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第55章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谈到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的关系时,习近平提出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虑善以动”中的“善”,这里说的是着眼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海峡这边和海峡那边,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唯有保持这样的“同胞情、同理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动惟厥时”的“时”,则是“时机”的意思。有什么样的行动,关键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时机。习近平曾强调:“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多年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把握好了这样的时机,坚定地往前走,才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原典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上古时代〕《尚书·说命》

释义

在《尚书·说命》中篇,傅说(商王武丁大臣)对武丁进谏道:“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意思是:凡事考虑好再行动,行动时还要抓住时机。自夸其善和自矜其能都会走向反面;事事有所准备,才可以避免祸患。其中“有备无患”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尚书·泰誓》还说:“时哉弗可失!”意即机不可失。北宋王安石在《尚书新义》中将“虑善以动,动惟厥时”阐释为:“事固有善、而非时之所宜者……惟未动,审于虑善;将动,审于时宜。然后,事顺理而当其可矣。不愿可否,非时而动,非聪明也。”王安石主张“将动,审于时宜”,就是行动时要抓住时机;反之,“非时而动”、逆势而为,就不是明智之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