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第18章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

故事原委

2011年11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延展

为什么要进行寻乌调查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此停留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毛泽东抓住这个机会,在寻乌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在异常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毛泽东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次调查活动?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历来重视调查研究,总是把开展社会调查作为了解社会、制定政策、指导中国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开展寻乌调查的目的很明确。毛泽东说过,“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

同时,寻乌为毛泽东开展农村调查提供了必要条件。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端,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临福建省武平县、广东省平远县,南毗广东省兴宁县、龙川县,西连本省的安远县、定南县,北接本省会昌县。县城所在地长宁镇是寻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是客家人居住地,政治经济状况及风俗习惯都非常接近。只要掌握了这一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何况其一县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动向,对三省都有影响。因此,摸清寻乌各方面的情况和据此制定的政策,对三省及其他地方都有实际意义。

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陪同下,毛泽东详细参观了寻乌县城的大街小巷,听取了古柏关于寻乌县历史和现状的汇报,召开了调查会。参加调查会的有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前清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曾在前清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业的小官吏,共11人。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

通过在寻乌20多天的详细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弄懂、弄清了许多过去不懂或懂得不多的问题,在思想上产生了新的飞跃。后来整理成《寻乌调查》手稿,在长征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带在身边。

《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对寻乌县的地理环境、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等,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察分析。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尤其调查了城镇的商业和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经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懂得了城市商业状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订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定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的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的关键时期所做的重要调研,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反对本本主义》成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开端

在寻乌进行调查的同月,毛泽东根据寻乌调查,总结调查研究经验,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撰写了光辉篇章《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多年来从事调查研究的理论总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在这篇文献中可以说已初步形成。《调查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重新公开发表时,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要命题,深刻批判了当时党内一部分同志盲目地执行上级指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动辄拿出“本本”来吓唬人的恶劣作风,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等观点。文章由红四军政治部在党内公开印发,供全军党的干部学习。1930年7月,中共闽西特委还翻印给基层干部学习。由于战争环境的残酷,毛泽东撰写的这篇文章竟然不幸遗失。因此,1951年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时,这篇文章未能编入。毛泽东曾说,他这一生曾写过许多文章,有些是他自己不太喜欢的,但这篇文章是他最喜爱的文章之一。对这篇文章,毛泽东一直念念不忘。

最终,这篇文章是1957年2月从福建上杭县茶地乡一位叫赖茂基的农民家里找到的。赖茂基家人当年冒着杀头的危险,保存下来这篇文章,后来把它送给上杭县委。上杭县委将其送至龙岩地委,龙岩地委将其交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打印了五份,其中一份上报给中央政治研究室,由中央政治研究室报送毛泽东。毛泽东看后喜出望外,说:找到它就像找到遗失在苏区的孩子一样重要。1961年3月,在广州会议期间,毛泽东专门做了一段批示:“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写作时间大约在一九三〇年春季,已经三十年不见了。一九六一年一月,忽然从中央革命博物馆里找到,而中央革命博物馆是从福建龙岩地委找到的。看来还有些用处,印若干份供同志们参考。”

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时,唯一补上去的一篇文章,就是《反对本本主义》。

故事启迪

由寻乌《调查工作》而来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反映出毛泽东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是他“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后产生的,反过来又使他更自觉地用来指导此后的实践。可以说,当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印发,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开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崇尚深入、唯实的作风,重视调查研究。他说过:“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他在重要讲话中引述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的史实,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学习毛泽东深入、唯实的作风,就是因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深刻理解、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就要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搞好调查研究,不断形成经得起人民群众实践检验的意见和决策,不犯本本主义的错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