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第5章

第一章 时代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第二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第三节 满足人民

第一章 时代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方向、道路、方针、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成就、生动的实践价值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少数人和个人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生动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科学回答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一、科学回答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了谁”的重大问题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体现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定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并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追求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坚持把人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科学回答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依靠谁”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4月13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人民既是享受民生改善成果的主体,更是实现民生改善目标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敬畏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同时动员指导人民群众开展新的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激发民智、汇聚民力,促进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方向与群众的自身奋斗统一起来,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事业中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科学回答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造福谁”的重大问题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化为一个最高标准,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执政是否满足人民的需要,是否实实在在为民造福,都只能由人民说了算,为民造福才是最重要的政绩。只有真正领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眼前利益要求和长远利益要求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长短优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始终恪守人民评判标准,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无论是公共服务规划编制,还是政策制定实施,都要增加群众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定政策,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要经常看一看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开展,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传统民生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根植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根源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原创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其核心要义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创造社会财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曾提出过一系列关于人民群众的重要理论观点。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旗帜鲜明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在批判孟什维克的“尾巴主义”时指出:“资产者忘记了微不足道的人物,忘记了人民,忘记了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可这些工人和农民却用自己的劳动为资产阶级创造了全部财富。”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的观点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理论框架。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尤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谆谆教导全体党员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的需求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奋斗目标,作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4]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周密部署,要求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进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提出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强调要抓重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强调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强调要抓持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任务来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强调要抓组织,各级干部要带领群众一起干,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而不能领导热群众不热,也不能群众热而领导不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主体地位的重要论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幸福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从理论上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真挚的为民情怀,饱含着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和弘扬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生思想,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精髓。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以民为本”民生思想传统,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哲人先贤就提出了一系列重民、爱民的政治主张。《左传》写道“民生在勤,勤在不匮”。《尚书·五子之歌》写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养民也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一系列儒家民生政治主张。孟子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保民、富民、教民、与民同乐的民生主张。儒家民本思想对历朝历代政治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民生主义”,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和群众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强调全党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引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是国家之根基,充分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次引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等诗句,充分表达了无我之境界、为民之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厚植中华民族“重民”“爱民”“为民”的优良传统,广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生思想,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新时代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实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时代表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立足中国发展实际,运用发扬“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讲话《为人民服务》中就提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组织、党员,都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强调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江泽民同志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汲取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总结了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历史经验,谱写了新的时代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5]。强调改善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人口发展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辩证地提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关系,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在工作原则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善民生的政策方面,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将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周密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蓝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完全契合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理论阐述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具实践之用,明确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思路、实现路径和战略任务,是做好一切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指引、行动指南和实践方案。

一、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针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针,强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守住底线”就是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定位,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优先保障低收入人群、特殊困难人群等群体的基本生活。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织密社会保障网,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突出重点”就是要在既有的财力约束条件下,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比如,在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提出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受到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医疗卫生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强调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完善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地区差异大、制度碎片化问题,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长效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引导预期”就是要合理引导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保障和改善预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也不要脱离财力作难以兑现的承诺[7]。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要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坚决防止吊高群众胃口的行为。

“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基本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入了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共建共享新阶段,实现了党对民生保障工作认识的新飞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的有力保障。

二、指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判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民生改善一般性规律,指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8]213。要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发展,强调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增进社会消费预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答案。

民生保障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9]136

民生保障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民生改善的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的过程,兜牢民生底线、保障基本民生是政府不可推卸、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清晰指明了政府、社会、个人在民生保障中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保障新格局提供了科学答案。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从宏观层次和全局发展上配置重要资源,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组织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应该更加注重底线公平、兜底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市场力量有序参与,提供差异化、高品质的民生产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政府和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各自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领域,找准了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最佳结合点,为形成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提供了科学答案。

三、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10]。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和战略任务。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2]49。强调要着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强调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对教育事业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指引,吹响了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号角。

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3]100。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健康的重要论述,扎根中国国情、围绕人民需求、面向时代需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崇高情怀,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强调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对于进一步增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健全促进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4]。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创新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建设体育强国的规律性认识,指明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正确方向,找准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力量之源和动力之源,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5]。强调要坚持社会政策托底方针,守住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底线,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强调要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明确了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任务,指明了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前进方向,是新时代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根本指针。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2020年3月26日),《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

公共卫生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迅速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球瞩目抗疫成就,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生动展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深刻诠释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赞誉。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体现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为全球抗疫提交了一份“中国答卷”。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正践行者。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国际社会必须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才能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我国向所有国家开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与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分享中方经验做法,向其他国家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并派遣专家团队,帮助其他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体现了中国对于“共商共建共享”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和坚决践行。

在2020年3月26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经验,就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发挥了积极的国际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抗疫各项举措,充分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充分展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印证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构筑人类美好未来的诚意和努力。

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中国方案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在重庆考察时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扶贫实践,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减贫奇迹,有力促进了世界减贫进程,彰显出非凡的魄力、智慧和担当,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明确了努力方向,为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证。

中国的减贫目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涉及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基本教育服务等保障人基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基本中的基本、核心中的核心。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对口支援等形式提高当地卫生服务能力,保障贫困人口健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抓住了脱贫攻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牛鼻子”,为实现精准脱贫开出了良方。

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直面深度贫困地区的“坚中之坚”和绝对贫困人口的“难中之难”,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综合施策,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创造性地把解决贫困问题的“输血”和“造血”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精准脱贫开辟了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致贫之源,找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找准了切入点,为有效解决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中国经验

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

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在世界范围内,公共服务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都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都是政府职责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时期,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就是政府支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体系,形成了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中国经验。

(一)解民忧、济民困,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6],要抓重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17],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在财政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确保全体公民能够平等享有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最突出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重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等关键领域,以及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兜住了社会底线、维护了社会公平,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保基本、强基层,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重点做出了明确安排,指出要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8]。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紧扣“七有”要求,逐项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等,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基本公共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服务的关键环节都在基层。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强基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

(三)建制度、抓持久,提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制度化是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中国近几十年来伟大实践成果得以巩固发展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从“十二五”开始,中国连续编制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专项规划,着力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任务来抓,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目标清晰、措施有力,实施过程纲举目张、路径明确,实施方式有清单、有标准,实施结果能落地、可评价,充分展示了在有限国家财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推动民生改善的可行方案,为增进世界民生福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6]《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讲话》(2013年7月25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9页。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1页。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

[1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4]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2013年8月31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1日。

[1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9页。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页。

[1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18]在重庆考察时的讲话(2019年4月15-17日),《人民日报》2019年4月18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