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第7章

二、关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关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时再提文化自信,着重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入论述了“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作出精辟论断,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一并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突破。

(一)“四个自信”源于实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实践价值

“四个自信”基于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历史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强调:“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首先追求的是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近代史上的各种力量都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但都没能成功解决问题。十月革命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产生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此过程中塑造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形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picture
2016年7月1日,一名战士俯瞰深圳特区,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特区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由于缺乏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党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转向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结合苏联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这一精辟深刻的思路。遗憾的是,这一有益探索没有坚持贯彻下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再认识,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崭新探索。邓小平同志强调:“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这个伟大艰辛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过程,是“四个自信”的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

道路自信,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大的创新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论自信离不开理论创新,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面向未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体系,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实践中“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制度自信,主要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无比优越性的制度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制度自信需要我们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内在精神动力和根本支撑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创造近现代中国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文化自信是动力之源。目标越崇高、越伟大,越需要文化自信。

(二)“四个自信”源于真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没有对自己所处时代最重大的基本问题的科学发现与正确解决,没有对自己所处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成就的自觉掌握,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邓小平同志强调“老祖宗”不能丢,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原著和毛泽东著作,同时也要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picture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图为2017年4月3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一堂汉语课现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不断迎接时代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生长点。基本原则是理论的灵魂,决定了这个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或标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即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等内容;社会主义的价值,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内容;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史观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深层次基础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其统一的基础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国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我们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本保障,是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四个自信”源于信念,体现了党对全体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四个自信”体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要求。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如何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民族精神指的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部分。其核心是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先进的制度和规范。民族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但不否认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能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四个自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凝聚共识,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汇聚合力、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今后几年是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其基本方向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把握正确方向,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构、文化传承等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理念上的重要创新和重大发展。只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人民精神思想上的高度一致,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就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和信念支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