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第14章

九、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九、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基础上,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不同角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展开了论述。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和国家领导核心以后,代表人民执掌政权、领导人民治理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历史任务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未能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社会主义中国治国理政之道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picture
浙江省台州市着力构建规划引领、统筹治理、项目保障、市场共享的大系统循环治水兴水体系,建设“水上台州”。

2013年11月12日,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他认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要看到,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推进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既重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不断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又重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话是根本前提、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后一句话讲的是实现形式和基本途径,就是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或者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只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讲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就会迷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一种制度模式在一个国家是适用的,在其他国家则不一定适用。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我们,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是可以完全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发展、强大和振兴的。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从来都不会成功,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还会造成经济停滞、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主权丧失等严重后果。

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我们需要借鉴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绝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而持久。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不同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竞争的背后是价值观的竞争。只有以根植于自己文化的价值观作精神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有绵绵不绝的血脉和根深蒂固的基础。如果中国社会不能在价值观方面赢得对西方社会的竞争优势,国家治理体系的竞争就丧失了精神基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picture
2015年5月7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举办机关开放日,社会各界代表走进社会治理中心,听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介绍。

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我们的文化成为抵御西方价值观念渗透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善于借鉴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教训和警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要善于借鉴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政治文明中蕴含着大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理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治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经验、做法和系统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对比、分析和吸收借鉴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其基本内涵和要求作了深刻阐述,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化发展和完善,也是改革开放历史任务的总体概括和提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和改革开放理念的逻辑演进和必然要求,体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和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出的新判断,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必将对党和国家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