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全部分类 > 图书 > 传记 > 文学家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32571642
-
作者:洪业|译者:曾祥波
-
页数:441
-
出版日期:2014-02-01
-
印刷日期:2014-02-01
-
包装:平装
-
开本:18开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85千字
-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出版于1952年的《杜甫(中国*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重要著述。此书可与已故北大教授陈贻焮完成于1988年的三卷本《杜甫评传》并称东、西方杜甫研究的杰构。由于洪业平生所著他书在**均已出版,本书的出版将填补*后一片空白,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洪业用英文写就的杜甫传记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即《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
于195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仍被公认
为是英
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作品。《杜甫(中
国最伟大的诗人)》亦为洪业平生
唯一的专书著述。
-
自叙
引论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章 “记一不识十”(712-735)
第二章 “快意八九年”(736-745)
第三章 “骑驴三四载”(745-749)
第四章 “陵厉不飞翻”(749-752)
第五章 “故山归兴尽”(752-755)
第六章 “东胡反未已”(756-757)
第七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757-758)
第八章 “一岁四行役”(759)
第九章 “此生那老蜀?”(760-762)
第十章 “何地置老夫?”(762-766)
第十一章 “夔子之国杜陵翁”(766-768)
第十二章 “孤舟增郁郁”(768-770)
结语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附录一】注疏卷自叙
【附录二】洪业《杜诗引得序》
【附录三】洪业《我怎样写杜甫》
【附录四】洪业《再说杜甫》
索引
洪业及其《杜甫:中国*伟大的诗人》(代译后记)
补记
-
李隆基(685-762)在历**以其死后的谥号“
玄宗”闻名,*普
遍的称呼是明皇。710年夏天,他还仅仅是一名二十
四岁的王子,就领导
了一场为叔父中宗复仇的政变,杀死了中宗的妻子、
也就是凶手韦后,
以及韦后的情人和同谋者。然后他拥戴自己的父亲睿
宗登基。睿宗皇帝
是一个好脾气的谦退之君。睿宗的大儿子宋王李成器
和父亲的性格一样,
他坚持说弟弟李隆基应当立为太子。712年9月8日,
睿宗宣布退位,太
子继登大宝,尽管太上皇已经退位,但还有相当部分
的重要权力掌握在
他手里。
那时**中权势*大的人既不是皇帝,也不是退
位的太上皇,而是
太平公主,也就是太上皇的妹妹,皇帝的姑姑。七位
**的宰相中,有
五位**承仰她的鼻息。因此,年轻的皇帝为了自己
的利益不得不策划
另一场政变,*终这场政变上演于713年7月末。野心
勃勃的太平公主
及其党羽被朝廷军队镇压之后,她和家人被施恩允许
自裁。这时退休的
太上皇才交出了朝廷的一切权力,以**退休的方式
度过了余生*后的
三年,也许忙于注释儒家经典,练习书法,在这些方
面他被誉为行家
里手。
明皇在位共四十三年。在其执政的前半个时期,
他全身心投入到治
国事业中,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军事上的内卫外防,
提高普通人的生活,
繁荣文学艺术。作为拥有无限权力的**君主制的帝
王,他确实可以做
很多事情,而他也的确做了很多。有性格、有能力的
人被任命为宰相。
其中一位住在庙宇中,只为了节约房费开销,另一位
去世时一贫如洗,
以致于他的老仆要**为奴,以便筹集到足够的钱给
主人下葬。在唐代
的官员酬劳制度下,很难看到一名宰相会如此之穷,
除非他拒*接受他
的份内所得或者放弃他的收入。这种节俭和自我牺牲
的**例子无疑是
不寻常的,但的确会对朝廷的官僚作风产生一定的正
面影响:这个时期,
腐败实在是例外而非惯例。
因为皇帝挑选勇敢的良将去边塞任职,蛮族的入
侵逐渐被赶回去。
在742年,帝国拥有了362个州郡(这还没包括800个
羁縻州),1,528
个县,16,829个村镇,8,525,763户家庭,48,
909,800人口。在边境地
区还有大量的重要军事前哨镇,每一个都由一名将军
镇守。在东北方向,
由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镇守,首府在范阳和(营
州)柳城,监控着
奚、室韦、靺鞨、契丹等蛮族的所在区域,即后来的
满洲和内蒙古地区
一带。高丽人在七十年前就已经臣服于中国,承认其
宗主权,就不需要
朝廷军队的戒备了。在西方,由河东节度使、朔方节
度使镇守,治所在
太原和灵武,主要负责击退来自蒙古的突厥人的进攻
。在明皇执政的初
期,突厥人对北部边境造成过相当大的破坏,但随着
突厥内部的纷争和
中国军队的打击,这种破坏逐渐减弱了,721年之后
他们就很少引起麻
烦。到了743年,突厥的*大部分势力被回纥部落统
一,而这个部落与
唐帝国的关系保持着友善。
在西南方向,由河西节度使镇守,治所在武威,
其边境一直延续到
西北,大致与**甘肃省相对应,其主要职责是防止
突厥部落从北部进
攻、吐蕃部落从南部增援袭击。再往西南延伸,由陇
右节度使镇守,治
所在西平,主要职责是防止吐蕃部落的主力进犯。再
往南,由剑南节度
使镇守,捍卫蜀郡,同样是防止吐蕃从西面进犯,附
带宣抚南方边境一
带(今云南省)的蛮族。尽管吐蕃首领赞普在707年
与唐朝金城公主成
婚,成为唐朝廷的女婿,但这个部族好战,并未减少
对边境的进犯。不
过,他们败多胜少,到了730年,他们*渴望和平而
非战争。在唐帝国
的南海岸,由岭南节度使镇守,治所在南海,主要负
责镇静山夷,其地
相当于**的广西和广东西部,另外还负责南部沿海
的防务,因为此时
南海已经是国外贸易的一个繁荣中心了,无数的外国
商人往来于城市,许多阿拉伯商船在港口停泊。
P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