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初步认识 > 第10章

第五章 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要求 第一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二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五章 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目标是最终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img

图5-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演进

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

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一连串的超越,1995年超过加拿大,排名全球第七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排名全球第六位;2005年超过法国,排名全球第五位;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选择,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历史性成就。

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大流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我们发展面临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抓好六大重点工作。

第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第二,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自主创新与基础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三,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必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推进。

第五,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破产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img

图5-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任务

第六,必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此外,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精准施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兜底线”为重点维护财政平稳运行,以“稳杠杆”为目标防控债务风险,决不能因为财政困难而违法违规举债,决不能为了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必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统筹推进政治建设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拥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5 000多年文明史、14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加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断发展中的新事物,也是好事物,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专栏5-1

西式民主的危机

2014年3月,英国《经济学人》刊登了一篇文章《民主出了什么问题》。文章指出,从2000年至今,西式民主在全球范围内正在面对越来越多的障碍,以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西式民主,到现在只剩下选举这个外在形式,而且西式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也面临缺乏制度保障的困境。民主在西方国家内部常常和运转失灵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非西方国家则由于带来社会动荡和社会分裂而屡屡崩溃,西式民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危机。有学者把发达国家的民主危机概括为金钱左右政治、体系运转失灵、民粹主义盛行。

(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其丰富内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生动实践要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今后一个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要重点部署以下六项任务: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

三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完善照顾同盟者利益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四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五是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

六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完善国家行政体制,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加强中央宏观事务管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

img

图5-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任务

三、统筹推进文化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承担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国人民在思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三是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上网与开放共享。

四是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与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img

图5-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任务

四、统筹推进社会建设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

(一)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就是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上。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和谐、社会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如何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建设根本上是要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方方面面,要处理好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顶层设计顶层推动与基层创新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多元主体的关系。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治理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体制,提高水平。

(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原则,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六大重点任务: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二是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三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四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并重。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五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

img

图5-5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

六是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与体系。

五、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一)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殷鉴不远,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部署四大任务:

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企业、清洁能源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与全面节约制度,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

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三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铸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建立黄河、长江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方式,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

img

图5-6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四个全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部署“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并列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承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收官期,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贵在全面建成

全面小康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又包含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和城市、农村。全面建成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同步推进五大建设协同。“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只有协同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全体人民要普遍受惠。“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14亿人民都进入小康,得到实惠,绝不能让一部分人掉队、落伍。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之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步不同步,主要看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西部、在贫困地区。

(二)重在补齐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除脱贫攻坚、城乡区域差距之外,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也是薄弱环节。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空气、水、土壤三大污染严重,不仅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现阶段人均资源消耗水平,无论是从资源保障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地球的承受能力都是不可支撑的。在民生领域,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城乡区域间供给水平差距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些短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将产生严重制约,必须下大气力破解。

(三)关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 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 000万人以上,并将在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以这么强的意志、这么快的速度、这么大的力度团结带领这么多人摆脱贫困、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集中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接表现为14亿中国人民即将普遍过上殷实宽裕的生活,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背后则是中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大提升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使全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人口数量翻了将近一番,也是1990年处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别的47个国家中,唯一跻身高人类发展水平组的国家。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极大丰富了人类反贫困理论、拓展了人类反贫困实践,为世界上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民追求富裕安康的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专栏5-2

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任务的发展演进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中国20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他言简意赅地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小康”的概念,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明确提出“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诞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中,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和壮大。过去的巨大变革、巨大动力、巨大成就、巨大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天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依然要靠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全面”,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构建丰富全面的改革目标体系,在总目标引领下,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形成改革的总体效应,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强调“深化”,就是表明已进入深水区、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阶段,进入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重的阶段,改革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向纵深推进,在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就是鼓励改革者要敢于触碰深层次矛盾,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敢闯敢试敢担当。

专栏5-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顶层设计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改革探索主要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等。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壁垒,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动价格体系改革。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的重点任务,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部署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明确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三步走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重大任务。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六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抓好十四项主要任务: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要在五个领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四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五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专栏5-4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演进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

1984年10月,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除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优良传统。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这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专栏5-5

改革开放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演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依法治国各项任务。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体布局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体系。

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以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三是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是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格刑事责任追究。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

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5]。全面从严治党要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各方面,真正做到要求严、措施严,对上严、对下严,对事严、对人严。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党兴则国兴,党强则国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进道路上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增多,难以预见的风险矛盾频发和叠加。必须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敢于刮骨疗毒,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 191.4万名,基层组织468.1万个,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4 661.5万名、占50.7%。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出现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建立健全解决党自身问题的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

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必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全方位扎牢制度的笼子。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一是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是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健全党领导经济社会各方面重要工作的制度规定,改进党领导实施重大战略的制度机制。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三是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四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总体来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重点是要抓好三个层面的组织建设。第一,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第二,地方党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段”,把地方党委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第三,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是落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第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用严明的制度推动党的政治领导、政治原则、政治纪律、政治主张落地落实。第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持续防止“四唯”问题。第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定,把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和规范起来,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起来,推动全党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第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制度,党委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纪委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强化问责制度,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问责内容、对象、主体、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2]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201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3]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2014年12月13-14日),《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求是》2013年第22期,第8-17页。

[5]《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0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