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28章

木长固其本,流远浚泉源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让安全可持续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上海亚信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中国唐代政治家魏征的一段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借以阐明发展与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简言之,可持续安全就是要安全和发展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意思是说,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在安逸的环境中不想到危难,不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稳固根基、疏通源泉、居安思危才是长久之计,用今天的政治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安全。

那么,如何实现可持续安全呢?首先,必须理解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无论是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对个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飞跃式的大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实质性改善。没有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发展,就没有今天国力的增强,就没有国际地位的提升,更没有国家安全的维护。不仅中国如此,欧洲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二战后欧洲的持续发展,一个和平、安全的欧洲才得以维系。

反之,安全则成为发展的条件。正是因为二战后欧洲的和平得以维持,才真正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必要环境。正如习近平所说,“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这完全适用于二战后欧洲的历史。对今天的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发展也仍是最大的安全问题,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关键。可以期待,亚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为亚洲大陆的可持续和平与安全奠定持久的基础。

其次,要建造经得起风雨考验的安全大厦,就应该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仍不太平,国际危机时有发生,恐怖袭击接连不断。要根本解决国际冲突、国际危机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就应直面其发生的根源,特别是要真正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尽管发展未必一定带来安全,但没有发展作为基石的安全将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换言之,只有建立在坚实根基之上的安全大厦才有可能是可持续的、持久的。

最后,要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的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世界是平的”。在今天这个“平的”世界上,一国很难孤立生存,而是需要与外界的接触,最起码需要和近邻国家往来互动。推而广之,把这种互动扩展到一国所在的区域,就会形成联动发展的势头和局面。这对一国的安全来说,也不无裨益。安全与发展可谓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由于各国互联网发展和起步有早晚、有先后,它们在互联网发展进程和水平上也有高低快慢的差异。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网络发展尤为重要,每个人都应该享受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与此同时,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也是一国的重要任务。没有安全,网络主权也就失去意义,发展也难以持续。简言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再次引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段话,表达了对两国关系发展、稳固的希冀。倘若各国均在相互关系中践行“固本”、“浚源”的思想,那么可持续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将是可以期待的。若干年后,或许就会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