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02章

第六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国家综合实力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能够有效维护和保障自身权利和权益的各种力量的总和,体现了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通常包括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同时还应包括基于文化而产生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特别是在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的软支撑。

一 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软实力”这一概念源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他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依靠其在政治价值观、文化和外交上的吸引力来影响他国偏好的能力。中国古贤早在数千年前就阐发了“软实力”的核心思想。比如,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孟子的“仁者无敌”思想:“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的主题。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更取决于它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文化“软实力”应该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柔性力量,它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吸引受众主动接受和主动分享,体现出较为有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要靠硬实力来支撑,更要注重发展软实力,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才能使该国的综合实力获得显著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经上升到了全球第二位,但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地位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文明大国,在经历了近现代的民族苦难之后,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效提升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国智慧成为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典范,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二 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很多人对中国发生的各种奇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获得中国成功的秘籍,不断在追问“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些追问和探索逐渐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性认识。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误解也不少,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就始终伴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各种指责之声。由于受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某些国外传播媒介传播的关于中国文化信息不仅停留于一鳞半爪,而且往往带有严重偏见。这导致了国外受众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

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做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领域的“中国元素”在不断增多,并被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所接纳。中国经验创造的世界奇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在当今中国的升华。虽然这种“中国元素”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中国经济实力在发挥作用,但背后却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后冷战时代的今天,多极代替了两极,世界秩序的重建需要以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为前提。中国传统哲学中提倡的“和而不同”“尚中贵和”等理念,能够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但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上仍是“西强我弱”,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不少方面还没有话语权,甚至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这导致中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没有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即使别人是信口雌黄,我们也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影响也不大。因此,提高文化软实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推进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懂、听得到、听得进的方式和途径,把我们想讲的和外国民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积极传播中华文化,阐释当代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也多一分支持。

只有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们才能把我们想说的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我们,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使那些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没有一席之地。只有通过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才能正确地回答国际社会关于“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才能有力地驳斥“中国威胁论” “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论调,才能真正增强中国文化所能产生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总之,中国文化已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我们相信,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样可以服务全人类,尤其在后工业社会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应着力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变国际文化传播的格局和方式、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读,以期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格局中的地位,进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三 文化软实力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文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天,中国坚定不移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已经实现了“温饱梦”“总体小康梦”,现在正在努力实现“全面小康梦”和“现代化梦”。“中国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心愿,更蕴含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信念。它就像灯塔一样为中国人民照亮前进的方向,凝聚共识,振奋人心。只有在“中国梦”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披荆斩棘,勇往向前,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远景,它照进“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近景中来,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汇聚着中国13多亿人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力,正不断推动着这个古老的国度走向新时代的辉煌。

然而,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下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的思想保证和坚实的精神支撑。

文化将在其中起到相当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2]。因此,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客观上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形成一种价值认同、前景认同。这同时意味着不仅中国国内对自身发展方向形成认同,也意味着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发展理念形成认同。这种多维度认同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文化在凝聚共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3]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复兴,不仅要有强盛的经济和昌明的政治,更要有繁荣的文化。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客观地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这客观地要求文化在其中发挥凝神聚力和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来说,中华文化的复兴,意味着中国民族精神的凝聚,意味着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意味着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理念、价值追求和中国智慧的认同。

总之,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文化的进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在当下和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要努力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谋篇布局,力争尽快构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四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软支撑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措施;建设“一带一路”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部连接亚太经济圈,西部进入欧洲经济圈。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中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当前,中国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一方面实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另一方面也为沿线各国提供了一个包容开放的大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睦邻、安邻、惠邻”的诚意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善,是承贯古今、连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明,中国已快速走出“国际战略模糊期”,开始全面加速区域和国际战略布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落地和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追求的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要求我们要实现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在这一倡议的实施过程中,文化的作用又至关重要。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一带一路”不仅是个经济贸易之路,而且应当是个文化友谊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国之交在民相亲”,而“民相亲”或“民心相通”的基础就是文化。没有文化向度的“一带一路”倡议只能形成短暂的利益共同体,却很难形成休戚与共、长期稳定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但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仍是充满政治博弈的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真正落地与否,落地后能否稳定运行,不仅要看具体方案是否充分体现“互利双赢”原则,更取决于相关国家自上而下对中国是否具有必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亲近感,这才是“国之交在民相亲”的深层内涵。

“文化”是一个多维度、多面向的复杂概念。跨国文化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文艺演出、举办展览、学者互访、留学教育、图书译介、视听产品的传播等。以上这些方式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交流的方式,才能持续增强相关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和亲近感。只有相关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文化形成必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亲近感,才能为“民心相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民心相通”,才能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与实施提供必要保障,因此,提高文化软实力能够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软支撑。

总之,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也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因此,要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成为当前中国亟须解决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一重大命题进行的深刻阐释,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4]归纳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加强国内的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形于中而发于外”。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切实加强中国国内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才能持续产生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现阶段中国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市场经济原则在文化领域贯彻不力,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的体制建设往往被束之高阁,不得不依赖出台各种政策打通市场通道和弥补制度性的缺陷,而这种政策往往会因政治周期的更替而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多头管理、资源分散,公共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脱节、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缺乏统一标准、刚性要求和有效考核等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文化发展领域也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重质量、调结构,完善机制,健全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不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而言,要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基本导向,保障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09年7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和土地政策等,鼓励非营利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甚至上市融资。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是较早成立的营利性文化企业,它在2010年收购了密苏里州布兰森的白宫剧院。收购后上演的第一场剧目便是《功夫传奇》。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文化体制,做大做强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成功地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产品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因此,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有效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总之,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5]

二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传播价值观念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的制度是成功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在国外民众之间实现广泛传播和接受,也要将其同中国国内关于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结合起来。

在国内,要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结合起来。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因此,要从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阐释中国梦。要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说清楚、讲明白,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动载体。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中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我们处于一个“世界文化激荡”的时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西方文化也对中国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中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但我们在“文化走出去”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外文化贸易占比较低。尽管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增速较快,但质量不够高,结构也不够合理。这导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仍存在逆差,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仍较低。

第二,文化信息传播处于劣势,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重点媒体已经具备了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但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相比,中国重点媒体在制播能力、传播能力、新媒体发展能力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国际舆论影响力、国际事务话语权还相对较弱。

第三,对现代传播技巧的掌握和话语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利用现代传播技巧,就是要通过深入研究国外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运用国外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增强信息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达到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目的。

第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国面临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但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发展战略不十分明确,存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建设水平不高,学术原创力还不强等问题。以上这些困境和不足妨碍了世界各国正确而充分地了解与领略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真谛和价值,妨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走出去,也妨碍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6]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三 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中汲取营养。2013年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7];同年12月,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8]; 2014年10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9]。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中国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既是全国各族人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优秀成果。它包含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追求和生存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恒的精神家园,也能为解决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有着以和为本的价值观和依靠德行赢得尊重的传统,这在文化多样化的当下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所以,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把这种中国方案传播出去,不仅要立足本国,更要面向世界。

这就要求我们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体来讲,“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11]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因此,我们务必要厘清传统文化资源的脉络,借助有效的人文交流机制和方式,向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展示古老中华永不褪色的文化魅力,使中国文化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可。

四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从历史文化、国情特色、外交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等角度,阐释了塑造“四种形象”的重要意义。他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2]

如上文所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对中国发生的奇迹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些西方媒体,一直在“唱衰”中国,抹黑和扭曲中国的形象。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在拓展对外传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首先当属中国在海外开办的孔子学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为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提升中国语言文化影响力,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已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1113个孔子课堂。其次是中国媒体展开的全球攻略。仅以《人民日报》为例,该报目前有阿拉伯语、俄语、法语、日语、英语和西班牙语6个外语版本,已经跻身全球最佳品牌500强。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必须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和接受方式,准确制定不同的传播方案,使中国声音不仅能够“入耳”,更能“入心”。

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我们也在重塑中国的国家形象。为了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该片是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宣传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第二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30秒的《人物篇》主要在国际主流媒体播放;15分钟的长片则用于外事活动展示,如:使、领馆节庆,外交性质的酒会、茶会等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以英语为主。2011年1月17日,30秒时长的《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6块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每天播放300次,整整持续了一个月。

针对这两部形象宣传片,国内外都有一些批评的声音,特别指责《人物篇》过于关注名人、炫耀物质财富,而忽视了普通中国人、伤害了美国观众的自尊等。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塑造国家形象也具有双重作用:对内增强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这就进一步要求中国媒体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技巧,认真研究受众心理需求,构建一套具有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话语体系。

除此之外,特别要发挥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国际话语传播中的作用。软实力是否有效取决于行为者在特定团体中的信誉以及行为者之间的信息流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优化网络宣传方式,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把互联网打造为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新平台。

无论褒奖或批评,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必须要积极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尽管我们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但如果我们的话语体系没有有效建构起来,我们在国际上就甚至可能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中国的发展优势和文化软实力也不可能转化为话语优势,因此,我们要努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手段和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的“四种形象”。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98页。

[2]习近平:《文化是灵魂》(2005年8月12日),《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9页。

[3]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4日—28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

[4]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0页。

[5]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0页。

[6]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2页。

[7]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

[11]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162页。

[12]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