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指导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文章选 > 第94章

“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特点

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希望走近中国,了解这个东方大国的发展变化;中国也希望更好地融入世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任务是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在传播理念上重视合作与交流,在表达方式上强调国际化,注重运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介绍中国。

“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这一时期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特点。所谓“中国内容”,是指中国国际传播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教、军事、体育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不断增加中外交流以及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务的内容。在具体报道中,更加注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国内外事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所谓“国际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形式;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国际人士、传播对象国家人士的视角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三是借用国际惯例和规则等对中国事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和展会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中国媒体已经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世界呈现开放合作、积极进取的中国形象,展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的报道中,中国媒体也能很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发出中国声音。

当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国际传播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在内容上仍是着重向世界介绍中国事务与立场,在表达上有时难免陷入以西方为主的思维范式:为了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消除偏见和误解,一些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过程中过分迁就和迎合西方价值标准,过于强调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等,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中国国际传播的主体地位。在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的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努力改变国际传播中存在的碎片化、浅表化、边缘化现象,在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推动国际传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