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100章

第四章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时代课题,坚持“有鉴别对待、有扬弃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运用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等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使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为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根本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基础,成为我们党创新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历史根据。

古往今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5000多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科学回答了在党治国理政的今天为什么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

一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二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

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201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

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5]

三 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激发凝聚起伟大的中国精神,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新的贡献。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无论思想共识形成、精神力量汇聚,还是社会风尚引领、文化繁荣发展,都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7]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以及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着眼于其历史价值,当然更是从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出发的。换言之,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新时代全面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因而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8]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9]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魂牵梦绕的理想与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人民群众最熟悉、最亲切、最大众化的语言,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提炼,作出了生动形象的表述,赢得海内外广大中华儿女的普遍认同。“中国梦”这一重要概念,是建立在吸收借鉴中华历史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的,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我国古代大同世界理想和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梦想的传承和升华。

(一)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承继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提出了“天下大同”的愿景,向往着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自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逐步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0]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1]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三)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一个国家要实现奋斗目标,既要不断地丰富物质财富,也要不断地丰富精神财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13]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复兴我们民族的优秀文明、优秀文化!光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精神世界充分发展,是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五四运动新文化,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文化,我们都要总结,好的都要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4]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扎根并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否则就会水土不服。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民族无法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走出适合自己历史和国情的发展道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5]中国就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决定中国永远不可能变成别的国家或西方社会,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16]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17]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贬低、否定、丑化我们民族文化是有目的的,他们是想从精神上把我们民族的根拔掉,让我们的人民精神上一片空白,然后可以让西方文化大行其道,为他们实施西化、分化政治战略服务。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不仅不能上当,而且要积极防范、有力抵御。把老祖宗的东西都否定了,就把我们民族的历史根基给挖掉了。“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18]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的历史不能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的历史不能否定,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历史及其相伴随的思想文化创造活动也不能否定。

三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镜鉴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19]

诸子百家时代,各派思想家和政治家就对治国理政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论语》《孟子》《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韩非子》《史记》《贞观政要》《群书治要》《资治通鉴》等大量文化典籍中,对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成败得失有着翔实的记载,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经验不仅在我国古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2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绝不是西方化和资本主义化。否则,会水土不服,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要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既突出强调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借鉴了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思想经验。

(一)关于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的思想。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主张重民,如何对待“民”的问题是中国历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王权观念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民本思想也经久不息。从先秦到明清,我们的先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了民本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者,君之本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等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由于受时代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民主的思想,但治国理政必须关注民众、关心民生的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及其实践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当政者必须重民意、谋民利,只有安民、富民、育民,一个政权才能存在下去。人心向背是决定政权兴衰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二)关于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历来强调,不仅要依靠法律和刑罚,还要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使法律和道德协调运用、相辅相成。我国古代把礼和法融为一体,一方面引礼入法使道德法律化,法由惩恶而兼弼教;另一方面以法附礼,使法律道德化,出礼而入于刑。礼与法各有其用,拨乱之政以刑法为先,盛世隆平以教化为主;“禁未然之前”用礼,“施已然之后”用法;“劝善”用礼,“惩恶”用法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荀子说:“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对道德和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精辟论述。朱元璋基于30年治国理政实践经验提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唯有“以德化天下”兼“明刑制具以齐之”,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综合运用法律、道德、礼仪等手段治理国家,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创造,也是具有东方特点的治国方略。治理国家和社会,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这也是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三)关于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的思想。治国理政的主体是人。我们的先人认为,“理国以得贤为本”,要唯才是举、求贤若渴、任人唯贤。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王安石认为:“欲审知其德,问以行;欲审知其才,问以言。得其言行,则试之以事。”康熙认为识别人才应该“问之于民”,“臣下之贤否,朕处深宫,何由得知?缘朕不时巡行,凡经历之地,必咨询百姓,以是知之。”关于如何选贤任能,古人提出要公道客观、不避亲仇,破除常规、不论门第,量能授官、舍短求长,用人不疑、不信谗言。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不拘一格降人才”等,其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至今仍不乏启迪和借鉴意义。

(四)关于为政以德、正己修身的思想。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强调为政者要修身立德、从自身做起。古人明确提出“克明俊德”的主张,意思是说,如果治国者能发扬光大高尚的道德,就可以百官职守昭明,万国协调发展,天下民心和善。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非子说:“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扬雄说:“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贞观政要》中写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就是说,只有品行高尚、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做到为官不偏私、政恭亲民,秉公谋断。中国历史上,勤于政事的帝王不乏其人,清官廉吏也不胜枚举。古代先贤们的上述“金玉良言”对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五)关于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的思想。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历来强调,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等等。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中国历代贤明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居安思危,见微知著,对于各种潜在的威胁保持戒备,预为防范。“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老子告诫说,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应当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此外,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注重兴利除弊、革故鼎新,要求人们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以便振衰起弊、因时而变。“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历史上变法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观大势所趋、人心向背,不断进行变革,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思想。

四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反映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才能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2]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3]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深厚沃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26]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7]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五 党和国家外交理念、外交政策创新的重要思想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国内事务的治理中重视吸取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还善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来把握时代特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把握世界大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来指导中国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先后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创新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28]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始终崇尚和平,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天下太平”“天下大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世代相传,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29]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当今人类难题的中国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3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已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31]。“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应实现合作共赢。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共同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应该树立牢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合则强,孤则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各国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实现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2],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正如世界上不少政治家和专家学者所认为的,中国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领导者,因为它为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和充满冲突的政治现状提供了解决方法。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当今人类难题的中国钥匙,是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标志着我们党关于时代和世界观念的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舞台上提出的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主张及方案,代表和传播着中国的声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

(三)中华传统义利观是新型国家利益观的理论基础。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的先人讲:“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计利当计天下利”。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国际关系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33]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合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特别是对那些与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注意多予少取,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如此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2016年4月,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统筹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34]当然,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任何国家不要幻想中国吞下损害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四)中华民族的地位和影响依靠的是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接受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35]2013年访问美国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36]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也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明确提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科学态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他强调,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7]

一 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8]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已深深浸润于我们党的血脉之中。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党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39]“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几千年前的人们都明白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人更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40]

二 对中华文明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41]不能简单以西方理论和方法为标尺,去简单比照衡量中国历史发展,把中国古代史与所谓“专制”“黑暗”画等号,把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一概视为落后、僵化、腐朽、过时的东西而弃如敝屣,因为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三 坚持有鉴别地对待和有扬弃地继承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42]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更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

四 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43]

五 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4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断,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经世安邦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总结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国梦”所寄托的理想和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既充分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全面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实现中国化,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些重要论断,为发挥中国共产党人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领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结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正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理论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断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其理论创新成果也一定会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加夺目的光辉。


[1]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1—42页。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页。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同时参见《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16页。

[6]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8]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9]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页。

[10]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1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14]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156页。

[15]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

[1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8页。

[1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2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2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22]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3—164页。

[2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24]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25]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2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2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

[28]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第2版;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

[29]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人民日报》2014年3月30日第2版;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

[3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7—58页。

[3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8页。

[3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8—59页。

[33]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2014年7月4日),《人民日报》2014年7月5日第2版。

[34]习近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2016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01页。

[35]申孟哲:《大国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1月27日第16版。

[3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3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3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9月1日),《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第1版。

[3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9月1日),《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第1版。

[4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4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3日),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4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43]习近平:《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106页。

[44]习近平:《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10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