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第5章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2020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此后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明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提供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提出了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揭示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开放发展的时代原理,是新时代做好扩大内需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回答时代之问,深刻阐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生产力的角度,明确指出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最终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关键在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能够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供给,以此来创造新的需求[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发展、全面、系统、联系的辩证思维,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进一步明确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丰富了新时期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容。

二、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明确指出扩大内需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述生产关系各环节关系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我国大国国情,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从生产资料的角度,明确指出在扩大内需中要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技术和产业发展变化,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对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做出的重要补充完善。

四、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明确指出扩大内需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调整经济重大结构比例关系,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4]。针对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5]。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深厚的历史思维,洞察国民经济重大结构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我们把握未来前进方向,做好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和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现阶段实践充分结合的产物,是指导我国在新时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新的“中国奇迹”的基本遵循。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6]。新时代扩大内需,致力于让人民群众消费更满意、钱包更充实、生活更美好,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不断促进消费升级,让老百姓消费更满意

消费是人民群众满足生存、发展需求的基本手段,是人民群众享受劳动成果、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提升消费水平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消费是一浪接一浪地增长。现在,“羊群效应”没有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8]。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供给侧变革还跟不上需求侧变化,供需两端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为此,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推进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满足老百姓物质和精神消费需要。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内需要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加消费者选择和效用,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消费体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让老百姓钱包更充实

中等收入群体是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就业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宽裕的群体。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要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在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两个阶段性目标都涵盖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提高人民收入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按照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有1.4亿家庭年收入在10万~50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既有消费意愿,又有消费能力,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是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主力军。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将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我国经济规模优势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扩大内需,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政策目标,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着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多措并举推动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三、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生活得到更多保障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以贯之的价值坚守。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上有人预言,新中国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七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不仅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还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性时刻。面向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多样化,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只会更加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9]。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围绕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加大教育、医疗、就业、养老、育幼等领域投入力度,加快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更无后顾之忧的生活。

经过长期不懈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深刻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1]。这一重要论述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指明了道路。

一、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推进各地区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百舸争流”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是普遍现象,也是长期现象,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关系、区域关系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但也要看到,城乡、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分化,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针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12]。针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顺应我国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必须加强发挥制度优势,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3]。这些重要论述,都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未来一段时间,通过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投入,补齐城乡间、区域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推动优势互补,促进相对平衡,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联动性、整体性,着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增长带,既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释放内需潜能、激活发展动能的机遇。

二、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打破经济发展“木桶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发展中的短板在加快解决,一些领域甚至已经由短板变成强项。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发展的短板依然不少,比如部分领域基础设施仍然不足,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升,生态环保建设还要加强等。

针对重点补齐哪些领域短板、如何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已经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补短板重点不同[14]。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15],要加快“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建设。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16]

总体而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目前需要补上的短板,很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未来一段时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和方法,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薄弱环节,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加快补齐各类发展短板弱项。

三、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保产业体系平稳运行

经济运行环环相扣,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重要支撑点。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发展优势、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齐全的制造生产基地,具有供应链网络强大、生产协同高效的优势。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加速重构,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不少挑战。为有效应对新挑战,我们需要加快补链建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17]。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18]。新时代扩大内需,要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保持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进一步维护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重要地位,更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长期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已经或正在经历重要变化,要顺利跨越关口,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三大变革”。新时代扩大内需,必须把坚持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三大变革”的全过程,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挑战转换为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时代扩大内需要体现质量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9]。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要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的素质,是一场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主攻方向是要提高供给质量,对标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和水平,着力增强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优势。在以往粗放式增长的阶段,可以依靠做大规模占领市场,但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现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需要更优质的产品,生产需要更尖端的设备,扩大内需必须以高质量的供给为基础。

新时代扩大内需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主要动力,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质量标准,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质量水平,改革完善政策环境,着力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加快培育自主品牌,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

二、新时代扩大内需要大力提升效益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20]。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效率高低的竞争,比的是如何有效配置有限的资源,使既定成本下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最大化。我国经济在过去高速增长阶段,存在因高速度掩盖或忽视一些低效益低效率的问题。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要素支撑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扩大内需不能再走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长的低效率老路。新时代扩大内需要落实提升效率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出并填平各种低效率洼地,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不断释放效率红利,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效率基础。

扩大内需要注重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要强化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投资结构,引导要素向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集中,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量资本产出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供给体系效率再上新台阶。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效率。

扩大内需要推动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着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生态环保,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建设,有效提高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推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在推动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先进带动后进、先富带动后富,推动各区域各板块共同发展、共享发展。

三、新时代扩大内需要打造新的动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21]。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逐步减弱,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供给同样趋紧,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数量来驱动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造新的动力引擎,关键在于加快劳动力等要素从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22]。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呈下降态势,劳动力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许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新旧动能转换还需加速推进。新时代扩大内需,要与动力变革紧密结合,以需求结构变化引领供给革命,以投资推动产业升级,以消费引领产业升级,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供给质量水平。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才。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助力我国动力变革。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部署,是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布局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需要,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要让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运转更加协调、联动更加顺畅,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包含了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论述,就围绕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了重要任务。

一、扩大内需是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的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一方面,我国存在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变化的突出问题,居民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一些高端产品对进口依赖较大。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近年国际经贸摩擦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叠加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辩证来看,没有供给,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没有需求,供给无法实现价值。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也可以产生新的供给。

针对如何解决新形势下供需之间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增长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23]。因此,新时代扩大内需,必须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有效需求,以高水平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二、扩大内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6+1”的战略构想,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新时代扩大内需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密不可分。比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离不开增加制造业投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企业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都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政策目标和努力方向。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促进居民增收,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夯实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保障。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为扩大内需开拓广阔空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建设低碳宜居城市等,都是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然要求。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将为落实落细扩大内需战略举措提供体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4]。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紧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把扩大有效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不断升级的投资消费需求;又着力完善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发展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三、扩大内需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需要

面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我们谋求更好发展的坚实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25]。巨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后盾,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我国掌握发展主动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底气,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是持续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的基础,便利的软硬件设施网络是各类经济活动蓬勃发展的支撑,纵深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培育经济增长动力和增强发展韧性的源泉。

要看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是内在统一的,强大国内市场的基础是内需,而供需如果离开运行顺畅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实现良性循环。因此,要充分发挥大要素的聚合效应、大网络的规模效应、大市场的支撑效应、大改革的激励效应,适应我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深刻变化,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优势,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持续推进转方式、优结构、换动能,加快解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法宝。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求合作、谋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26]。新时代扩大内需离不开用好用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融入全球经济有力推动内需扩张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从试办经济特区到实行沿海、沿边、沿江开放战略,逐步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促进出口较快增长同时,也拉动内需快速增长。

(一)劳动力价值得以更好实现,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得到有力支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依靠大规模低成本劳动力成长为“世界工厂”,通过为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制造产品,出口创汇促进了国内居民增收。据统计,外贸在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8亿人以上。

(二)很多企业依靠外贸获得“第一桶金”,后续扩大再生产得到有效支撑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很多企业转而以外贸订单为主,即便是内贸企业也有很多为外贸企业配套生产。据测算,2002年我国纺织制成品、家具、交通和机械制造业出口占其总产出比重分别超过40%、30%、20%。通过出口赚取利润,使得一批企业有资金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转型发展。

(三)国际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更加便利,居民消费选择更多、体验更好

扩大开放后,国外生产的众多高品质消费品进入我国市场更加便利,对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起到重要补充作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年均增长41.17%,用户购买前10位为美妆护理、鞋服、饰品箱包、母婴用品、家具用品、运动户外、食品、数码家电、生鲜水果、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中高端消费需求。

(四)引资引智互利共赢成效显著,国内产业和技术升级得到支撑

利用外部资金和技术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加快自身发展,这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后发国家在市场开放初期的普遍做法,我国也不例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引入外资和技术,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2010年起每年保持在1 000亿美元以上。从2001年起,我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费年均增长17%。国内一批企业通过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迅速提高,在很多领域迎头赶上,有的已处于引领地位。

(五)市场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施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创新开放模式、优化开放结构、拓展开放深度,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双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并举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新时期扩大内需要坚持高水平开放

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零售市场,新时期扩大内需,要坚定不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内需潜力释放。

(一)挖掘新的竞争优势,需要密切国际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资源环境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周边国家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显现。要尽早形成新的比较优势,需要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链条、庞大职业技术人员等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尽快提升关键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短板”,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二)满足资源需求,需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发展效益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不足。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适度进口是必然选择。以大豆为例,我国进口大量大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耕地使用的压力。扩大内需需要适度扩大进口,与资源富足国家更好合作,弥补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短板,从而提升自身发展的“性价比”。

(三)扩大有效供给,需要依托国际市场增加人民消费选择

人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和国内中高端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交织,需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增加相关供给,给消费者带来购买更便利、价格更实惠、种类更丰富的消费体验,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四)健全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互接互补

外资企业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市场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但还存在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有必要通过融入国际经济,打造高标准市场环境,进一步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三、扩大内需有利于提高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新时代扩大内需不仅可以发展自己,也必将造福世界。

(一)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有助于增加对全球中高端消费商品和服务进口

我国市场具有强大的吸纳能力和消化能力,随着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实施,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对高品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还将随之增加,对全球中高端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进口还将扩大,有助于提振全球经济。

(二)提升国内产业水平,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经济的能力

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重要一环,中国制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供给水平。随着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提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制造的价值将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夯实全球制造业基础。

(三)打造国内开放高地,有助于为全球高端要素提供更加广阔的价值创造空间

中国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在产业发展、市场规模、职业技能人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再加上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全球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在中国能更好创造价值。


[1]在青海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6年8月22-24日),《人民日报》2016年8月25日。

[2]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2020年5月23日),《人民日报》2020年5月24日。

[3]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4]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11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6]《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10月29日),《求是》2016年第1期。

[7]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11日),《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2日。

[8]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11日),《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2日。

[9]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10]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12]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8月26日),《人民日报》2019年8月27日。

[13]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4月30日),《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

[14]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15]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8-21日),《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

[16]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16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7日。

[17]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4月20-23日),《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

[18]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9-21日),《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2日。

[19]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20]《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2页。

[21]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11日),《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2日。

[22]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23]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24]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8年3月7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

[25]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11月5日),《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26]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2015年11月7日),《人民日报》2015年11月8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