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第8章

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故事原委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故事延展

毛泽东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种奋斗,从他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

出乡关

毛泽东从小勤奋好学,立志做大事。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到湘乡县城附近的东山小学堂去读书。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此,他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时事通”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国运和时局,在同学中有“时事通”的外号。1916年7月,在写给学友萧子升的信中,毛泽东断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毛泽东果然言中。

“到中流击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在毛泽东周围,逐渐聚集起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他们一道探求中国的出路。他们大多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名师杨昌济的学生,都有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朴实且充满朝气。节假日,他们经常到岳麓山、橘子洲等风景名胜处聚会,或臧否人物、议论世事,或登高吟咏、斗韵唱和,相约不谈身边琐事。毛泽东于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中追忆了这些情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到中流击水”,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提倡武勇之风和奋斗向上人生观的生动写照。他一生喜游泳。江宽水深的湘江,是天然的游泳场。他时常约上二三好友到这里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近百人的游泳队,常于饭后到湘江里畅游一番。坚持游泳,强健了体魄,增加了毛泽东的自信。这期间,他写下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还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成立新民学会

从1916年开始,毛泽东与学友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向上”。“相与讨论这类问题的人,大概有十五人内外”,“讨论的次数大概在百次以上”。1917年冬天,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开始商量组织一个团体,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毛泽东、邹鼎丞负责起草章程。1918年4月,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会章,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了法国,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最初重点强调个人修养。三个月后,毛泽东和蔡和森就突破了最初的宗旨,相商“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毛泽东和会员们决计“向外发展”,分散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处去学习考察。新民学会74个成员,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约31人,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易礼容、李维汉、罗章龙、郭亮、夏曦等都担任过党的重要领导职务。

创办《湘江评论》

1919年4月,因母亲病势危重,毛泽东回到长沙。一个月后,五四运动爆发了。5月25日,毛泽东和邓中夏、易礼容、彭璜等二十多名各校学生代表开会决定,成立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总罢课。7月9日,由湖南学联发起,成立湖南各界联合会。7月14日,湖南学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创办的《湘江评论》正式出版,毛泽东受聘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在时代潮流发生急遽转折的历史时刻,他在“创刊宣言”中热情欢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在五四运动大潮的冲击下,毛泽东的思想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他意识到“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表示今后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公开赞颂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明确提出实行社会改造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湘江评论》出刊五期便被封禁,但在湖南和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创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

和“南陈北李”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相继晤谈,可以说是毛泽东第二次离开湖南的巨大收获。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进京。这段时间,毛泽东和李大钊接触更为频繁。他们多次讨论了赴俄留学和女子留学的问题。受李大钊的影响,他对布尔什维主义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很注意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而且特别留心搜寻和阅读了那时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中文版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5月5日,为送别赴法会友,毛泽东到了上海,见到了陈独秀,同他谈了“湖南改造促进会”的一些计划并征求意见。谈话中,自然也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回湖南后,毛泽东于1920年6月30日提出:新民学会要开始“从事于根本改造之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8月13日,蔡和森从法国来信说:“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9月16日,蔡和森写长信给毛泽东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1921年1月21日复信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1920年11月,毛泽东收到陈独秀、李达来信,接受成立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正式委托。经过慎重物色,毛泽东和何叔衡、彭璜等六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创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进行着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建工作。1921年1月13日,该组织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书记。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秘密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并在工人中开展工作。

1921年6月,毛泽东接到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通知。6月29日下午6点,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门码头,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小火轮。

故事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青年毛泽东中流击水、立志奋斗的故事,旨在勉励当代青年以毛泽东为榜样,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奋斗贵在担当。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是何等的青春气魄,何等的奋斗担当!回首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历程,他立志干大事的奋斗精神启示我们: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英勇奋斗来实现。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唯有保持拼搏奋斗的精气神,赓续永久奋斗的革命传统,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才能把握机遇、奋发有为,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千千万万青年放飞青春梦想、激昂奋斗气质,青春中国就必将焕发新的荣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