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案例 > 第49章

案例分析

着力营造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舆论工作

在新冠病毒蔓延期间,疫情与舆情交织在一起,成为社会情绪起伏的两大诱因。在战胜疫情的时间里,新闻舆论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示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迎接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经受了极限能力测试、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新闻舆论战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和中央宣传部部署,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尽锐出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传阐释有力有效,舆论引导准确把握时度效,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有理有利有节,充分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

战胜疫情要靠科学防治,引导舆情要靠正向舆论。中国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面对病毒肆虐的工作条件与极度复杂的舆论环境,不仅是记者更是战士,形成了舆论场中的强大正向引导力,为此次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塑造了一个个面对挑战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充分书写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一、以主动的坚持担当应对史无前例的挑战

此次前所未遇的疫情提醒我们,国家治理体系面临多元风险和挑战,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把握宣传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时间的新闻舆论工作,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开展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此次抗击疫情斗争集中检验了我国各级政府舆论引导能力、主流媒体新闻宣传能力,以及媒介融合建设的成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各个媒体,都充分意识到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将拥护党和政府、稳定人心、凝聚共识、加强舆论引导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显示了同时赢得疫情防控和“信疫”(Infodemic)两条战线斗争胜利的坚定信心。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在抗疫的不同阶段,人民群众对于抗疫信息的需求,对于准确报道的渴望,对于科学防控知识的期待,以及对于社会稳定的呼声,都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直接命题。新闻舆论工作要服务于人民,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坚持不懈的多层级政府新闻发布,还是新闻工作者在武汉一线发回来的文字、视频、新媒体报道,都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

三是坚持服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动摇。新闻舆论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抗疫期间的新闻报道,能够深度服务于社会治理,突出反映社会在大灾大疫中的治理需求、治理状况、治理经验以及每一个人的选择,从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理解治理政策、拥护治理决定,自觉服务于自身和全社会的安宁健康。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主动发布信息,努力做到公开透明。疫情就是命令,新闻舆论工作在疫情面前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造假。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对信息发布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新闻办等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大量的新闻发布工作,以新闻发布会等形态坚持高频度、大信息量的信息公开,努力做到应发布尽发布。尤其是在信息发布工作中,推动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医疗卫生系统专家学者走上发布台,回应人民群众的信息诉求,尽可能不留发布死角,阻断谣言和假消息的传播链。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在2020年上半年围绕抗疫工作召开了过千场新闻发布会,大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小到一种具体药物的使用,再到一个网络视频产生的公众疑虑,都尽力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新闻发布工作有力地配合了抗疫的社会治理,成为了舆论引导的重要支撑。

五是坚持尊重新闻宣传规律,深度认识媒介融合特点。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更多地依赖于社交媒体获取资讯、交流感受、反映问题甚至是“吐槽”。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能够有大局观,根据治理需求和疫情发生发展的阶段打出舆论引导组合拳;另一方面也能够用不事雕琢的纯白描手法,写出抗疫一线的普通人故事,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的英雄。这些真情实感,进一步塑造了我国媒体的公信力,也创造了疫情期间媒体阅读量点击率传播量的新高峰。

六是探索舆论引导新思路和新方法。我国当前新闻媒体形态日渐多样,舆论引导需要形成更加完整的合力。这就要求新闻宣传机构和相关部门大胆探索舆论引导的新方略。在这场艰巨的抗疫斗争中,宣传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动员各种类型的媒体团结一致,共同传递正能量,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心,另一方面也要组织协调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共同参与到舆论引导工作中来。同时,舆论引导工作还要重视网上网下的舆论斗争,对于谣言、假消息和攻击污蔑的不实信息,大胆出击果断处置,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顺势而为的科学引导方法。

七是坚持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在疫情发生之后,国际社会曾经对我国抗疫等工作缺乏了解,缺乏信心。在西方部分国家陷入疫情困局之后,部分政客又疯狂“甩锅”中国,制造诬告滥诉议题,污名化我国抗疫工作,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和体制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闻工作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用事实说话,主动作为,坚持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不卑不亢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体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国家意识和科学素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疫情困境之后,我国果断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内容都转化为真实客观立体的报道,充分反映了在全球共同挑战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得到的认可和呼应。

二、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彰显新闻的力量

此次抗疫过程中,我国新闻舆论工作者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阶段,由于国内疫情压力较大,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工作要求十分迫切,公众情绪中存在焦虑、惶恐和无助,新闻媒体必然要承担稳定舆论的重要使命。在第二阶段,我国转向常态化防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这个阶段公众心理又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闻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在舆论引导中主动作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向公众传递权威准确的信息,解读党中央的政策措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在大灾大疫面前,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情绪,形成社会合力。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舆论引导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政治传播,凸显政府的抗疫决心与整体部署,向全社会传递信心。在此次抗疫期间,主流新闻媒体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的报道,让人们看到了全国迅速形成的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这种坚强态势对于遏制疫情困难局面尤其是疫情刚刚暴发阶段的恐慌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于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同时,新闻舆论工作能够把宏观政策和微观故事统一起来。抗疫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大事,政策制定具有宏观性,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从宏观政策变化过程中理解政策内涵,拥护党和政府,自觉履行抗疫责任,新闻工作者从微观故事出发,传递了大量的解释性信息。许多感人的图片、动情的故事,都从人文主义的视角,有力地阐释了党的政策,展现了我国的体制优势。

二是加强事实传播,持续更新疫情最新进展,向全社会传递客观事实。在疫情期间,全社会的流动性被压缩到最低状态,人们对信息的“饥渴”与人们行为空间的“有限”叠加在一起,造成“谣言满天飞”的局面。针对这种局面,新闻媒体与各级政府部门紧密配合,持续通过大密度、高频次的新闻发布更新疫情最新进展,澄清各种传言谣言,对于保持社会情绪的稳定度具有重要作用。疫情期间出现各种混乱情况是正常的,但可怕的是基于谣言形成的对各种疫情状况的认识扭曲和负面情绪放大。新闻力量的重要体现就在于粉碎谣言,在人们的头脑中建构起客观景象。

三是加强科学传播,报道抗疫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向全社会传递理性。如何预防病毒保证自己不得病,在疫情期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土方子有效的信息层出不穷,一些食物、药品一旦被认为有预防新冠肺炎的效果,迅速就被抢空。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医疗工作者、科学工作者的采访,通过专家的介绍说明什么样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有效,有效降低了社会的不理性情绪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主流媒体推出了大批专栏专题,把事实传播和科学普及统一起来,尽最大努力做到了科学、准确、及时,回应了社会对于疫情各种类型的疑问。

四是加强情感传播,展现抗疫期间的一线故事,向全社会传递温度。在抗疫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各界群众特别是许许多多年轻人,投身到治疗病患、维持社会运行的艰苦工作中。新闻媒体到一线挖掘这些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通过一张张满是勒痕的面孔,一个个疲惫过后的笑容,一句句朴实而感人的话语,向社会展示了在困难中不懈奋斗的一个个伟大中国人,这些人的鲜活情感和故事是疫情期间最好的“治愈剂”,让全社会更加坚强,更加自觉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抗疫合力。这种真情实感,也在第一时间缓解了人们面对不确定疫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为社会提供了共情共信,创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

当然,我们也应当通过案例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大挑战。在应对这样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中,新闻舆论工作还应当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梳理挑战和问题,整理案例不断探索。尤其是在如何更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地尊重新闻规律,更好地把握报道节奏,以及讲好更多普通人的故事上,新闻舆论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不遇,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斗争的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工作者将更深刻认识到新闻舆论的政治站位,更准确把握新闻宣传规律。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在抗疫一线采访报道的记者们付出了大量心血,克服了大量困难,是当之无愧的抗疫战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两次提到新闻工作者的作用。这充分说明,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不是旁观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舆论的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已经成为重大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战略内容。

注释:

[1]本案例正文由人民日报社记者汪晓东、吴姗撰写,案例分析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副教授周庆安撰写,得到中央宣传部的指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