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第10章

第五章 深入谋划“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工作 第一节 适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趋势促进消费升级 第二节 面向供给和需求变化优化投资结构 第三节 释

第五章 深入谋划“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工作

“十四五”时期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紧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释放总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潜力,大力促进居民增收,统筹消费、投资和产业等重大比例关系,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改革创新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供给质量水平,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坚持高水平开放,继续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渐成主流,要以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方向,以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为重点,以完善消费软硬环境为抓手,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一、促进传统大宗商品消费持续升级

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商品消费是代表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产品,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促进居民实物消费不断升级。一是促进汽车消费健康增长。我国汽车消费已逐渐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每年的新车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80多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完善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减少对居民购买汽车的限制,推动汽车消费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品质,让质量更好、品牌更优、排放更少的车型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完善二手车交易流通相关政策,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二是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仍是城乡居民主要消费支出之一,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逐步实现老百姓住有所居。三是推动通信器材类消费加快升级。随着信息技术进步,通信器材等信息产品消费日益火爆。要把握5G网络升级的契机,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网络降费潜力,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移动通信用户向5G迁移,推动形成新的信息消费热潮。四是多措并举促进居住类产品消费。家装、家电等家居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居住需求的必备商品。要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因地制宜优化家电等产品供给质量和结构,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居住类产品消费质量持续提升。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充分挖掘农村居住类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家电家居消费升级换代。

二、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2019年我国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足50%,蕴藏巨大增长潜力。要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处理基本与非基本、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不断满足老百姓民生需求。一是激发旅游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快旅游和文化、体育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商贸古镇(街)。二是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加快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着力激发文化消费潜力。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精髓,培育优质文化产品和品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充分挖掘体育消费潜力。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冰雪运动等重点领域产品供给,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着力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需求。建立健全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充分发展“体育+”产业。四是提高康养消费质量。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开发适老生活用品市场,创新开发智慧健康产品,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创造银色经济。补足康养服务业发展要素短板,优化康养消费环境,充分挖掘康养消费潜力。五是促进家政和托育等服务发展。深入实施家政培训提升、“领跑者”和家政信用建设三大专项行动,支持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加快推进家政进社区。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支持公共托育服务发展,着力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互联网平台培育,推动托育机构线上发展。

三、推动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下,消费产品、业态、模式加快创新,拓展了消费空间。要顺应创新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提质扩容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一是有序引导消费模式创新。积极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和覆盖,鼓励和支持消费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智能+”服务消费模式。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快速发展的趋势,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包容审慎有效监管,推动消费新模式健康发展。二是大力支持消费产品创新。大力拓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提升新型信息产品供给质量。拓宽智能消费新领域,加快研发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超高清视频终端、医疗电子、智能汽车等智能化产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扩大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5G+4K/8K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应用。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消费产品创新发展。三是积极推动消费业态创新。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商贸新业态。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卖货、社交营销、云逛街等方式繁荣居家宅消费。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培育在线教育、在线文娱、在线体育、在线演出、在线旅游、在线观展等线上消费。四是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保护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品牌,认定和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实施中国品牌培育宣介行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增加养老、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支出,加快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努力增进全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增强养老服务供给。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加和改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重点保障失能失智、贫困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加强教育文体服务保障。努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县城倾斜,补齐县城全民健身领域短板弱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卫生健康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加快农村卫生健康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与城市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配置,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五、持续完善消费软硬环境

消费环境不佳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原因,优化消费环境是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保障。要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个关键环节,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加快城乡消费网络布局建设。结合区域发展打造消费都市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优化层级消费节点布局,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规划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节点,畅通城乡消费循环。推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优化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商业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深化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是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消费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推进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为守信主体提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依法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健全集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三是畅通消费者维权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者维权服务体系。完善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功能。坚持依法解决服务纠纷,探索建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宣传。加大网络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网上跨境消费者争议解决机制建设。加强消费者权益宣传,营造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

投资对于优化供给结构具有关键性作用。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围绕抓重点、补短板、调结构,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推动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促进生产和消费“双升级”,促进供需动态平衡。

一、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补短板关键作用,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着力完善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社会民生等领域短板,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一是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战略实施,继续加强铁路、公路、机场等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及中西部铁路干线建设,推进川藏铁路、重点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水利、能源、现代物流等领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力度。二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智慧城市、智慧公路、智慧物流、智慧医疗、车联网等示范应用,推动水电热气、照明、停车等公共设施和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三是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聚焦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现代交通、信息、电力、管道等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提高中西部跨区域基础设施畅通性,全面提升贫困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水平。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规模,加快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突出短板。四是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就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社会保障等民生和社会领域投入,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二、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石,是供给体系的骨架。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缓解制造业企业困难,推动制造业投资有效回升,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一是更加突出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稳定制造业投资作为稳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理顺制造业与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关系,引导各类优质资源向制造业集聚。二是加大传统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改造,拉动国产装备、系统集成、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市场需求,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三是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巩固和发挥航天、超算、新能源、高铁领域优势,鼓励企业加大共性技术研发投入。瞄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机器人、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实现产业化。四是加强对制造业投资的要素保障。综合施策有效缓解制造业用地紧张,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并统筹保障工业用地指标,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充分利用国家重大项目能耗考核单列、可再生能源抵扣等政策,盘活能耗指标,优先保障先进重大项目落地。五是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降低制造业成本、支持制造业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持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向制造业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为重大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

三、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但与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投融资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投融资模式,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一是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贯彻《政府投资条例》,完善投资计划管理等配套制度,依法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统筹使用。深化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应用,优化在线办理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地方简化报建审批手续,积极探索“容缺受理”“先建后验”。二是加大土地(海域)、金融政策对投资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对鼓励类重点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鼓励商业银行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加大对重点项目支持。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政策协调、监督协调,加强中央和地方的上下联动,调动和发挥地方积极性。三是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清理民间资本准入不合理限制,加快推进铁路、电信、电网等行业改革,降低民间投资门槛。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支持民间投资参与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解决民间投资用地、用能、人才引进、政策配套、报建审批等实际困难。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积极创新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各类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地方创投基金等支持带动民间投资。推动金融机构推出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稳妥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内需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有效结合点。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更多采用改革的办法,激发市场活力、消费潜力、内生动力,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发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扩大内需的支撑作用。

一、注重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工业化进程相比仍然滞后。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关键在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持续深化重点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便捷落户。加快居住证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居住证服务项目。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强化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二是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依托能级较高的中心城市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便捷通勤、同城化发展。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推动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服务县域经济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二、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城市老旧小区管网老化、配套缺失、违法搭建等问题突出,城镇危旧住房仍然存在,亟待更新改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环境。一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打造便民社区,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和老城复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城市品质提升。进一步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等布局,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服务。继续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支持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加强广大住房困难群众住房保障,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整合各类空间资源,推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完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导入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注入商业和文化要素,增强城市复合功能,提高城市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促进城市更加健康安全宜居。优化城市发展理念,打造宜居、韧性、智能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应急防控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建设。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发展格局,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要紧紧围绕“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目标要求,突出农村水电路、人居环境等重点任务,加强“人地钱”要素保障,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加快补齐生产生活环境突出短板。强化规划引领约束作用,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农村,提升农村供水、道路、能源建设质量和保障水平,提高宽带网络和乡村物流覆盖率,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二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抓住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等重点任务,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普遍性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改善。优化乡村景观布局,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推进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推进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优化改造农村建筑风貌。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四是加强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加大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力度。实行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坚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一是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哈长、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滇中等城市群集聚经济发展要素,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二是优化调整以“七区二十三带”[1]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完善以“两屏三带”为骨架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引导和支持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三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以跨区域、次区域为纽带,促进各大战略区和功能区域衔接融合互动,促进城际之间、城市群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培育与带动多级增长发展格局,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在集聚中走向均衡,持续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人员、技术、资本、货物、服务等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保障。要大力打破区域市场分割,健全流通体系,提升流通效率,促进产销顺畅对接,加快形成要素流动畅通、市场互联互通的良好发展格局。

一、打破区域市场分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保障,要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一是建设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着力消除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全面落实并巩固维护“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部门、各地方自行发布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建立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工作机制,形成全国统一的省、市、县三级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工作台账。二是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加快清理、废除或修订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的文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坚持自我审查与外部审查并重,在规范指导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审查的同时,综合运用督查、抽查、通报、考核等手段,不断强化外部监督、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三是加强统一的市场监管。根据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发展趋势,推行全国统一的、合理的技术标准、检验体系。建立健全现代监管体系,统一市场监管,完善反垄断执法体制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执法威慑力。建立健全行业监管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执法协作。加强社会公众、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对市场秩序的监管。

二、健全流通网络布局,促进产销顺畅对接

高效流通对于供需顺畅对接非常重要。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发现需求、适应需求、满足需求,加快物流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协调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效率。一是进一步优化跨区域物流网络建设。加快完善流通网络规划,构建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布局国家级和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着力提升节点城市流通服务功能。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二是优化城乡流通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布局能力和商业资源带动作用,优化城乡网点选址、网点规模、业态选择。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络,增加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重要商品储备库、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农村物流设施等流通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第三方物流加快融入产业互联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推动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运作,推进物流业与商贸业深度融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强化对智能物流机器人的研发、推广、使用。四是积极发展跨境物流新业态。支持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物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支持和鼓励国内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运营,加强海外仓等新型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收入是民生之源,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建立更加有效的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一、完善初次分配政策体系

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夯实工资性收入的主体地位。提高一线职工工资待遇。深化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加快发展新经济,创造新的高收入就业岗位。二是健全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着力维护机会公平。更加重视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素等无形资本的市场价值,让知识密集型创造性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收益分配机制。三是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丰富居民投资理财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渠道,适度扩大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发行额度。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现金分红透明度,提高股东回报的可预期性。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保障合理房租收入。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

二、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职能,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逐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一是完善有利于再分配调节的税收制度。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以综合为主、分类为辅,合理确定税收负担,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改革完善财产税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针对落后地区、重点人群,加大社会政策托底等方式保障基本民生的力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发挥好慈善捐助对政府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作用。三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推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优化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各类救助制度的协同衔接,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四是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织密扎牢防止返贫的兜底保障网,持续提高脱贫人口收入水平。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三、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支撑我国消费持续优化升级。一是加力扶持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着力突破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公务人员等重点群体增收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工资支付保障,根治工资拖欠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创造更多高质量“中等收入岗位”。着力拓宽企业生产经营空间,提升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和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三是着力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持续完善税收、住房、社保等配套支持体系,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成本。比如建设以家庭为单位的福利支持体系,完善婴幼儿照护和养老服务体系。

面向需求变化和供给革命,坚持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眼于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顺应技术进步和数字化发展,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转型,依靠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着力激活内需新动能,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一、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转型

当前,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居民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良性互动。一是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力水平和效率。鼓励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在产业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实现实质性进步,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坚定电动化、智能化战略转型方向,扩大汽车产业规模和体系优势,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推动轻工、纺织等消费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瞄准国际标准和细分市场需求,不断满足居民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政策引领、工程项目牵引、多方资金支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领域,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迭代成熟。面向车联网、无人机、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在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地方,试点开展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建设,着力推动技术孕育成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大力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在线经济、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构建多部门联合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二、提升技术基础能力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前沿引领技术研究和共性基础技术能力建设,不断形成高质量科技供给。一是加大力度支持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加快布局引领产业变革的重大前沿技术,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长远发展,在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防控、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量子信息等领域方向,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网络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布局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任务,形成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二是提升共性基础技术供给能力。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围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探索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产学研力量,为共性基础技术开发提供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采取混合所有、政企合作等模式,创办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加强粮食、能源等重要资源生产和进口保障

加强粮食、能源等重要资源生产和进口保障,不断增强我国供给体系的安全性能,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一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住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和合作经营方式,稳住主产区和功能区“基本盘”,着力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需,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加强政府间合作,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二是大力保障能源安全。扎实推进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各主要能源品种协调稳定发展,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立足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推动煤炭产能优化升级,促进煤炭供需动态平衡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电力调峰能力建设,优化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发电多发满发,多措并举提高发电侧和需求侧调峰能力。大力提升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推进重点油气田增储上产,构建多元稳定高效的油气进口供应体系。加强储油储气设施统筹规划布局,尽快提升实物储备量,提高兜底保障水平。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推动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更加绿色低碳,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是努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推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在这些绿色产业中培育形成更多市场主体和新的增长点。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连接,打通生产与消费环节,更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加大绿色产品供给。针对目前绿色产品供给体系还不能很好适应、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在生产制造、包装保管、物流运输等环节降低资源消耗,更多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能再生利用的材料,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三是推动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继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四是加强产品回收利用。强化生产者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责任,全面建立重点消费品废旧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健全逆向物流和物资回收利用系统,探索“互联网+”资源回收新业态。鼓励废旧汽车、家电、电子等处置企业开展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挖掘废旧产品的再生价值。

二、培育绿色消费的生活模式

随着消费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绿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更新消费习惯和模式正在逐步养成,要加大引导支持力度,使消费活动符合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经济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一是推动生活空间更加宜居。适应人民群众期盼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这一变化要求,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更加突出生态宜居的要求。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规划建设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努力创造宜居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绿色出行,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加强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步行系统的有机衔接,提高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二是鼓励绿色产品消费。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推广和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完善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引领绿色节能产品、绿色设计产品推广应用。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建立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标准、标识和认证体系。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交、环卫、出租、城市物流等领域优先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三是促进产品更新消费。我国消费者在汽车、家电等传统大件产品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超期使用现象,推动消费者淘汰超过安全使用年限、品质较低、耗能较高、体验感差的产品很有必要。加大对家电安全使用年限标准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按照安全年限使用和更新家电。按照法治化和市场化原则,发展二手家电交易。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带动农村汽车消费升级。

新一轮扩大内需要继续释放改革红利。依靠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十四五”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实施为契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广泛开展宣传普法,加快制定配套法规政策,完善“1+N”法规政策体系,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二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继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整治各类变相审批。三是持续推行公正监管。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监管规则,加快推动信用立法工作,全面落实对涉企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和设定合理过渡期的有关规定。四是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整合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更大力度推动数据共享,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掌上可办”和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五是持续发挥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作用。不断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逐步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推开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及时做好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

二、进一步破除行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深化电力、油气、电信、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吸引多元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把电力市场建设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加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逐步形成适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需要的电力市场组织体系、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电力运行调度和监管体系,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二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还原商品属性,通过重点环节改革,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改革框架体系,切实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三是建立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加强改革与监管联动,建立自然垄断企业竞争性业务监管清单机制。形成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协调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完善自然垄断企业向监管机构的信息报送机制。完善自然垄断性环节价格监管机制。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为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一是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纳入已有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等交易平台,促进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交易。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建设用地市场信息、交易代理、市场咨询、地价评估、土地登记代理、纠纷仲裁等服务机构。二是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合理界定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强化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收益权、申诉权、监督权,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征地行为。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从就业、社保、住房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三是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高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比例。将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与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统筹考虑,同步研究、系统设计、协调推进,平衡好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四是完善土地流转二级市场。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让市场在国有建设用地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大力发展和规范完善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支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要在坚持高水平开放的基础上扩大内需,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促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又要致力于以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一、加快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

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更好应对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加快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区域经济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是推动与周边国家共建高质量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于周边国家发展需要和合作意愿,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通信、电力、油气管网为重点,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二是加快推进周边国家经贸大融合,推动区域循环迈上新台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尽快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继续推进东盟与中日韩(10+3)、上合组织、大湄公河等区域、次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加快推进与相关周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进程。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重点,完善项目发展机制,健全融资保障机制,构建贸易畅通机制,强化安全保障机制。结合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支持各地深化与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

二、以高水平开放引进高水平外资

凭借在市场规模、人力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的新优势,我国仍将是外商投资“热土”。要进一步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发挥高水平外资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一是创造更加优化的外商投资环境。加快建设同国际投资通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以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支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投资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不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进程,进一步放宽制造业、农业外资准入,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发展。三是持续优化开放布局。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战略开放引领作用,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加快内陆和沿边开发开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以区域循环带动国际经济循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占据重要位置。要立足自身,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融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辐射作用,带动国际经济合作持续加深。一是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利益链,扩大与各国利益交汇点。稳步推进与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精心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来源多元化、投资合作伙伴多元化。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经济要素流动更加自由、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市场融合更加深入,实现区域循环快速活跃流动带动国际经济循环。二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坚定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投资中的主渠道地位,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谈判,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离不开有力的政策保障。要围绕扩大内需全链条、各环节,完善财税、金融、社会保障、要素配置、市场体系等政策保障,有效防范重大风险。

一、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要在统筹防范化解相关领域风险的前提下,聚焦短板弱项,统筹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加大对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强化财政支持扩内需。加强各类财政资金的统筹衔接,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加大财政公共产品投入力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二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财税体制。加快推进直接税改革,更好发挥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深入推进消费税改革,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三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发展消费金融和科技金融,完善与扩大内需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二、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

落实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打破妨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一是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扩大市场化配置土地范围,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二是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协同的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机制。三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四是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建设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换。五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大数据的要素属性,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三、健全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方向,是打造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支撑。一是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在产品集成度、生产协作度较高的领域,培育一批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引领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强化行业自律。二是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制度建设,确保市场机制高效发挥作用。建立健全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协调机制,推动完善竞争政策实施方式,加强竞争规则国际衔接与协调。三是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科学的标准体系。改革、完善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体系。适应技术进步要求,提高标准水平,分类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标准制定。四是拓宽市场纵深空间。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形成一批全国性要素交易平台,明显增强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性。


[1]“七区二十三带”是指东北平原等7个农产品主产区及以水稻、小麦等农产品生产为主的23个产业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