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第41章

沂蒙山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

沂蒙山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

故事原委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展并会见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在会见“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故事延展

沂蒙六姐妹

巍巍沂蒙山,滔滔汶河水。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的英雄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山东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的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被称为“沂蒙六姐妹”。她们当向导、烙煎饼、做军鞋、洗军衣、送弹药、送粮草、护理伤病员……以柔弱的肩膀拥军支前、勇挑重担。她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博大胸怀感动了无数人。

1947年5月初,孟良崮战役即将打响。华东野战军部队为了创造围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机,频繁转战,食宿等后勤保障任务急迫。烟庄村的成年男子都随部队上前线了,小山村便成了“女人国”,乡亲们为躲避敌机轰炸,都疏散到山沟里去了,部队的后勤工作困难很大。

沂蒙六姐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们一起商量:眼下前方吃紧,村里人手少、任务重,为了前线的胜利,村里的工作姐妹们必须担起来。大家经过合计,张玉梅当村长,伊廷珍当副村长,其他人分别担任文书、财粮员、公安员等职务,共同担起了领导全村的任务。

她们完成的第一项工作是为战马凑草料。为防备敌机轰炸,全村群众都隐蔽在周围的山沟里,村里空荡荡的什么草料也没有。要凑草料就得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地找。伊廷珍扛着秤,杨桂英拿着账本,和其他姐妹一起翻了一山又一山,凑了一户又一户,边凑草料边动员妇女给部队送草料。在送草料的路上,张玉梅等劝有孕在身的伊淑英留下来,让她回村照顾工作。伊淑英坚定地说:“马不吃草料怎么能上战场!咱受点累算得了什么!”硬是坚持前行。

六姐妹刚完成草料征集工作,又接到紧急通知,要求烟庄村两天内加工2500公斤煎饼送往前线。全村八九十户人家,妇女84人,真正能烙煎饼的只有70多人,平均每人要烙30多公斤。粮食运来运去需要时间,推推碾碾需要时间,分配凑集也需要时间,两天时间太短了。可是,能让亲人饿着肚子打仗吗?任务紧急,说干就干。六姐妹分头到山沟里发动群众,全力去拖运粮食。她们一面走,一面将拖运粮食的任务分派落实到户。入夜,隐蔽在山沟里的人们都来了,推碾转磨,各家各户一片灯火、一片忙碌,处处散发着烙煎饼的香气。冀贞兰、杨桂英等在一天内每人烙煎饼高达40多公斤。公方莲由于长时间工作劳累犯困,不小心还把手烙伤了几处。六姐妹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主动把村里十几户军属的任务都揽了过来。

做军鞋也是支前的主要任务。有一次,区里下达给烟庄村做军鞋78双的任务,限期两天完成。张玉梅、伊廷珍她们屈指一算,五天中连续下来了三批做鞋任务,连这一批共245双,除了十几户军属外,平均每人得做3双。等到做第三批军鞋时,六姐妹作难了。因为缺少做鞋布料,困难很大。夜深了,冀贞兰在昏暗的油灯下,手拿鞋底穿针走线,找不到合适的布料,她就把自己正穿的衣服大襟撕下来做了鞋面布,还主动把剩下的布料送给村里最穷的杨化彩家做鞋用。第二天下午凑鞋时,杨化彩第一个送来4双军鞋,她的儿子抱着军鞋,穿着盖不过肚脐的小褂,依偎在妈妈的身旁,许久不愿把鞋放下。村里的人谁不知道,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穿过一双鞋哩!

战斗打响了,前方急需弹药。六姐妹带着部分妇女找到部队领了任务。两人抬一箱弹药,每箱重一百多斤,在部队战士带领下,一路爬山过沟,走了十多公里崎岖山路,终于将子弹送达。战火在燃烧,群众都撤离转移了,但六姐妹仍坚持抬担架、护送伤员,直到战斗胜利为止。

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六姐妹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捐赠鸡蛋450多个,运柴火1700多斤,还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

沂蒙母亲

1888年,王换于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里。19岁那年,父母将她嫁到东辛庄一户姓于的人家。从此,她便被当地人按本地习俗称为于王氏。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引导下,沂蒙山区掀起了抗日热潮。于王氏因性格直爽,办事干练,思想先进,逐步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为抗日积极分子,改名王换于。1939年6月29日,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等率领机关人员,转战来到东辛庄。徐向前和朱瑞在这里安营扎寨,指挥抗战,并将“帅帐”安在了王换于家。徐向前他们不仅带来了指挥山东抗战的首脑机关,还携带了27个(后来增加到41个)抗战将士的儿女。这些孩子长期跟随部队转战奔波,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没有多少奶水喂养,因此许多孩子的体质很差,大都发育不良,个个黑瘦黑瘦的。王换于看了很心疼。9月底,她向徐向前提议成立一个托儿所,将孩子们分散到各个可靠的群众家中代养,这样孩子们能有个好照应,将士们也能专心打仗,如果遇到鬼子来“扫荡”,也便于孩子们在各家各户隐蔽。1939年10月,东辛庄抗日战时托儿所正式成立,王换于担任托儿所的负责人。从此,她在做好其他抗日工作的同时,又挑起了抚养和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

创办战时托儿所,最大的问题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抚养这么多孩子,要担很大风险。王换于一家出生入死,帮助孩子们渡过一个个“鬼门关”。那时敌人常来“扫荡”,王换于家抚养的孩子多,目标大。为保证安全,王换于和儿子秘密在南山和北岭挖了两个较大的山洞,遇到敌人来“扫荡”,就带着孩子藏在里面。1941年至1942年间,敌人三次来“扫荡”,王换于都带着孩子躲进山洞,其中一次在洞里住了两个多月。那段时间,他们最怕的是遇到孩子们得病。如果哪个孩子生了病,王换于或儿子、儿媳就立即下山去请医生。194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大雨倾盆,有两个孩子发了高烧。看着孩子病情十分严重,大儿子于学翠决定冒雨去请医生。考虑到一个人去太危险,小儿子于学荣决定和哥哥一块去。兄弟俩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请来了医生。两个孩子的病治好了,但于学翠全身多处被树枝划伤,有的伤口感染化脓,直到秋后才痊愈。

对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细心呵护。一次,王换于去西辛庄看望一个寄养在那里的半岁婴儿,发现孩子瘦得不像样,非常心疼,就将孩子抱回了家。当时,王换于的次媳陈洪良正值哺乳期,因生活条件差,奶水哺乳一个孩子还不够。王换于对陈洪良说:“这个孩子是烈士的后代,让咱的孩子在家吃别的,把奶给这个孩子喝吧,咱的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于是,陈洪良就接过了这个孩子。在婆婆的影响和带动下,长媳张淑贞、次媳陈洪良妯娌俩也都尽心尽力呵护着这些革命后代,舍不得用奶水喂自己的孩子,尽量哺乳那几个弱小的。有时看着自己的孩子饿了,哭着闹着要喝奶,她们心如刀绞,但一想到那些孩子的父母在前线舍生忘死打鬼子,便把心一横,硬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吃。时间久了,妯娌俩的孩子们由于长期疏于照顾,一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从1939年秋到1942年底的3年多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1名孩子均健康成长,并陆续被父母和组织接走。1943年后,又陆续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最晚的到1948年才离开。抗战胜利后,山东保育小学600多名学生又安置在东辛庄,王换于全家受组织委托,竭尽全力为保育小学服务。

沂蒙红嫂

明德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全国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实际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牧马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明德英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43年,她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出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香炉石分所13岁的看护员庄新民。

明德英救护八路军战士的情节,后被写入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随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明德英以自己的大义之举,把人民群众尤其是中国妇女对人民军队的深爱之情推向了极致,激励感动着无数将士更加奋勇杀敌。新中国成立后,她仍不忘爱党爱军,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继续体现着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

被沂蒙红嫂义举感动的不只是普通官兵和百姓,还有共和国的领袖们。1964年8月,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时,观看演出的毛泽东、朱德感动得数次落泪。毛泽东指示:《红嫂》这出戏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从此,红嫂这一感人形象更多地出现在舞台上、银幕上和文学作品里;红嫂的英名传遍神州大地,几乎成为拥军妇女的代名词。

多年前,一位将军离休后带着老伴重返沂蒙山区,希望能找到当年用乳汁救过他性命的红嫂。按照将军提供的线索,当地妇联的同志带着他们走了一家又一家,先后见到了50位红嫂,却还是未能找到他要寻找的那位。将军终于明白,在沂蒙山区,有着太多的红嫂,有着太多感人的故事。以明德英为原型的红嫂只是众多支前拥军妇女的一个缩影。

1955年,已在上海工作的当年八路军山东纵队的看护员庄新民与明德英取得了联系。见面那天,庄新民在老人面前长跪不起!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在探望明德英时,为她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故事启迪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与否的重要尺度。在实践中能不能做到始终相信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决定着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

沂蒙精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艰难的革命岁月中,沂蒙人民之所以会倾其所有甚至牺牲自己,拥护党的领导,支援人民军队,支援革命战争,从根本上讲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之源,以保护人民、服务人民为基点,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有效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汇聚成了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

历史告诉每一个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广泛、最牢固、最深厚的工作基础和力量源泉,夺取战争胜利、获得执政地位,离不开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永远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