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 第50章

2.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2.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88)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坚持公正合理、互商互谅、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携手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通过充分协商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案的共识和一致行动,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国家之间有分歧是正常的,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化解。国家之间可以有竞争,但必须是积极和良性的,要守住道德底线和国际规范。各国应将互尊互信挺在前头,把对话协商利用起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赢。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要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国际规则不是谁的胳膊粗、气力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全球治理变革过程应该体现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精神,遇到分歧应该通过协商解决,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强加于人。

(89)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主动适应和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重视和深思。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二〇〇八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就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有效解决经济领域突出矛盾提出四点主张。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以创新为重要抓手,挖掘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政策手段,创新增长方式。二是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践行承诺、遵守规则,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四是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

倡导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不能一个国家发展、其他国家不发展,一部分国家发展、另一部分国家不发展。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各国要打开大门搞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动,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要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要促进创新的发展,让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各国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力、增强增长动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90)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安全应该是包容的,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实现共同普遍安全。

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通盘考虑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地区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如何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威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地区和全球安全,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协商对话,加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裁军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应该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要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反恐是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当今世界安全形势乱变交织,恐怖主义活动持续活跃,贫穷落后、极端思想等滋生恐怖主义的旧土壤并未消除,网络恐怖主义等助推恐怖活动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构成持续冲击。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是全球安全治理的一个突出难题。面对恐怖主义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反恐是各国共同义务,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加强协调,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

中国一直以建设性方式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开展反恐国际合作,一是要摒弃“双重标准”,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矢志一心,形成合力;二是要妥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遏制住恐怖主义蔓延猖獗之势;三是要着眼长远,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措并举,从源头肃清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

核安全是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保障核能持续发展的“安全阀”,是防范核恐怖主义的“防火墙”,是增进地区安全互信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人类要更好利用核能、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应对好各种核安全挑战。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是核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推进全球安全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世界秩序的重要环节。要以公平原则固本强基,以合作手段驱动发展,以共赢前景坚定信心,为核能安全造福人类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要强化政治投入,把握标本兼治方向;强化国家责任,构筑严密持久防线;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协调并进势头;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91)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尊重网络主权。主权平等原则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维护和平安全。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不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坚决打击。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

促进开放合作。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构建良好秩序。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网络安全新格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92)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开创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多边主义。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中国力争二〇三〇年前实现碳达峰、二〇六〇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93)推动完善新疆域治理规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要完善新疆域的治理规则,确保各国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在制定新疆域治理新规则时,要充分听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见,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诉求,确保他们的发展空间。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将以此为基础,同各方探讨并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