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全部分类 > 图书 > 传记 > 财经人物 > 中国财经人物
-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
-
ISBN:9787539177601
-
作者:(美)凯伦·布鲁门萨尔|译者:丁口
-
页数:280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5-01-01
-
包装:平装
-
开本:32开
-
版次:1
-
印次:1
-
这本由美国**财经记者、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乔布斯传面向12岁以上青少年读者,于2月14日在美国上市,开机印数10万册,迅速攀上畅销书榜。凯伦·布鲁门萨尔编著的《非凡乔布斯》构思独特,以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结构全书,勾画了这位计算机行业的先驱者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揭示了这位将**的商业运作与高科技成果**结合在一起,改变了无数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奇才的心灵成长历程。
像历**很多伟大的发明家一样,他的天才特质,不断地与周遭的世俗世界进行撞击。在不断的失败和磨砺中,乔布斯不断学习、成长,*终求得了内心的平静。他所拥有的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努力,在本书中,以精练而生动的笔墨,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出来,是青少年读者不可多得的励志佳作。
-
从一开始,史蒂夫·乔布斯的道路就非同寻常、充满不可知。他一出生
就被抛弃,等待收养;大学读了一学期,便弃学不读;20岁的时候,和朋友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父母的车库里创立了苹果公司;很快,便跃升为计算
机行业的领袖。他不断拓展所有的边界,培养其天才的标志特质:他的完美
主义、品味以及设计风格。然而,迅速成功之后,身为老板的乔布斯却被自
己的公司开除了。再次从零开始,乔布斯却进入了一生中最富创造力的一个
时期:通过皮克斯动画、iPod、iPhone,在电影、音乐和电话等行业掀起了
变革的狂澜。作为一位身体和心灵奥秘的辛勤探索者,他和癌症搏斗了将近
十年、成为了超级CEO、使整个世界都渴望得到他参与制作的每一件产品。
颇受好评和欢迎的凯伦·布鲁门萨尔带我们走进乔布斯复杂而传奇的人
生,并借机展示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变化。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彩的文字、
大量的黑白照片,《非凡乔布斯》为我们讲述了乔布斯——这位改变了我们
的世界的人的故事。
《非凡乔布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发行。
-
导言:三个故事
**部分 “过程本身即回报”
1. 种子
2 沃兹
3 耗子们
4 大学
5 探求
6 苹果
7 车库
8 苹果II型
9 致富
10 海盗
11 斯卡利
第二部分 “真正的艺术家要有市场”
12下一步
13 家庭
14 硅坞
15 回归
16 不同
17 翻身
18 音乐
第三部分 “还有一件事……”
19 癌症
20 救赎
21 生命
22 遗产
时间线
作者后记
参考文献
-
史蒂夫·乔布斯的**个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
滴”。这个故事,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开始。
乔安妮·席贝尔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只有23岁,在威
斯康星州上研究生。孩子的父亲是个叙利亚出生的研究生,乔
安妮的父亲不同意他们的交往。而且,按照上个世纪50年代
的风气,社会对未婚先孕的女人一定是指指点点。为了躲开闲
言碎语,席贝尔搬到了旧金山。在那里,她被一个专门照顾未
婚妈妈、安排收养事宜的医生收留了。
本来,一对律师夫妇提前说好要收养这个婴儿。但是当
1955年2月24日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又改变了主意。住在旧
金山的克拉拉·乔布斯和保罗·乔布斯夫妇,则一直在等待收
养的机会。他们性格温和,受过些高中教育。终于有**,电
话在半夜响起,他们连忙抓紧机会,收养了这个新生儿,取名
史蒂夫·保罗。
席贝尔原本希望孩子的养父母受过大学教育。可就在收养
事宜*后确定之前,才得知两位家长里没有一个够这个条件。
她犹豫再三,几个月后才办完收养手续。乔布斯说:“(那是
因为)我的父母承诺以后送我去上大学。”
带着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憧憬,乔布斯一家安顿了下来。几
年以后,他们又收养了一个女儿帕蒂。小史蒂夫是一个充满好
奇心的孩子,但对于父母来说,这成为巨大的挑战。他曾经把
发夹塞到电源插座里,烧伤手部,为自己赢得一趟急诊室之旅;
还吃过用来除蚂蚁的毒药,不得不去医院洗胃。史蒂夫起得比
全家其他人都早。为了让他有事可做,父母给他买了一个摇摇
马,一个唱机和一些小理查德(译注:美国早期摇滚歌手,风
格轻快,演唱时伴有激烈快速的摇摆身体动作)的唱片。他是
一个如此难缠的小孩子,母亲克拉拉承认,曾经想过收养他是
不是犯了个错误。
史蒂夫5岁的时候,父亲保罗工作调动到了一个叫帕洛奥
图的地方,离旧金山往南大约开车45分钟。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保罗在海岸警卫队服役。之后,他曾做过机械师和二手
车推销员,这时候正在一个财务公司负责收坏账。业余时间,
他把收购来的坏车修好,然后卖出去赚钱。这些钱存下来,就
是史蒂夫未来的大学学费基金。
那时,旧金山以南很多地区基本上还都没有开发,长满杏子
和李子的果园星罗棋布。一家
人在山景小区买了套房子,保
罗在车库里安置好Iq己的工作
间。他在工作间里留出一部分
空间,告诉儿子:“史蒂夫,
这个就是你的工作台。”他告
诉史蒂夫如何使用锤子,并送
给他一套小工具。在乔布斯的
印象中,多年来,爸爸“花
很多时间和我在一起……教
我如何制做东西,如何把它们拆开,然后再重新组合到一起”。
父亲的精湛手艺,对*细微细节的关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1985年,乔布斯告诉一位采访者,他爸爸“差不多是个
手工天才。他可以修好任何东西,让它正常工作。他能把任何
机械装置拆开来,然后再装回去”。他的父亲也**强调做事
必须到位的重要性。爸爸告诉乔布斯:“如果你是一个木匠,
要做一个漂亮的大衣柜,就不应该在它的背面使用胶合板。虽
然这一面儿是贴着墙的,没有人会看到,但是你自己知道它的
存在,所以背面你也要用一样的好木材。”
乔布斯把这个教训应用在所有苹果的新产品上。他说:
“要想晚上睡得着觉,审美、质量都必须过关。”
克拉拉也靠晚上给朋友们看孩子来支持儿子,给他交钱上
游泳课。史蒂夫早熟,很早就显示出对阅读的兴趣,她就教他
读书。这样,史蒂夫开始上学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不少东西了。
不幸的是,对史蒂夫来说,会阅读倒成了个问题。上了学,
“我真正想做的,只有两件事情,”他回忆道,“我想读书,
这是因为我热爱阅读;同时,我也想到教室外面去抓蝴蝶。”
他不想做的,是循规蹈矩。他讨厌学校的各种制度,很快就觉
得上课很闷。他觉得自己和同班同学不一样。
六七岁的时候,他告诉街对面的女孩儿,他是被收养的。
女孩儿问:“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你亲生父母不想要你了?”
这天真的问题像是晴空霹雳,在他脑子里种下一个从未有
过的可怕想法。他抽泣着跑回家。爸爸妈妈迅速走过来安慰他,
一举击落了这个可怕的念头。“他们很严肃地看着我的眼睛,”
史蒂夫回忆说,“他们说,‘我们可是精挑细选,专门把你给
挑出来的’。”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