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45章

第三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目的,就是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提高。在坚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增长速度会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四个基本特征高度吻合,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化。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要判断。“已由”意味着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势所必然;“转向”意味着我国经济仅仅是向高质量发展进军,并没有“转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可能会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经济面临两类关口。一类是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为此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另一类是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也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此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只有跨越了这两类关口,我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2]从经济发展需要看,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人口红利锐减、投资边际收益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片面追求规模与速度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重点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无论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都需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看,党的十九大规划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是基础,国家要强,经济必须强;经济要强,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当今世界正迎来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光靠规模已经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经济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量的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达99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

二、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说,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一个经济体(或企业)在投入上,能够通过科技手段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动效率变革,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节约经营,使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在产出上,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使产出品质和效益明显提升。从广义角度说,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增长范畴,还应考虑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包含如下内涵。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大趋势,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着力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的供给和高质量的需求相统一的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强大的创新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以及发现和捕捉需求的能力。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3]

第四,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循环通畅的发展。经济循环是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虚拟与实体、国内和国外良性互动的过程,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三大失衡: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这是经济循环不畅的具体表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第五,高质量发展,是分配科学合理的发展。收入分配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收入分配的质量好坏,直接反映经济结构的优劣。习近平同志在谈到新常态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4]这里所讲的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就是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对经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原则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主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路径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点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制度保障是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根本目标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概而言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经济结构合理、创新动力强劲、发展方式集约、实体经济振兴、体制机制健全的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良性互动的经济体系。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1月30日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5]对此,他明确提出了“七个体系”的有机构成和具体目标,即(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2)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3)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4)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5)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6)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7)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完成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必须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要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6]要切实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就越重要。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面对的发展环境深刻变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经贸摩擦给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我国经济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实现稳增长、防风险等多重目标,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市场与政府等多种关系,政策抉择和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既把稳舵又把好舵,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7]“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增强领导能力,提高管理水平”[8]。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专业能力,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提高经济管理和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

(一)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面对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各种矛盾风险挑战的相互交织,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防止房地产大起大落;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影响的评估,善于引导预期;加强市场监测,完善风险预警和监管协调,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力度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中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以上七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体现为,对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一旦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将会造成有关主体的经济损失,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严重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危机。因此,要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强化金融安全能力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方式,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宏观调控中的新问题,都对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要提高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能力。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边界,避免出现过多干预市场运行、干预微观主体运行的问题。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职能。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合理把握好各类政策实施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立足区间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灵活性和协同性,促进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平衡协调联动。

其次,要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能力。一是综合国内与国际因素,以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主动适应、引领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和构建。二是综合中央和地方的对接。中央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最大限度调动地方积极性;地方层面要强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执行和传导,因地制宜地细化分解总体目标,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响应和实现宏观政策意图。三是综合各部门的协同。加强对政策时序、边界、方向、目标的协调,实现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的优化组合。

再次,要提高宏观政策的统筹协同能力。综合运用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政策,促进发展规划、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政策有效协同。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加强政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向战略构想、发展规划、政策思路、改革方案、重大工程等转化。统筹推进重大政策实施,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节奏和出台时机,避免政策效力过度叠加或相互抵消,打好统筹兼顾、各有侧重、互相配合的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特别是重大政策的综合评估,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三)把握社会心理变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主动引导市场预期的能力。良好的预期往往能转化为有序的经济行为,使人们有动力、有耐心、有信心针对现实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从事长期性、创造性的活动。预期不稳,往往导致市场主体短视化,造成风险集聚。在高度信息化的条件下,集聚的风险很容易传播开来,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挑战。因此,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只有形成良好预期,才能凝心聚力,坚定发展信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顺利完成各项改革发展任务。

稳定预期,既要稳住当前、排除短期因素干扰,又要坚定发展信心、谋划长远。一是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激发微观主体的创造力。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改革为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为社会提供稳定预期。二是要提升预期管理能力,对于能够显著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类调控政策,建立健全政策目标管理和重大决策公开机制,向市场清晰传递政策及调控的意图、取向及操作规则。同时,要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有效引导市场行为,形成社会合理预期。三是要将政策的初衷、改革的意图传导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加强舆论引导工作,有效引导干部群众理性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防止市场主体对政策效果产生误判,防止出现“盲人摸象”式的碎片化预期,防止非专业非理性的价值取向错误引导预期。既要做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客观报道具体事实,又要从宏观上反映全貌;既承认短期局部风险,又加强分析能力、明确政策导向。

(四)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聚才用才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9]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就是要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充分调动全社会攻坚克难、促进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要善聚善用各类人才,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知识分子、企业家、创新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充满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

各级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应当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对现代经济知识的学习,增强领导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作决策、做工作、抓管控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查研究,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确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要加快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利益激励等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页。

[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38—139页。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99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42页。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0—241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0页。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4—55页。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20页。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4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