航空航天、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取得突破。

新材料产业继续较快发展。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从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5万亿元。技术水平实现局部赶超,稀土材料、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生物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变化、人民健康观念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分级诊疗制度等诸多政策红利带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新能源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我国新能源装机量不断攀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电替代成效显著,电力发电新增装机中新能源占比已经超过50%,正从新能源大国向新能源强国快速转型。

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普及阶段。行业景气度持续保持高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4.2万辆和120.6万辆,保持全球第一。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未来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数字创意产业爆发式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数字音乐、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直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数字文化行业快速崛起,成为极具爆发力的产业发展热点。消费需求升级、创新发展驱动数字创意装备和创意设计产业实现高速增长,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创意装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三、服务业加快成长

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印发《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等文件,持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在一系列有力有效政策推动下,我国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力不断增强。

服务业规模不断增长,贡献度不断提升。2012—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从244 856亿元增长到534 23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8.1%。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占比超过50%,成为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占比最高的产业。伴随服务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9%。

服务业跨界融合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快融合,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推进主辅分离,非核心业务的分离和外包促进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物流运输、商务咨询、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7%、8.7%、7.1%,中国服务对中国制造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服务业加快扩大开放,发展效率稳步提高。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逐步加快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步伐,提高服务的竞争性。加快发展服务贸易,2019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 153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四、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逐步完善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优势,注重产业链协同效应,抓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努力推动自主产品成熟应用,构建自主产业生态体系,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产业体系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辐射带动行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制造中心。

在强大国内市场支持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更加明显、稳定性不断提高。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上下游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在新型显示领域,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工业半导体材料、芯片、器件等产业技术迭代和应用推广加速推进。

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部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内需空间持续拓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纵横联动、统筹推进,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户籍制度改革红利加快向普通劳动者覆盖,中小城市落户门槛基本取消,大城市、特大城市持续放宽对普通劳动者的落户限制,除个别超大城市外,具有一定学历和技能的人口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2019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4.38%和60.6%。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完善,居住证持有者享有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办事便利稳步增加、含金量持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享受公办学校服务的比例提高稳定在80%以上。

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培育形成了一批新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实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为西部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都市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各自为战、同质竞争的状况有所转变,同城化发展初见成效。城市规模结构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

城市短板加快补齐,城市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城镇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加快补齐,黑臭水体及易涝点整治效果明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城市生产生活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和宜居性稳步提升,城市的“面子”更加靓丽,“里子”更加牢固。

城镇化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分三批启动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城镇化关键制度改革。出台“人地钱”挂钩等关键性配套政策,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改革,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坚实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推出,着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格局逐渐确立。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已有9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地,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安机关共发放居住证8 000余万张。同时,城市人才入乡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渠道开始打通,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仅给真正搞农业的人吃上“定心丸”,也解决了外出务工群体的后顾之忧。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正式确立并加快落地,农民不仅能自己种地获得经营性收入,同时还可以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利润,增收致富渠道更多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在试点地区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既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也有效保护了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开。

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截至2019年底,基本医保覆盖了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9.7亿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不断加大。

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路网的一体化规划设计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交通运输连接进一步畅通,农村水电路全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截至2019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已基本完成,基本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光纤网络和4G普遍覆盖。与此同时,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不断健全,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加快推进。

三、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特别是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指示、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即将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 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7年累计减贫9 348万人,减贫幅度达到94.4%;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降到0.6%,832个贫困县中仅剩52个未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提高。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 07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 567元,年均增长9.7%,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20年4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66万余套,实现搬迁入住951.5万人、搬迁入住率达99.4%,在有劳动力的贫困搬迁家庭中,已有超过90%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通过生态扶贫,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贫困地区道路、通信、宽带网络、交通等基础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扶贫产业开发力度,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普遍肯定,为世界减贫作出巨大贡献。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方案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四、区域新增长点、增长极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快完善区域政策,更加注重发挥区域发展比较优势,推动区域空间布局向更高质量、更加均衡方向发展,积极打造区域新增长点和增长极,加快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雄安新区规划政策体系基本构建,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实施,第一批市级机关搬入副中心挂牌办公,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出台实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明显,北京市常住人口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京张高铁建成通车,2019年京津冀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一半左右。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入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若干专项规划。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建成通车,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运营,深中通道建设有序推进,横琴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形成。南沙、前海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构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良好开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规划政策体系加快完善。苏滁高新区、沪温科创飞地、宁滁宁马毗邻地区等省级跨界合作成果丰硕。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运行,4.5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实现开放共享。G60科创走廊进展顺利。重大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高铁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设区市,省级“断头路”加快贯通。

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明显。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以及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全面完成非法码头整治。印发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沿江11省(市)扎实推进“搬改关转”化工企业。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等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有序推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扎实推进。研究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重大问题研究、专项规划编制、重大项目谋划储备。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出台《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健全完善“1+N”政策体系。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面向全球开展项目招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上线运行。创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实现新设外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超过100%。在全国率先实施服务贸易先导计划。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进入发展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交融不断深入,促进了国内市场建设,提升了我国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一、持续扩大进口规模,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

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据测算,近年来我国进口对世界进口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20%。

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货物进口国。进口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2009年,我国进口规模先后超过日本、德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货物进口国,2018年中国货物进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19年达到2.1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4.2%,为1979年的132倍;进口规模占全球货物进口总额的10.8%,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较2012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此外,我国还是全球重要的服务贸易进口国,2019年服务进口5 014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78.2%。

我国进口对各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中国进口来源地更加多元,带动了更多国家经济和就业增长。进口来源地基本覆盖全球。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涵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2015年,在主要的128个贸易伙伴中,仅有1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其余118个国家的比重均上升。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占比持续提高。2019年,中国自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进口占全部进口总额的27.5%,较2012年下降1.2个百分点,同期自东盟和金砖国家进口占比达到22.5%,上升2.9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口较快增长。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外资外贸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机遇,2019年外资在华企业货物进口总额达到8 578.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

二、引进高水平外资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开放经济体制,围绕不断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和制度环境,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积极对接国际规则和标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外商投资体制改革,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跨国投资低迷、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各国引进外资困难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实际使用外资1 3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创历史新高,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突破10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扩大进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额为12.6万亿元,占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39.9%,缴纳税收为2.9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6.6%。

利用外资结构日趋改善。我国利用外资经历了第二产业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增加、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外资更多流向高技术产业。2019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总额的比重为72.5%,较2012年提高24.3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利用外资快速增长,有力地助推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各区域利用外资不断推进。我国利用外资经历了由特区逐步扩大到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向内陆推进的过程。2019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86.2%,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13.8%。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加快实施,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截至2019年底共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2019年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外资企业6 242家,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5%。

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逐步优化,2014年出台《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由全面核准向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转变,2019年99%以上的外商投资实行属地备案。2017年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多次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出台《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对内外资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跃升至第31位,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纳税、跨境贸易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排名较2012年大幅提升60位。

三、国际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扎实推进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丰硕成果,基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区域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持续激发国际经贸投资合作新动能。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稳步推进,互联互通水平日益提升,贸易投资方式不断创新,贸易畅通取得积极进展,为各参与方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 000亿美元,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有序实施,示范效应不断增强。2019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0.4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3.6%,主要投向新加坡、越南、老挝、印尼、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柬埔寨等国家。

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201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 106亿美元。投资结构更加均衡,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投资方式不断创新,实施完成并购404起,交易额307亿美元;股权置换、联合投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呈良好发展态势。承包工程实现互利共赢,2019年营业额1 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亿美元以上项目506个,同比增长8.4%。

多双边区域合作持续深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向世贸组织提交改革建议文件,加快自贸区建设。在G20、APEC、金砖国家等国际场合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提出中国方案。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实现合作共赢。与周边国家合作方面,我国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尽快签署落地,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积极推进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推动共建中韩产业园及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中欧合作方面,我国持续推动“17+1合作”,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推动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和完成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推动中欧地方合作,支持地方对欧合作产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充实中德、中英等地方经贸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家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等中欧企业交流机制作用,为企业与政府加强沟通、企业间拓展合作搭建平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