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案例 > 第6章

案例正文

在历史大考中实现历史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引言】2020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席卷全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第一时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将疫情防控列为中国的“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摘要】截至2021年1月27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波及,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这是一场近百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传染病大流行,其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前所未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 党中央 疫情防控 人民战争 总体战 阻击战 决定性成果


人类发展史,也是同疾病的斗争史。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率先报告、率先出征,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拍板决策关闭离汉通道到有序复工复产,从举国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面对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面对多重复合型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沉着应对、科学决策,运筹帷幄、兑现承诺,发挥了定海神针和领导核心作用,以大格局应对大变局,彰显了卓越的治国理政能力。

大疫突袭,挽狂澜于既倒

“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关闭离汉通道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全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关键抉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隔离举措

病毒突袭而至。一开始只是火苗,慢慢点燃一棵棵“树”。

春运时刻,九省通衢之地,人员密集流动;

生死攸关,看不见的敌人肆意横行,阴霾笼罩荆楚大地;

这是千万武汉市民心中最漫长、最难熬的寒冬。病房逐渐人满为患,医护人员精疲力竭,惊悸、恐慌、无措的情绪开始蔓延。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战斗。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将怎么办?

“关闭离汉通道!”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农历除夕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武汉,史无前例地被按下“暂停键”。

恰逢中国春运这一人类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又值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关闭一个千万人口大城市的通道,世所罕见。

实施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隔离举措,对疫情的“重灾区”而言,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需要排除各种因素掣肘,准确捕捉疫情传播的关键节点。

2020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这一战略决策,他强调:“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彼时,冬春之交,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正遭遇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

来自一线的疫情、不断深入的科研探索等信息,快速汇集,飞向党中央,摆在决策者的案头。

世上没有可以预知未来的水晶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

尽管如此,疫情带来的冲击仍始料未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的时间表,因为来势凶猛的疫情而改变。在疫情严峻阶段,他日夜牵挂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指示和批示。

2020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第一时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将疫情防控作为中国的“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

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率先打响!

起病隐匿、潜伏期较长、无症状感染者……狡猾的新冠病毒让防控变得异常困难。这意味着,武汉现有的社会管控措施,已难以阻止疫情蔓延。

中国必须迎难而上,勇敢应对。这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关乎全世界公共卫生安全。

这是战“疫”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当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

“目前正值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紧要。”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指示中,道出了要害。

果断出手——以“生命至上”凝聚万众一心

中南海,昼夜通明的灯光,透出前所未有的严峻。

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至关重要。

隔离之法,古已有之。要想抗击这场“世纪之疫”,必须及时有效地阻断传染源。然而,对一个现代化大城市进行阻断,其复杂严峻,全无先例。

面对前所未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疫情防控斗争指明方向。面对人类与病毒世界的一场新战争,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毫不犹豫,率先打响阻击战。

处在风暴中心的湖北和武汉,开始进入应急状态——

2020年1月22日,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两天后升级为一级响应。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一天。

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凌晨发布1号通告,关闭离汉通道,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30个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免费办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旅客退票,全国旅行社暂停团队旅游;控制举办大型活动,减少人员聚集,暂停运输服务,严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疫情……

2020年2月10日,为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限度防止疫情通过铁路途径传播和扩散,湖北境内始发、终到列车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值乘的列车全部停运或调整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大专院校、中小学推迟开学,数亿人放弃假期计划,“宅”在家中防控,全国两会第一次因公共卫生事件延期——中国作出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果断决策。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史无前例,何等悲壮。

疫病曾令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遭受重创,令中世纪的欧洲陷入黑暗。

危难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时刻,中国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巨大勇气,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

“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疫情如火——“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农历大年三十,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把异常艰巨的战“疫”使命扛在肩上。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表情凝重地说。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湖北省对所有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救治,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管理,对进出武汉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2020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要求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同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赴武汉市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同机抵达武汉市,同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并肩战斗,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

疫情如火,军令如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

2020年2月17日凌晨,按照中央军委命令,空军出动包括国产运-20在内的3型8架运输机第四次向武汉空运676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一批医疗物资

(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一架架飞机“逆行”而来——目的地:武汉天河机场!武汉抗疫成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最大的一次灾难救援行动。

最精锐的力量向风暴之眼驰援,最优质的资源向决战之地汇聚。这一史无前例的防控之举,给全球各国发出最明确的警示信号。

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打好“三大战役”

用兵之道,先定其谋。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他坐镇总指挥部,奔走抗疫一线,统筹全局,统领三军,既抓总,也抓细,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是亿万人民的主心骨,抗疫斗争的定盘星。

坚定信心——五个“最”贯穿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始终

相比“封城”,更危险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在千万人口的城市内防止疫情再扩散蔓延。

一城之重,关乎全局。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总动员!

不断出现的新增确诊病例,让武汉的医疗系统几近瘫痪。形势危急,刻不容缓。时刻关注前线战事,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给出明确指示——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 “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快增加医疗机构床位,用好方舱医院,通过征用宾馆、培训中心等增加隔离床位,尽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

对人民生命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为的就是最大限度提高检测率、治愈率,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病亡率。这五个“最”一直贯穿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救治的始终。

“指导组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习近平总书记日夜牵挂湖北、武汉的疫情,对中央指导组先后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为有效指导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到2月中旬,两个关键性的举措始终有力把控着全局:一是调动全国重症力量自带抢救设备,“整建制”驰援接管武汉病区;二是采取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中,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投入主战场。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呼吸科和传染科专家、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齐集武汉。

面对指数级增长的医疗物资需求,国家建立完善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用物资从紧缺向动态平衡再到全面满足的跨越式提升。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号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筑起坚实堡垒。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立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精准施策——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大规模、强有力的医疗支援行动,极大地缓解了武汉和湖北省重灾区医疗资源紧缺的困境和压力。但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远未结束,形势胶着对垒。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再次强调。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对其他省份,他强调加强分类指导,严守湖北、北京、湖北省周边省份、全国“四道防线”。

始终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布局阻击战。

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了解逐步加深,人们发现,感染者中轻症患者的比例约为80%。数量庞大的轻症患者正是疫情扩散的“水龙头”,也是重症“堰塞湖”的源头!

必须改变患者“一床难求”的严峻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应收尽收、刻不容缓”。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将“野战医院”方舱,创造性地用于和平时期的大规模救援行动,是这场生命保卫战的“奇兵”。武汉数家综合医院普通病房经过隔断、密封,被改造成定点医院。几乎与“封城”同步,火神山、雷神山两所集中收治医院仅用十余天完工。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源头防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

持续开展拉网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三场攻坚战,按照“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要求,武汉市部署社区“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

其他地方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精准防控。以县域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划分低、中、高疫情风险等级,实行超常规的社会隔离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控措施。

持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各级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报道权威防控知识,有针对性进行澄清辟谣,引导群众增强防护意识防护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疑虑。

从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阶段,到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阶段,到取得武汉保卫战和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战“疫”的不同阶段,都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周密安排部署。

人民至上——一场为了人民、又紧紧依靠人民的抗疫斗争

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14亿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

全国共指定1万余家定点医院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一个重症患者三个护士看管,24小时病危报告,国家级专家巡诊……一系列针对重症病患的救治举措,体现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话语温暖人心,更赢得民心。

为了生命,在所不惜。疫情初期,医疗专家对危重症病例分析评估发现,ECMO(人工膜肺)可以为重症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不惜代价,要让患者用上最好的设备。”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化作彻夜不眠的行动。

将最精锐的医疗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重症救治“一人一策”。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至100多岁的老人,不计代价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用行动诠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前线战士要保安全,疫区民众要保民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山东的蔬菜、东北的大米、海南的水果,源源不断向武汉输送。“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特意叮嘱,把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落细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挥的这次抗疫斗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一场为了人民又紧紧依靠人民的抗疫斗争。

这是全球公共卫生史上前所未有的动员。新闻媒体强化显政,及时传递权威声音,充分报道疫情防控措施成效,回应社会关切,讲述抗疫一线感人故事,进行了最广泛最深入的动员,有效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14亿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戴口罩,卷袖子,量体温,在社区居委会,他身体力行,号召全民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

在全国,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严防死守,不断织密65万个城乡社区防控网,亿万人民主动配合,连接起坚不可摧的战“疫”长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不止一次引用这句话。

“你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我看不到你们的真实面貌。但是,你们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可爱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自肺腑。

“大家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和人民的声音回响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战‘疫’时刻”的画面的同期声,经过媒体充分报道,极大地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效果。

这是“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更是举国战“疫”的制胜法宝。2020年4月8日零时,历经76天的“封城”坚守,英雄的武汉正式重启。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首次清零!经过3个月左右的艰苦卓绝斗争,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因时因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中国经济遇到世纪罕见的三重严重冲击:一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二是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三是一些国家对我国遏制打压全面升级,外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国经济答卷。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统筹有序——疫情要管死,经济要放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全力抗击疫情,这是很大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也是很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说。

在空前的历史大考中,作为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数据显示,仅春节节后复工多延迟一天,全国损失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约1500亿元。疫情阻断的时间越长,经济社会重启和复苏的难度就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两个大局通盘考虑,两条战线一起谋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施策,中国经济没有按下暂停键。

春节期间,本是全国人民阖家团聚、放松休整的时候。要在这时开足马力、恢复产能,并非易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坐镇、亲自指挥,全力保障前线物资供应。

从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到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从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到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从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篮子”到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确保“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很多乡镇干部说,就连做好春耕生产,习近平总书记都牵挂在心,作出重要指示。

这是一场总体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疫情暴发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加强有关药品和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加强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市场供给保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疫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关键要做到“协同”。生产企业火力全开,短时间实现满负荷生产,数以千计企业跨界转产。“世界工厂”的引擎一旦发动,口罩产量迅速从日产800万只提高到日产过亿只。

武汉“封城”后,900多万人居家隔离,中央统筹协调生活物资保障,建立九省联保联供协作机制。面临疫情大考,14亿人水不停、电不停、供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

一年来,云南、北京、湖北、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吉林、安徽、湖南、广东、上海、江苏……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到基层、看企业、进农村、访农户,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

一年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0多次会议统筹部署疫情防控;3次中央财经委会议、5次中央深改委会议、7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航船行稳致远。

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在“六稳”基础上,“六保”政策迅速出台,纾困惠企举措保住市场主体……一系列举措直达基层,立竿见影。

2020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8月,消费增速由负转正。2020年10月19日,中国宣布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3%,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闯关夺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兑现承诺

这样的场景让不少网友记忆犹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直播平台,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

全球经济失速,中国能否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国总动员,挂牌督战不含糊,坚决打赢这场总攻战。

疫情防控最吃劲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

2020年2月23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场参加者达17万人的超大规模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细化到县的防控策略——

“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从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到高校毕业生就业,从完善财税、金融、社保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到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习近平总书记一一部署。

2020年3月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冲锋号令: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彰显兑现承诺的坚定信念。

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先保障扶贫项目开工,进行挂牌督战……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有力。

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剩余9个县脱贫出列,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8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壮美篇章。

危机中育新机——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全球性危机。面对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2020年一年之中13次国内考察调研。从华灯初上的西安步行街,到抗洪前线江淮两岸,从贺兰山下的葡萄种植基地,到浏阳河畔的视频文创产业园……

进工厂、下农村、访社区、看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大干部群众中间,一次次重要讲话拨云见日、坚定信心。

从国庆黄金周国内出行超6亿人次,到“双11”强力带动全球经济共振;从“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复工复产,到中欧班列增开抗疫专列;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全力开拓东南亚新市场,到进博会、服贸会、东博会如期“开场”。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到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中国源源不断为世界经济提供平台与动力。

2020年4月14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在卸货

(新华社发 立陶宛邮政供图)

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及其他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全面促进消费,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与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重要判断,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全面扩大开放,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关键处连落三子,发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最强音。

边战疫情,边谋发展。2020年金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引人瞩目。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的一盘“大棋局”。

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历经200多个日夜的调研、谋划、起草、修改,一份决定未来5年和15年中国前途命运的宏伟蓝图——“十四五”规划建议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2020年7月下旬到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亦是历史新起点。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指引航向。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慎终如始——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4月底,我国进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2020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决不能前功尽弃。”

时隔两周多,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下,各地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继续坚持必要的人员管控和健康监测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落实防控要求,引导群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用这样一句形象的话来强调疫情防控。

“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后,多地发生零星散发疫情甚至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当地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划定中高风险区域,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第一时间进行流调溯源,第一时间完成转运隔离,第一时间集中救治患者,国家队第一时间给予有力支持和指导,及时、精准、有效扑灭各个潜在的明火暗火,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2020年9月8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召开。在总结抗疫英勇壮举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

“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一场场与病毒的“遭遇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彰显出“中国策”的务实管用。

严格防控,并不等于一刀切。既要坚决防范疫情卷土重来,又要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考验着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取向和温度。

“这场抗疫斗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

截至2021年1月27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死亡超210万例。特别是进入冬季以来,部分国家疫情失控。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的常态化防控将疫情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未引发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科技抗疫——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研攻关工作。在抗击疫情的每个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他要求,加快治疗药品和疫苗研发,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要加快科技研发攻关,综合多学科力量,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中国开展了全方位的科技突击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第一时间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5大主攻方向,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应急批准5条技术路线共16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其中6个疫苗品种已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我们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多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0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对科研攻关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一定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力争率先研发成功新冠肺炎疫苗,争取战略主动。”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共卫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

“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科研攻关组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既做到拧成一股绳“有劲”,又做到拧紧发条“加速”。从开启研发到应急使用,我国新冠疫苗研发在不“跳步”的前提下,与疫情赛跑。惊人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持续攻关,也有赖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面对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更多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做出重要宣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新冠疫苗将为全民免费提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宣布了这一好消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又一重要实践。

截至2021年2月20日,我国已附条件批准2个新冠疫苗上市。我们全力以赴做好疫苗生产供应保障,加强疫苗生产全维防护,疫苗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国内接种有序推进,安全疫苗积极出海,中国企业全速扩产。这是世界给中国疫苗投下的“信任票”,也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然诺。

长远之策——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

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反复强调。

2016年8月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风险,其中特别讲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这次疫情防控斗争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这里面,有些是体制机制问题,有些是政策落实问题,有些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0年2月5日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月1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针对性部署。

两次讲话的节选,随后由《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篇重要文章,贯穿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目标导向,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思考和谋划。

如何把战“疫”经验和成果扩大化、机制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作了谋划: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未来,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仍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

2020年6月2日,北京,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习近平总书记就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增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发展的方向、定位、思路和要求。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携手抗疫,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危机,人类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面对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致电、致信、会见、发表讲话等方式,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他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次国际抗击疫情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他要求主动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高层引领——元首外交展现中国担当

2020年,习近平主席亲自设计、亲自指挥、亲力亲为,与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在京会晤7起,通话81起,以视频方式出席重要外事活动23起。

前所未有的“云外交”,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担当和智慧,也拓展了中国外交的维度。

电话、信函、视频,方式灵活多样。交流的另一端,既包括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领导人,也有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领导人,还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古巴等广大发展中国家领导人。

最高领导人亲自引领,与国际社会主动沟通,让中国的“朋友圈”非但没有因疫情缩小,反而更加壮大。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交谈中,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对中方抗疫努力做出高度评价。

随着疫情发展,一些国家成为重灾区。习近平主席给多国领导人发出慰问电,出席或倡议主办多边“云峰会”。

2020年3月26日晚,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块16米长、4米高的屏幕让“天涯”成“咫尺”。身处不同时区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跨越时空,相聚“云端”,就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举行特别峰会。

通过“云外交”,习近平主席为国际抗疫树立了团结的旗帜。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强调要秉持科学精神,推进国际联防联控和疫苗合作,共同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共同反对政治化、污名化,为国际抗疫合作汇聚了力量。

通过“云外交”,习近平主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的信心。面对濒临衰退的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结合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实践,提出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发挥数字经济推动作用、实现更加包容普惠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等一系列破解之策,为世界经济走出阴霾带来了希望。

中国的举措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对中国抗疫举措及其积极成效予以高度肯定。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东盟、非盟、阿盟、拉共体、七十七国集团等重要组织专门发表声明,表达对中国抗疫行动的信心与支持。

国际救援——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国际社会抗疫努力,”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表示:“中方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医疗专家火速出征,抗疫物资驰援全球,防控经验倾囊相授——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背后,是中国对有关国家支持中国抗疫的投桃报李,是对他国遭遇至暗时刻的感同身受,更是不让任何国家掉队、携手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从中东到非洲,从中亚到欧洲,从东南亚到拉美,一批批中国医疗专家不顾危险,战斗在全球疫情的“震中”,成为世界抗疫图景中的“逆行者”。2020年,中国向34个有紧急需求的国家派遣了36支抗疫医疗专家组。

2020年5月13日,新冠疫情在非洲暴发后,中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迅速向非洲伸出援手。图为第二批中国政府援科抗疫物资运抵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

(新华社发 科菲/摄)

立己达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急世界之所急,中国竭尽所能为国际防疫贡献力量。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捐助;暂缓23个有关发展中国家2020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向15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中国自身面临巨大压力,仍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抗疫支持,出口口罩2000多亿只,相当于除中国外全球每人近40只;出口防护服23.1亿件;出口呼吸机27.1万台……

2020年5月18日晚,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以视频方式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

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六项建议,宣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倡议。

这是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承诺,这是一次次雪中送炭的行动——

“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大国领袖的担当,集中体现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中国形象。

多边合作——为全球治理注入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中国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能力的大考。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在给比尔·盖茨的回信中,在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在发给他国元首的慰问电里,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自2013年提出这一理念以来,习近平主席一直在推动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倡议在全球抗疫中得到国际社会更多期待和赞誉。

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危急时刻,也是抉择时刻。

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指出了清晰的方向,他提出四点倡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2020年6月17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通过视频方式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他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率先惠及非洲国家、提前开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进一步延长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相关国家缓债期限……

在国际公共卫生资源匮乏、全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远未形成的背景下,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宣示团结合作,为全人类战胜危机注入信心。

疫情在全球传播蔓延,人员流动、跨境商贸活动受阻,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双重打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不可避免,国际社会联手稳定和恢复世界经济势在必行。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书面致辞说,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同舟共济,命运与共。面对全球治理遭受的严峻冲击,习近平主席站立时代潮头,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旗帜鲜明表达了中国坚定奉行多边主义的原则立场,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迈进。

【研讨题】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说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又是一次大考?

2.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指挥部署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

3.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亲自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