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208章

第三章 集中整饬作风

作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从抓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在认识上,把作风建设提升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在内容上,坚决反对“四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态度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在举措上,以上率下,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始,推动全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和学风、文风、会风,以党风带动政风社风转变。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面上基本刹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惯性得以扭转,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金色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1] 2017年10月,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作风建设作出批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的强烈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问题,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阐述抓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党的建设理论中,党风即党的作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早提出“作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期把党的作风简称为“党风”,并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古今中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把作风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2014年6月,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3] 10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借用古人“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警示全党,指出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4] 我们一定要引为借鉴。他强调把作风建设作为管党治党的战略任务,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5]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关注的焦点。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6] 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7]他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8],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强调“不能见怪不怪,不能安之若素”,并以“霸王别姬”警示全党,作风问题“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否则“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提到著名的“塔西佗陷阱”。他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9] 事实表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党同人民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有时候反而是疏远了,我们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谓不严重,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2012年12月,他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了作风建设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党的十八大后,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在于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解决脱离群众的各种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进而从党性的高度分析作风建设的本质,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他借用宋代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府时写过的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表达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10] 2013年9月,他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进一步明确,衡量党性强弱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捞资本、谋升迁,不惜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甚至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取私利,甚至到了欲壑难填、蛇欲吞象的地步,其中的动因就是一个“私”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对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出台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目的都是为了纯洁党风、以党风带政风、促社会风气转变。他指出,中央制定八项规定,就是要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人民群众期盼作出积极回应,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发挥导向作用。整治“四风”就是以整治党内存在的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入手,推动各方面的风气全部好起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

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这一范畴运用于政治领域,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重构政治生态、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关系,并强调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歪风邪气对政治生态的影响。他指出,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他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进一步指出,必须在党内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抓作风问题就要积小胜为大胜,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通过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

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高度就党风对政风的决定作用作了极其深刻的论述。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是全面执政,从立法、执法到司法,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基层,都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党员比例超过80%,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党员比例超过95%。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政风。他进而分析了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根源,对权力滥用、选人用人、执法等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作了大量论述:在权力滥用方面,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一些干部只要手中有点权,就要想方设法捞点好处;在选人用人方面,有的人在忏悔录里讲,他们那个地方从政环境不好,特别是官场风气不好,跑官要官极为普遍,就是多数人并不看好的个别人,却常常成为杀出来的“黑马”;在执法方面,针对社会各界反映比较大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的状况,指出政法机关是老百姓平常打交道比较多的部门,是群众看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党风、政风一起抓,以党风带政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2014年6月,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10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带头强化作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紧紧盯住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跟进相应的对策措施,做到掌握情况不迟钝、解决问题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积压,谁以身试法就要坚决纠正和查处。[11]2015年3月,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三是净化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指出一些地方干部的不良风气、特权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不满。2013年7月,他在听取北京军区工作汇报后指出,基层风气不好,直接损害官兵切身利益、动摇部队建设发展基础。要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士兵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在入党、考学、转士官上处事不公,吃拿卡要,收受战士钱物、侵占士兵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12] 2014年1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巨大的人情关系网,既有形又无形,把很多干部群众都网在里面,逢年过节、生日纪念、婚丧嫁娶,你来我往,永无休止,还不清的人情债;你有圈子,我有圈子,大家竞相找圈子、入圈子、织圈子,把人际关系搞得越来越庸俗,一些干部甚至因此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些不良习俗根深蒂固、无孔不入,很容易给党员干部带来不良影响,绝不能小视。要旗帜鲜明同陈规陋习、顽瘴痼疾作斗争,以党的优良作风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好转。[13] 同时,他从作风建设的成效方面阐明了党风对社会风气的示范效应,指出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他评价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时指出,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形成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四是助推反腐倡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把一些不正之风纳入腐败范畴,对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作了独到的论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用大量的事例阐明了作风建设与反腐败的深刻关系。比如,收受礼品、滥发奖金,摊派商品、公费旅游,江湖结义、投桃报李,购物卡、消费券四处发送,等等。虽然这些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但面广量大,已经成为诱发腐败的直接动因,其危害不可小视。这类行为实际上就是以权谋私,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问题的认识,增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紧迫性。

(三)坚持立破并举、扶正祛邪

作风建设不仅要破,更要立。立什么,破什么,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握好的问题。

首先,立的是党的优良作风。他专门对优良作风进行了阐述,指出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他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说明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立,关键是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就是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抓长,就是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

其次,破的主要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习近平总书记对为什么聚焦反“四风”作了详细说明,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也是这个考虑。破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作风建设是破与立的统一。在破“四风”的同时,立党的优良传统,在立规立制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破除潜规则等歪风邪气。

习近平总书记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起步抓作风建设。他曾反复引述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强调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段话:“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作风建设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八项规定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是作风建设的切入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的切入点,集中解决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一)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地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5] 2012年12月4日是作风建设的标志性时间点。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二是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三是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四是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五是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六是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七是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八是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从严治党从抓作风开局起步。据统计,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51 次重要批示,在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36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21 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进行了专门研究部署;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3 次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加强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措施。[16] 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仅3天,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就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为加强中共中央政治局作风建设立细“规矩”,发出了作风建设再出发的动员令、冲锋号,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后坚定不移正风肃纪不停步、不松劲的发展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中央政治局率先从改进自身的作风做起,率先从改进自身的作风严起。他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17]“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把党的优良作风继承下来、发扬下去,敏于行、慎于言,降虚火、求实效,实一点,再实一点。全党看着中央政治局,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18],“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19]。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再次表达了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的思想:“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过,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从军队来说,就要从军委做起。最近,军委制定了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十项规定,就是要给全军带个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各级都要带好这个头。”[20]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八项规定之后,2013年6月,他进而就加强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提高中央政治局工作水平提出五点要求。其中第四点“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广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严格管理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搞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为全党同志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第五点“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中央政治局处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高层,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在作风建设上给全党树立了典范,向全国人民持续传递信心和力量。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赴深圳调研,其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不封路、不清场、不扰民,不铺红地毯、没有欢迎横幅,没有层层陪同,起到了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从那时起至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他深入地方考察调研50 次、151 天,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深入农村、社区、工厂车间、港口码头、边关哨所,每次考察调研都是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察实情、重实效。出国访问28 次、191天,到访五大洲52 个国家,每次出访都严格做到切实精简随行人员,日程安排紧凑合理,活动开展务实高效,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外事活动的要求,严禁随行人员收受驻外使领馆任何馈赠,展现大国领袖的务实担当和崇高风范。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并实行八项规定,目的是从严管党治党,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根本上改进党的作风,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他指出,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人民群众期盼作出积极回应,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发挥导向作用。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我们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21]。在整治作风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徙木立信的作用。他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不要老是喊狼来了,最后大家疲沓了,觉得不就是那么回事嘛,混一阵子、挺一阵子就过去了。今后几年,每一年都要提出一些要求,目标就是做到为民务实清廉。”[22]

抓中央八项规定落实要有刚性、要条条细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中强调:“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试行’给人感觉是不是还有点含糊。就先按这个规定去做,做了以后真正推开了,一两年后再完善”,“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言必行、行必果。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把文件上写的内容一一落到实处。要完善细则,警卫、新闻、文秘、内事、外事都要有各自的细化落实方案”。[23] 中央八项规定提出之后,各地区各部门相应制定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关细则。中央八项规定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的第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各地各部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在纪律审查环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入纪律审查重点,并针对监督执纪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对作风建设制度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实事求是地对制度措施加以修订完善、细化优化,要求做到可操作、可检查,做不到的宁可不写。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有11个省区市、97 个中央和国家机关、73 个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党委(党组)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

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制度建设在不断进行,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央和有关部门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工作生活待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标准等作出明确规范,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60多项重要党内法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细化和深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同时,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升到党内法规制度层面,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中。2016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九条对“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第一百条对“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用车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第一百零一条对“违反会议活动管理规定”到禁止召开会议的风景名胜区开会、决定或批准举办各种节会、庆典活动以及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或者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取费用;第一百零二条对“违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等行为的处分,作出了明确规定。2016年7月,把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的规定,纳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些制度的制定,就在于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在每个党员干部的内心落地生根。

对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仍然顶风违纪的干部坚决予以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8年10月31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 起,处理党员干部349552 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 人。在查处的问题中,违纪行为发生在2013年至2018年的分别占42.1%、17.1%、14.6%、11.9%、10.3%、4.0%,“四风”增长问题总体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基本刹住面上“四风”突出问题。对典型问题的通报曝光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央纪委共通报曝光40 批230起典型问题,形成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纠正“四风”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据统计,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10月,全国因管辖范围内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领导干部分别为6010 余人、6770 余人、9240 余人、8850余人,问责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问责力度不断加大,[24] 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二)坚决反对“四风”

作风建设的目标是指向解决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突出问题,具体落实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上。2013年6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2015年 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重点解决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第六章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风”问题的表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2013年6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动员党员干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有的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等因奉此,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拒绝批评帮助,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

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

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元,劳民伤财!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觥筹交错之后还要“意思意思”。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有的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对奢靡现象予以严厉抨击。他引用南北朝时期陈国因奢靡亡国、国民党因奢靡败退台湾的例子警醒全党。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做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很多地方,大搞“五子登科”,结果弄得民怨沸腾,彻底丧失了人心,最后很快就被我们党领导的革命赶跑了。这些都是封建时代、剥削阶级骄奢淫逸的所作所为。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文中指出,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5]

党的十九大强调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该文章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如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一些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有的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2018年4月,他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又有新的表现形式。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9月,他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19年1月,他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26] 他还专门针对基层干部反映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强调把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他严肃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27] 他强调,党中央已经对纠正这些问题提出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抓好落实。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不要每个部门都去要同样的材料,不要什么人都去要材料。这方面要有个章法,把基层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28]

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以及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等行为作出处分规定,通过纪律保障促进作风转变。同时,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针对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等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以点带面、由点及面,找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着力点。

2.“四风”问题的实质及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详细阐明了“四风”这些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深刻剖析了“四风”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他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有些领导干部爱忆苦思甜,口头上说是穷苦家庭出身,是党和人民培养了自己,但言行不一,心里想的是自己当上官了,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要好好享受一下当官的尊荣,摆起官架子来比谁都大。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四风”的后果,就是浪费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工作,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29]

3.以“零容忍”态度驰而不息反对“四风”

习近平总书记对反对“四风”的着力点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6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解决“四风”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解决“四风”问题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4句话、12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镜子可以照自己,也可以照他人,这次主要是照自己。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懒得照镜子;有的同志明知自己有问题,怕照镜子;有的同志只愿看到自己光鲜的一面,习惯于化妆后才照镜子;还有的同志喜欢拿着镜子照别人,认为自己美得不得了,人家都是丑八怪。这几种现象都不符合共产党人的修养。党员、干部要敢照镜子、勤照镜子,特别是对缺点和错误要多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这样才能找出差距、修身正己。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正衣冠往往一天一次不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人每天都在接触灰尘,所以要经常洗澡,打点肥皂,用丝瓜瓤搓一搓,用水冲一冲,洗干净了,就神清气爽了。同样,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沾上灰尘,也会受到政治微生物的侵袭,因此也需要“洗澡”,既去灰去泥、放松身心,又舒张毛孔、促进新陈代谢,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有些人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总想掩饰,不愿意“洗澡”。对这样的人,同志们、组织上要帮助他们“洗洗澡”。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重了还要动手术。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病症”,对症下药,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吃西药的吃西药,或者中西医结合,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厉整治顶风违纪搞“四风”,对顶风违纪搞“四风”持零容忍态度。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对出现的“四风”种种变异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现象,严肃责任追究,加大查处力度。2015年4月,在中央军委印发《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谁违反《规定》都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对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露头就打、从严查处。2016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我们既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更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30]

作风建设从具体问题抓起,强化问题意识,聚焦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需要侧重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梳理,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解决具体问题抓起改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强力纠正“四风”,开展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盯住节点正风肃纪,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先后开通了“一网一端一微”“四风”监督举报平台,与传统的来信、来访举报一道形成“五维”立体化监督举报网,对执纪审查和巡视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对审查对象的“四风”问题优先查处和通报,深挖细查、决不放过、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并由本人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检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从具体问题抓起反对“四风”,进行了详细的盘点和总结,通过专项整治,正风肃纪,解决突出问题,刹住“四风”蔓延势头。从上到下、各个领域压缩会议、精简文件,减少评比达标、迎来送往活动,全面清理超标超配公车、超标办公用房、多占住房,普遍压缩“三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狠刹公款送月饼、贺卡、节礼和年货等行为,坚决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培训中心的腐败,坚决整治“裸官”“走读”“吃空饷”“收红包”及购物卡、参加天价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等问题。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着力发现和纠正仅以会议文件口号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乱作为、不担当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整治高档小区“一桌餐”等隐形变异问题,广泛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扭转高高在上、挥霍浪费、脱离群众现象。特别是对拉票贿选、选人用人、司法不公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发生的变化。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我们抓住重要节点,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坚决防止反弹,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31]。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32]。他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党内正气在上升,党风在好转,社会风气在上扬”[33]。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作风建设成效,指出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注重治标又注重治本,既注重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遏制不正之风。在治标方面,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着力解决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在治本方面,着力坚定理想信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转变基层作风,抓好家风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一)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批示,并且身体力行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2012年11月,他在《人民日报》发表《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一文指出,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2013年7月,他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2014年1月,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3月,他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2015年1月,他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2016年2月,他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时强调,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调查研究“贯彻于决策全过程”,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反复强调要抓住不放、主动调研。他曾形象地比喻说,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他结合自己在地方任职的经历提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村。根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记载,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 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 个县市区;在上海仅7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19 个区县;到中央工作后,他的足迹已遍及31个省区市。[34]

党的十八大之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首先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在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新要求。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他强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他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以身作则,推动各级干部动起来、深下去,使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35]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他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作风过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他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旗帜鲜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2013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1980年我们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十一条就是专门讲不准搞特权的,这份文件指出:“在我们的国家中,人们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尊卑贵贱的分别。谁也不是低人一等的奴隶或高人一等的贵族。那种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就是腐朽的封建特权思想,这种思想必须受到批判和纠正。共产党员和干部应该把谋求特权和私利看成是极大的耻辱。”[36] 2015年12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些重要论述说明,各种各样的特权思想和各种形式的特权行为,都是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相容的,必须坚决反对。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内存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特权思想的表现和危害,指出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引起了群众极大不满。2013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无法出头,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要作为一个大问题抓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作出部署、提出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二天召开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他对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成员提出了“勤勤恳恳为民,兢兢业业干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作风建设新要求。勤勤恳恳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人民公仆,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时做到与群众同甘苦、共忧乐、共奋进。兢兢业业干事,就是要确立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情怀,聚精会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夙兴夜寐,勤奋工作,以一流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2017年12月,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首次民主生活会上,他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重申了坚决反对特权现象的要求。2018年1月,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炼就过硬的作风。同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权思想是产生作风问题的根源,特权是最大的不公,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抓住了解决“四风”问题的命门。

(三)加强家风建设

家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培育家风摆上重要位置,强调把家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范畴;第一次把“树立良好家风”纳入党内法规制度;多次阐述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注重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风不是领导干部的私事。他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第一次提出注重家风。他说:“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3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2015年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时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2016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习近平总书记还从正反两方面深刻论述了加强家风建设的重要性。首先,深刻分析了不良家风的危害。2016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38]其次,强调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优良的家风。他以亲身经历诠释良好家风对自己的影响。2001年10月15日,他在写给父亲习仲勋的祝寿信中说:“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品质很多”,“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39] 习近平总书记进而提出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2012年11月,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40] 2013年7月,他在《深化军委和全军作风建设》中指出,要教育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化,不打着我们的旗号收受好处,乱说话,乱办事。[41]2016年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家里那点事有时不经意可能就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纪守法,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42] 12月,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加强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2017年12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对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申了“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立好的家风家规”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把“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确定下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来自领导干部家属亲友的违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不得违规任职、兼职取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专门增加了关于家风不正,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行为的处分规定,进一步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对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党的十八大之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重在治本。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升到党内法规制度层面,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中。《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作出明确处理规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坚持抓常、抓细、抓长,特别是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纪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五)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习近平总书记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作出了清晰的概括和阐述。

首先,强调作风建设的反复性和顽固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2013年6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作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44] 2014年1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和传染性,这样的问题消失了,那样的问题又会出现。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作风问题依然突出,但表现形态不一样了,存在一些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现象。[45] 6月,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作风问题相当顽固、易于反复,抓作风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10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均强调,尽管反“四风”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土壤还存在,“病原体”还没有根本消除,反弹的可能性还随时存在。如果遏制的力量小于反弹的力量,各种歪风邪气东山再起,再治理就事倍功半了。

其次,强调要坚决打好作风建设这场硬仗。2014年1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46]。10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因此,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47] 2015年12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把党的历史上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这三年来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鲜经验,深入运用到经常性党风廉政建设中去,做到标准不降、要求不松、措施不减、氛围不淡”[48]

最后,强调作风建设必须经常抓、长期抓。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以“抓月饼”为例阐明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他指出,中秋节中央纪委抓月饼,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抓这后面隐藏的腐败。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2014年5月,他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2016年7月,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49] 这充分说明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的作风不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推进作风建设仍然任务艰巨,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9.7 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9 万人。[50] 这说明,尽管不正之风总体得到有效遏制,但不收敛不收手的现象仍然存在,顶风违纪的行为还有增量。此外,有的“四风”问题还出现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必须持续加大力度整治。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务必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业已形成的党风建设的良好势头,并争取做得更好。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聚焦突出问题,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抓出习惯,抓出长效。2018年2月,他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防止回潮复燃。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把手要负总责。这些要求为我们党站在作风建设历史新起点,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整治“四风”,成风化俗、成为习惯,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指明了方向。


[1]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3页。

[2]《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2日第1版。

[3]参见《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4]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 10月 8日),《人民日报》2014年 10月 9日第2版。

[5]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党建研究》2013年第7期。

[6]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党建研究》2013年第7期。

[7]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8]《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1页。

[9]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5页。

[10]参见习近平《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2014年1月1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66页。

[11]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2版。

[12]参见《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6页。

[13]参见《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1—82页。

[14]《邓小平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5]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16]参见《八项规定,激浊扬清之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推动作风建设综述》,《人民日报》2017年9月29日第1版。

[1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2版。

[18]《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98页。

[19]《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49页。

[20]《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8页。

[2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2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7页。

[23]《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8页。

[24]参见《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写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六周年之际》,《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12月4日第1版。

[25]参见《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9页。

[26]参见《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第1版。

[27]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求是》2019年第2期。

[28]参见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求是》2019年第2期。

[29]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4页。

[30]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3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3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人民日报》2017年1月7日第1版。

[3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6年10月27日),《求是》2017年第1期。

[34]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40页。

[3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为主题进行对照检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7日第1版。

[36]习近平:《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13年1月22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7页。

[37]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第2版。

[38]参见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39]《习仲勋传》(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第642—643页。

[40]参见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1—82页。

[41]参见《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第95页。

[42]参见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43]参见《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8页。

[44]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党建研究》2013年第7期。

[45]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

[4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

[47]参见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 10月 8日),《人民日报》2014年 10月 9日第2版。

[48]《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7页。

[49]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50]参见《正风肃纪 久久为功——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巡礼之三》,《人民日报》2019年1月9日第1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