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48章

第二节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体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此可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包括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具体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一、坚持和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健全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

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3]这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根本所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同时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最可靠最管用的民主制度。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政治作用:一是能够保证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二是能够保障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对各级国家机关的监督;三是能够动员全体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四是能够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国家机关协调一致高效运转;五是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六是确保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整合群众利益表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搞好两个“机关建设”。一是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依法行使职权的工作机关建设,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让人大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二是加强人大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建设,从制度上解决进一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问题,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健全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必须健全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一是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二是它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三是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狭隘短视的弊端。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工作涉及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与进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要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又要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帮助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群众自治全过程和各方面,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确保基层民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健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有效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的是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4]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党政军群改革,构建包括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和群团工作体系在内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5]“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6]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7]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广泛持续深入参与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

习近平同志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8]。协商民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理论和实践基础。协商民主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协商精神,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宝贵的文化资源。协商民主是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还是国家机关施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都和协商民主须臾不可分割。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而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习近平同志全面概括了这一独特优势:“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9]

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10]。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就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拓宽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类智库等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11],就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在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并把层次的多样性和规模的适度性结合起来。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协商就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协商就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开展;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就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协商主体的平台作用,才能更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公民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协调社会关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工作机制,就要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协商。由于协商范围、渠道和形式的不同,协商的内容、重点也有所不同。政党协商,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就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人大协商,要深入开展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鼓励基层人大在履职过程中依法开展协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政府协商,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探索制定并公布协商事项目录,增强协商的广泛性针对性,完善政府协商机制,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政协协商,要明确政协协商的主要内容,完善政协会议及其他协商形式,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人民团体协商,要围绕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开展协商,更好组织和代表所联系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有效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发挥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基层协商,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体上来说,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多种协商方式,确保人民的民主权利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中切实得以实现。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统一战线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坚持统一战线、坚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

长期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无论是从历史经验看还是从推动改革发展看,都需要长期坚持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广泛的政治团结,作用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推进,越需要凝聚最广泛力量。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能够有效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

牢牢把握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遵循。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12]。第一,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这两面旗帜,是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显著标志,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第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两大主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儿女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爱国统一战线就是要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第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还要掌握基本规律。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第四,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还需要改进工作方式。善于联谊交友,这是基本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多不多是数量问题,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是质量问题。”[13]

切实推进新形势下爱国统一战线重点工作。在总结已有成功经验、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就扎实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不断开创党的统一战线新局面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一是坚持做好民主党派工作。准确把握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定位,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这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确立的基本遵循,具有长期指导意义。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帮助民主党派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十分重要。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

三是全面做好社会各阶层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外,出现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是时代赋予的新的重大课题。要增进政治共识,用好网络平台,创新工作载体,把他们更好地凝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向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强教育、抓队伍、起作用的工作思路,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四是全面做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工作。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支重要力量,同样需要广泛团结联系,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731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4页。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30页。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91页。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5页。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30页。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6页。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3页。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7—78页。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61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04页。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