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8章

导论 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好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继承、坚持、倡导、弘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反复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同志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一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它从总体上探讨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是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哲学虽然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但并非任何哲学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毫无疑问是真理。哲学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影响、支配、指导人们言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功能。哲学指导实践的功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1]他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2]这些论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端重要性。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活力。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哲学理论方面实现了飞跃,不断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我们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还要立足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3]

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要求全党的,也是躬身力行的。他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题进行了两次集体学习。他强调,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更为重要的是,他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永续前行,为全党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表率。

二 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普遍概括,是我们共产党人分析处理一切问题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复杂事物,全面把握事物变化及其关系,通透辩证思维方式和辩证分析方法。他灵活地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改革发展问题,要求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通篇贯穿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矛盾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娴熟地运用辩证法的“矛盾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重大关系,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地位。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要着重掌握和理解以下重要理论和基本观点。

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一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灵魂的概括。习近平总书记从这一原理出发,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出全党面临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没有变,那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做出的各种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实事求是,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强调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在全面改革的实践中,要坚决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底线;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和领导权。

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矛盾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在众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在矛盾双方中抓住主要方面。他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他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譬如,他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强调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和方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要化解产能过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是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树立全局观,既要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抓治国理政,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这就是抓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牛鼻子”;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重点领域;要求我们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基于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联系规律来把握基本范畴,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基于我国当前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一准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坚决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要求在判断形势、做工作时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三 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远见卓识,科学地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既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光明前景,又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告诉我们,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重在提醒全党: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本领恐慌”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我们治国理政的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要着重掌握以下重要理论和基本观点。

一是学习和掌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总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能从社会存在,主要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出发,从经济基础出发,来说明上层建筑,来说明社会历史,来说明社会意识,来提出和实施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而不是相反。习近平总书记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出发,科学地论证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正确性。他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就在于它们都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条件为基础,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而做出的总体部署。

二是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基础的观点,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判断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生产力标准,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社会历史发展是否进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和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他提出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指出在深化改革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指出要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进而产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效应。

三是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分析方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从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分析方法出发,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相结合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从而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他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提出社会基本矛盾是不断发展的,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新变化推进改革开放;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方针和实施步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科学发展。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中,阶级矛盾是社会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理解上述重要论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区分斗争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是国内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有时还会很激烈。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进行的伟大斗争,既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疾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也不能采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做法。要勇于同国内外各类敌对势力展开坚决有力的英勇斗争,也要敢于展开较真硬碰、尽责尽力、善作善成、攻坚克难的坚决斗争。

四是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一切为了人民,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依靠人民是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出发,提出我们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他反复强调,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5]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正是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转变作风、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得全党在全面转变作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我们通常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依据,是全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的活的灵魂和实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集中体现为,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学哲学、用哲学,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工作本领。


[1]《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第1版。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

[3]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页。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2页。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