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89章

第一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的道路,是一条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奋斗和牺牲的前进道路。自选择了这一条路开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自踏上这一条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从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背景出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历史文化精华紧密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道路和50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紧密结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实到未来,对中国道路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总结[1],在对历史的思索中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胸怀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本民族的历史,从历史的视角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次进行深入阐发。2013年8月20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要求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他坚定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2]他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3]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4]在总结人类政治进程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5]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及其必然性,形成了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理论基础。

(一)“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6]讲话深刻揭示了正在率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看待和分析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接续人、传承者。

历史是人类改造世界客观进程的记录。马克思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作为人类的活动,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哲学家大脑中思想观念的实现。人类历史的本质是物质的、客观实在的,历史现象按时间顺序发生、发展,一去不返,不能重复与再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对客观历史的科学认识,正是历史前进的正确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随意选择,这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是一个客观历史进程的科学论断。

历史的客观性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任意选择自己过往的历史,也不能允许人随意解读、虚无过往的历史。这种过往的客观历史,既不能割断,也无法割断,既不能假设,也无法假设。人们只能继承历史的遗产,参与历史的创造,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着近代以来170多年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史,有着90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有着60多年新中国的发展史,有着40年改革开放的改革史。这些都是人民书写和创造的历史,也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无论哪个历史阶段之间,都是不容割断的历史。

历史既不能割断,更不能随意选择。历史是根基,是认同,是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未来的走向,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安身立命,继续前行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是我们构建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前进的思想动力。数千年来,先贤们从历代兴衰存亡中吸取经验教训,探索和谐共存之道,探求社会万象和宇宙万物的内在通变之理,铭刻史册,托付后人。先贤们对历代治乱兴衰的总结、对经世精神的重视、对忧患意识的强调,为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治国安邦、咨政育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先贤们胸怀家国而寻救亡之道,放眼全球而求自强之路,在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中,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自由幸福,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因此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10]

“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告诉我们,必须按照历史规律和时代要求做出科学的历史选择。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洋办法,搬过来只会水土不服,注定要失败。这个结论,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历史。[11]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1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13]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1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15]他的这些看法,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被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证明。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也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1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往今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聪明睿智,创造了源远流长、绚烂多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独特的文化传统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都因各种原因中断或改变,如辉煌一时的古巴比伦文化,因赫梯人、加喜特人、亚述人的入侵而趋于暗淡,璀璨夺目的古希腊文化因波斯人、马其顿人、日耳曼人的入侵而沉睡千年,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源头”的哈拉巴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毁灭殆尽,被赞为“尼罗河的赠礼”的古埃及文化因外来希克索斯人、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罗马人的先后入侵而改变面貌。唯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风雨沧桑,不断丰富、发展,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自己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独特文化传统,成为世界上不曾间断的“神秘的东方文化”。1946年,冯友兰先生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撰写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中写道:“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17]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美好未来的无限希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体系完备,文化成就斐然,保持着完整连续的阶段性发展形态,在世界文化史上非常少见。[18]这种文化的连续性尤以中国古代历史记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最具特色,中国古代丰富生动的史籍,是保存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春秋》记载242年的历史,《史记》记述了3000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时间跨度达1362年,一部“二十四史”更是中华文化延续久远的标志。习近平同志也骄傲地说:“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19]

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不仅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塑造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富有高度历史感、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0]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所特有,其独特的生成演进环境,使其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这个特质表现在其内涵的深刻、丰富、包容与世代传承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21]中华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都是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展现,“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2]

独特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思想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3]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不仅对古代中国,也对当代中国产生着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的观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法兼治的理念,改善民生的政策,改善生态的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无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因此,他断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24]

文化传承影响着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广义而言,文化是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而言,是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作为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从而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个国家的文化可能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其内在的价值却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5]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人文精神。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确定了他们各自关于自然、人生等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产生一系列各自不同的政治思想和国家治理理念,进而影响道路选择和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形象地比喻,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26]他主张要尊重各自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其中,历史文化处于重要地位,文化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持久的稳定性、传承性,进而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关于这一点,英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在他的《当中国统治世界时:中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终结》一书中认为,那种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现代化,也就是西方的现代化的观点,是一种谬论。如同市场和技术一样,现代化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中国是与众不同的文明国家。“与众不同”,实际上道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27]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并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价值体系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念最为深厚的文化支撑。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恩格斯指出,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29]。历史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就是历史事物的规律性。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人类历史是在各种矛盾中前进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历史发展的规律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相对于适用于人类社会历史始终的普遍规律而言,特殊的规律则只是适应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区域、民族和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支配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的法则也不相同,“一个民族的特性,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特殊历史”[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31]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被动地从古代社会被推到了近代社会,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之中。而这时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却在蓬勃发展,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一次次丧权辱国,一款款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场场生离死别,山河破碎、民生疾苦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沉痛记忆。“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898年,一幅名为《时局图》的漫画在中国广为流传,漫画的左上方就是这首诗歌。据说这幅漫画由清末香港爱国人士谢缵泰绘制。漫画中,中国地图的背景下,野兽环列。国民党元老冯自由在《革命逸事》中写道:“戊戌六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一 ‘东亚时局形势图’,以警世人。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这幅近代漫画时事的杰作,深刻展示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危机。而就在这幅漫画绘成的当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倡导的维新变法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戊戌六君子喋血街头。此前,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归于失败,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推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趋于消沉。1903年,革命志士陈天华在他的《猛回头》中沉痛陈述:“怕只怕,做印度,广土不保;怕只怕,做安南,中兴无望。怕只怕,做波兰,飘零异域;怕只怕,做犹太,没有家乡!怕只怕,做非洲,永为牛马;怕只怕,做南洋,服事犬羊。怕只怕,做澳洲,要把种灭;怕只怕,做苗瑶,日见消亡。”[32]中国时局的危机已经到了令人“胆战心惶”的地步。中国,究竟应该走怎样的道路,才能救亡图存?1911年,爆发了中国近代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然而,随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又失败了。习近平总书记叙述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救亡图存的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33]

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的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无论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34]毛泽东同志对此深刻总结道:“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3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36]他指出:“从近代中国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因为不触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根基的改良主义失败了,中国人民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各种方案尝试全部失败了,中国人民才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其他各种政治力量都无力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独立、解放与复兴,唯有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才使受尽屈辱、濒临危亡边缘的中国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才向世人彰显和证明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37]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适时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新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一是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2012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38]二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2万元至20169元,2010年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2012年达到38420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39]三是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201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96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896倍,年均增长24.9%。[40]至201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4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主要西方国家大都用了150年到200年时间才完成其制度的现代化。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制,到1928年基本实现普选,用了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法国从1789年推翻绝对君主制,到1958年第五共和国的建立,也用了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美国从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87年制订联邦宪法,经过南北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也用了150多年时间。中国现代化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只有60多年。[42]从改革开放算起,也只是40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多年光辉历程。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43]而且,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4]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改革开放,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45],这些客观的历史进程都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铁的事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搞清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道路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46]在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500年回顾和梳理的过程中,对中国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习近平总书记展现了他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广阔历史视野和多重历史维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4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8]2013年1月,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回顾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指出社会主义思想经历了六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9]这六个时间段展现了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和进程,其间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6和17世纪,当世界资本主义萌芽并开始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资产阶级同贵族斗争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先驱也发起了代表自己阶级的独立运动,并“产生了相应的理论表现”[50]。1516年,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他在这部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行控诉,描绘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追求健康精神生活的理想社会。1602年,意大利的进步思想家康帕内拉在他的著作中描绘出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太阳城”,这种理想社会制度的描写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到了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开始面向现实,摆脱虚构和幻想。在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和马布利等人的理论中,平等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也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他们主张不仅应当消灭阶级特权,而且应当消灭阶级差别本身。恩格斯论述说,这种“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这种新学说的第一个表现形式”[51]。他将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称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52]。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继承了16世纪以来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吸收启蒙思想和18世纪唯物主义的积极因素与19世纪初期自然科学的成就,分析了社会历史和社会矛盾,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对未来的社会提出积极合理的设想,尽管这些设想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恩格斯仍然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认为:“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53]空想社会主义随着三大思想家的出现而发展至高峰,但由于唯心史观的局限,他们无法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直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发现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真正确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同时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马克思1843年撰成的《〈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导言》一文和恩格斯1945年3月完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早著述,前者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观点,后者叙述了英国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指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此后两人合写了《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首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论述,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观测历史运动,进而阐明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发表,其间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阐述了无产阶级组织自己的政党,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思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形成新的认识,进行新的总结,马克思的《哥达批判纲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著作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化,马克思《资本论》的创作出版则是19世纪中期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和系统阐述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赞誉说:“在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中,这里我们只能谈两点。”“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这种新的历史观,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54]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成功与曲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俄国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开始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被卷入帝国主义体系并成为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革命格外关注,1881年,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初稿》中,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这是马克思关于探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一个伟大设想,实质就是探讨东方落后国家能不能,以及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他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5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成功实践社会主义的先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改变一个具体国家命运上的价值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56]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的考验,列宁说:“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早经试验合格的东西!”[57]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国内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战时需要的非常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工业国有化,商业国有化,实行余粮搜集制,禁止粮食买卖,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推行平均共产主义分配制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捍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措施则脱离了当时俄国的生产力水平。经过深入调查和反思,列宁认为:“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58]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摒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行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使得苏维埃俄国很快摆脱了经济、政治危机。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形成了“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发展形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苏联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不尊重经济规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理解和搬用,曲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随着时间推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类弊端的积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困境,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想进行一些调整,但在西方等各种势力强大攻势下,这种调整偏离了正确方向,导致1989年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曲折。

第三,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但正确的历史道路可以选择。20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59]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目标和路线,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国家更快发展起来,却是一个崭新课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说:“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60]

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时期,在只有“苏联模式”可以学习参照的情况下,苏联经验成为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榜样。通过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我们党很快觉察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与局限,果断决定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以及党的八大的重要文件,是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重要认识。《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重要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10个重要社会关系,贯穿着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寻求“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集中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智慧。毛泽东同志在修改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时指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61]他强调要“以苏为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党的八大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62]

1966年至1976年,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对基本国情和时代主题的判断出现了偏差。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产生了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失误,发生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乃至“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但正是在反思探索失误的基础上我党才开始了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对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继承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根本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准备与物质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讲:“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63]1982年,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发出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的致词中做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发生着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变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在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角度对中国道路的审视。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艰辛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也强调:“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论断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进程客观历史规律的捍卫。

(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史视野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自源出、植根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多个视角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长时段的多重历史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他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65]

在这段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几个历史时段值得我们重视,其中有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的17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这种长时段的历史眼光,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宽广视野,也是他从多重视角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形成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集中体现。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再次阐明了应当从中国历史的宏阔视野,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认识中国的科学历史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66]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中去审视,要求全党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成就。1982年,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致词中,邓小平同志向世界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6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基本结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牺牲,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这样走过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68]他强调:“我们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69]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0]

3.改革开放的前、后两个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力探索”。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里出现的“接力探索”一词,将改革开放的前后三十年联系在一起。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申明,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71]。“接力探索”是两个三十年之间历史联系的科学结论。2013年1月5日,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72]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73]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他把“两个三十年”统一起来加以评述,指出65年来,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开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变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体系;65年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65年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始终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身体力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74]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有着无法割断、不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而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历史观,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也廓清了以往在这一问题上的模糊与错误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75]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可分割。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思想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发展,走向美好未来的基点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继邓小平理论之后,我们党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丰富内涵。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76]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77]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78]他呼吁:“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79]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进行深入领会和提炼,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他号召全党同志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在实践面前不可能故步自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发展。他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80]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过程相一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81]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2]这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呈现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83]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4]此后,他多次重申这个问题,并将这一新认识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他又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85]。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习近平总书记上述思想做了更为准确的表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86]2015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8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88]。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90]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这一论断再次被重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9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回答,也是从无产阶级政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角度,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所做出的科学回答,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关系与内在逻辑,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显著区别,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责任,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被放在首要位置,因为这是贯彻落实,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最重要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的三位一体。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2008年,在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围绕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强调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进行阐发,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伟大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要求,并通过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在党章中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93]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他说:“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他对这一“最鲜明特色”作进一步阐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94]所以他论断:“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95]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96]

习近平总书记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他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7]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进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与道路问题是个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意义十分重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2008年3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的春季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98]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99]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产生的具体时段不同,解决重大问题的侧重点不同。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侧重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它们之间继承发展,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体现出鲜明的理论整体性,实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大整合,即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阐明了新时期我党三大创新理论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展示了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发展脉络,也回答了什么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2014年10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指导思想的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明确的定位。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0]这是党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做出的新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1]。这一概括整合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所有成果,将之统合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展示了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的清晰线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102]

(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视野

1981年,邓小平同志在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集》英文版自序中写道:“如果有一天这些讲话失去重新阅读的价值,那就证明社会已经飞快地前进了。那有什么不好呢?”[103]这体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宽阔胸怀和发展眼光。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世界上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道路和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需要不断地拓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应当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新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他指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104]他说:“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105]他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全新的现代化道路,开辟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打破了欧洲中心论,欧美模式主导论,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107]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在新的时代,实现历史的重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提出新的要求,进行新的布局。

1.“五个必须”的时代要求。2013年6月25日下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学习中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108]这“五个必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国史深入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系统回答了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表述了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走自己的道路和顺应世界大势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走自己的路不是自我封闭。同时,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二是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90多年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都是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109]要使我们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自信才能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11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概括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11]。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五个必须”的时代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为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的思考,是我们党运用历史经验指导实践交出的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体现了我们党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治国理政的智慧。

2.“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布局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观。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对“总体布局”的意义进行阐述,指出“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他阐明五大建设之间的普遍联系,提出了总体布局的实施重点和实施方案,指出:“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112]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他特别强调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113]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14]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中央又形成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清晰展现。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15]“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正式提出。2015年2月2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他首次阐述了“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16]这意味着“四个全面”已成为新时期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成“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他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17]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的领域和发展方向,是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创新实践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合和提升。

3.实现中国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118]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中对这一关乎国家和命运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答,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方向。

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170余年来历史的主题,这是历史的呼唤、现实的诉求,是亿万人民对未来的向往。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19]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目标和追求,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122]

为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12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进入小康阶段;第三步,用50年左右时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五大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提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设想。即:第一个10年,全面建设小康;第二个10年,达到富裕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整合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重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事业结合在一起。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的安排,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12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声明:“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6]

“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孕育着伟大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1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实践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必将影响整个世界未来的走向。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同圆梦更崇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28]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不惧挑战,承载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续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篇章的无上光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们期待着梦圆的一刻。


[1]如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主张“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2013年1月1日,他在《求是》杂志发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文章,提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他论述“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2013年6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2013年8月19—20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强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2013年11月12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3年12月26日,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明“道路决定命运”。

[2]《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3]《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4]《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5]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0页。

[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4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

[10]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8页。

[11]《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12]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

[13]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页。

[1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9页。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16]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3版。

[1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301页。

[18]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第1版。

[20]《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21]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2版。

[2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2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24]《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2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26]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第2版。

[27]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9—700页。

[28]《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1页。

[30]《李大钊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页。

[31]《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32]《猛回头》,《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41页。

[33]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2页。

[3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679页。

[3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3—1514页。

[36]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2页。

[3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第1版。

[38]《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0、11版。

[39]《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0、11版。

[40]《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0、11版。

[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

[42]黄仁伟:《中国道路的历史超越和国际解读》, 《求是》2012年第4期。

[43]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页。

[4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第2版。

[4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4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4页。

[4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48]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

[49]《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5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5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5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5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461页。

[55]《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5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57]《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8页。

[58]《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

[5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

[60]《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61]《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62]《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6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6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2版。

[65]《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66]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第2版。

[6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68]《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69]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3页。

[70]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3页。

[7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3页。

[72]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112页。

[73]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页。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7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76]《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77]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

[7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1页。

[7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8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27页。

[8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8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8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8页。

[84]《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人民日报》2014年7月1日第1版。

[85]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4页。

[8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7页。

[87]《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人民日报》2015年1月17日第1版。

[88]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4页。

[8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9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9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第2版。

[92]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

[93]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求是》2012年第23期。

[9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4页。

[9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4—75页。

[9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17页。

[9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页。

[98]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

[99]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5页。

[100]《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0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19页。

[10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

[103]《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04]《习近平延安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新华社,2015年2月5日。

[10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10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

[10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108]《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地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109]《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第3版。

[110]《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地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1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11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页。

[11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页。

[1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52页。

[115]《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第1版。

[116]《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第1版。

[1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21页。

[118]《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1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

[1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15页。

[121]习近平:《中国梦,复兴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1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页。

[1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15页。

[1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页。

[12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28页。

[1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12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12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