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 第40章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作出的战略抉择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作出的战略抉择

(65)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社会对我国战略走向的关注持续增多,并将伴随我们民族复兴的整个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发展起来了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

我们党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当今时代潮流,明确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载入党章和宪法,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决心坚定不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民族自古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

长城是中国的典型象征,寓意是防御、内敛。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辟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六百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次远洋航海,到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始终是中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有十四亿多人,只要道路正确,整体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可以迅速上升,但每个个体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就不那么容易。同样一桌饭,即使再丰盛,八个人吃和八十个人吃、八百个人吃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高十四亿多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国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历史潮流,顺应世界大势。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伤痛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历史告诉我们,战争好似魔鬼和梦魇,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必须高度警惕;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必须精心维护。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