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46章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携手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句话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原文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即使山海阻隔也不觉得遥远,而志趣相异、操守不同的人,即使距离咫尺也不觉得亲近;因此有的人虽然相距遥远,也会跋山涉水来相聚;有的人近在眼前也互不往来。习近平引用此语来描述中拉关系,意在说明中国和拉美之间虽然远隔重洋、距离遥远,但是双方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亲相近,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以及改善全球治理的共同诉求。中国和拉美虽相距遥远,但是,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让中拉发展前景相互关联、命运与共。2013年以来,习近平已三次出访拉美地区,显示中国对发展拉美关系的高度重视和中拉合作之密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也予以积极回应,与中方一道推动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中拉整体合作从无到有,谱写了中拉关系新篇章。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成立。中国随后就中拉整体合作提出系列倡议,同拉共体建立外长定期对话机制。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期间与8个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会谈。2014年1月,拉共体第二届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为中拉整体合作奠定基础。7月,习近平在访问巴西期间与1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历史性的集体会晤。双方一致决定成立中拉论坛。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29个拉共体国家首脑或政府部长出席。中拉整体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进入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时代。2016年11月,中国发表第二份《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将在政治、经济、贸易、社会、文化、国际合作、和平与安全等领域促进中拉关系进一步发展。2018年1月21~22日,第二届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这是中拉论坛首次在拉美地区举行,对巩固论坛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中拉整体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优先领域)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和《“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三份成果文件,成为新时期中拉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

中国驰援拉美各国,同呼吸共患难,彰显大国责任。拉美地震、飓风和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15年8月和9月,多米尼克和智利中北部地区分别发生热带风暴“埃瑞卡”袭击和8.4级强烈地震,中国向两国提供了紧急现汇援助。中国援助多米尼克第六期农业专家组积极参与救灾,力保珍贵组培秧苗,帮助当地农民抢回收成。2017年1月,智利又发生重大山火灾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亿美元。中国政府、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和中资企业以及中国红十字会分别提供了紧急现汇援助和救援物资。2016年4月,厄瓜多尔发生“4·16强震”。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除了提供紧急现汇援助和救灾物资以外,还给予遥感卫星防灾救灾技术支持。当地中资企业和侨团参与抢险救灾,调配机械设备,提供救援物资,组织献血捐款。中国扶贫基金会派出搜救队伍,谱写中国与厄瓜多尔灾民“同舟共济、并肩战斗”的感人篇章。灾后,中国帮助厄瓜多尔公共安全服务系统扩容及技术升级,筹建中厄公共安全联合实验室,重建被地震摧毁的乔内医院,援建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2016年11月,习近平访问基多,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感谢称,“中国的帮助改变了厄瓜多尔的历史”。

拉美日益转向中国,中国欢迎拉美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美经济整体保持较高速增长,其中不乏中国贡献和助力。中国多年来已成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并有望超越美国成为拉美最大经济伙伴。中国在拉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能源、矿产、农业、制造业、金融等广泛领域的投资是拉美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元素。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称,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拉美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中国已是拉美不可或缺的发展伙伴。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11月第三次访问拉美时称,双方应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在实现中国梦和拉美梦的道路上精诚合作,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铸就携手共进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