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52章

第一章 总论

“三农”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三农”、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党中央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出发,针对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关于“三农”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全局。要确保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的重要地位更为突出。农村是广大农民的聚居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乡愁,也是城镇居民的生态和休闲空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一)“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基本问题

“三农”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果处理好“三农”问题,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取得长足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三农”问题,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基本问题,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他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2]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3]

(二)国家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我国有13亿多人口,如果哪天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必须装的是中国粮。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的战略理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释放了农业生产的活力,实现了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中国长期保持高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创造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奇迹。全国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4.31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6.21亿吨。正是由于始终将粮食安全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才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时代,中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两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进而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提供食物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就更为突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把农业这个基础打牢。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目标,将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也应该看到,农业现代化在“四化同步”中的任务最为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 ‘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5]他提醒全党同志,务必从思想上、政治上高度重视农业,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下大力气补上这一短板。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四化同步”,也只有实现了“四化同步”这一战略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农村是中国广大农民的聚居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乡愁。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新乡村,这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动而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6]。“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只有广大农村变得美丽了,实现了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中国才能变得更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立足中国现实。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考察工作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7]

(五)“农村要发展,根本要靠亿万农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农村人口。2016年年末,中国乡村人口总数为58973万人,占总人口的42.65%。中国的富裕离不开农村的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是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是不可忽视的财富创造者。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8]

第一,要重视农民富,一个都不能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仍有较大的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9]自2010年以来,虽然中国农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增速,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要看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第二,实现农民富,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消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的目标就是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10]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1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通过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2]

第三,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城乡差距同样表现在教育方面,中国农村教育也是短板。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农村教育,提出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13]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人才状况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教育水平落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农村人力资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缺口,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4]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落后,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懂技术、有技能、会操作、有专长的职业人才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中国在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今天,需要一批不同于传统农民的新型农民,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5],就是为了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16]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离开农村的人口将会逐渐增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逐步取代家庭经营成为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需要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四,实现农民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农村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农村公共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对贫困地区来说,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非常高,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效果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17]他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18]对于如何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19]

(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能说实现全面小康。但是,实现全面小康难点又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只有农村实现了小康,才能称得上全面小康。因为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是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懂得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个道理。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近6亿农民的梦想构筑。

关键看老乡,就是要看农民是否富裕了。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来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同步实现农业的巩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关键看老乡,就是要看农民是否满意了。农民的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只有农民满意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关键看老乡,就是要提醒全党,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农村小康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敢于面对,知难而上。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全党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1]。他在《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说明》中进一步指出,“‘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补上农村这个短板,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补上生态和环境短板,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农村贫困现象。

一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很大。农村交通、通信、公共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保等事业与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加快改善农村水电路气网等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保等社会事业,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推动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公路。在公共服务方面,包括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可以通过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一些财政支持政策可以走在城市的前头。例如,可以率先在农村实行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等。通过倾斜政策,缩小城乡差距。

二是环境和生态上的短板。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化学投入品,对耕地进行过度使用,导致面源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的可持续性遭到破坏。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这两个“紧箍咒”。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尤为必要。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得益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1978—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15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193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1.8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6.9 %。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速度显著加快。2010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7.2 %,贫困人口规模为16567万人。2011—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共减少10992万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219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1.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9.6 %。[23]但是,中国的扶贫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到2016年年底,全国还有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59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9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22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7.8 %。[24]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2015年全国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为13.3 %, 14个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全部在10 %以上,其中有8个片区超过15 %。[25]所以,现阶段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26]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冲锋号,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战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五个一批”的总部署,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产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在他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和政治生涯中形成的,是基于中国“三农”实际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数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从知青和大队书记开始,就与“三农”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成为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的“三农梦”。党的十八大之前,他在不同层级领导岗位上的学术论著大多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三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论述和指示,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三农”理论体系。

(一)从亲历“三农”中读懂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开始他的知青岁月,这是他亲历中国“三农”的开端。在梁家河大队的七年间,他以一名普通社员的身份与梁家河大队的社员一起劳作,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几乎没有歇过,在乡亲们眼中,他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知青经历增进了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深了他与农民之间的深厚真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就根植于一线的农业生产劳动,与农民一起劳作的经历使习近平总书记更能体察民情、了解农村、熟知农业。

在其后的政治生涯中,习近平同志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主抓农业或分管农业,从县委书记到省委书记,他最关心的是“三农”,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工作岗位上对“三农”工作的亲身参与、大胆创新和深入探索,使他在“三农”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然后再把这些经验进行系统的理论性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学术论著、工作讲话和批示大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例如,他早年出版了《摆脱贫困》,在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任期主编了《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完成了专著《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在他任浙江省省长和省委书记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地方性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为2006年全国出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奠定了基础。

(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与他在不同时期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勇于探索、不断开拓“三农”工作新局面有直接的关系。从在陕西农村插队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就开始了使农村摆脱贫困的探索,在以后的不同层级的领导岗位上,他更是亲力亲为,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指出,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这个问题对闽东来说有着更加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宁德工作期间,他时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的战略理念指导“三农”工作。在此期间出版的《摆脱贫困》就是他对“三农”问题的阶段性总结。

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他亲自指导了浙江省“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工作,推动了在瑞安的试点工作,并亲自召开全省现场会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三位一体”即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融为一体,形成三重合作功能的一体化,三类合作组织的一体化和三级合作体系的一体化。目前,“三位一体”已成为中国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目标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时曾经指出,对发展大农业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在整个国家的格局内,必须有独到的“闽东思考”。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农业应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立体农业。“闽东思考”是包括粮食生产、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集体经济、科技兴农和农村服务体系等在内的现代农业发展的系统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涵盖了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领域,构成了一整套系统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重要论述,既有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本质,又有如何深化改革以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他也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需要坚持的原则和不能触碰的底线。这套系统的“三农”理论体系是政府制定“三农”政策的依据,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三农”工作实践的重要依据。

(一)确保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必须把解决吃饭问题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对待。为此,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就是要明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确保耕地红线不能失守,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我们立足的根本。失去了耕地,各方面就会被动。

“确保产能”就是要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要搞好粮食储备调节,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适度进口”是指在农业对外开放中,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从餐桌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 ‘三权’分置制度”。[27]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按照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原则,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我们要按照这些要求,在工作中既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瞎指挥。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习近平同志早在闽东工作时就指出,“统”与“分”的结合,构成了目前农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营体制的基本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遵循。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以改革为由做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要坚持规模适度,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28]

(三)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又是对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刻诠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29]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不能拖后腿。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产业兴旺就是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减少低质量农产品供给,增加优质农产品生产与供给。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发展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的产业融合和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生态宜居就是要注重农村生态保护,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方面,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做好包括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秸秆堆放等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努力做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农村成为和谐之乡、文明之地。治理有效就是要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生活富裕就是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他提出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作了仔细谋划。在2018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深刻阐释了其内涵: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就要立足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条件差别很大,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在一定的时间里,农户家庭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仍将存在。这就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必须立足国情,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处理好适度规模经营和小农户经营的关系。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出路,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30]

(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对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为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走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31]

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对农业、工业两个轮子怎么转,推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体现辩证思维、富含深刻哲理的思想观点,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32]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33]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党建和生态等各领域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特征。农村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34]

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就是立足中国农村实际,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走农村共同发展和富裕之路。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村留守人口呈现老龄化和低龄化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农村的活力,保持农村的乡土气息和发展动力,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要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要守住乡村伦理,传承乡村文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鄂州农村时严肃指出,要建设美丽乡村,但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涂脂抹粉大拆大建。改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农村卫生条件的改善尤为重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指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35]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人,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北阜平时指出:“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36]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要达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还必须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的生活,因此,要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一直关心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他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方略,这是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3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38]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关键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和具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七)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与发展。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9]这一论述具有明确的经济学含义,即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工具,而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从国际经验和教训来看,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由早期的“先污染、后治理”到后来的“边污染、边治理”,再到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足是,目前大家仍然把发展和保护环境看作一种工具,认为资源、环境、生态是工具、手段,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它是目的本身。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1]这就将生态环境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并把它看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

(八)加强党的领导和农村治理

“三农”工作在任何时期都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指出:“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如果“三农”工作出了问题,就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国家的发展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更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治理是治国理政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乎农村的稳定与繁荣,关乎农民的幸福与安康,关乎经济的发展与富强。农村治理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使命。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农村治理的新理念,那就是“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42]“四个治理”的理念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治理的新思维,是对农村治理理论的重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就为新时期乡村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脉相承,具有宏大深远的战略眼光,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重视“三农”工作的优良传统,继承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和奋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把“三农”工作定位为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他的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指导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理论基础。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中国实际的又一理论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重大使命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新时期“三农”的新特征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在总结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方法;是与时俱进,顺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三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提出来的新理论。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党长期积累的做好“三农”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习近平总书记亲历“三农”、勇于探索的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方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三农”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想,遵循了“三农”发展的规律,适应了“三农”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治国理政新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中国特色“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

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需要采用中国的方法,要在深入了解中国“三农”问题实质的基础上,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国实践,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情况下,根据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全面小康为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成为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深刻、系统,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理论指南,它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现实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政策依据,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要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做好“三农”工作需要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需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三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正确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正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做好“三农”工作置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三农”工作置于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充分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把“三农”工作做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1982—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进入21世纪,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连续14年出台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做好“三农”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农民农村的“强富美”与中国的强大紧密相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不能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就谈不上中国的强大和复兴。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高度,认识到中国的强大需要有强大的农业、美丽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农业要强,一要依靠改革,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改变高度依赖现代化学投入品的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为走中国特色的“三农”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深化改革是我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农业的飞跃发展。现在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向改革要活力,激发亿万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村改革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稳步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通过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大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金融供给。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取消集体经济,而是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改革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让农民享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共享改革成果。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43]这四个“不能”是深化农村改革不可逾越和必须坚守的底线。

(三)是指导“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理论风格,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的历史阶段下,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44]因此,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做好“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眼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断释放改革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共有336项,其中直接和“三农”有关的改革有50项,约占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45]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改革的五大领域:一是关于改革和完善农村的产权制度;二是关于创新农业的经营形式;三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四是进一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五是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五个领域的改革涉及26项重大改革措施。改革力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

改革的内容很多,牵涉方方面面,利益关系十分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改革不能过急、过快。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最为敏感的改革领域,一定要审慎推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个大事,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必须审慎稳妥推进。”[46]他还强调,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4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回答和解决新时期“三农”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化和中国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2]参见中共农业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以科学的理论思维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境界》,《求是》2015年第11期。

[3]《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 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人民日报》2015年7月19日第1版。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5]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58页。

[6]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82页。

[7]《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第1版。

[8]《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9]《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第1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2页。

[11]《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12]《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13]《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版。

[14]《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人民日报》2014年6月24日第1版。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16]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79—680页。

[17]《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第1版。

[18]《修一段公路就打开一扇致富大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农村公路发展纪实》,《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4月29日第1版。

[19]《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20]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第2版。

[21]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载《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

[22]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2版。

[23]李培林、魏后凯主编:《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24]魏后凯、黄炳信主编:《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

[25]李培林、魏后凯主编:《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

[26]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2版。

[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28]《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 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

[29]《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第1版。

[30]《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31]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32]《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33]《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5日第1版。

[34]《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第1版。

[35]《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第1版。

[36]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载《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

[37]习近平:《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89页。

[38]《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9日第1版。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

[40]习近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09页。

[41]参见中共浙江省委《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两山”重要思想》,《求是》2015年第17期。

[42]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81页。

[43]《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 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人民日报》2016年4月29日第1版。

[4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2月6日第1版。

[4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46]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71页。

[47]《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13年7月24日第1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