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 > 第10章

一 人民友好故事

秘鲁两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乐在相知心。”中秘两国人民历来感情相连、心灵相通。这里,我想提及两位秘鲁朋友。一位是已故秘鲁作家、记者安东尼奥·阿尔塞,上世纪60年代起,为了向拉美民众展示真实的中国,他多次远赴中国采访报道。1970年,他的女儿梅梅在北京出生,但不幸罹患败血症。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医学专家对她进行救治,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组织战士赶往医院献血,梅梅最终转危为安。长大后,同父亲一样,梅梅长期为中秘友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位是秘鲁汉学家和翻译家吉叶墨先生,他1979年至1991年在中国南京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班牙语,撰写了《来自中国的报道》、《李白诗选》、《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等著作。此外,他在中国还是一位影星,出演了包括《大决战》、《重庆谈判》等25部中国电影,受到中国观众喜爱。现在,吉叶墨先生已经87岁了,听说他仍然坚持每年访华,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2016年11月21日)

延伸阅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安东尼奥·阿尔塞是秘鲁记者和作家。他于1931年出生在秘鲁北部城市特鲁希略,25岁时就当选为秘鲁全国记者协会主席,并先后在秘鲁的多家知名报纸担任总编辑。

阿尔塞长期关注中国的变化和发展,也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章。1967年,阿尔塞带着妻子一起来到中国,在北京广播电台工作。3年后,他的女儿梅梅出生。然而梅梅出生没多久,就得了严重的败血症,病情危急。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请军区医院安排几位专家为梅梅进行会诊。要给梅梅治病,需要大量输血。然而,医院的血库中与梅梅血型匹配的血浆却不多。情况紧急,医疗部门迅速向驻京部队求援。战士们知道消息后,纷纷赶到医院献血。最终,梅梅脱离险境,转危为安。

在中秘建交的历史过程中,阿尔塞还扮演了“特使”的角色。1970年前后,在回秘鲁探望病重的父亲时,阿尔塞把中国愿意与秘鲁扩大交往的意愿,以及建交的相关原则传递给秘鲁政府。经过他的牵线搭桥,中秘两国迅速建立起了沟通渠道,并于1971年11月2日正式建交。1983年,阿尔塞再次来到中国,担任新华社国际部的西班牙文专家。他撰写了大量报道中国的文章,刊登在拉美和西班牙的报刊上。

已近90岁高龄却还在不断播撒中国文化种子的吉叶墨,原名吉列尔莫·达尼诺,是秘鲁的一位汉学家。他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79年。那年,在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担任文学和语言学教授的吉叶墨,受邀来到南京大学,为15名西班牙语教师开设课程。除此之外,他还是“影星”和“诗人”。在中国的20多年里,他参演了《大决战》《重庆谈判》《毛泽东与斯诺》等25部中国电影,并用9年时间翻译了大量唐诗,成为拉美国家翻译唐诗最多的汉学家之一。此外,他还出版了《雕龙·中国古代诗歌选》《勤劳的蜜蜂·成语、谚语、歇后语1000条》《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等多部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

习近平在秘鲁国会的演讲中,讲述两位秘鲁朋友的感人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中秘两国人民历来感情相连、心灵相通”,是心与心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国家友好,根在人民,源在交流。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访问过秘鲁。时隔20多年再次踏上秘鲁的土地,他用了3个“好”概括中秘友谊:相互信任的好兄弟,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共担责任的好朋友。在演讲中,习近平还引用秘鲁作家里韦罗的一句名言:“真正的幸福在于始终保持开拓的热情。”以此寄寓对两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道路上精诚合作的愿望。秘鲁要在2021年独立200周年之际,实现“公正、公平、团结的秘鲁”这一奋斗目标;届时,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习近平将中秘两国的奋斗目标并举,正是希望两国人民“并肩同行、携手圆梦”。

“非爱不可”妈妈团体

中津友好也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据我了解,旅居津巴布韦的华侨中间有一个名为“非爱不可”(LoveofAfrica)的妈妈团体,还有一位连车牌号都被当地孩子熟知的“程爸爸”(FatherCheng)。他们多年如一日给当地孤儿送去关爱和温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中津友好的“现在时”,也培育着中津友好的“将来时”。

在津巴布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2015年11月30日)

延伸阅读

在当地捐助孤儿院,为孤儿万里寻药,给孤儿精神关爱……在津巴布韦华侨群体中,有一个名叫“非爱不可”的爱心妈妈团体远近闻名。

据统计,津巴布韦有约180万名孤儿,他们或是被遗弃,或是父母早亡,其中还有不少是艾滋病患者。一些幸运的孤儿被社会福利局收留,分到了各孤儿院,还有很多则成了流浪儿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津巴布韦大部分孤儿院的资金都非常匮乏。2014年4月10日,彭艳和津巴布韦的一些华侨华人妈妈决定成立一个公益组织,以帮助更多孤儿。妈妈们为这个组织起了个动听的名字——“非爱不可”,一语双关,既有“必须要爱”的意思,也有“非洲之爱”的含义。

“非爱不可”爱心妈妈团体成立后,专门选择了几所资金匮乏的孤儿院给予支持。除了积极捐款捐物,还帮助孩子们筹集学费。在非洲大陆上,“非爱不可”的妈妈们播下一粒粒爱的种子,她们与不辞辛苦的“程爸爸”一起,温暖着一个个孤儿的心灵。这样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卡若依孤儿院财务经理林迪对这种无私的帮助非常感激。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她们这样善良、有爱心的人,从来没有过。她们给孩子们付学费,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床垫,给他们买食物……如果没有中国爱心妈妈的帮助,我们很难支撑下去。”

在津巴布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讲述了“非爱不可”妈妈团体这个动人的故事。当地主流报刊《星期日邮报》在刊登习近平署名文章时,就用了“来自中国,带着爱”的标题。该报主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做这个标题,就源自读完文章之后的直接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还引用了两句谚语,一句是津巴布韦的“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萨杂,即Sadza,在津巴布韦通用语言绍纳语中意为白玉米面,是津巴布韦人民喜爱的主食),一句是中国人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可以说,中非人民友好交往是中非关系发展的牢固基石。正如习近平在2012年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的:“现在,直接参与中非合作与交流的普通民众越来越多,中非双方民众对发展中非关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非双方更多民众分享日益丰硕的中非合作成果,进一步夯实中非合作的民意基础。”

不忘马克林教授

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格里菲斯大学的马克林教授。1964年,马克林教授首次赴华任教。半个世纪来,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教授的儿子斯蒂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可以说,马克林教授以不懈努力和真挚热情,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起一座桥梁。今年9月,马克林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我要对你及众多澳大利亚人士为中澳友好作出的贡献,表示诚挚的谢意!

《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2014年11月17日)

延伸阅读

马克林,1939年出生于悉尼。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林开始了他的汉学研究生涯。从墨尔本大学毕业后,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继续深造。1964年,刚毕业的马克林与妻子自荐来华执教,那时,澳大利亚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5年2月,马克林的长子斯蒂芬在中国出生,这是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的澳大利亚孩子。

如今,当年的青年学者已经成为著作等身的中国问题专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旅游孔子学院澳方院长、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教授热爱中国,把中国文化、中澳关系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他关注中国的戏剧,出版了《京剧的崛起》《中国戏剧简史》;他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与全球化》《1912年后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及融合》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他更关注中国的历史,有《新剑桥当代中国手册》《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等著作。马克林曾说:“当初决定来中国是受母亲影响,此后的生活,中国也像母亲一样影响了我。”

作为中澳友谊的使者,马克林已经访问中国60多次,或以学者身份参加学术会议,或观光交流进行实地调查,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多次任教。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往返奔波,孜孜不倦地向澳大利亚、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在2013年出版的专著《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中,他系统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深入分析了中国形象背后隐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受到汉学家们的好评。

把老朋友的故事讲给后人听,把结识更多新朋友的故事讲给世界听,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介绍马克林教授的故事,生动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座相亲相知的大厦,需要众多国际友好人士共同搭建。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每位朋友。”习近平在外交场合的生动细节,充分印证了这一点。3000多名日本各界对华友好人士访华,习近平亲自出席,与朋友们叙旧,为中日友好打气;访问印度,专门安排会见柯棣华大夫的妹妹,令她感言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柯棣华和他的家人;访问埃及,特地会见了获得“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的友好人士,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2014年6月,习近平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其目的正在于鼓励更多友好人士为传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发挥表率作用。

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

巴西一位耄耋老人卡洛斯·塔瓦雷斯说自己是“一个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4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关注和研究中国,笔耕不辍撰写关于中国的8本书籍和500多篇文章,作了数百场关于中国的演讲。许多巴西人因为他的文字认识中国、走近中国。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说“我只想介绍中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别无他图”。

这个感人故事,只是中拉人民友好交往长河中的一朵美丽浪花。正是得益于众多中拉人士的辛勤付出,中拉关系才如同长江和亚马孙河一样奔流不息、一往无前!

《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2014年7月16日)

延伸阅读

很多刚到巴西履职的中国记者都会得到这样一个建议:对巴西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去请教塔瓦雷斯;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困惑,也可以去请教这位中国问题专家。

塔瓦雷斯已年过九旬,关注和研究中国40多年。1971年,塔瓦雷斯在巴西《环球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中国的长篇报道。1972年,他在中国与巴西两国尚未建交、巴西处于军政府独裁的特殊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接待了来自中国的代表团。1990年,巴西媒体刊登他的专访,称他是“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2010年,中拉友协和巴西全国联邦商业协会授予他“中拉友谊奖章”,巴西有史以来只有两人获此殊荣。2014年7月,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拉是互惠互利的典范》,认为“中国与万里之遥的拉美建立了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这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习近平讲述“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的故事,意在说明,“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怎样才能真正认识中国?习近平认为,“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需要讲好自己的“中国故事”,也同样需要更多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推介中国。既要“我说”,也要“你说”和“他说”,这样才能让人摘下有色眼镜,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也才能在国家和人民之间增进了解。

半个世纪寻母

上世纪40年代末,一位在新疆工作的中国小伙儿认识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美丽姑娘瓦莲金娜,两人真心相爱并结婚生子。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瓦莲金娜回国了,当时他们的儿子才6岁。这个孩子长大后,不断寻找自己的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始终没有音讯。2009年,儿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瓦莲金娜,他的母亲就住在阿拉木图。这一年,儿子61岁,瓦莲金娜80岁。后来,儿子来到阿拉木图看望母亲,还把母亲接到中国旅游。这迟到了半个世纪的幸福,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见证。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延伸阅读

这一段异国情缘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黎远康的父亲黎怀钰在新疆工作时,结识了在当地医院工作的瓦莲金娜,两个异国青年很快坠入爱河并结婚,先后生了一女一儿。1954年,瓦莲金娜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带着女儿回国,留下了6岁的黎远康。“妈妈、姐姐,不要哭,我和父亲住一个礼拜就回来。”——分别的场景,50多年来一直挥之不去,孩童时母亲精心准备的面包、牛奶、香肠的味道,分别时从母亲手中要来的旧表和小马车,成了黎远康思念母亲的唯一寄托。

20世纪80年代,在父亲去世后,黎远康对母亲的思念更加深切。每当有熟人去俄罗斯或者附近的独联体国家,黎远康都会托对方带一份寻亲资料。2007年冬天,朋友把他的寻亲资料发给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一个叫《等着我》的寻亲栏目。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发现,黎远康的寻亲资料竟与另一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寻亲资料高度契合。原来,就在黎远康寻找母亲的同时,瓦莲金娜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孩子。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的《悠悠岁月》栏目,与《等着我》栏目联合进行跨境视频连线直播。12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的安排下,黎远康来到了莫斯科参与节目制作,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定居的瓦莲金娜和女儿也受邀来到现场。演播室里,黎远康眼前的妈妈,已不是当年分别时的样子,她的身躯已然佝偻,她的脸上满是皱纹。黎远康扑通一声跪下了,抱着母亲的双腿,泪流满面。

半个世纪寻母终获成功,得益于中哈日益密切的交往。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哈人员往来已达到每年50万人次,中哈友好省州、城市已有近20对,两国民间交往如同“走亲戚”一样便利和密切。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通过这个久别的家庭终于团聚的故事,诠释了中哈友好的深度,让在场听众感受到了中哈人民“血浓于水”的友情亲情和文化血脉,拉近了两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作为唇齿相依的亲密邻居,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到现代“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呼啸声,中哈交流绵延不绝。在讲述“半个世纪寻母”故事前,习近平说:“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家乡记忆,“半个世纪寻母”的情感共鸣,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有力地传递了习近平珍视两国友谊的真诚、真挚和真情。

献给中国朋友的“熊猫血”

RH阴性血型在中国属于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这种血型的病人很难找到血源。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正是这种血型。在海南大学读书期间,鲁斯兰自2009年起参加无偿献血,每年两次,为一些中国病人解除病痛作出了贡献。当中国朋友称赞鲁斯兰时,鲁斯兰说:“我觉得应该帮助别人,献血是我应该做的。”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

“熊猫血”,就是RH阴性血型,是一种稀有血型。 人的血型在A、B、O、AB这套血型系统之外,还另有一套RH血型,分阳性和阴性两种,而绝大多数人都是RH阳性血型。在欧美人中,拥有RH阴性血型的比例在15%左右,而在亚洲人中,RH阴性血型仅为0.3%~0.4%。

故事的主人公、海南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就有着这种稀少的血型。2009年,他进入海南大学学习。鲁斯兰说,由于年纪小,他在自己的国家献血较少,来到中国才知道自己的血型那么特别。来中国后,他看到自己的同学在献血,所以也加入进来,每年两次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熊猫血”解中国病人燃眉之急。

青年是人民友谊的生力军。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气相投,最谈得来,最容易结下纯真的友谊。习近平讲述“熊猫血”的故事,既表明了中哈人民心心相印、情同手足的友谊,同时也希望两国青年成为友谊的使者,为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在此次演讲中,习近平引用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的诗句勉励青年,“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从“半个世纪寻母”到“熊猫血”,习近平讲述中哈两国人民交往的这两个感人故事,正是要说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